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其他杂七杂八的策略, 在以后的日子里慢慢来就是了。
想必这些老百姓们跟着做事,吃吃食堂,慢慢的就懂了。
段小月把这些事情都看在眼里,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
总觉得没有自己女儿在身边, 主公就变了个风格似的。
好像之前有顾忌,现在什么顾忌也没有,颇有一种胡作非为的感觉。
不过对于主公的做法, 她并没有什么意见。
改朝换代之际,没收田地很常见,不足为奇。
不然那些开国功臣们的赏赐从哪里来?天上掉下来的吗?
想到这个, 段小月又想起了自己的未来。
如果所有的土地都是主公的,那么他们以后怎么办?
作为开国功臣的她,日后也得不到一块土地吗?
呃,现在土地不值钱,有没有土地都无所谓。
那么作为开国功臣的她,又能够得到什么赏赐呢?
唔,想不出来。
想必主公会有办法的,不会让他们为难。
甲祁县的县令,不,应该是原县令姓江,名言,字不语。
灾难来临的时候,他想尽办法想要治理辖下,让一切都好好的。
可是没能力就是没能力,他是个文科生,不是个理科生,对于旱灾、蝗灾完全没有办法。
所以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所有的粮食消失,引得老百姓们哭天喊地,悲伤欲绝。
为了能够让这些老百姓活下去,江言想尽了办法。不仅拿出了自己的俸禄,还厚着脸皮找到了城里的大户人家。
筹过来的粮食并不多,也不好,可是总归是食物,能够稍微缓解一下肚子里的饥饿。
事实证明他的做法还是有效果的,大部分的人都活了下来。
现在只等朝廷的赈灾到了,甲祁县又能恢复往日的平静与安宁。
可是左等右等,朝廷的赈灾仍然没有到来。
他想要去打听一下消息,却也没有这个门路。
江言很慌,总觉得要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
比如朝廷那边根本就没有想过要赈灾,快马加鞭送过去的奏章看到了就当没看到一样。
在这紧张的期待中,朝廷直到现在都没有给出一个消息,想必是真的忽略了一切。
江言想到这里的时候,绝望浸湿了整颗心。
如果朝廷那边真的不赈灾,老百姓们该怎么办啊?
或许是运气好,有一位大户人家准备在城外赈灾。
不管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江言都打算去看一看。
经过别人的提醒,他也没忘记带上自己的家人,希望可以吃吃大户。
出去一看,城外果然有一位大户人家在赈灾,给的是金灿灿、香喷喷的南瓜粥。
江言无疑是松了一口气,带着家人饱餐了一顿。
事实上,这段日子他和家人们也没有吃好吃饱,并不比灾民们好到哪里去。
不然堂堂父母官,何必出来吃大户?
只是万万没想到,不过是一顿饭的功夫,甲祁县就成别人的了。
这还不是开始,之后他们一家人又被带了上去,带到了那个女将军的面前。
现在这个年代居然还有女人带兵打仗?
江言心中充满了疑惑,却什么也没说。
在刀和剑的面前,他也是个怂蛋。
毕竟自己死了不要紧,家人不能有事。
在面对那个女将军的时候,江言已经在心中打好了腹稿。
无论怎么样,都要把自己的家人救下来。
又一次万万没想到,那位女将军并没有把他放在眼里,挥挥手就放了。
江言:“……”
尽管心中不明所以,他仍然忍不住笑了。
并且之后在重定户籍的过程当中,积极的表现。
县城里的那些大户人家们,家里有多少人,有多少田地,他还是稍微有些了解的。
江言知道,他这么做是一种叛国的行为,很有可能得到千古骂名。
可是大华有吃的,能够让老百姓们活下去。
虽然在这个过程当中,老百姓们不干活就没有饭吃。
可是在这个世界上,又岂会有不劳而获的道理?
