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是想给妹妹留口吃的,但这样的行为,就仿佛一个乞丐在变相地朝顾巧儿讨要东西一样。
“你什么你,我给你吃的,你不也把多的药材给我了吗?说白了就是交易,两不相欠。”顾乔答道。
沈昭抿着唇,没有接她的话。
“好了,你快吃了。这几天上山的人开始多了,咱们得赶紧找药去,找完了再认字。”
沈昭的肚子咕噜噜地叫了起来,映衬得他更加窘迫。
他终是听从顾乔的话,把红薯吃了。
这是他从未吃过的好滋味,那一瞬间,他只觉得嘴巴里全是香甜的味道,腹中也暖暖的。
而他扭头就看到顾乔坐在树干上,手里拿着一枝小树丫,正漫不经心地点着旁边的树叶,两条小腿晃荡着,似乎很热衷于这样的自娱自乐。
那无忧无虑、烂漫天真的样子,像极了不食人间愁苦的精灵。
可她又怎会真的什么都不懂呢?
如果不懂,又怎会临危不乱,妥当地处理好顾全死亡的那件事?如果不懂,又怎么会知道沤肥和耕种?如果不懂,又怎会冒着危险与他在这里采药?
不是不懂,只是因为深知其中艰辛,所以才会更加努力,才会更加无畏。
而这种无畏,恰是他最羡慕的地方。
仿佛再困难的境况都打不倒她,她都能冲出一条路子来。
想到这里,沈昭不禁垂下眸子,低头一口一口地咬着红薯,将复杂的心绪吞入腹中。
在他看来,这个初见时给了自己一颗糖的小姑娘,就跟现在自己手心里的这个红薯一样,无比美好。
美好到让他觉得遇见她都是一种幸运,是上天的恩赐。
吃完红薯后,两人立即开始找药。
正如顾乔所说,这几天农活不忙,已经陆续有人进山。
这些村民也没直接说让顾乔教他们认药,毕竟这是人家的看家本领,但就像一条条小尾巴似的跟着顾乔他们,看他们会说些什么、挖些什么。
好在顾乔该教沈昭的也教了,后来遇到的也都是些常见的药材,这些村民们跟了大半天功夫,发现只能照葫芦画瓢似的捡漏,采挖他们留下的药材,其他的也学不到,遂渐渐断了念头,就不再跟了。
也有极个别的人不仅有耐心,还脸皮特厚,见顾乔采了药后就跑去问她药性。
顾乔捡着要点说了,态度不咸不淡,等到那人问翻晒之法的时候,顾乔只道这是她舅舅教给她的,她未经梅涣青同意不能私自外传,然后便带着沈昭走了。
两人摆脱了那村民后,顾乔还待往前走,沈昭却突然拉住了她。
“等等,你看,这是什么。”
顾乔脚步一滞,便看到沈昭用木棍挑开了藤蔓。
“啊,这是什么?”顾乔惊讶。
映入眼前的是一枚淡紫色的浆果,大约成人手掌大,像撑裂的茄子,露出了里面的瓤。
“这是八月瓜。”沈昭对她说道,然后伸手捏了捏果皮,“这个已经软了,可以吃了。”
说着他伸手将那淡紫色的瓜给摘了下来,随后递给顾乔。
顾乔觉得稀奇,伸手接过,忍不住研究起来。
“八月瓜?”
“因为在八月成熟得名,不过这枚提前成熟了,这附近应该还有。”说着沈昭转身,在附近的藤蔓里寻找起来。
顾乔眼珠一转,伸出手捏住刚才沈昭摘下这瓜的那株藤蔓的叶片,紧接着大脑里便浮现出八月瓜的相关知识来。
这一下,她不但知道了八月瓜为何物,顺道也了解了它的食用方法。
原来这东西的果肉连同籽都是可以吃的。
沈昭顺藤摸瓜,又找着了好几个瓜。
顾乔见他找到了,这才放心地尝试起自己手中的瓜来。
八月瓜的果肉是乳白色的,甫一吸溜进嘴里,只觉得口感滑嫩,接着她嚼了嚼,就能尝到香甜的味道,倒是不同于别的瓜果,有种独特清淡的奶香。
第66章 时刻怀疑,询问粮价(五更)
“还挺好吃的!”顾乔还挺喜欢这味道的。
沈昭也吃了一个。
两人捧着八月瓜,对面吃着,时不时相互瞟一眼,眼里都含着笑,就像顾乔小时候和小伙伴在院墙外偷到别人家的一串葡萄似的。
尤其是顾乔,从来没有吃过这种东西,只觉得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一双眼睛都笑弯了起来,跟只猫咪似的,分外满足。
等吃完后,她舔了舔嘴,意犹未尽。
沈昭又将手中剩下的那几个给了她。
“你干嘛?我不要,你带回去给你妹妹。”顾乔连忙推拒。
她是馋,但是有原则的好伐。
沈昭却将八月瓜强行塞到了她背篓里,“这是我给干娘和奶奶的。”
“你……”
他都这样说了,顾乔还能怎么回?
