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马(545)

作者:夜雪行寒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司马师知道胡遵是出自一番好意才会如此慷慨陈词,他上前安慰胡遵说:

“将军稍安勿躁,我们毕竟是初来乍到,毌丘俭手握重兵又是我们的友军,最好不要在大战未开之间就先在内部发生摩擦,这样于大局不利。”

对此老将牛金也表示赞同:

“长公子所言极是,就算是我们不去也不能和毌丘俭贸然起冲突,他和文钦都是曹爽的心腹,之所以会这样与父亲为难也是情有可原的。”

这时坐在主帅位置上的司马懿却突然开口说:

“既然他不肯到我们这里来,那么只好我们到他那里去了……”

此话一出当即让牛金和胡遵震惊异常,他们虽然在对待毌丘俭的态度问题上有着不同的见解,但至少他们都不太赞成司马懿亲自去君巫闾大营和毌丘俭会面,因为这实在是太长毌丘俭的威风而灭司马懿的志气了。

为此胡遵力劝司马懿不要前去:

“凭太尉大人您的能耐,就算是没有毌丘俭的帮助也能够收拾公孙渊,况且您曾经南征北战立下那么多的战功,从未尝过败绩,他何德何能让您地低身下气的去见他呢?”

司马师一眼就看穿了毌丘俭此举的用意:

“正因为毌丘俭在威望和资历上不能与父亲相提并论,所以他才会故意用这个方法来增长自己的威风,提高自己在军中的威望,如果父亲不去的话,那么将会陷入比较被动的境地,毌丘俭必定会以此来向朝廷和陛下进谗,大肆诽谤诬陷,到那时对父亲的影响是很不利的。”

经由司马师这么一解释,胡遵和牛金也就明白了这其中所蕴含的玄机。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了一年轻男子的禀报声:

“启禀太尉大人,末将押送粮草辎重已经归营,特来禀报。”

众人循声望去,看到这个长相孔武有力、一脸英气的男子后都被其吸引,司马懿问道:

“将军辛苦了,我以前似乎没有见过你。”

这时胡遵介绍说:

“太尉大人,此乃犬子胡奋,先前常年游学在外,去年方回来拜会我,我见战事吃紧正需要人才,恰好当时您秘密让末将在渔阳召集人马,所以末将便将其留在身边协助于我。”

说罢胡遵示意胡奋说道:

“玄威,还不赶紧向太尉大人行礼!”

胡奋随即拱手向司马懿行礼道:

“末将胡奋拜见太尉大人!”

当司马懿第一眼看到胡奋的时候似乎就很喜欢这个年轻人,他起身亲自上前将胡奋扶了起来,指着他对胡遵笑道:

“胡将军,你生了个好儿子啊!”

之后司马懿便将胡奋从运送粮草辎重的后勤官员擢升为先锋将军,地位仅次于拥有丰富作战经验的胡遵和牛金,几乎和司马师平级。

(五)

两日后,司马懿按照和毌丘俭的约定携带司马懿和胡奋前往君巫闾大营,留下了牛金和胡遵坐镇军中,代行处理一切事务。

这一次毌丘俭总算是肯露面了,不过他为了彰显自己的声威特地命令所有士兵的甲胄兵器全部都擦拭一新,在白日的照耀之下发出谣言的光芒。

司马师看到后非但没有被其所谓的威风给吓到,反而觉得可笑,他小声对着身旁的胡奋说:“毌丘俭为了在我们面前立威,可真是下足了功夫……”

不一会儿毌丘俭便和文钦从帐内走了出来,假装客气的对司马懿拱手遥敬道:

“哎呀,不知太尉大人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请不要怪罪啊!”

看着毌丘俭和文钦那皮笑肉不笑的虚伪客套,司马懿也拱起手与之附和说:

“哪里哪里,老夫初来乍到,对幽州乃至辽东的局势还有许多不解和疑惑之处,更加不清楚贼军的虚实,还请刺史大人多多指教,于我一扫阴霾。”

明眼人一下便能看出来司马懿表面上是在恭维毌丘俭,然而实际却是在揶揄他,毌丘俭就算是反应再慢也听得出来司马懿笑里藏刀的话外之音,为此而特地布置如此盛大排场所得到的好心情和满足感瞬间一扫而空,脸上的笑容也渐渐僵硬了。

为了避免尴尬持续下去,站在毌丘俭身旁的文钦便站出来圆场说道:

“太尉大人一路劳苦,还请与我们一同进帐叙话。”

