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并不像曹爽所想象的那么乐观。
当夏侯霸率领五万人渡过漾水直扑建威的时候,突然遭到了蜀军的猛烈截击,更让夏侯霸始料未及的是,领兵伏击自己的不是别人,正是姜维本人!
若是光看到旌旗的话,夏侯霸还认为可能是有人假扮的,认为这是疑兵之计,可是他曾经亲眼见过姜维,而先前击败过他的姜维又在夏侯霸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更会让他时常想起当初姜维派人送给自己的那道令符,所以他是绝对不会认错人的。
也正是出于本能性对姜维的恐惧,夏侯霸顿时丧失了战意,他认为蜀军一定是有什么阴谋,于是便两军并未交战太久,夏侯霸便领兵撤回至陇西境内。
之后夏侯霸迅速将自己所看到的派人告知曹爽,这倒是让曹爽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如果是坐镇武都抵挡夏侯霸的是姜维,那么领兵出现在沮县的又是谁呢?”
这下子曹爽意识到自己已经中了费祎和姜维的诡计,他担心继续这样下去自己可能会真的像杨伟所说的那样,被蜀军来个反包围,到那时夏侯霸又攻打武都失败,夏侯玄也被牵制在兴势山进退不得,曹爽手上加上邓飏败退的人马只有不到六万人,此时若被包围那无异于坐以待毙。想到这里曹爽不敢有任何的犹疑,他马上派人通知兴势的夏侯玄,令他马上撤军,自己也悄悄的向后运动,准备在淑君包围圈形成之前沿骆谷退回长安。
当邓飏退军至南谷口的同时,这位一路追击邓飏的“姜维”将兵马停驻在沔阳之后,便动身赶到了箕谷蜀军大营向费祎复命。
当他摘下头顶上的缨盔时,所露出来的果真不是姜维那张清秀俊丽的面庞,而是一张饱经沧桑的脸,他不是别人,正是用尽一生追随诸葛亮的老将军廖化。
从年龄和参政时间上来看,廖化的辈分不仅是高于费祎,更是比蒋琬还要老,算得上是蜀国的元老之臣,更是诸葛亮第一批所培养的心腹,诸葛亮生前曾经多次想要将他提拔至朝中的重要军职,可是被廖化拒绝了,他认为自己不适合过度崭露头角。
先前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时为了保障后方,所以并没有带着廖化,而是任命他为阴平郡太守,稳固蜀国的西北防线,当他听闻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之后,廖化悲痛欲绝,虽然诸葛亮生前并没有给予过他任何言语上的嘱托,但跟随在诸葛亮身边多年的他很清楚,诸葛亮希望他接下来应该怎么去做。
在那以后,廖化积极配合蒋琬的北伐之策,也知道姜维是诸葛亮给予希望的人,于是他不在意姜维是自己的晚辈而虚心听从他的号令,于公元238年击败了郭淮的部将王赟和游奕,与姜维搭档守住了蜀国的北境安宁。
费祎虽然官职远在廖化之上,但一看到他还是显得非常谦恭和尊敬,并没有拿官架子来压他,而是亲自上前伸出双手将廖化扶了起来:
“要老将军特地从阴平赶来,还是佯装成姜维将军,真是辛苦你了。”
生性耿直的廖化倒并不在意这个,比起这个他更加关心的是目下的战局:
“为复兴汉室大计,就算是献上我这条老命又何足挂齿,敢问大将军,目下情形如何了?”
(七)
费祎知道廖化来见自己的目的,于是他当即拉着廖化的手来到了沙盘前对他介绍道:
“老将军,眼下您、我已经运动到了曹爽中军大营的右侧,王平将军也兵出南郑,向南谷口的东侧进发,好在曹爽似乎并没有察觉到我们的动作,等到王平将军到位之后,马上就展开对曹爽的全面合围!”
就在这时,斥候秘密前来禀报说:
“启禀大将军,据可靠情报南谷口的魏军有所异动,他们正后军改前军向北行进!”
“哦?”
