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马(408)

作者:夜雪行寒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这个问题司马懿早在私底下和钟毓研究过,也已有了较为成熟的战略,他首先便否定了以汉中为主要目的的伐蜀作战,转而对曹睿说:

“我大魏相较于东吴来说水军战力较弱,所以孙权才敢以东关、濡须为跳板屡次对我淮南地区发起袭扰。如果想要进攻孙权的话就必须要扼其咽喉以摏其心。而今以夏口和东关为东吴的心喉之地。陛下可命令大司马曹休率军直逼皖城,孙权先前因围攻石阳不下,险些被大司马攻破了他的治所武昌,这一次只要他听到曹休再度威胁皖城,必定会认为我们要故技重施,更担心皖城失陷后武昌与东关、濡须之间的联系会被切断,所以他一定会亲自率军前去解救,到那时我们预先在夏口设置埋伏,等到孙权经过时突然发起袭击,此乃神兵天降,即使不能活捉孙权,也能给予他很大的重创……”

听完之后曹睿基本认可了司马懿的作战方案,也趁这个机会弥补之前暗中夺去他兵权之事,他将都督荆州的兵符还给了司马懿并对他说:

“有爱卿为朕谋划,朕没有不放心的,你即刻回到宛城备战,这件事就交由你和大司马曹休去商议,一定为朕活捉了孙权!”

将兵符重新赋予司马懿这件事,曹睿并没有和任何人商量过,包括曹真在内。

考虑到这次攻打东吴事关重大,又被曹睿给予了厚望,司马懿不敢怠慢,在回到家之后几乎没有做任何的停留,便准备和程武、牛金一同动身前往宛城,他来不及和家人道别,甚至连自己的小儿子司马伷都来不及去看一眼。

然而在书房整理书简时,他的长子司马师却走了进来开口说:

“父亲,孩儿也想跟随您出征。”

这并不是司马师第一次提出的请求,早在先前的襄阳之战和第一次进驻宛城之时,司马师就多次向司马懿提起要跟随大军一同出发,但却都被司马懿给拒绝了。

司马师多少猜到了自己父亲的用意,如果他们父子都离开了舞阳候府,那么家中就再也没有任何人可以保护司马家的人了,可司马师不甘心一直留在家中,他也想像自己的父亲一样驰骋沙场、建功立业。

但这一次司马懿依旧没有给他例外,他甚至连司马师的话都没有听完,就直接带着收拾好的行李离开了,将司马师一个人孤零零的丢在了书房内。

刚巧经过书房旁的伏若歆,看到了倍感失落的司马师垂头丧气的站在原地,于是便上前安慰说:“你父亲曾经多次在我的面前称赞你,他之所以不让你随军出征,不止因为你身为司马家的长子,还有比这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不想让你的母亲再失去唯一的儿子了……”

伏若歆的话让司马师恍然大悟,他这时才明白:

原来父亲这么多年来没有理睬过母亲的生死,并不是因为他将自己的妻子遗忘了,而恰恰相反的是,母亲张春华一直在父亲的心中,从没有被抹去……

抵达宛城之后,司马懿随即便派遣程武前往庐江,与驻扎在那里的曹休接触,并传达了魏帝曹睿的意思。一直憋着劲儿想要领兵与东吴作战的曹休,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非常高兴,他在阅读了司马懿所传达给自己的战略规划之后,满口予以答应。

这个时候无论是曹休还是司马懿,都没有察觉到事实上江东的孙权和陆逊,早在他们之前就已经开始悄悄的酝酿再度北伐曹魏的计划了。

公元228年(魏太和二年)五月,本来按照司马懿的计划作战略准备,以等待司马懿率领大军悄然进至弋阳,然后再率兵向夹石挺进。

但就在这个时候,一件意外的事却在无形之中打破了司马懿的原定计划:

奉命驻扎在皖城的鄱阳太守周鲂,突然向曹休传来密信,声称自己与孙权之间产生了无法弥补的裂痕,孙权也对自己起了杀心,为了保全身家性命他愿意率兵归顺曹魏,希望曹休到时候能够率兵前来接应。

曹休在看了周鲂的密信之后,认为司马懿原本的战略思想就是夺取皖城,从而逼迫孙权前来解救,到时候司马懿再于夏口设伏,但是如果自己接受了周鲂的投降,并且在他的引路之下从皖城直接向武昌进攻的话,一样可以达到围困孙权的目的。

