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勖的这番话更加重了荀姀和司马攸的亲密程度,贾褒也显得有些失落。而荀勖自己的话对贾褒已经有了反应,于是便继续说道:
“我这个女儿心里只有舞阳候一个人,当初大将军和夫人看她与舞阳候有青梅竹马之情,所以才让她搬到长平候府与舞阳候为伴的,本来我们打算过这两年就把他们的婚事给办了,这次我临出发之前大将军夫人已经命方士卜算吉时了,等舞阳候一回去就给他们完婚冲喜。”
“完婚?”
这两个字对贾褒的打击很大,以至于她切菜的动作明显迟缓了下来。
然而真正让她的思绪从悲伤转为沉思的,是荀勖接下来的这段话:
“其实大将军为舞阳候真的非常重视,眼看他膝下的两位公子逐渐成长,立世子的问题也就摆在眼前了,不仅让先太傅(司马懿)最为器重关门弟子羊祜做他的授业老师,他知道我们荀氏一族的声望,所以想要借助让舞阳候成为荀家的女婿来给他拉拢威望,为他的将来铺路,真可谓是用心良苦啊。”
自从听到了荀姀和司马攸的关系之后,贾褒一直都没有考虑过感情之外还有政治问题,而听了荀勖的话后,她开始明白和荀家联姻对于司马攸来说有多么的重要,她是绝对不可以扯司马攸后退的。
晚饭过后,大家都各自安歇去了,而司马攸则拉着贾褒的手来到了屋外的树下,对她深情款款的说道:
“我已经想好了,明天我跟随七叔和老师他们回洛阳,你和我一起回去吧,我要把你正式介绍给我爹爹、娘亲还有母亲,然后我们再派人将你母亲和妹妹一起接过来,这样以来你们就不用分隔两地了,你妹妹我会请我母亲亲自给她医治的。”
看着司马攸为自己设想的如此周到,贾褒心中十分感动,不过她一想到荀勖之前所说的话,再加上贾充让自己接近司马攸的目的,她的内心显得十分挣扎。
最终,她做出了自己认为最好的决定……
她将手轻轻放在了司马攸的手背上:
“母亲对我有生育教养之恩,我不能撇下她们先走,再说了司马家是魏国第一大族,令尊权倾朝野,你贸贸然就把我这个乡野丫头带回去也未免太唐突了,这反倒会让他们对我反感。我看你先和他们回去,将我的事情先行禀报于令尊和令堂知道,等到他们同意了我们的事情之后再来接我,到时候我想我母亲她们也差不多回来了。”
从道理上来说,贾褒说的很有道理,司马攸没有拒绝的理由,况且他认为司马昭、王元姬以及羊徽瑜都那么宠爱自己,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人,她们一定不会反对的,而且要接贾褒回去一定要名正言顺才对。
所以他答应了贾褒的提议:
“也好,只是这段时间我们见不到面了。”
贾褒笑道:
“怎么会呢?就算你不在我的身边,也会一直在我的心中,只要我们彼此互相牵挂,就等于没有分别一样不是吗?”
司马攸也笑着点了点头:
“不错。”
一阵寒风袭来,贾褒将脸靠在了司马攸的胸膛,紧紧的保抱住了他的腰际:
“我好冷,你可不可以抱紧我?”
对此司马攸当然不会拒绝,将贾褒紧紧的抱在了自己的怀中,而他并没有察觉到,此时的贾褒眼角一滴晶莹的泪水悄然流淌而下……
第二天,收拾好行装的司马攸等人即将离开这里返回洛阳。
贾褒送他们去了岸边船埠,在登船之前,司马攸和贾褒我这手依依惜别:
“你在这里等我,我很快就会回来接你的。”
强作欢颜的贾褒点了点头,却什么都没有说。
登船之后,司马攸一边冲着岸边的贾褒挥手一边呼喊着:
“一定要好好的等我回来!”
