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大佬+番外(278)

即使她满天下的闯祸,父王也不会因此动怒,每一次都是轻描淡写的按下去,不管她做了多少事情,那双看着她的眼睛一直都那么平静无波。

母妃抓着她的手祈求:“和静,你父王那么疼你,什么都顺着你,听你的,你去劝劝他多为以后想一想,荣亲王府不能没有继承人啊。”

和静看着憔悴的母妃,甚至有些羡慕她的痴傻,傻到十几年了都看不清。

“母妃,父王他是不会听我的。”和静听见自己这么回答。

王妃勃然变色,抓着她的手那么的用力:“和静,你就算不为母妃着想,也得想想你自己啊,你将来早晚都是要出嫁的,若是没有兄弟,有朝一日你父王去了,谁还能帮你撑腰?”

和静并没有挣脱她的手:“母妃,其实这样也没有什么不好。”

“你这个孩子是要气死我吗,荣亲王府都要绝后了,这样有什么好?”

和静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说父王的眼中没有自己,还是说他对整个荣亲王府也不上心,亦或者说自己那些虚无缥缈的错觉?

她一直以为日子会这么继续下去,一直到这一年,荣亲王回到京城之后就再也没有离开。

相比起王妃的兴高采烈,和静心底反倒是一阵阵发慌,总觉得是出现了什么自己不知道的变故,所以她这位父王才会这般反常。

但似乎除了她之外,没有人觉得荣亲王留在京城有什么不对。

也是,作为大周的王爷,皇帝的亲弟弟,他长年累月的到处跑才古怪,吃力不讨好不说,一年年的看着也越发苍老,比起养尊处优的皇帝看着更老一些。

和静顺着荣亲王的视线,看到了一个人。

那个骑马游街的状元郎。

第一次,她从荣亲王的眼中看到了期许,带着审视和考量,却有着从未有过的期盼。

那是她求而不得的东西!

苏凤章到底有哪里值得父王关注,若不是他的身世清清白白,她一度几乎怀疑这个人是不是父王养在外头的私生子。

和静忍不住一次次的去看这个人。

论容貌,苏凤章确实是形容出色,但她却知道父王与皇帝不同,他并不是那种看脸之人。

论才学,苏凤章倒是也出类拔萃,但朝中年轻才俊多的很,他们同一批出来的苏沐、孟庭、林昱烨,哪一个不是如此,父王也并未因此多看一眼。

到底是什么呢,苏凤章哪里值得父王花费心思。

一直到元宵之夜,和静才第一次真正的见识了这一位状元郎,没想到他看起来文质彬彬,动起手来竟是不比何隽差多少。

让她更加意外的是,父王尽然有意将自己许配给他。

在此之前,明明父王对她的婚事也是不闻不问,只是让母妃做主。

和静第一次心底升起期盼,若是她还有用处,若是她能嫁给苏凤章,那父王的眼中是不是也会有她呢?

让她恼怒的是,这个不识好歹的家伙居然还敢拒绝!

她有什么不好,娶了她,等于拥有了整个荣亲王府!

她恨不得拿出鞭子,将他直接抽一个稀巴烂,让他看看嫌弃一位郡主的下场。

可是父王却说:“这样也好……”

这样也好,到底是哪里好?

和静想不通,也看不透,她一直都不懂父王到底在想什么,做什么。

突如其来的战争打断了她第一次议婚,和静心底反倒是松了口气,苏凤章的拒绝让她恼怒不已,同时心底却并不那么失落。

王妃倒是高兴,她是有些看不上苏家的,趁着这个时机翻出京城才子的名册来,和静却看得意兴阑珊,无甚兴趣。

不是苏凤章,也会有李凤章,何凤章,王凤章,嫁给谁又有什么区别呢?

直到那一日,何隽拦住她的去路,对她说:“欢儿,你别急着定亲,等我回来,若是我立下战功,便向皇上请旨赐婚。”

和静问道:“开什么玩笑,你为何要娶我,是因为我父王吗?”

