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马(427)

作者:夜雪行寒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这就不奇怪了……”

听完牛金调查的结果之后,司马懿大致明白了事情的真相:

“何晏是曹操的女婿,虽然和曹丕、曹睿的关系都不亲密,但却与曹真私交甚笃,况且他机敏博学,一手丹青妙笔除了已故的钟繇和胡昭之外,无人能出其右,如果是他来模仿我的笔迹,那常人无法分辨就再正常不过了……”

得知是曹爽和何晏暗中利用张郃之死来陷害司马懿,程武气得直咬牙:

“这些只会使阴谋诡计的混账!”

对此司马懿的心态却很平和:

“我们之间互相使阴谋诡计也不是第一次了,对于张郃的死我确实也应该负有责任,因为我心中只想着如何将昭儿救回来,以及对付诸葛亮的计策,而并没有想到他们会利用这个机会来除掉张郃,同时也能对我形成打击。”

站在一旁的贾穆也看出了曹爽有多么的阴险:

“他们这是要一箭双雕,恐怕这次对你的仕途地位会形成一定的威胁……”

公元231年(魏太和五年)七月初,魏帝曹睿下诏,命令司马懿及曹爽班师回朝,历时近四个月的魏蜀战争也以司马懿成功击退诸葛亮,而暂时告一段落。

但事实上对于司马懿而言,这一战他并没有获得全胜,而是个输家……

退兵之前,杜袭和薛悌等人都认为诸葛亮不会轻易罢休,来年麦熟之际定然会再度进犯,而陇右的兵粮供应一向十分紧张,这次若不是郭淮及时从羌人部落那里征调,战事可能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态势,所以他们劝司马懿应当在退军之前调运足够的粮草,这样诸葛亮进犯的时候就不会再手忙脚乱了。

可司马懿却对他们说:

“诸葛亮是个很聪明、很谨慎的人,你们能够想到的他基本也能想到。他前三次的进攻之中有两次都集中在陇西,然而却在城池攻坚战方面屡屡没能占得便宜,我料定他下一次进攻必定会放弃攻城,而选择野战来逼我们与他正面交锋,所以地点必定会在陇东,而不会在陇西。至于你们担心的粮草问题,我认为这一点对诸葛亮来说却是更加紧要,他前几次的进攻大多也都因为粮草不济而饮恨退兵,这次撤退之后,他必然会重新整顿军心、广积粮草,而没有三年的时间他是不会出兵的……”

事实上诸葛亮眼下除了整顿军心、广积粮草之外,还有个必须要处理的问题:

那就是中了司马懿挑唆之计,从而中断粮草供给,导致自己北伐失败的罪魁祸首,李严。

此时李严得知诸葛亮大军撤退之后,心里觉得诸葛亮这次战败必然会再度动摇他的地位,况且他早就已经做好的准备,那就是将假传粮草匮乏,故而请诸葛亮退军的罪责都推到了岑述的身上,所以在诸葛亮撤兵的消息传到成都后,他装腔作势的对前来禀报的斥候惊声道:

“丞相为什么要退军呢?我们后方的粮草还很充足啊!”

然后李严又假惺惺的对刘禅说:

“丞相如此劳民伤财、数次挥师北征,微臣心想他应当不会那北伐当儿戏的,恐怕这次退军是为了诱使敌军的伪退,吸引司马懿而与之决战。”

李严的目的就是为了火上浇油,等到诸葛亮真的退军返回成都的时候,再突然对其发难。

对于李严明里暗里的频繁活动,蜀帝刘禅看在眼里但却不动声色,选择静观其变。

而正在退军途中的诸葛亮自然也知道李严的阴谋,这时坐在马车内的他,正在与一位神秘人见面,而这个神秘人将一封写好的书简递给了诸葛亮:

“李严先前让狐忠、成藩二人通知丞相后方断粮之时,并没有留下任何的书信,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自己露出狐狸尾巴,所以这次丞相回去恐怕会面临很大的危机,所以我主才会特地送上丞相这份大礼,以解李严之困。”

接过书简之后,诸葛亮阴阴笑道:

“别把你们那位‘殿下’说得如此仁慈,他不也利用我除掉了未来很有可能帮助司马懿的张郃吗?”

