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大佬+番外(219)

“老夫人平日里身体康健,想必休息几日便能好了。”孟庭说道。

既然遇上了,两人便索性一道儿往里头走,苏凤章瞧了他一眼,心中猜测孟庭会不会知道即将发生的事情,毕竟这位一直跟徐家走的很近。

但孟庭依旧是平日的模样,似乎对今日一无所知。

进了宫门,孟庭倒是压低声音说了一句:“今天天气这么热,还得穿着朝服,也不知道大家伙儿有没有心思贺寿。”

苏凤章也低声劝道:“自然是有的。”

孟庭笑了一声,道:“也是,礼部都准备好几个月了,抚恤没钱,办寿倒是有银子。”

两人对视一眼,彼此眼中都有几分意思在,孟庭叹了口气,在他耳边说了一句:“苏兄,当年你不喜徐家,如今看到却有几分道理。”

苏凤章与他许久未见,倒是不知道孟庭与徐家的隔阂已经这般深,要知道以前孟庭与徐子峰的关系可是最为亲密的。

谁知道背后不能说人,孟庭的话音刚落下,便有一人朝着他们走过来,可不就是徐子峰:“苏大人,孟大人。”

孟庭收起方才的神态来,两人一起回礼,徐子峰对待他们倒是十分亲热的样子:“两位大人到的可早,不如一块儿进去?”

三个人里头,如今反倒是农家出生的苏凤章官职最高,徐子峰虽然是徐家人,如今也不过是五品而已,只是他向来是个面面俱到的性子。

苏凤章笑了一下,说道:“徐大人怎么还在这里,没有跟徐尚书一道儿走吗?”

徐子峰笑着回道:“尚书大人与几位老大人一道儿说话,我一个小辈也不好打扰。”

“哦,几位老大人都已经在了吗?”苏凤章有些意外的问道,毕竟这种场合官职越高,资历越厚的老大人应该来的越晚才对。

“可不是,圣上六十大寿,大人们一大早就过来了。”徐子峰笑道。

苏凤章听着,心中却忍不住琢磨起来,尤其是走进大殿看见徐尚书正与张太师说话的时候,他心中的警惕达到了极致。

谁都知道张太师是皇帝的老师,但在太子年幼的时候,皇帝便把张太师放到太子身边作为辅佐,他也太子的情谊与楚太傅也相差无几。

而徐尚书却是四皇子的外公,徐贵妃的亲爹,实打实的四皇子一派领军人物。

这么多年下来,张太师与徐尚书不说水火不容吧,相互之间下绊子的事情也没少走,徐家和张家也多有摩擦。

朝中大臣们看向这两人的眼神多有不对,大约也是没想到有朝一日能瞧见这两位其乐融融的模样。

这到底是徐尚书见四皇子残废,不得不放弃四皇子拉拢太子,还是张太师终于被太子的荒诞行径伤透了心,以至于对四皇子的态度缓和了?

苏凤章寻到自己的位置坐下,耳朵却支了起来。

那一头,徐尚书满脸是笑,对着张太师奉承道:“张太师此言差矣,张大朗龙章凤姿,天资过人,不过十七岁便已经是举人,当得上少年才俊这四个字。”

张太师的声音却带着几分冷淡:“徐尚书谬赞了,小孩子夸不得。”

徐尚书却还是不走,站在张太师身边笑道:“孩子出色就应该多夸夸,不然以后还有什么上进的念头,就像我家那两个不成器的,入仕多年也混不出个人样来。”

张太师心中也是纳闷,不明白徐尚书今日怎么上赶着跟他打交道,不过伸手不打笑脸人,他还是夸道:“徐尚书要求也未免太高了一些,两位徐大人踏实勤恳,若是天底下的官员都跟他们一般,少一些弄虚作假之人,朝廷也能清净一些。”

徐尚书忽然哈哈大笑起来,甚至拍着张太师的肩头说道:“多谢张大人夸赞,他们可还有得学。”

见状不少人眼神莫名,暗道这两位莫不是真的一日之间交情变好了不成,只是这两位说话,其他人也不敢靠的太近,倒是不知道他们到底说了什么。

别人有顾忌,楚太傅却没有,他直接走过去笑道:“两位大人在说什么呢,看着倒是开心的很。”

张太师正要说话,徐尚书已经开口了:“不过是交流了一下教子心得,张太师不愧是太师,老夫多有获益。”

说完这话,徐尚书还真的对张太师道了声谢才离开,他一走,楚太傅忍不住皱了眉头:“太师,你与这徐尚书?”

