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皇家小和尚+番外(409)

她儿子值得天下所有的好。

这样就已然很好。

太皇太后去世,举国哀悼。最痛苦的依旧是亲人们。

第一个是皇上,第二个是她儿子。皇上和太皇太后的感情太深,皇上哀伤不能自己。而她儿子,因为他本来就身体还没养好,还要参加各种丧事仪式,一直勉力支撑。

太皇太后风光大葬皇陵附近,她看着太皇太后的陵墓,突然想起她儿子曾经问过她的一个问题。

将来她要和皇上合葬吗?去和那么多的女子挤在一起,死了也要围绕一个男子吗?

她是继皇后,这辈子摘不掉一个“继”字了,荣辱悲欢都是她的身份带来的一切,她已然可以坦然接受。但是,她何必死了还要低先皇后一头?她何必死了还和这些人纠缠不清?

从皇陵回来,她思考了好几天几夜,等儿子的身体养好,精神好一些后,和他说话。

“额涅啊,好好活着……将来啊,我们保康有本事,也给额涅单独修一个陵墓。”

她儿子小小的惊讶过后,睁大的眼睛一眯,喜笑颜开。

“额涅棒棒哒。”一副他额涅就该这般样子的小样儿。她忍不住又笑。

“有了太皇太后这个先例在,以后,不管关内关外的女子,都不必去争死后一个墓葬的地方,去证明自己。这很好。

中原人讲究死后哀荣,夫妻合葬。岂不知,不管男子还是女子,活着的时候好好活着,才是根本。额涅啊,想通了。”

儿子乐的眉眼弯弯:“保康的额涅棒棒哒。”

“保康的额涅棒棒哒。保康要好好胖起来哦。”

“胖。保康保证胖起来,保康是胖气的保康。”

母子两个四目相对,一起傻乎乎地笑。

这是他们的小秘密,不告诉皇上。她儿子身体好起来,回去五台山看望师祖,她看着师祖眼里的哀痛,心里的猜测模糊得到证实,惊骇骇浪般的震惊过后,就是开心。

太皇太后和皇上当初送保康来五台山,为了隔离保康和太子?为了拉拢西部佛门?为了接近醒迟大师?不管为了什么,她都高兴,保康遇到师祖,得到师祖的全心照顾。

也是她之前没想到不敢想。一个普通僧人,如何有这般气度和胸襟去照顾和教导保康?想明白了,再想起师祖送保康回宫的事儿,她更是感激不尽。

这对于师祖来说,是怎么样的勇气,回京面对那一切。可他为了保康,送保康回京。

当然,这只是她的猜测,她也无从证实。反正她越发孝敬师祖就是。

和师祖接触的越多,越是明白师祖的好,也越发明白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为何要一力维持汉家的“嫡长子继承制度”。

她们当年因为一个“汉文化治国的国策”失去师祖,想要补偿,奈何走了极端。

人啊,都有感情,都会因为感情犯糊涂。谁都是。所以太皇太后说“感情最靠不住”,后半句应该是,人如何能没有感情?她唯有感叹。

天天读历史,当自己成为历史的一部分的时候,谁能完全置身事外全然的理智?太皇太后不能,皇太后不能。皇上不能,她也不能。

她看着木兰花树下其乐融融的祖孙两个,开心。她希望保康能做到,又希望保康做不到。但,只要保康开心,只要保康不后悔就好。

…………

保康这次休养好身体,和他师祖再次去了南海,不光打海战,他还去了海外。

她收到儿子的来信的时候,一颗心痛不堪忍,对着皇上那张“我也很担心但这是必须的皇帝脸”,眼前一黑,失去知觉。

为什么是她的儿子?

