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率兵东进的不止是李郭二人,就连盘踞在西凉的马腾、韩遂以及张济也都有明确的动向。众多迹象已经很明白了,如果他们不为取长安,又为何这么做呢?”
刘协听了他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伏完也很赞同司马懿的想法:
“微臣认为,眼下最妥善的方法是遣皇甫嵩将军率军前去分兵把守黄河两岸的郿城以及咸阳,若是李郭等人没有异动,则我们按兵不动,若是他们想要造反,就起兵歼灭他们。”
明明是非常好的建议,然而那些饱受战火侵扰、惧怕若是战端再开,自己又将陷入流离失所之境地的臣子也不在少数,董承就是其中之一,他对司马防等人提出:
“陛下,朝廷并没有对董卓旧部作出明确的处理,我想他们率军前来不一定是攻打长安的,但是如果我们贸贸然出兵与他们对峙的话,恐怕会激起他们的恐惧而被迫造反啊!”
这时,王允想到了一件事,便出列拱手启奏:
“禀陛下,依微臣之见,不如派遣同为董卓旧部的胡轸、杨定二人分别率领王师去驻守黄河南岸的郿城以及盩厔两地监视他们。如果李郭等人不过黄河,我们就原地驻守,派遣董卓旧部去也好安抚他们,免得激出事端。”
这是唯一可以让主战主和两派接受的建议,刘协虽然心里觉得有些没把握,不过还是应允了,于是亲下圣旨命令胡轸和杨定各甩五千人挺近盩厔和郿城。
散朝后,司马防来到钟府探望正在家中养病的钟繇,并且将朝中所议之事告知了钟繇,钟繇听后先是不动声色,倒好茶后将茶盅轻轻推到了司马防的面前笑道:
“司马公好像在长安并无多少亲属吧?”
司马防觉得钟繇的话有些奇怪:“元常何出此言?”
钟繇又神秘的笑了笑:“我记得好像是没有,令公子们早已在迁都之际就回故乡了,到那时长安城破鸡犬不留之时,您只身一个人也好逃命。”
这下子司马防听出了钟繇话中隐藏的意思:“你的意思是长安城朝不保夕了吗?”
钟繇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了窗户,仰头看着天苏喜云密布的景象:
“胡轸、杨定本是董卓旧属,和李傕、郭汜关系都不差,更何况据你所言李郭、马韩以及张济父子三方的总兵力加起来已经超过了六万,朝廷只派给他们各五千人的兵马是无法抵御的。那么接下来结果只能有一个,那就是胡轸、杨定倒戈或者拒战。”
冷静分析之后司马防觉得钟繇说的,仿佛是即将要发生的现实一样,当即告辞前往王允府上将钟繇的想法告知于他,王允听后挥了挥手笑道:
“司马公你过虑了,我待胡轸、杨定二人不薄,他们不会背叛朝廷的。”
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胡轸和杨定率军前往驻地,行程刚至一半时胡轸和杨定收到了李傕派人送来的大批金银之宝,并声明大家都是患难与共的兄弟,不希望兄弟阋墙。
胡轸考虑之后命令军队原地驻扎,虚耗了五六日后便返回,按照贾诩所编的那样谎称李郭等人并无造反之意,不过是槐里有黄巾余党聚众妄图造反,自己是去平叛的。
这下子朝廷的那些主和派彻底放了心,但是他们的乐观并没有持续太久,就收到了马腾、韩遂的兵马已经自武都越过斜谷朝着郿城疾驰、以及张济即将到达蓝田的紧急军情。
事不宜迟,王允即可下令让胡轸和杨定再度起兵返回郿城御敌。根据钟繇的提点,在司马防的极力推荐之下,王允又令战功彪炳的名将徐荣领兵八千接应他们。
到达郿城后,胡轸、杨定和徐荣分别让自己麾下的部队部署在郿城的西、北、东三个方向。消息传到了李傕营中,他为徐荣的出战感到头疼。因为徐荣是百战名将,他不仅在汴水之战中击退了曹操的追兵,并且险些活捉曹操,而且又在梁东打退了令董卓极为头疼的孙坚,虽然他并不是雍凉一派的人,但是却深受董卓喜爱,是个非常难对付的人。
当天夜里,传令兵急报李傕、郭汜取下了咸阳,并且已经南渡黄河岸边的新丰,为了避免腹背受敌,徐荣当即点军疾奔新丰,胡轸和杨定答应他会死守郿城,徐荣认为没有后顾之忧,就算是他们二人再不中用,也可以抵挡一段时间,便安心前往新丰阻击。
到达新丰后,徐荣发现自己已经迟了一步,李傕的大部分兵力已经渡过了黄河,不过上岸站得住脚的兵力并不是很多,便意图趁着他们还没有完全上岸将他们一网成擒。
激战了数个时辰,李傕、郭汜的兵力虽然有所消耗,不过依仗兵多的优势和徐荣打起了消耗战,看自己已经处于优势,徐荣下令一鼓作气将他们赶到黄河里去。
就在此时,新丰的西方传来了猛烈的喊杀声,将士对着徐荣大呼:
“徐将军!那是西凉军的旗帜!”
