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全天下的男人都一样?她困极了,也没多想,打着哈欠闭上眼,很快睡了过去。
第二日,是个晴朗的好天气。傅宝仪领着玉珠,先探望了父亲。
托沈渊庭的福,父亲被从牢里条件最不好的死刑徒牢接出来,进了条件尚可,没那么冷的监室。
傅宝仪给父亲带了药材,吃食,糕点,和几本书。
傅老爷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心态也好些了。
父女两个相对沉默了一会儿。
“父亲,我给您带着的东西,您记得用。”
“还有,您必须好好想想,您被捉进牢里之前,和哪个人喝过酒?您把他们的名字都想出来,写在纸上。”
傅老爷道:“人太多了……我想不出来…”
“没关系。”傅宝仪笑了笑,“那就写时间最近的一次。您慢慢想,我们不着急。”
傅老爷沉思片刻,在纸上写了几个人的名字。监察部左尹使梁正,右尹史崔和,与文官马知徐。
“我有印象的,就这么几个人。可他们的的确确和袁府没有关系,又怎么会送信害我?”
傅宝仪收了纸条,戴上兜帽。她整理衣裙:“父亲,您不必管这些事,就努力想一想,最好把这些人的名字都写在纸上。等下个月我再来看您。到时候您再把名单递给我。”
她眼底坦诚,声音坚定:“您放心,我一定会救您出去的。”
傅老爷目送着女儿走出长廊。他抹了抹眼角的泪水。
若是能出狱,他再也不去胡乱喝酒了!
玉珠为宝仪撑着伞,主仆二人到了摄政王府名下的药房中。药房就在中心位置,人来人往,能得到的消息很多。
药房掌事早就得到了消息,摄政王府美妾要来这里当个面诊医士!掌柜心里是不大乐意的。因为他觉得,美妾肯定是美,空有一副好皮囊,内里是什么样子也说不清楚。万一是一时兴起来这里玩一玩,出了什么差错,他们这些下边的人也不敢反驳。
掌柜的远远见到美妾从车上下来马儿,眼睛都看直了。不愧是摄政王府里的女人,真是纤细匀称的身段!透过隐隐的浅色兜帽,能瞧见女子光洁细腻的脖颈。怪不得人家能嫁到摄政王府中。
只见美妾身姿窈窕,说话声音柔和悦耳,隔着层兜帽向掌柜询问医馆中的情况。
掌柜是个四五十岁的憨厚男子,第一次见这样的妙人儿,说话声音也莫名其妙结巴了起来:“回,回夫人…我们药房每日流水颇多,来送药,买药,卖药的都有。因为在上京城中央位置,所以干什么来的都有。人多,消息也多。”
傅宝仪微点头,嘱托掌柜带着她去医馆里转一转。
医馆分了三个院子。有面诊区,处方区,储药区。看病的人来了,先由医士面诊。再开处方,由药房的伙计抓药。
面诊区已经排了很长的队。看病的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这么多人,她打听事情也很容易。人越多,消息便越多。
傅宝仪心里大概有了底。她朝掌柜道谢:“劳烦您了。我在府里烦闷,又懂点医术,便想来此处做个面诊医士。掌柜您看,坐哪个位置合适?”
掌柜动作顿了顿,犹豫不决的看着傅宝仪。说的话倒是简单,懂点医术,可万一把来这里的客人给看坏了怎么办?他身份低微,承担不起这样大的责任。
宝仪看出来掌柜在犹豫不决些什么。她微笑:“掌柜若是担心,可在我看诊时在旁边盯着。我做的有什么不对,掌柜只管说便是。”
掌柜见她话都说到了这份上,切姿态谦卑,有理有据,并非嚣张跋扈之人。他点了点头,引着宝仪去了面诊的院子。
院子房里朝着街面开了一扇大窗户。三个医官隔着一道屏风坐在里头,分别由纱布隔开,各自都看不见。
忽听一阵喧哗,妇女的声音带着哭腔:“你这人到底会不会看?我儿子从昨天晚上吐到了现在去,你竟然说只是着凉了?!把你家管事的叫来。”
原来是今日其中一位年老的医馆家里有事,就派了个学了几年的徒弟来顶替。徒弟慌,没见过什么世面,连脉都把不出来,脸红脖子粗的都快急哭了。
掌柜刚想上去赔礼道歉,宝仪拦住他:“可以让我试试。”
小徒弟是个唇红齿白的后生,年纪不大,正着急,忽的瞥见一穿华贵纱衣的女子坐在旁边。她兜帽下伸出一双玉手,搭在小孩的手腕上。
妇人也是着急,骂着:“你们以前那个老先生怎么不在!我的儿子要找那老先生看病!”
