不过他答应过沈原,如何保留她的这些女兵,现在他就要兑现承诺。
这天沈原和宫蟾正在吃晚饭,两人也就三菜一汤,宫家站起来后一些被遣散的老仆也回来了,其中就有宫家厨房里用的人。
沈原虽然也会调理人,可她就一个人,也不能把心思全花在自己的吃喝上,到底比不上宫家百年世家的底蕴。
眼前的三菜一汤,一个是一品豆腐,一个是葱油鸡,一个是酒酿河虾,一个是汆鱼丸汤,材料是沈原庄子里出地,别看菜式简单,做好颇费工夫,就这几道菜,厨房里三四个人忙活,也得一个多时辰才能做出来。
鱼丸是取了新鲜活鱼现宰杀了剔了刺,剁成鱼蓉,现吃现做,换在以前,那豆腐都是宫家自己做,现在去外头豆腐铺子特意定做。鸡宰杀前得喂一段时间特别的饲料,河虾的个头都差不多大,一定得是鲜活的才行。
这还是沈原一力要求饭食简单些的结果呢。
吃完饭,宫蟾对沈原道:“去书房?”
沈原点点头,知道宫蟾有话和她讲。
到了书房,宫蟾的小厮上了茶就去门口守着。
宫蟾道:“首先是私事,小叔将来要是和牛将军成亲,我想和你住到你那里去可不可以?”
沈原一愣,这是为什么?”
不是沈原不愿意,而是如此一来,更要有人说宫蟾吃软饭了。
宫蟾道:“其实当初祖父已经把我逐出宫家,我现在住在这里不过是阿芷和小叔不愿看我流浪在外,我也不想他们难受,所以才住下。等到小叔成家,宫家自然有他顶门立户,我一个……外人,住在这里像什么样子。”
沈原沉默了片刻:“……好。”
这种纠葛不清的家务事,她也不擅长处理,宫蟾想住哪里是哪里吧。
宫蟾继续道:“你想过你的女兵们将来如何吗?”
沈原道:“有我在,我能护她们这一世。”
宫蟾略略点了点头,不错,不过在你们之后,怕是再无女兵女将军出现,你愿意吗?”
沈原道:“无所谓愿不愿意,这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也许将来男女也能各顶半边天,我现在弄出女兵女将军反倒是太超前了呢。”
宫蟾没听过社会发展这个词,不过结合语境能理解,他讶异道,我没想到你想的竟然这么洒脱,可要是有一种办法能让女兵一直延续下去,你可愿意?”
沈原道:“当然愿意,我其实就是不愿和朝堂那些文官掰扯,而且……这种事靠我一个人太难了,我想,有时候我也很自私,平白无故的不想背负太多在身上。”
宫蟾温润的眼睛流转着笑意,我有一个想法,你可以参考一下,把你的女兵弄成一项制度,让陛下看重却不会引起那些酸腐朝臣们的攻歼,当然人数不能多,就千人左右,女兵么,其他人也不会太过在意,假如将来能让重臣家眷或者皇家公主参与,那就更好了……”
沈原脑中忽然灵光闪现,她猛的抓住宫蟾的手:“你说得对!多亏你提醒,我想到了女兵们一个绝好的位置!宫蟾,谢谢你!”
宫蟾看着被沈原抓住的手,……我其实也只是个想法,具体怎么做还没想到呢。”
沈原站起来绕着桌子转圈,我知道我知道,我想到了!而且一定能成功!谢谢你!”
说完,沈原转身跑了,宫蟾看着她的背影,虽然不知道她想到了什么,到底也有自己的一份功劳在,他露出了发自肺腑的笑意。
第201章 罗刹将军四十一
沈原想到了啥?
仪仗队!
女兵仪仗队,分步兵和骑兵,皇帝祭天出行,或者招待外宾炫耀国力的时都能使用,训练到如同前世一般百人如一人,那种英姿飒爽,沈原就不信哪个皇帝舍得不用!
人数确实不用多,现在也不用搞什么三军仪仗队,而且就像宫蟾的提议,将来引入高官家眷或者是公主这些人进来管理镀金,那么女兵仪仗队就绝对不会消失了,别小看这么几百人,那也是权利的象征,谁摸到了权利舍得放弃?
