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马(564)

作者:夜雪行寒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深思熟虑之后,诸葛恪决定建议孙权接受蒋琬的合纵联兵之约,再度发兵北上攻取合肥。

而与此同时,另外还有一个人也和诸葛恪的想法不谋而合,这个人便是孙权和步练师的长女孙鲁班(孙大虎),她是孙权最为宠爱的女儿,因孙权和猛虎颇有渊源,所以便给了她“大虎”这个字,况且又因为她是自己最宠爱的步练师所生,正所谓爱屋及乌,甚至将周瑜的长子周循作为他的夫婿,只可惜周循虽然又周瑜的风范,也颇有将才,但却英年早逝,在那之后孙权又费尽心机给他找了文物皆备的全琮作为他的夫婿,宠爱之情可见一斑。

不过也正是因为得到了孙权过度的溺爱,使得孙鲁班从小便养成了一种高傲自负、目中无人的性格,除了孙权和她母亲步练师外,她对任何人都不放在眼里。

相比之下,她的同胞妹妹孙鲁育却和她们的生母步练师心性相近,为人谦和低调。

一心想要染指朝政、野心巨大的孙鲁班始终想要让自己的母亲坐上皇后的位置,可是最终却未能如愿,直到公元238年(吴嘉禾七年),步练师因病不治去世,她也彻底丧失了这个机会,这让她的内心非常不服气。

直到有一天她小声听宫人谈论的时候,得知了步练师之所以没能被册封为皇后,正是因为孙权心中始终对她和陆逊曾经那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耿耿于怀,所以几次三番萌生了这个念头都没有在诏书上盖上玉玺。

这下子孙鲁班可是找到了一切的源头,同时她也认为陆逊的存在对自己日后插手朝政必然会是一个威胁,巧合的是这个时候蜀汉派使想要与孙权再组合纵伐魏,而建功立业之心深重的诸葛恪也想借此机会一战扬名,于是孙鲁班心中便孕育出了一个计划……

一日,孙鲁班领着下人携带几框采摘的蜜橘造访诸葛瑾的府上。

当得知孙鲁班这样的公主千金之体来访,年迈多病的诸葛瑾虽然心里觉得有些奇怪,但毕竟人家是公主,身为臣子的他还是应当有所表示的,于是当即领着自己的儿子诸葛恪亲自来到门外迎接:

“不知是全公主(因孙鲁班后下嫁于全琮,故人称全公主)大驾光临,老夫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此时孙鲁班一改往日的嚣张跋扈之态,十分懂礼数的上前将诸葛瑾扶了起来笑道:

“大将军切不可如此,我不过是一介女流,哪里担得起您这样的大礼啊……”

生性谨慎的诸葛瑾甚至孙鲁班的为人,此行必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只是他对孙鲁班真正的目的尚不清楚,便拱手问道:

“公主大驾光临,令老夫舍下蓬荜生辉,只是不知公主此行前来,是否有用得着老夫的地方呢?”

虽然一直以来诸葛瑾并没有和孙鲁班有过多的接触,但对于她的大名诸葛瑾还是有所耳闻的,他料定这个女子将来一定会吴宫之中兴起风浪,所以他时常在家中告诫自己的儿子诸葛恪和诸葛融,千万不要卷入吴国皇权的争夺之中,否则恐会招致灭族之祸。

也正是因为这样,诸葛瑾才会刻意与孙鲁班保持一定的距离。

这一点孙鲁班也有些察觉,但她此行前来的目的并不是冲着眼前这个行将就木的老朽来的,而是他的宝贝儿子诸葛恪,所以尽管知道诸葛瑾不太欢迎自己,但她还是耐住了性子:

“也不算是特意前来的,几日前吴郡太守派人送来了那里特有的蜜橘,本宫亲自尝了尝,觉得味道还不错,正准备那几筐进宫给父皇品尝一下,正巧路过大将军您的府上,便顺便送两筐与您,我知大将军为官清廉,从不收人礼品,难道对本宫也不例外吗?”

