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罪者说[刑侦]+番外(42)

作者:苏锦端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秦老师陷入对往事的回忆。

“六年级,那年冬至下好大的雪,天寒地冻,别的孩子都有父母来接。她却要一个人回福利院。我看她挺可怜的。那么远的路,她瘦瘦小小的,怎么走啊?我就叫她去我家吃汤圆。”

左鸢小声对纪天舟说:“冬至吃汤圆,是我们这里的习俗。”

“她在我家哭了,说今天是她爸爸的忌日,她也不能给他扫墓。还说她爸爸是北京人,以后她要考北京的大学。”秦老师摘下眼镜,用手揉了揉眼睛,“这孩子真的好惨。”

三人告辞,秦老师将他们送到校门口。“警察同志,如果你们搞错了,请你们记得告诉我。如果,我是说,如果你们是对的,那我,那我,也请你们记得,告诉我。”她的声音渐渐低下去。左鸢觉得,她在强忍着,不让眼泪流出来。

他们始终没告有诉秦老师,乔春生到底犯了什么事。但是,他们从江城跑过来,本身就已经告诉秦老师,乔春生的事,是很严重的事。

纪天舟说:“秦老师,你放心吧,我们会的。”

三人决定明天返回江城。晚上又在万倩倩的小餐馆吃饭,顺带还见到了万倩倩的老公。

这几天东奔西跑,太累,三人起床都比较晚。怕耽误时间,早餐也不吃了。洗漱后,拎着行李直奔车站。纪天舟的行李里,放满左鸢带给纪维平的土特产。

三人到了车站,买了票,发现时间还很宽裕。于是又到车站附近的早餐店吃早餐。

这里的早餐店专做旅客和司机的生意,装修简单,也不太卫生,但胜就胜在速度快。所有的食物都是现成的,即点即上桌。

店里客满,三人坐在店外的凳子上。他们点了稀饭馒头锅贴包。

有个中年妇女跑过来,站在门口冲店里吆喝。“有去江城的师傅吗?”店外有个胖子说:“我去。”那妇女拿出一个不大的包裹说:“麻烦你帮我带到江城,到站有人来取。”胖子说:“十五。”那妇女递给他十五块钱。胖子收下包裹和钱。

左鸢笑说:“异城快递。”杨凌晖笑说:“当日达。”纪天舟笑说:“自取。”

旁边有个十三四岁的小男孩一直在转悠,这会突然跑过来,抱着胖子的胳膊。“叔叔,叔叔,你带我去江城吧。”

那胖子吓一跳。“你干嘛?好好的,怎么不上学,去江城干嘛?”小男孩说: “我爸爸生病了,在江城住院,我想去看看他。叔叔,你带我去吧。”

和胖子同桌吃早餐的,好像也是司机,是个瘦子。他说:“你爸爸在江城住院,是哪家医院啊?”小男孩支支吾吾。

瘦子又说:“你要是能说清楚,我就带你去,不收你的车票钱。”那小男孩更支支吾吾。

这时候,老板端锅贴包出来给纪天舟他们。看见那小男孩,开口便骂:“小明,你又离家出走啊!你现在马上给我回学校去,要不然我告诉你爸爸,让他收拾你。”小明跑得比兔子还快。

左鸢说:“小小年纪,好的不学,学离家出走。”杨凌晖说:“叛逆年龄提前啦!我家那个,才读小学,也动不动哭着闹着要离家出走呢。”

胖子和瘦子边吃边聊。胖子说:“现在的小孩真难管,还没秤杆子高,就要去江城。江城是大城市,是他去的地方吗?不好好学习,天天在想什么。”

瘦子说:“都是这样的,我也遇到过。你还记得瞿家那丫头吗?说起来好多年了,有一次她来找我,叫我带她去江城,她要去亲戚家。当时我说,你爸是跑江城的,你来找我干嘛。”胖子说:“记得啊,下塘村的瞿家嘛。”

两人的谈话引起左鸢的注意。她用方言问:“师傅,你说的瞿家那丫头,是不是叫瞿玲玲?”

乔春生被收养后改名换姓。这名字是万倩倩的公婆告诉他们的。按说县公安局查户籍地址的民警应该知道,但是那个民警居然不吭声。

瘦子惊讶地问:“小姑娘,你认识她?”左鸢小声对听得似懂非懂的纪杨二人说: “他们认识乔春生。”

第32章

左鸢搬凳子, 坐到胖子和瘦子的那桌。“我是瞿玲玲的同学,后来去外地读书,和她失去了联系。”

瘦子说:“哎呦, 小姑娘。她家失火了, 她离开这里了, 没人知道她去哪儿了。”左鸢说:“这些事我倒听同学说过。大叔, 你刚才说,她要去江城亲戚家是怎么回事。这亲戚在哪儿, 你知道吗?”