徐荣扭头看去,只见身后写着大大的“马”、“韩”字的旌旗布满了他的视野,为首者是一身着银甲锦袍、头顶红缨虎口盔且手执一杆银枪的将军,正跨着一匹白马朝自己袭来。
来不及去想西凉军怎么会来到这里,徐荣调转马头迎敌。
“来将何人!”
那人答道:“西凉马孟起!”
初见那人生得俊美无比,根本不像一个久经沙场的将军徐荣便有些轻敌,不曾想数十招过后徐荣手中的大刀就被他一枪槊断,自己也被挑落马下,随即被一枪穿吼而死。
胡轸、杨定与李傕等人串通导致西凉军可以长驱直突夹击徐荣所部于新丰,徐荣兵败身亡,新丰失守长安城的西方门户大开。
消息传到了长安,举朝震动。
庚酉回:里应破城占朝堂
与李傕郭汜结盟的西凉军以极快的速度从山峦叠嶂之中突破了斜谷关,不仅在胡轸放行的情况之下通过了郿城,而且与李傕在新丰夹击徐荣的兵马。
最终徐荣寡不敌众,被马超刺杀于乱军之中,新丰也相继陷落。
之后胡轸、杨定二人与西凉军、李郭军合流进军长安,无人防守的盩厔被他们所占据,面对长安已经是一马平川了。
与此同时蓝田方面的朝廷守军也被张济、张绣父子击溃,张绣随即引兵北上渭南方向挡住了长安的东边退路,截断天子等人向西投奔曹操、袁绍等人的退路。
眼见长安就要陷入合围的境地,朝堂之上的群臣对这件事争论不休,基本上分为三类。
以董承为首的主和派为了避战,建议刘协亲自致书李傕、郭汜等人,将西凉之地赐予他们并册封他们为王,用以先稳住他们的进攻锋芒,再做长远计议。
而以马日磾、司马防等人为首的主撤派,则对天子阐明了李傕等人绝非善类,现在已经兵临城下,并不是你被迫赐地封爵就可以随便把他们打发掉的,进攻长安是迟早的事。现在趁着他们的包围网尚未完全形成,可迅速从长安北门而出,渡过黄河再召集诸侯讨伐叛逆。
王允作为主战派力谏天子不要逃亡,若是逃亡便会成为丧家之犬。也反对向敌人苟合,那是城下之盟是在所难免的,他们将会成为要挟天子的第二个董卓。只要天子在城中将士必定死战,长安城在董卓先前的修复下十分坚实,敌人想要迅速攻下长安绝非短日所能够办到,趁此机会我们向关东的各诸侯求援,到那时定可一鼓作气击溃乱军。
“城墙坚实的确不假,不过城中的守军与李傕等人相比实在是太少了,到那时无人可守,就算城再坚实又有什么用呢?”司马防试图说服王允改变初衷,但是王允的顽固令他难以撼动,只能是无奈的叹息。至此他才明白为什么钟繇说长安城破是必然的了。
天子迫于形势采纳的了王允的谏策,并将长安防卫的事务交给他负责。
为了避免城破之时遭到杀戮,胡昭带着蔡珏先一步出北门渡过黄河向冯翊的方向行进,郭嘉和荀彧也随行。虽然他们临行前极力劝钟繇离开长安,钟繇却还是留了下来。
西凉军击杀徐荣获得三城,一路上所向披靡声势大振,前来依附者众多,途中朝廷的薄弱守军几乎是一触即溃,等到达长安西门时已经多达十万之众。
合围南门的张绣和西门的张济军队加起来也有三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