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司马炎的言辞和眼神之中,郭淮看出了和他的父亲司马昭一样的神韵,这让郭淮没有了阻止司马炎的念头:
“父子俩还真一个样儿……”
原本司马炎领兵与郭淮汇合这件事极为隐秘,但是很快就被潜伏于魏军营内的蜀军细作所探明他的真实身份,并且回报给了祁山大营内的夏侯霸。
在大军分道之前,姜维就再三嘱咐夏侯霸不可轻易出兵,他的对手郭淮虽然年迈多病,但战场上的经验和谋略绝对是夏侯霸所比不上的,所以姜维严令夏侯霸不得主动挑衅郭淮。
自驻扎祁山以来,夏侯霸倒也遵循了姜维的安排,但是他听到司马昭的长子正身处郭淮营中之后,他的性子便开始有些收不住了,尤其是想到先前在洛阳屠杀司马一族时惨遭挫败的悔恨,最终还不得不因为羊祜的网开一面而讨得一条生路。
这样让他对司马家的怨念更加深重。
此次司马炎出现在自己对面的军阵之中,夏侯霸想要出战的火焰愈涨愈烈。
但是郭淮在司马炎身旁,仍旧在夏侯霸的脑袋上套上一个铁箍,令他不敢轻举妄动。
可局势的发展很快就给了夏侯霸很大的希望,因为接下来他收到的情报显示,郭淮的身体状况已经不允许他在军营之中继续久留,所以他已经秘密返回了冀县养病,军中大小事务都交到了司马炎的手中。
这对于夏侯霸来说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因为他最为惧怕的是郭淮这只生了病却威风犹在的老虎,至于从未领兵的司马炎在他眼中不过是只毫不起眼、单凭父辈光环照耀的竖子罢了,根本不足为虑。
况且自从夏侯霸归顺蜀国之后,虽然受到了刘禅的礼遇,蜀中的臣民们也碍于夏侯霸和张皇后之间的关系表面上也对他很客气,但夏侯霸并不是傻子,他很清楚在大多数的人心目中,自己不过是个在魏国失势从而狼狈逃亡蜀国避难的败军之将罢了。
而此次若能够凭借优势兵力将司马炎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击溃,甚至于活捉,那么于公于私对夏侯霸来说都是件一举两得的好事。
机会不可能来第二次,所以尽管自己在对部将说出意欲进击魏军的打算时,遭到了部将的反对,但他还是利用自己右路先锋的职权强行弹压了反对的意见,一意孤行。
当天夜里,夏侯霸将所部军马兵分三路离开祁山大营,他自己亲自率领中路一万人向魏军大营南辕门正面冲锋,而左右两翼则埋伏于两侧高地,等到自己假装袭营失败被司马炎的魏军追击至预伏地点时,再突然杀个回马枪,三路截击。
在夏侯霸的预测来看,初次领兵的司马炎一定和自己一样想要立功,所以只要一见到自己亲自前来袭营,必定会由司马炎亲自引兵迎击,那样更利于自己计策的实施。
先期的确与夏侯霸所预料的那样,在自己刚刚抵达魏军答应南辕门时,收到哨骑汇报的司马炎就亲自跨上战马领兵迎敌。
结果夏侯霸佯装不敌引兵回撤,司马炎果真领兵追击。
很快,他们也沿着夏侯霸先前所设计的预伏地点越来越近。
一切,似乎正朝着夏侯霸所希望的方向发展着……
(十七):首战捷
看着在身后不断追赶着自己的司马炎,夏侯霸认为自己的计策很快就要成功了。
可就在这时,他的正前方却出现了一支人马迎着自己快速冲过来。
夏侯霸心里感到很奇怪,因为按照自己先前对战事所做出的部署,自己所设置的伏兵应该在更接近于自己祁山大营的两侧高地之上,不应该出现在这里才对。
由于夜间视线昏暗,夏侯霸根本看不清眼前的人马。
等到距离越来越近之时,透过火把的光亮夏侯霸终于看清了对方的旗帜。
不过旗帜上所写着的并不是“蜀”字,也不是“夏侯”,而是异常醒目的“司马”二字。
这下子夏侯霸慌了神,为首的将领不是别人,正是自己一直看不起的竖子--司马炎……
事实上一开始司马炎故意将自己身为阵前临时主帅的消息泄露给夏侯霸知晓,就已经料到了立功心切的夏侯霸必然会不顾一切袭击自己的大营,而且夏侯霸料定自己不是他的对手,所以过早露出了骄傲轻敌的心态。