她只好说道:“那我们再找找别处,看看还有没有。”
“好。”
两人又去往别处寻瓜。
路上,沈昭见四下无人,忍不住问顾乔,“对了,你能教我认药,为何不肯教你们村的长辈?”
算起来那些村民都是顾乔的长辈,刚才甚至还有一人话里话外拿着长辈的身份压制顾乔。
沈昭问这话并没有别的意思,纯粹就是好奇。
“若他们如你这般虚心求教,我教一教也无所谓,但拿着长辈的架子压人,哼!”顾乔冷哼了一声,“我又不是软柿子,凭什么他们想捏就捏?”
“所以刚才那个厚着脸皮追着你问的,你反倒给他说了。”
顾乔点头,“他虽然脸皮厚些,但无非是为了家中生计,而且对我也很客气。至于晒药一事,我确实并未说谎,这是我舅舅教的,我舅舅能教我,是他的好意,我却不能用他的好意去做人情,便是教别人,也得他同意。我不就没教过你晒药之法,不是吗?”
沈昭认真想了想,顾乔这方面好像是讲得挺少的。
“就算是给你讲到了,我讲的那些也是古籍上记载的,不是我舅舅告诉我的。”顾乔紧接着补充道。
沈昭看着顾乔,没有说话。
“怎么,你看着我干嘛?”顾乔觉得他眼神怪怪的。
沈昭却突然说道:“那本古籍你记得挺全的嘛,字你都认识了吗?”
顾乔立即警惕起来,知道沈昭这是又起疑心了,她忙打了个哈哈,“那没办法,我天资聪颖!”
沈昭深深地望了她两眼,没再说话。
紧接着顾乔和他相处都有些不太自然。
这家伙太聪明了,真不知道脑瓜子怎么长的。
顾乔有种预感,她的小秘密迟早有一日会被他发现的。
不过这桃木手串的功能说出来也太玄乎了,就跟她穿越一样,谁又有证据证明她不是顾巧儿呢?
沈昭就算是怀疑,也抓不着她什么把柄。
等到与沈昭分开后,她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了下来。
望着她家率先黄了的稻谷,顾乔站在田埂上,闻着田野间农作物清新的味道,期待起她的进城之行来。
时间一晃,顾乔家好几块稻田的稻谷都弯了腰,沉甸甸的穗子似乎要随时掉下来似的,显然到了收割时节。
顾婆子的腿脚已经能正常走路了,不过梅涣青担心她走那么远的山路腿脚会吃不消,再三承诺会看好顾乔,这才劝住了她,只带着顾乔和他的两个儿子进了城。
这天是八月初三。
顾乔进城后乖巧地随着梅涣青他们去药铺交了药材,换了银钱后,才提出自己要去米粮铺子瞧一瞧的事情。
她也没有隐瞒,在进城的路上就跟梅涣青坦白了她的意图,她这次来就是为了新米询价而来的。
梅涣青知道她的打算,说道:“我和你一起去,有些事情,还得大人出面。”
“那就谢谢舅舅了。”顾乔笑眯眯地应了。
正如梅涣青所说,他是成人,还是行商,无论是考虑问题还是与人谈判都比她这个屁大的小孩更强,有他出面,那岂不是更好?
就这样,一行四人来到了城里唯一的一家粮铺。
梅涣青前段时日才买了米,那会儿大米六文钱一斤,他今日又问了一次,依然还是六文。
“店家,新米就要出来了,这都是去年的陈米了,能便宜一些不?”他故意问道。
“便宜?这已经够便宜的了。你不都说了吗,新米是快要出来,这不还没出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