不过是干点活而已,不妨事的。
为了能够吃饱,他也参与到了其中。
短短几天的时间里,感觉自己的一双手都粗糙了不少。
幸运的是他是文人,认识的字特别多,学规矩也学的快。
小声的嘀咕一句,那些规矩实在是太粗鲁了,没有一点文化水平。
学好了规矩,并且老老实实的做到了,会得到上面的提拔的。
江言就是这样的幸运儿,很快就成为了一个小管事,并且食物的质量也提升了不少。
说实话,即使是这样的好待遇,他心里还是有些憋屈的。
他一个十年寒窗苦读出来的进士,怎么就混到这个地步了呢?
同时江言也知道,今时不同往日了。
甲祁县姓华,不姓吴。
大吴的官,在大华什么也不算。
至于回大吴,别做白日梦了。
在这里还有一条生路,回去了就是死。
轻轻松松就失去了一个县城的他,在大吴朝廷那边就是个罪人,满门抄斩都不为过。
又是一天忙碌的生活过去了,江言在学习完思想教育之后,骑着自行车回到了家。
这辆自行车是以前买的,木头上涂着漂亮的漆,花了不少钱。
当时只有他的儿子们骑一骑,现在却被他征用了。
因为没有马车,没有轿子,自行车是最方便的交通工具。
江言首先去了妻子工作的地方接了妻子,之后夫妻两人回到了家,一个并不怎么好的小院子。
县衙已经被征用了,他们一家人能把自己的私人用品带出来就已经很好了,其余的别想。
这个小院子是妻子早年用嫁妆购买的,用来赚租金的。
没想到现在却成了退路,成为了一家人的居所。
再者,如果换做以前,江言是怎么也不会骑自行车的,认为那有失体统。
至于用自行车接妻子下班,那就更不可能了。哪有丈夫给妻子当脚力的?没有规矩。
可是现在不成了,一切都是为生活所迫。
不然从工作地点走回家吗?那一来一回得耽误多长时间?
回到家后,时间已经很晚了。
江言喝了一杯凉白开,又洗了一个热水澡,准备睡去。这时他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转头问身边的妻子。
“小娥呢?”
回来这么久了,怎么没看到女儿?
妻子散下仅仅用一根木簪盘着的黑发,说:“小娥不回来了。”
“什么?”
江言一时间气得勃然大怒,火冒三丈。
“好好的一个姑娘家,这么晚了怎么不回家?”
如果不是因为迫不得已,家里实在是没了粮食。
他甚至都不会让女儿出去工作,以免失了名节,以后嫁不了一个好人家。
话又说回来,怪不得上面的人要女儿家们放脚。
以现在的工作强度,不放脚都不行。
不然走几步都要拐棍撑着,能干得了什么活?
妻子梳开头上打结的发丝,回道:“小娥运气好,上面分配了宿舍。什么都不用收拾,直接就可以住进去,每季还有三套新衣裳。”
江言听完这些话后,皱起了眉头。
“又不是没有房子,在外面住算什么?你如果遇到她了,就让她回来,不要乱来。”
“那是女儿家一起住的,不会有乱七八糟的人出现,你可以安心。”
妻子放下梳子,坐到了江言的身边。
“再者那是上面的意思,小娥也不好拒绝。我还听说必须得住过去,他们好统一安排,不去都不行。”
江言的眉头越皱越紧了,最后只能无奈的叹气。
他真是个没用的父亲,都没有办法给女儿一个安稳的生活。
又过了几天,妻子说不回去了。
江言不敢相信的看着她,好半天都没有吐出一个字来。
妻子笑道:“上面给我分配了一个宿舍,我也要住进去。”
江言:“……”
妻子又说:“你也早做准备吧!上面说不定也会给你分配一个宿舍。还有咱们那个小院子,估计要被拆掉。”
这段时间以来,拆了不少的院子,也改造了不少的院子。按这样下去,他们那个小院子也不能幸免于难。
江言艰难的点了点头,又送走了自己的儿子,儿媳。到了最后,他也搬进了所谓的宿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