张太师也觉得奇怪,摇头说道:“也不知道他葫芦里头卖的什么药。”

楚太傅眼神微微一闪,忽然想起太子说过的话,自从云州一事后,张太师对太子可大不如前了,如今看来果然如此。

第197章 赐婚

“恭祝陛下圣体安康,国运绵绵!”

“恭祝陛下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陛下万寿无疆,如日之恒,如月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在皇帝出现在人前后,贺词便源源不断的开始了,先是皇子后妃,又是朝中大臣,甚至还有其他过度的使节出来贺寿。

苏凤章也随大流的贺寿,他的位置不前不后,正在大殿偏中间的位置,抬头依稀能够看见皇帝的模样,宣武帝年纪已经不小了,但这会儿红光满面精神抖擞。

这番其乐融融,欢聚一堂的盛世场景,可不就是这位皇帝最为喜欢的。

坐在最前头的便是三位皇子,太子金冠玉带,往那儿一座却有几分尊贵,脸上颇有几分傲慢,眼中的阴鸷却挥之不去。

相比起来,四皇子的穿戴就收敛许多,只是不知道有意还是无意,四皇子身上戴着一块玉佩,却是当年他正当宠的时候,皇帝特意赏赐给他的贴身玉佩。

荣亲王和诚亲王分别坐在太子和四皇子的下首,这排位倒是让人不明所以。

要么按照君臣之别,那么诚亲王应该坐在四皇子前头才是,但若是按照皇室排行,那荣亲王才是太子的长辈,不过此时自然无人有异议。

荣亲王的脸色也不大好,略带着几分苍白,可见几个月前的一场大病让他身体迅速亏空。

皇帝也发现了这位弟弟的脸色不好,关心的问道:“阿乐,你的病可有好一些,怎么瞧着脸色还是不大好,太医院那些人是干什么吃的?”

荣亲王笑了一下,道:“皇兄,臣弟已经好多了。”

皇帝叹了口气,摇头说道:“你啊,就是年轻的时候不爱惜身体,如今老了反倒是要受罪,当年劝你也不听。”

荣亲王只是笑,岔开话题说道:“今日皇兄大寿,就不要再担心臣弟了。来,我敬陛下一杯,祝愿陛下百龄眉寿,福寿无疆。”

皇帝笑哈哈的喝了这杯酒,又说:“今日大喜,朕心中高兴不已,不如就喜上加喜。”

说完这话,皇帝看向左手边的云皇后,云皇后微微一笑,伸手拍了拍坐在身边的和静郡主,柔声说道:“和静的年纪也不小了,可不能再顺着你的心思一直拖着,不如就请陛下赐婚,也好成全一对神仙眷侣。”

和静郡主显然早就知道此事,脸上并无惊讶只是微微泛红。

皇帝也笑道:“阿乐,朕这当大伯的为和静作主赐婚,你不会不同意吧?”

荣亲王只是笑道:“臣弟这女儿娇蛮任性,如今有陛下替她作主,臣弟倒是省了一份心,以后也就不怕她嫁人之后被欺负了。”

皇帝立刻说道:“和静是你的闺女,又是朕的侄女,大周的郡主,谁敢欺负她。”

“阿隽,还不跪下听旨。”

熙郡王平日里颇为桀骜的人,此刻脸颊也是红彤彤一片,乖乖的出来接旨,和静坐在皇后身边偷眼看他,很快也出来共同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闻和静郡主娴熟大方、温良敦厚、品貌出众,皇后与朕躬闻之甚悦。今熙郡王适婚娶之时,女为荣亲王嫡长女,郎为荣和长公主与何将军嫡长子,值和静郡主待宇闺中,与熙郡王堪称天设地造,为成佳人之美,结两家之好,一切礼仪,交由礼部与钦天监监正共同操办,择良辰完婚。”

“微臣领旨,谢主隆恩。”何隽恭恭敬敬的接过了圣旨,和静也并无异议。

皇家的人不觉得惊讶,倒是有一些文臣心中嘀咕起来,暗道这熙郡王与和静郡主是如何走到一起的,不是都说这两位水火不相容吗?

人生若初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