仪仗队不会触动任何人现有的蛋糕,却能给天下女子一个风向标,沈原想要凭借一己之力改变如今整个天下的女子地位确实不可能,但是只要仪仗队立了出来,那就是女人们的一盏明灯!
沈原以前也想过军队卫生员之类,后来都打消了念头,如今的社会体制,肯定不会让女人混在军营里,她的女兵已经是特例,再让女人进军营,杨林也不会答应。
沈原开始选拔仪仗队的女兵,那就不能只挑身手好的,得兼顾外形,身高首先得差不多,她首先弄了两队,一队是步兵方阵,一队是骑兵方阵。
训练仪仗队的时候她还把宫蟾给举荐到户部当个一个笔帖式,别看官小,那也算正式入了仕,这是宫蟾的要求,沈原可不会弄什么举贤避亲,她还嫌笔帖式官太小了呢。
而且有沈原在,别管背后人家如何看待宫蟾,当面肯定是客客气气。
他们夫妻俩虽然相敬如宾,却都在自己的领域里努力奋斗着。
步兵的训练还好,骑兵的训练涉及到马匹,找来一百多匹马倒是简单,想要马的动作和步幅同人一样保持同等距离,这就费老鼻子劲了,一天训练下来,骑马的女兵们腿都合不拢(真的不是开车!)。
为了和马匹保持亲密度,骑兵们差不多和自己的马同吃同睡。
仪仗队挑人极为苛刻,挑中的得保证三年内不成亲不生子,这点沈原也没办法,女子性别所限,她不能好不容易训练出来了,然后人家一结婚,哐当,生孩子去了,那怎么办?
仪仗队反正就服役三年。而且这一批只是试水,这些女兵不用受到束缚,考虑这些都是将来成了建制以后的事了。
要沈原手里的而一些老兵说,她们以前见过自己母亲姐妹成亲后的生活,假如不跟着沈原,她们也只能随波逐流,现在拥有了自己的人生,有些人早就不想成亲了,跟着自家侯爷过日子比成亲都舒服呢。
步兵仪仗队训练得很顺利,很快就像模像样。
仪仗队的训练全程保密,只杨林知道沈原要给他圣寿的时候一个惊喜,其他他也不知道。
接着是仪仗队的服装,裙装肯定不行,那就把现代军装改良一下,要论军装的好看程度,二战时德国军装肯定数一数二。
沈原多亏了空间改造过的脑子,能记得一些德国军装的式样,然后她找来了好多裁缝,画了图纸让他们试着做出来,哪里不对改哪里。
从帽子到军装到靴子到衣服上需要的饰品,每一个细节都要斟酌,扣子用铜扣子还是银扣子,还要打磨的闪闪发光,靴子因为没有橡胶底,就力求用别的材质达到橡胶的效果。
为了体现军装的挺括,她是看了无数的布料,眼睛都看花了。
于此同时,宫里的谢贵妃被杨林以不敬皇后的名义斥责禁足,差点降了位份,谢家顿时就收敛了不少。
宫蟾在户部做着最琐碎的活,还整理出了不少看似必须,实际重复或者可有可无的拨款项目,他把这些功绩给了上官,很快就从一名九品笔帖式变成了七品笔帖式,当然这也归功于他的妻子是泉侯,要不然多少八九品不入流的官一辈子得不到晋升也有的是。
以沈原的身份,原本可以给宫蟾举荐更高一点的官位,宫蟾觉得自己脚踏实地更好些,从小官一步步往上爬,才能让他学会更多,将来也能更有底气。
训练一支仪仗队不是容易的事,首先就是银子,在仪仗队没有得到杨林支持的前提下,所有的花费全是沈原自己来,要不是她财源雄厚怕也撑不起仪仗队的花销。
经过半年多的训练,制服也做了出来,第一次彩排的时候便是在一边观看的大妞都惊的没合拢过嘴。
因为是宫蟾给了沈原灵感,她邀请宫蟾一起来看彩排,当步兵方阵整齐划一嚓嚓嚓走来,宫蟾霍然站起来。
随着立定,稍息等等命令下达,那百多人的方阵犹如一人在行动,让人从心底震撼起来。
接着是骑兵方阵,马蹄声如同是一匹马发出来的,动作没什么花哨,就是缓步走来,然后停下,士兵下马喊三声陛下万岁,上马继续行走,那种气势让人久久不能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