贾褒也跟着船流的方向沿着岸边奔跑着,直到船和她的距离越拉越大,而她的体力也耗尽之时,她才停下来气喘吁吁的看着船远去的背影,再也无法抑制的泪水肆意冲刷着她的脸庞,她也无力的瘫坐在地上:
“永别了……”
(十五):大战起
经过一月有余的海上颠簸,司马炎、司马攸一行人总算是安然无恙的到达了延津港。
由于沿途羊祜和司马昭都有密切的书信联络,所以在他们刚刚从延津上船之时,发现杜预和司马伷早就在岸边等候多时了。
因为先前司马师和司马昭所赋予的特殊使命,使得司马干还存活这件事一直处于绝密状态,所以即使是身为司马干异母兄长司马伷也不知道,所以在看到司马干活生生的站在自己眼前时,司马伷和司马攸一样难掩激动之情上前紧紧抱住了他:
“你这死小子!这些年上哪儿去了!”
对于自己这些年一直隐藏行踪的事情,司马干也感到很抱歉,他也风趣的说道:
“看来我回去要向一大堆人拱手作揖了。”
大家哄笑一阵之后,杜预和司马伷便马上安排他们上马一道直接返回洛阳。
夜深人静之时,位于高都侯府内的司马昭,站在悬挂于墙壁上的巨幅地图面前看得出神,夜筝端着补品来到了他的书房门口,见他双手抱胸,而夹在腋下的右手手指不停地翻转着那枚贴身跟随他多年的黑子。
本想敲门进去的她,似乎从司马昭的背影当中预感到了什么,她轻轻将手中盛放补品的托盘放在了地上,然后静悄悄的离去了。
她走出了高都侯府,在刚刚踏出府门没几步就突然停了下来,然后开口“自言自语”道:
“你的病还没有完全好,更深露重还是好好休息吧,何必要跟出来呢?”
一直悄悄跟在她身后的人,正是连丧三子而大病初愈的王元姬,她的精神状态看起来的确不太好,以至于需要扶着门框才能维持稳定的站姿。
不过王元姬却还是拖着一副虚弱的身体走出了门外:
“你就这样走了吗?攸儿他马上就要回来了?你不见他一面吗?”
从夜筝的表情来看,她是很担心司马攸并且十分思念他的,不过脸上的这些思绪就消散一空:
“得知他平安无事我已经很满足了,这段时间我已经解决了我个人的事情,接下来我要重新回到我原本的位置上了。”
自从黑船沉没悲剧发生之后,府中上下的人都有一种说不出的奇怪感觉:
那就是司马昭的侧夫人夜筝好像和以往有些不太一样。
事实上他们的直觉是正确的,因为现在的夜筝,才是司马攸的真正生母诸葛绫,而先前的夜筝不过是和诸葛绫长得一模一样的女娲罢了。
当年桓范和盘古得知了司马昭和诸葛绫的纠葛之后,便开始花心思到处寻找和诸葛绫长相极为相似的人,而他们经过了数年的寻找,也的确在辽东找到了这样一个人,巧合的是她的父兄在襄平屠城之际死在了司马懿的手上,所以她痛恨司马家。
从此开始,他们便开始将与诸葛绫所有的情报全部都灌输给女娲,甚至还让她偷偷潜入蜀国境内暗地里观察诸葛绫的神态举止,经过了数年的模仿几乎可以到达以假乱真的地步。
而当年设计伏击诸葛绫的计划,也是女娲策划的,只不过她们原本是想要将诸葛绫挑断手脚筋囚禁起来,再由女娲伪装成她接近司马昭,达到搅乱司马家和盗取简牍的目的。
诸葛绫在亲眼看到女娲的长相之时,就已经猜到了她的目的了。她在危急时刻丢出了袖带中的烟雾球,趁机跳下山涧躲过了女娲和祝融的追杀。
后来诸葛绫乔装成满脸疥疮的哑女潜入了洛阳,这时女娲已经伪装成夜筝成功混入了高都侯府,来到了司马昭的身边。
恰好此时她见到了险些被女娲灭口的乐坊歌姬芙绸,也就是被女娲察觉背叛自己的“箕伯”,利用手中的“无羽流星”解救了芙绸之后,两人达成了合作关系,由芙绸协助诸葛绫进入高都侯府,这也就是为什么王元姬的马车会突然失控的原因所在了。
被山涛说服的卫瓘也在裴秀的帮助之下离开了廷尉,并来到芙绸身边协助她。
本来他们没想到女娲在失去了第二任“箕伯”之后居然还有途径,将司马炎和司马攸正前往温县祭祖的事情通报给了伏羲,等他们赶到延津渡口的时候悲剧已然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