你有那么多的儿子,你最心疼的是太子,最看重的是胤禛,可你最狠心的是保康。

她从噩梦中醒来,心里第一次对皇上生出恨意。可她偏偏知道,这是儿子的心愿,这是儿子喜欢做的事儿,这是儿子的大事儿之一……她的脸上泪如雨下。

床边的皇子皇女们都退下,皇上握住她的手,沉声承诺:“保康一定会平安回来。他师祖跟着他,日常饮食方面你也不要担心。”

她除了哭,什么反应也没有。

她可以和儿子一起出海吗?她只能等待儿子安全归来。

皇上还说:“如果可以,朕希望,出海的人是朕。可是朕知道,朕在海上的适应力不如保康。朕明白,朕不能离开大清。”

是啊,皇上知道他不能离开大清,她也知道自己不能离开大清,她强行跟去也只是拖后腿。

她都知道,她的儿子,和皇上,和她,一样的理智,她也知道。

她的保康,是翱翔天际的那只鹰。可她知道又如何那?那是她十月怀胎拼死生下来的儿子,是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她宁可他笨一点儿,俗一点儿,只要他一生平安。

她多想护着儿子在自己身边,躲开世上的所有冷酷无情,永远不经历世间的一切磨难。

…………

她浑浑噩噩,儿子走了,她的魂儿也走了一半。皇上走了,她一个人放任自己的情绪爆发出来,一颗心回肠九转、痛彻心髓。

皇太后来看她,和她一切默默流泪。

她看着年迈的皇太后,眼前又浮现师祖的身影。皇太后给她擦擦眼泪,笑着说:“保康走了,这个皇宫又变得沉闷压抑,没有快乐。”

先皇走了,这个后宫对于皇太后来说,是不是只剩下责任了?

她也笑。

“保康在信里说很快回来,还说要给他皇祖母过大寿。还说他和他师祖出去探探路,下次我们一家人都出去看看。”

皇太后果然笑出来。

“保康是个好孩子。等保康回来就要给他操心福晋人选了,我啊,就等着保康娶妻那一天。”

“我也盼着。皇太后你不知道,保康多顽皮。要选长的美的,光这一条就难了。还要会骑马打猎的,会读书识字的。”

皇太后哈哈哈笑。

“小姑娘花骨朵儿一般的年纪,哪有不美的?他长在五台山,喜欢泼辣的姑娘也正常……”

婆媳两个笑哈哈地聊天,聊着将来保康娶妻生子,聊着保康回来后一张俊脸长开,风流倜傥,引得四九城大小姑娘围堵;聊着保康会不会在外头喜欢上一个洋人公主……

然后又聊起来洋人公主会不会骑马打猎,聊起来嫁到大清的沙俄郡主的生活……

洋人国家的贵族女子,是什么样子那?

海洋的另外一边,是什么样子那?

大清这些洋人们的家乡,是什么样子?

兵家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他儿子既然知道了海洋外还有国家肯定要去看一看,而皇上,经过南海一战,沙俄一战,野心也起来了。

浩瀚无边的大海洋……大清可以征服海洋吗?

皇太后和她都知道大清迈出这一步的意义。

满朝文武弥漫开来一种肃杀的气氛,都悄悄地尽可能地搜集洋人国家的消息。

全大清人盯着他们小王爷的出海船队何日归来,祈求妈祖娘娘保护他们安全。

她们也热血沸腾。

大海洋啊,来自大草原长在平原的他们,在四周陆地外患不停的时候,要去真正地征服大海洋!

所有八旗儿郎,所有大清儿郎,男女老少,心里头都是热血沸腾。

皇太后骄傲,皇上骄傲。她也骄傲。

小小的少年郎就有这番胆气,他们何惧之有?

年迈的师祖都跟着出海,受这么一番苦难,他们唯有惭愧,唯有做得更好。

…………

师祖只写过一封信回来给皇上,少年郎的保康却是不一样。他知道他出海在外家里人担心他,也知道家里人不好联系他,尽量经常写信回来,有很多信件,他人都回来了几个月了,她才收到。

她将这些信件仔仔细细一个字一个字地看,和她儿子以往的每一封信件放在一起保存好,她莫名地对师祖和儿子有莫大的信心。

能力越大对应的责任越大。海洋上风大浪大,吃穿住用都吃苦,她对儿子心疼,越是了解西洋人来到大清的苦难过程,越是心疼。可她不能阻止儿子踏向大海洋的脚步。

对了。儿子喜欢看美人,儿子长大了,她要开始担心万一儿子真带回来几个洋人美人儿,她该怎么办?她根本听不懂她们的语言啊。

她要求八旗女学教授外国语言,女子也应该学学洋人语言,不光是骑马打猎、读书识字、算账理家……

痒痒鼠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