“对对对,不要在这里站着了,我们还是帐内说话吧……”

反应过来的毌丘俭只好暂时将司马懿方才对自己的羞辱放到一边,侧过身伸手示意司马懿进帐,司马懿便和司马师、胡奋一同走在前列,而毌丘俭则趁此机会恶狠狠的瞪了他的背影一眼,并小声自言自语道:

“我倒要看看你到底有多大的能耐……”

入帐后,双方就如何讨伐公孙渊的细节交换了意见,毌丘俭着重强调了攻下辽隧城的重要性:“我军虽然在人数上占有微弱的优势,但想要打到襄平就必须要攻克辽隧、辽阳其中的一座城池,否则很难达到目的。”

司马懿等人静静的听着,并没有急于发表意见,随后毌丘俭又对如何出兵的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如今公孙渊正在秘密和高句丽和鲜卑、三韩联络,就连江东的孙权他也想引为外助,而这些小国势力的态度尚不明朗,依本将之见,辽隧相较于辽阳来说更加具有攻略的价值,倘若我们去打辽阳的话,即使成功的将它夺取,事后也必须要面临鲜卑和高句丽可能的背后袭击,况且转道南下攻打襄平也要面临大梁水的阻隔,难度会大大增加,所以本将建议还是应当集中全力进攻辽隧城。”

听完了毌丘俭的一番长篇大论后,司马师开口说道:

“可是先前两次的辽隧之战,已经将公孙渊的主要精力都吸引到了那里,虽然前两次他侥幸守住了辽隧,可事到如今他必然会比往常更家重视辽隧的得失,况且当年贾范生时已经尽可能加固了辽隧的城防和外围的防御工事,现又有卑衍的三万精兵在内防守,我们想要强攻恐怕绝非易事……”

面对司马师所提出的现实状况,毌丘俭被驳的哑口无言,只好满脸晦气的反问他说:

“既然如此,那本将愿意听听太尉大人的高论。”

司马懿沉默了一会儿之后淡淡笑道:

“其实方才刺史大人的话并没有错,吾儿所言只是强调了攻城的难度罢了,然而进攻辽隧的确是我们越过辽水夺取襄平的第一步,这一点老夫与刺史大人的见解是相同的。”

说到这里司马懿咳嗽了两声,变更了口吻说道:

“依老夫看不妨这样吧,刺史大人前两次进攻辽隧已经非常辛苦了,不如这一次就由老夫率兵代劳吧。”

熟悉辽隧城防的毌丘俭知道这座城有多么的难打,他也希望司马懿攻城失败搓搓其锐气,所以他对司马懿领兵攻打辽隧之事表示赞成。

同年六月,司马懿率兵两万向辽隧挺进。

由于司马懿的名声太大,使得公孙渊不得不重视这位素未谋面的重量级对手,所以他事先在黑山魏营周边派遣了众多密探斥候打探情报,司马懿率领两万人马向辽隧进发又怎么能够在这种情况下掩人耳目呢?所以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公孙渊所在的襄平。

不知道司马懿会采取何种策略攻城的公孙渊,却对司马懿当初奇袭新城、力保襄阳、耗死诸葛的大名如雷贯耳,处于保守起见命令辽隧守将卑衍依辽水围堑二十余里设防,利用之前贾范所设置的坚壁高垒严阵以待,阻击司马懿的来犯。

六月中旬,司马懿的大军进至辽水边,濒临辽隧城下。

亲自来到敌军壁垒前巡视的司马懿,发现贾范生前所布置的防御工果然严密坚实,强攻便损伤巨大,但他也为自己未能有机会和贾范这样的高手对阵感到遗憾,面对即将展开的作战,他感叹道:

“天地开辟,日月重光。遭遇际会,毕力遐方。将扫群秽,还过故乡。肃清万里,总齐八荒。告成归老,待罪舞阳。”

司马懿特地将自己的军营设立在围堑防御工事的正对面,树立起多张写有“司马”的旗帜,每日都向敌军叫阵进攻,可都收效甚微,卑衍指挥守军击退了魏军数十次的冲锋。

消息分别传到了君巫闾和襄平,毌丘俭和公孙渊听后的反应出奇的一致,他们认为司马懿不过是空有虚名军中老卒的罢了,攻城方式竟然如此单一呆板,且一遇到城中顽强抵抗便仓皇撤退,和传闻中那个无往不胜的司马懿可谓是天地之差,因此不禁暗中讥笑。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