此时费祎和廖化都敏锐的感知到了一个信号,那就是曹爽已经打算要跑了。
为了避免让曹爽逃出包围圈,费祎和廖化决定不等王平就位便立刻发起对曹爽的追击。
就他们商量好准备行动的时候,帐外突然走进来一个女子,这名女子不是别人,正是诸葛亮的女儿诸葛绫,也正是因为他的出现,使得计划发生了改变……
一面撤退一面派人紧盯箕谷蜀军动向的曹爽,发现费祎他们还没有发现自己想要撤退的打算,这让他松了一口气,可依旧不敢把心中的石头放下来。
这时邓飏对曹爽提建议说:
“大将军,依在下之见蜀军不会就此善罢甘休,汉中地形他们要比我们更熟,我看必须从关中派人率一支兵马先行抵达骆谷谷口接应,目下大司农桓范正坐镇长安,之前曹真大将军伐蜀在子午谷遇袭时,也都是靠他即使赶到才会化险为夷,有他率兵方能确保万无一失。”
曹爽认为邓飏说的很有道理,便立刻同意了让桓范领兵火速前往骆谷接应自己。
然而令曹爽没有想到的是,蜀军并非完全没有动作。
诸葛绫认为曹爽此时最为害怕的便是惊动蜀军,所以在距离拉开之前他是不敢加速行进的,这对于蜀军来说正是绝佳的时机,所以在她的建议之下,老将军廖化和大将军费祎并没有采取尾随追击的方式,而是各率领骑兵两万余人从南谷口两侧火速出击,避开了曹爽的眼线抢在曹爽之前先行到达骆谷截住了魏军的退路,并且张开了口袋阵等待曹爽的到来。
与此同时,和夏侯玄筹备紧急撤军的司马昭,认为不应该立刻率领大军开拔,否则目标太大会引起蜀军的注意,若是他们尾随追击的话损失就惨重了,于是他劝夏侯玄,由自己率领五千人马留守营寨,而夏侯玄先行率领主力撤退,如此以来可确保万一。
同时在撤退线路上司马昭也有自己的考虑,他认为蜀军必然会在骆谷设下埋伏,应当沿子午谷向长安撤退最为保险。
虽然从大局上来考虑司马昭的建议是很有道理的,可夏侯玄觉得自己这么做等于是将司马昭丢在了险地,实在是太没有身为统帅的担当了,所以他对司马昭说:
“子上,我看还是由我留下来殿后吧,你率领大军先撤。”
司马昭摇了摇头:
“都督,您是东路军的统帅,此次伐蜀的的副帅,更身兼雍、凉二州的军事都督,您绝对不能有意外,现在大将军已经率军撤退,我们若继续在这里拖延下去的话,再撤就来不及了!”
最终夏侯玄拗不过司马昭,只好听从了他的建议,自己先率领主力两万余人北上骆谷,而留下了最为精锐的五千铁骑,与司马昭一同麻痹兴势山上的蜀军。
在夏侯玄向子午谷方向撤退至安全距离的时候,司马昭趁着夜色率领五千铁骑也向北火速行进,不过他并没有沿着最安全的子午谷方向撤退,而是选择向西北的骆谷前行。
此时曹爽以及他的六万大军正被蜀军阻截在骆谷南谷口,不久南郑的王平和阳平关的杜微各自率领两万余人北上封住了曹爽的南部,使得曹爽完全陷入了南北夹击之中。
这下子曹爽可慌了神,因为目前他在骆谷这狭长的谷道之中是根本施展不开的,同时又面临着一倍于己的蜀军包围,他想要全身而退几乎是不可能的。
就在曹爽认为自己要亡命于此的时候,突然间从蜀军的东侧外围传来了猛烈的喊杀声,邓飏下意识的认为是桓范率兵赶到了,他欣喜若狂的大喊道:
“大将军,是大司农率兵来救我们了!”
可是很快邓飏就察觉到不对劲,如果桓范果真领兵南下救援曹爽的和自己的话,应当是从骆谷出现才是,可为什么会从兴势山的方向来呢?
当他们看到率领五千精骑冲杀进来的首领之后,纷纷瞠目结舌起来,因为前来救援他们的并不是先前所估计的桓范,而是司马昭……
“大将军,末将救援来迟!还请恕罪!”
面对司马昭的及时出现,曹爽才真的仿佛是看到救世主那样激动万分,以至于声泪俱下:
“子上,你来的正是时候!”
由于司马昭的突然闯入,使得蜀军的包围圈被打开了一个缺口,曹爽被迫丢下了大批的粮草辎重坐上了司马昭的马背上,仅仅携带着两万余人冲出重围,而剩余的三万余魏军和大批的牛、马、粮草都被蜀军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