神秘人笑了笑:

“张郃死了,对丞相来说又何尝不是件好事呢?之前镇守雍州,抵抗丞相数次北伐的人当中,为由张郃、郭淮以及郝昭三人最为难缠,如今郝昭、张郃已死,剩下一个郭淮必定是独木难支,难道不是帮助丞相解除了日后北伐的很大障碍吗?”

“不错,先前你们的主子派你来寻求与我合作的时候,我是提出过先让他除掉郝昭,以表示诚意的条件,他也确实做到了,所以我们才会有这一次的合谋……”

诸葛亮将书简收入袖袋之中,却并没有因为神秘人的话而消除对他们的敌意和警惕:

“虽然说做大事者理应不拘小节,他与我之间的仇恨虽然已经成为了过往,但我这个人偏偏记性很好,所以也不敢言忘……”

神秘人感觉到了诸葛亮逼人的寒意,认为他似乎要对自己不利,突然间廖化掀开了帐幔拔出了自己的佩剑,抵在了神秘人的肩膀上:

“丞相想要杀我吗?”

诸葛亮看向了神秘人:

“你放心,这次我不会杀你,因为我还需要让你给我带句话……”

说罢诸葛亮以眼神示意廖化,接收到意图的廖化将剑从神秘人的肩膀上移开,随后神秘人便起身想要离开马车,等他刚刚掀开帐幔准备跳下去的时候,诸葛亮在身后对他说:

“回去帮我转告他一声,如果想要对付司马懿的话,司马昭会是个值得利用的棋子……”

班师回到成都后,李严果真就诸葛亮“私自退兵”一事对他进行突然发难,上奏蜀帝刘禅弹劾诸葛亮的罪行,自以为行事机密周全,毫无破绽的他心中认为这次诸葛亮一定会垮台。

对此诸葛亮十分从容,上呈蜀帝刘禅请求治自己北伐失利之罪,同时他公开了李严写给自己的“亲笔信”,信中清清楚楚的了写明了李严就粮草匮乏一事,请求诸葛亮退军的细节。

刘禅阅完李严的信件之后,着即命人取来了李严写给自己的奏章进行笔迹核对,结果发现两封信件的笔迹完全吻合,这也坐实了李严督办粮草不严、陷害肱骨之臣的罪名。

消息传到李严府上后,李严顿时惊慌失措,他知道自己陷害诸葛亮失败了,于是便打算拿手下督办粮草的岑述来当替死鬼,却不曾想诸葛亮早就把岑述秘密保护了起来,同时诸葛亮将狐忠和成藩等人及时拘押,迫使他们和岑述一起,在朝堂上公然指证李严的罪名,结果刘禅命令李严上朝对峙。

在“铁证”的面前,李严就算是知道这封信是假的,也清楚自己已经面临词穷理屈的现状了,他只好跪在地上向诸葛亮和蜀帝刘禅叩头认罪。

这次诸葛亮没有再给李严机会,他联合了魏延、蒋琬、费祎、姜维等朝中重臣,上奏请求刘禅废黜李严的所有官职,将其贬为平民。

刘禅准许了这个奏章,并将李严流放到了梓潼郡。

从此李严彻底失去了和诸葛亮争夺权利的机会,同时也葬送了自己的前程。

而诸葛亮却借此机会,彻底打垮了刘备为了防止自己权利膨胀而牵制自己的李严,不仅在实际意义上加固了自己的集权统治,更在表面上达到了大权集于一身的现状。

井木犴:暗流涌动--上:骨肉团聚相拥而泣,功过不论赏罚不

就在诸葛亮返回成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废黜李严的同时,与王元姬一同离开魏军大营的司马昭也回到了与自己阔别数年的魏国京都:

洛阳……

站在城门口的他格外感慨,他难以掩饰自己内心对家人的思念,尤其是对他母亲的思念。

一想到马上就就可以看到她,司马昭的心情十分复杂,竟然不知应该是喜还是泣,反倒眼含泪光站在原地,显得有些不知所措了。

“你不是想一直站在这里到天黑吧?我看你都快哭出来了。”

看着司马昭这幅样子,王元姬很能够理解他此时的心境,牵着马匹走到他身旁:

“快进去吧,夫人看到你一定很高兴……”

司马昭当即伸手拭去了眼角的泪光,矢口否认说:

“我哪有哭,不过是……”

不知为什么,王元姬似乎能够看穿司马昭的心事一般,还未等他将自己的借口说完,她便闭上了眼睛点头笑道: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