胖子和瘦子望着左鸢。左鸢又说:“我们班马上要搞周年聚会,所有人都联系到了,就缺玲玲。大家想着,这么隆重的聚会,一个也不能少啊!是不是?”

瘦子说:“这样啊。我也不知道她亲戚的具体地址, 只知道在望浦。”左鸢说:“行,没事, 我再打听打听。两位大叔,今天我请客,谢了啊。”瘦子说:“哎呦,这可要不得, 小姑娘。”胖子也说:“小姑娘真客气。”

纪天舟和杨凌晖用急切的目光望着左鸢。左鸢轻咳说:“我没吃饱, 我还要一盘锅贴。”杨凌晖冲里面喊:“老板再来一盘锅贴。”纪天舟说:“这下可以说了吧。”

左鸢压低声音说:“乔春生曾坐瘦子的车去望浦找亲戚。”纪天舟问:“具体地址?”左鸢摇头。杨凌晖立刻打电话。“小周,你赶紧查,乔春生在望浦有什么亲戚。”

没想到最后时刻,还能遇到这样的好事。真是可喜可贺。

三人上大巴, 先去附近的那个市, 再从那个市坐动车去江城。

来的时候,动车票的座位是三人在一起的。大巴的座位是纪杨在一起, 左鸢在后面。

这返程的大巴,不知道怎么搞的,左鸢和纪天舟坐到了一起,杨凌晖坐到了后面。他说他会吐,不想恶心他们俩。动车的票是杨凌晖买的,也是左鸢和纪天舟在一起,杨凌晖和他们并排,不过中间隔着过道。

左鸢和纪天舟比来的时候更熟悉了些,两人低头聊天,几乎没感觉,时间就过去了。

在江城的前一站,周晶莹打来电话。乔春生的确在望浦有亲戚,是她的姑婆,远房表亲。

纪天舟当机立断,提前下车,去望浦。

望浦,江城市辖区,距离市中心近两个小时的车程,属于江城的远郊区。有些人,尤其是生活在市中心的,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干脆不把望浦当作江城的区。认为江城是江城,望浦是望浦。总之除了市中心,江城的其他地方都是乡下。

三人租车,从江城的前一站直奔望浦。不费吹灰之力,就找到乔春生姑婆的家。

按门铃,按了好久,没人开门。左鸢说:“可能不在家。”

杨凌晖不甘心,继续按,邻居的门开了。“你们找谁?”左鸢说:“阿姨你好,我们找住在这里的林婆婆。”邻居说:“你们是什么人?”纪天舟说:“我们是她的亲戚,外地来的。”邻居说:“她出国啦,跟着儿子出国享福啦。”

左鸢问:“什么时候走的?”邻居用怀疑的眼神打量他们。“好多年了,总有七八年了吧。你们不知道吗?”杨凌晖说:“知道,知道,我们以为她回来了。”邻居说:“没回来。好吃好喝的,儿子又孝顺。老太太是聪明人,才不会回来呢。”

空欢喜和白费劲。

还是那辆租来的车。纪天舟开车,继续返程之旅。但是和来望浦的时候相比,三人都蔫蔫的,脸上全无喜悦之情。

杨凌晖耷拉着脑袋说:“早知道就直接回江城了。这会儿还得再坐车,我真受不了!”左鸢递给他话梅糖。

纪天舟说:“老警察说这种话。你还不习惯啊?兜圈子的事,今天又不是第一次做。”

“我习惯,我的胃不习惯。反正明天我必须好好地骂小周。不查清楚,害我们白跑。”杨凌晖说,“左记者,麻烦你,我要方便袋。”左鸢说:“这种小车你也吐啊!”杨凌晖说:“一路吐了九次,让我十全十美吧。”

纪天舟说:“乔春生的姑婆是七八年前出国的,那乔春生来找她,应该没找到。”左鸢说:“她是被养父打怕了,所以才逃的,她想投靠亲戚。”杨凌晖说:“回家后就一把火烧死全家。”

因为中途去望浦耽误了时间,左鸢和纪天舟回到春熙湖畔,已经是晚上九点钟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