司马炎抓住了夏侯霸轻视自己的有利战机,在亲自率领哨骑来到祁山大营附近勘察的时候,发现了蜀军正秘密将军队调动于山道两侧,他猜到了夏侯霸的企图,于是将计就计,自己先行率领精骑五千人秘密前进至半道隐秘埋伏。
他和司马昭指派给自己的副将师纂约定好,由他在军中佯装自己代行主帅职务,等到夏侯霸领兵来袭故意假装战败逃走之后,他尾随其后追击。
然而司马炎在隐蔽点等待了整整两天,却始终没有等到夏侯霸,这时部将们开始怀疑司马炎的判断是否正确,再加上司马炎所立下的军功几乎没有,威望不足,所以避免有些将领开始私底下嘀咕。
不过司马炎却并没有受这些窃窃私语所动摇,他依旧坚信自己的判断不会出错。
到了第三天夜里,很多将领的心气儿都已经散了,他们开始下马在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
可就在这时,从南方传来了大量的马蹄声,一下子让他们的神经高度紧张起来。
他们看到有近万人的蜀军正趁着夜色向魏军大营疾驰而去,纷纷惊讶到目瞪口呆,再也没有人敢怀疑司马炎的判断了。
如梦初醒的部将立刻上前对司马炎建议道:
“将军,既然敌军已经出现了,那我们不妨突然杀出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但司马炎却不这么认为,尽管终于等到了夏侯霸前来劫营的人马,可是司马炎的头脑却依旧十分冷静,他对将士们说道:
“时机还没有到,我们再等等……”
当时的将士们都知道司马炎口中的等等到底是什么意思,他们更为在意的,是此刻魏军的西县大营只有不到一万人,且精锐的骑兵都被司马炎带了出来,万一守军抵挡不住夏侯霸的突袭,那么西县大营很可能会丢失。
对此司马炎全然不予理会,依旧坚持自己的判断。
事实证明司马炎的判断是正确的,夏侯霸不会想到司马炎会提前察觉他的计划,所以不会做出强攻西县大营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一旦看到司马炎的军旗追了过来,他就以为自己的计谋得手,所以急忙率军回撤,吸引所谓的司马炎进入自己的埋伏。
如今他终于明白了真正中计的人其实是自己。
司马炎拔出了腰间的佩剑对夏侯霸冷笑道:
“上次在洛阳让你跑了,今天可没这么好运了……”
面对前后夹击夏侯霸已经没有了退路,只好下令朝着正面的司马炎发起猛攻,意图打通包围逃回祁山大营。
当他和司马炎真正交手的时候,夏侯霸才发现眼前的司马炎虽然只有二十岁,可是身手却丝毫不逊色于自己。他们骑在马背上在两军阵前大打出手,夏侯霸不仅丝毫讨不得半点便宜,反而被司马炎压制的死死的,随着交手的回合增多,两个人的心境也发生着变化。
夏侯霸开心因为无法打败司马炎这个他眼中的竖子而新生怯意,这种情绪越来越强烈,以至于影响他的行动之上。
就在他为此而分心之际,司马炎突然一剑刺中了他的肩膀,夏侯霸瞬即负伤落马。
正当他起身准备再度迎战司马炎的时候,骑在马背上的司马炎已经挥剑指在了夏侯霸的面前,只要夏侯霸再动一下,司马炎的剑就可以割开他的喉咙。
“胜负已分了……”
司马炎居高临下用极其寒冷的眼光俯视着他,一副胜利者的姿态。
看到身为主帅的夏侯霸已经败在了司马炎的剑下,蜀军士气大减,在处于南北双方的夹击之下或战死或弃械投降。
师纂骑马来到了司马炎的面前,询问夏侯霸和投降蜀军的处理方式。
甲士分左右将夏侯霸押了起来,而司马炎也将佩剑收回自己的鞘中,他对师纂说道:
“先派两千人将俘虏和夏侯霸押解回西县大营,交由郭淮将军处置,剩下的八千骑兵跟着我换上蜀军的军服和兵甲,我要趁这个大好的机会将蜀军的祁山大营连根拔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