何隽却盯着她说:“我中意你,喜欢你,想要日日夜夜跟你在一起,看不得你喜欢别人。”

“你喜欢我?”和静不敢置信,说讨厌倒是更有可能一些,他们可是从小打到大的关系。

何隽抓住她的手,强硬的将那块祖传的玉佩塞进她手中:“如果不是因为喜欢你,谁愿意带着哭哭啼啼的小丫头玩。”

“你说谁哭哭啼啼!”和静听了就要动怒。

何隽难得不生气,继续说道:“欢儿,我知道你的心思,等我们成亲之后,你想要骑马逛街可以,想要练武甩鞭子也可以,想做什么我都陪你做。”

“你的脾气不用改,每天都可以睡懒觉,也不用在意那些贤妻良母养儿育女的鬼话。”

“这块玉佩你好好收着,欢儿,等我回来娶你。”

眼前的人笑得分外的灿烂,那是她看习惯了,但又截然不同的笑容,这一刻,和静听见了花开的声音。

那些打打闹闹的岁月,似乎也变得美好起来,一切都有预兆,只是她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无知无觉,一直到何隽伸出强健有力的双手,将她硬生生的拽到自己的世界中。

“你一定要回来,我等你回来娶我。”

她听见自己温柔的不像话的声音,定下了一生的承诺。

第249章 衣锦还乡

一个月后,准备妥当的苏凤章果然提出了回乡省亲的事情,有诚亲王帮忙敲边鼓,这一次无人为难,皇帝大手一挥直接给了两个半月的假期。

当初进京的时候,苏凤章只带着苏阿荣一个人,连行礼都没有多少。

这一次回去倒是浩浩荡荡,光是土特产就不少,都是准备带回去送人的。

不过如今他在朝为官,还是正三品的户部左侍郎,自然是有官船可坐,提供给官员的船只又新又大,走起来比普通的客船也更快一些。

苏赵氏啧啧称奇,私底下说:“还是当官好,这船又大又宽敞,也安全,比咱们上京的时候方便多了。”

可不是吗,不然为什么天底下的读书人都想着科考入仕,在朝为官。

这一趟回去顺风顺水,苏凤章甚至还带上了刘能,既然已经是实打实的义子,带着他回家拜祭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他们并未在青州多做停留,官船直接将他们送到了湖山县。

还没到地方,船家便进来禀告:“苏大人,还有一盏茶的功夫就到湖山县了,到时候大人是要先进县城,还是直接往月溪村走。”

苏凤章笑道:“直接去月溪村。”

“那小的让人准备准备。”船家的意思是要送他们去月溪村了。

苏凤章倒是说道:“早前有送信过来,想必自有人在码头等着。”

还没到地方,苏赵氏和苏慧慧却都坐不住了,两个人站在船头往湖山县的方向看,一个说:“几年没回来,这码头都大变样了。”

另一个就回:“虽说没有京城繁华,但还是湖山县的山山水水看着亲切。”

就连苏阿荣也说:“可不是吗,京城那边太干了,每到秋天就上火。”

苏凤章听了也有几分怀念,他倒是适应京城的气候,但久别重回故里,总有几分特别的思念,青山绿水的模样也显得分外可人。

船只还未靠近码头呢,苏凤章便眼尖的看到了堂兄:“娘,慧慧,你们看那边是不是大堂哥。”

苏赵氏年纪大了眼神不好,苏慧慧朝着那边看了看,欢喜的叫起来:“是辞章大哥。”

那头苏辞章也注意到这艘庞大的官船了,湖山县是个小地方,平日里往来都是客船,甚至还有自家那种小的乌篷船。

如今一看官船,苏辞章便猜测是不是堂弟一家,再仔细一看更是确认,惊喜的大喊道:“大伯母,二郎!”

苏辞章这么一喊,原本坐在旁边休息的苏二叔和苏草章也站起身来,还有他们家的两个女婿都在,甚至还有几个叫得出名字来的村里人。

船一靠岸,苏凤章就跳了下去,苏二叔一把抓住他,笑着喊道:“二郎,你可回来了。”

苏凤章行了晚辈礼,这才问道:“二叔,几位哥哥,是不是等很久了?”

苏凤章扫了一眼,便知道跟着过来的都是村里头原先还算亲近的人家,一个个气色看着不错,都是身强体壮的模样。

苏二叔几个更是红光满面,精神抖擞。

人生若初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