傅宝仪静心探了片刻。她问:“除了呕吐,可还有别的症状?”
妇人也没办法了,一一说出来:“还有发热,冷颤不止。”
傅宝仪问:“昨天可曾吃了蘑菇?”
妇人一愣:“是。可我们全家都吃了,怎的大人无碍,孩子却有事?”
傅宝仪微笑:“娘子家里可有青杏树?如今正是杏子酸甜的时节。许是孩子嘴馋,自己摘了些杏子吃。蘑菇与青杏都属寒凉,一起吃是要坏事的。”
妇人点头不已:“是!这孩子贪嘴,平时七上八下像个皮猴子。我和他爹又忙,也管不了他,这娃就喜欢吃那些酸溜溜的东西。那姑娘说,这该怎么办?”
傅宝仪收回手,写了个方子,姿态柔和。她缓缓道:“只要按着这方子服几顿就好了。切忌再让孩子贪嘴。”
妇人面上一喜,忙抱起孩子来,鞠了几躬,起身去别的院子里抓药去了。
小徒弟诧异的看着这位像是突然从天上掉下来的菩萨一样的仙子。
掌柜对宝仪有了改观。
他乐呵呵的:“小的原不知夫人竟然如此厉害。夫人就请在此处面诊罢。”
掌柜给了小徒弟脑袋一巴掌:“瞧见没?这是咱们摄政王的夫人。你这竖子长点眼力见儿,知道么?有事帮着夫人点儿。”
小徒弟揉着脑袋:“是,师父,我记住了。”
就这样,傅宝仪白天,没事的时候就来药房里看诊。
上京里的人都听说啦,南街的药房里来了个医术高超的女医士。传说她可医百病,没什么难得到她的疑难杂症。而且,那位女医士生的貌美,又不自恃清高,亲切温柔,人们都喜欢在那里排队。
等到黄昏,傅宝仪向掌柜的交代了事情,便回王府。
晚风一吹,人都清醒了。
慢慢来。傅宝仪想。
她要回府,在药园里摘些药材,明日带到药馆中去。
宝仪现在很感激云游四方的舅父在她小时候教导过她医术,解决了当前燃眉之急。至少现在,她能用自己医术尚好的本事,来多找些线索。
她能找出线索,就离父亲沉冤昭雪的日子不远了。到时候,她才不要拘束在这么一个深不见底的大宅里。她要出去,离这种地方越远越好。
宝柒已经有些日子不见傅老爷了。虽然她年纪小,但她隐隐约约好像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她哭着半夜去找宝仪,跳到她的床榻上喊她长姐。
傅宝仪点了灯。还好她今天一个人睡。她问妹妹:“怎么了?做噩梦了?”
傅宝柒的泪珠子像珍珠一样簌簌往下掉。
她哇哇大哭:“我要找爹爹!爹爹好久都没有给我讲故事了!”
傅宝仪心里酸涩。但她要有长姐的样子。她安慰妹妹:“阿姐也可以给你讲。阿姐讲的,比爹爹的故事还好听。等过几个月,爹爹就回来了,就又能给柒姐儿讲。柒姐儿要听话,知道么?”
傅宝柒点了点头,抽抽搭搭,扑在宝仪怀里。
傅宝仪声音缓缓:“以前,在山上,住着三个老和尚。大和尚呢,又高又瘦,二和尚呢,又矮又胖。三和尚啊……”
傅宝柒毕竟年纪小心思单纯,很快就被哄睡过去了。
傅宝仪替妹妹掖了背被角,一下一下的拍打着妹妹的脊背。
夏秋之交,天气已经渐渐凉快。傅宝仪与沈渊庭的关系不冷不热。
郑伯看在眼里,说后山郊野的绒花都开了,满山坡都是,不少世家大族都去游玩。他躬身道:“侯爷在军营里忙碌如此辛苦,应该找个机会出去走走。也好解一解身上的乏闷。”
沈渊庭没那个闲心思。只是沈离说想去。他这个做表叔的爽利同意,找了个良好舒适的天气,一行人坐着马车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