见孙鲁班已经将蜜橘送到了自己的府上,诸葛瑾认为若是再推辞的话必然会让孙鲁班下不来台,若是因为遭到她的嫉恨,导致其在孙权面前大肆进谗的话,多少都会对自己有些影响,也就不再推辞、欣然接受了:

“多谢全公主美意,那么微臣就却之不恭了……”

说罢诸葛瑾便吩咐下人将蜜橘搬下去,出于礼仪他觉得不能就这么让孙鲁班走了,于是诸葛瑾侧过身伸手指向内堂对孙鲁班说:

“若公主殿下不嫌弃寒舍简陋的话,请公主殿下入内堂叙话。”

孙鲁班哪里会为这区区两筐橘子特意跑到诸葛瑾的府上呢?她真正的目的就是为了诸葛瑾的长子诸葛恪,简单的寒暄几句后,她便起身告辞了,诸葛瑾出于自己的身体不好,便让诸葛恪去替自己送孙鲁班出门,这正中了孙鲁班的下怀……

(二)

一出门之后,孙鲁班便拐弯抹角的对诸葛恪说道:

“将军乃是我东吴不可或缺的后起之秀,又是诸葛名门之后,平定山越蛮族这种功勋只有昔日上大将军陆逊才有的,本宫心想用不了多久,将军便能成为像上大将军那般令帝国闻风丧胆的将帅之才,他日吴国的社稷重担可得要多多拜托将军了……”

孙鲁班的这句话稳准狠的抓住了诸葛恪的心思,诸葛恪听后忍不住叹息道:

“哎,只可惜在下生不逢时,吴国有上大将军这般难以撼动的帅才坐镇,蜀国因惧怕他为只能与我国结成合纵之盟,自猇亭之战后已多年没有征战,而曹魏也因数度南下被他所挡,使得近些年来日趋呈现守势,如此以来在下纵使胸怀将才,也无施展之地了……”

诸葛恪会有这样的反应完全在孙鲁班的预料之中,她听后笑了笑:

“将军莫非是忘了,蜀国大司马蒋琬日前已发来信函,称欲再度与父皇结盟发兵,从东、西、南三个方向对魏国形成钳形攻势,此乃是一个建功立业的千载良机啊……”

正是因为这样才会让诸葛恪感到郁闷,他满脸愁云的回答道:

“公主有所不知,陛下称帝前后曾多次率军进攻合肥,可先后都被蒋济、张辽、满宠等人所退,多次的失败已经渐渐消磨了陛下对北上伐魏的渴望,更何况先前诸葛叔父最后一次率军北伐之时,陛下他亲率大军仍旧被满宠和曹睿所退,如今的淮南和豫州是魏国猛将王凌所统辖,陛下在曹睿去世后便有北伐雪耻的意愿,可当他看到守将乃是王凌之后便心生怯意,恐怕已无力再兴兵北伐了……”

孙鲁班听后笑道:

“难道将军就这么甘心错过如此绝佳的立功机会吗?”

正值壮年且血气方刚的诸葛恪自然是不甘心的,再加上先前平定丹阳等地山越叛乱的成功,令此时的诸葛恪不甘心光在国境内做些平乱的小打小闹,已经按耐不住想要跃跃欲试了:

“上大将军曾言只要魏国有司马懿在,那么我们想要北上消灭曹魏就绝非易事,在下不敢苟同,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司马懿到底有多厉害,要两军对垒交战之后才能下定论!”

听了诸葛恪这般慷慨陈词的言论,孙鲁班觉得他已经成功被自己所引诱,于是他趁势拱火道:

“上大将军他毕竟也上了年岁,恐怕早已经没有了当年收复荆州、猇亭破蜀以及石亭败魏时那样的意气风发和雄心壮志,做事开始有些畏首畏尾了,依本宫来看若是父皇想要继续开疆拓土的话,就必须要有将军这样有着热血和冲劲的青年才俊了。”

在孙鲁班的持续拱火之下,诸葛恪心中想要领兵伐魏的念头就愈发强烈,而孙鲁班见时机已经成熟了,便凑到了诸葛恪的耳边对他小声说道:

“那若是本宫愿意相助将军建功立业,最终取代上大将军呢?”

虽然孙鲁班这句话的音量控制的非常低,以至于除了诸葛恪以外根本没有人听能够听得到,但这句话的分量却足以撼动诸葛恪的内心……

“公主殿下,您……”

还未等诸葛恪回过神来,孙鲁班便将脸移开了他的耳畔,然后像往常一样露出了神秘的微笑:

“率兵伐魏这件事就包在本宫的身上,到时候还请将军你莫要往了今日提携之恩……”

见自己已经得到了全公主的支持,诸葛恪的积极性更加强烈,他立刻拱手对孙鲁班说:

“若是将来在下能够有幸在伐魏之战中建功立业,必定不会忘了公主的恩情!”

临走之前,已经料到诸葛瑾对自己有所防范和隔阂的孙鲁班提醒诸葛恪说: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