更何况因为之前进攻武昌未能得手,使得曹休至今心中仍旧感到不甘。但曹休也不是个容易被骗的人,他暗中派人不断前往皖城刺探,后发现周鲂果真与孙权离心离德,所以他心中大喜,认为这是个让自己立下不世大功的千载良机,于是曹休心中开始酝酿另一个计划……

为了避免司马懿想要抢功而干涉,曹休刻意绕开了他直接向曹睿上疏,禀明了周鲂意欲归顺一事,并且建议曹睿改变原有战略,由自己领兵十万进至皖城与周鲂会和,然后合兵对武昌发起突然围攻,为了确保这一战能够一举消灭孙权,他还恳请司马懿的兵马向江陵运动,牵制陆逊的主力,而贾逵则引兵佯装进攻东关、濡须一代,牵制孙权部署在东西两地的重兵集结地,为曹休能够尽快夺取武昌赢得足够的时间。

曹睿虽然心中怀有疑惑,他也想事先征求司马懿的意见,可曹休在信中那万分紧急、时不我待的口吻让曹睿动摇了,一想到这一战或许能够彻底解决东南的孙权之患,曹睿最终同意了曹休的战略,并且按照他的想法命令司马懿改道向江陵,而贾逵引兵向东关。

得知此事后蒋济表示了自己担心,在他看来曹休此举是深入腹地,而朱然所部就驻扎在长江上游地区,正在曹休的身后,曹休贸然轻进的话会被切断后路。

可是当他知道此事的时候,曹休已经的开始行动了,劝阻已经来不及……

事后琅琊太守孙礼、豫州刺史贾逵以及前将军满宠都接连上书魏帝曹睿,请求制止曹休,此时曹睿也感觉到事情不寻常,于是马上下旨命令司马懿、贾逵停止行进,同时也让曹休立刻率军返回七门堰驻扎,听候命令。

可立功心切的曹休已经失去了正常的理智,他不顾曹睿的命令和部将的苦劝,仍旧存有侥幸心理,坚持率军南下皖城。

此时司马懿已经按照原定计划行进至桐伯山,接到了曹睿的八百里加急诏令后才命令大军暂缓行进。起初他对此事颇感意外,当他看到曹睿的诏令之后顿时大惊,他已经隐约察觉到了氛围开始不太寻常,似乎这场战事已经不可能按照自己的预期发展了……

司马懿认为周鲂此时来降有些蹊跷,甚至很有可能是个针对曹休的陷阱。

但这毕竟是猜测,因为他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证据,而且曹睿的诏书已经下达了,恐怕曹休已经开始行动,就算是他这个时候再派出使者赶赴洛阳说服曹睿收回成命,也根本来不及。

看穿这一点的还有钟毓,他看着地图分析说:

“如果这是陆逊和周鲂所设下的圈套,那么曹休的十万大军到达皖城,就必须要经过夹石和挂车两地,因为这里山道崎岖、即使大量行军也不容易被察觉,但恰恰是这一点,会让曹休陷入进退不得、施展不开的危险境地。”

深思熟虑之后,司马懿马上做出了决定:不管曹睿的命令,直接火速向蕲春方向行进,争取在曹休还没有彻底被消灭之前,将他救出来。

可钟毓却在司马懿正准备下达命令的时候阻止了他:

“你去救曹休,是冒着违抗圣旨的巨大风险,更何况现在庐江一代的敌情根本就不清楚,你也不知道陆逊到底为曹休准备了多少伏兵,万一不是周鲂的投降不是陷阱怎么办?或者说万一到时候你也中了埋伏怎么办?”

说到这里钟毓还不忘提醒司马懿另外一点:

“曹真、曹休是曹氏宗族的铁杆支柱,虽然你现在没有了曹丕的压制,也得到了曹睿的信任,但只要有他们两个在,就永远会是你面前的阻碍,这个时候借陆逊的手除掉曹休不是很好吗?因为擅自改变计划的人是曹休和曹睿,你也不用承担任何的责任。”

虽然司马懿觉得钟毓的话很有道理,的确,曹休被拔掉对自己有利是个不争的事实,不过他仍旧对另一个人很在意:

“贾逵是个对曹魏怀有绝对忠诚的人,以他的聪明才智,如果这真是的陆逊针对曹休所设下的陷阱,那么他也很快就会发现,以他的为人他一定会不顾一切的去援救曹休,到时候曹睿很有可能会重拾对他的信任,我又要增加一个障碍……”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