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马(345)

作者:夜雪行寒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恼怒之下刘备当即就有了想要立刻出兵收回荆州的打算,当他在朝堂之上把这个想法说出来的时候,赵云和诸葛亮都表示不赞同,理由非常简单,目前孙权和曹操暗中勾结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如果刘备率军进攻荆州,则势必会逼迫孙权和曹操合兵夹击,到时候刘备就会步关羽的后尘,尽管赵云苦苦相劝,然而刘备却并没有因此而打消这个念头。

诸葛亮很清楚,曹操之所以没有趁胜追击攻打关羽,就是为了让关羽落入孙权的手中,从而引起孙刘大兴兵戈,等到双方两败俱伤之际他再坐收渔翁之利。

但无法从击败曹操、夺取汉中称王的自我膨胀中走出来的刘备,却没有看到这一点,诸葛亮心想这个时候唯有一个人可以劝阻刘备,那就是法正。

于是诸葛亮特意以探病的名义去法正的家中拜访,当他将朝中的局势说与法正听后,已经病入膏肓的法正又惊又气,他当即派人用担架将自己抬到了大殿之上,向刘备陈述此时出兵的巨大弊端,最终成功说服了刘备暂时搁置出兵攻打荆州孙权的打算。

事后赵云不解为什么诸葛亮不自己将这些话陈述给刘备听,诸葛亮略显无奈的说:

“名义上来说我和法正都为王上的肱骨之臣,但实际上王上比起我来说更加信任多年追随他的法孝直,自然能够听得进他的话。”

包围麦城多日后,孙权见麦城之中军心溃散、粮草枯竭,便派诸葛亮之兄诸葛瑾前去劝降,关羽认为这是个可以利用的机会,于是便假装答应投降,但是希望孙权为了表示诚意能够先行撤去麦城之外的包围人马,诸葛瑾答应了他。

诸葛瑾回去复命之后,孙权心中大喜:

“我有关云长在手,将来就不怕刘备会找麻烦了。”

然而嗅觉敏锐的陆逊则一眼就看出了关羽并非真心投降:

“关云长与刘备情谊深厚,之前虽然暂时屈膝于曹操,但得知刘备消息后不顾曹操优待立刻千里追寻,可见此人非常看重轻易,今日投降必定有诈。”

果然,关羽趁着孙权将包围麦城的兵力稍稍向后撤退之计,星夜率领城中守军向临沮方向突围。对此陆逊早有预料,提前章乡设下了朱然、潘璋的伏兵阻击关羽,最终关羽、关平被潘璋部将马忠所擒。

陆逊和吕蒙原本想要活捉关羽用来应对刘备在不久可能会对荆州的反扑和报复,但是关羽的铮铮傲骨使得他的计划终究流产,拒不投降的关羽父子选择了自杀殉主。

襄樊之战起初有关羽所引发,最终也因关羽兵败身死而结束,这场战役曹操、孙权和刘备三方都卷入其中,然而结局却大不相同:

曹操在司马懿和蒋济的建议之下,利用孙权的野心促使其撕破孙刘联盟,采用借力打力的方式解除了襄阳、樊城的危局,也借孙权之手除去了关羽这个心腹大患。

而孙权也通过陆逊和吕蒙奇谋善战,在极短的时间内收回了南郡全境,进而吞并了长江以南所有的荆州疆域,大幅度扩展了自己的势力版图,但从而也要为主动撕破合纵付出代价。

对于刘备来说这场战役的结果是他没有料到的,他不仅失去了关羽、更失去了荆州这个战略要冲的立足之地,从此刘备也从极盛渐渐走向了衰弱……

辅:祸水北引,再梦肆马食槽

荆州之战的胜利对于东吴来说是志在必得的,也是意料之中的,战后孙权为了表彰陆逊和吕蒙所立下的功绩,分别封吕蒙为孱陵候、陆逊为娄候。

但无论对于陆逊、吕蒙还是孙权来说,关羽之死是意料之外的,他们本想拿关羽来当人质用来和刘备谈判,从而尽量避免接下来更大规模的军事冲突,而现在关羽一死无疑让刘备在失去荆州的痛苦之上又凭添了浓烈的仇恨,事情即将一发不可收拾。

得知关羽死后,吕蒙万分惊讶之时不免忧虑起来,加上他常年征战在外疲累不堪,使得一下子大病不起。当时孙权身在公安,听说了这件事后马上将吕蒙接到了自己的内殿照顾,并且下令在国中大肆招募名医,以重金赏赐,每日也会来督促大夫诊治的具体情况。

躺在病榻上的吕蒙十分感谢孙权对自己的后恩,但是他心中仍旧牵挂着荆州乃至于江东未来的前景,他对前来探病的孙权说:

“关羽之所以选择一死,一者是为了彰显其忠贞不移的本性,二者便是利用他自己的死来让刘备为其报仇雪恨,可谓用心险恶啊。”

孙权多少也猜到了关羽的用意,他也十分担心刘备会大举反扑,为此他向吕蒙问计说:

“子明啊,眼下我们虽然占据了南郡、零陵和武陵三地,但是人心尚没有完全归附,大多数人都对关羽心存念想,万一刘备这个时候来攻打的话,我们应当如何是好呢?”

吕蒙咳嗽了两声后,有气无力的回答说:

“此事我也无法可想,主公若想解荆州之隐困,可去问陆逊。”

后来孙权召来陆逊商议此事,陆逊想了想后回答说:

“当初关羽和徐晃对峙之时,曹操未能遵守保密承诺,将主公的密信射入了关羽的军阵之中,我想这件事传到刘备的耳朵里是迟早的事,现在我们正可以利用这一点。”

“哦?”

孙权一听双眼顿时放光道:“伯言请详解之。”

陆逊继续答道:“此时关羽身亡一事恐怕早已传到了益州,刘备之所以没敢大举进攻以血丢城失将之恨,正是畏惧我们和曹操的联盟从而令他两面受敌,为此末将建议主公将关羽父子的首级斩下派人送往曹操处,并同时上表向其称臣,并请他代汉自立。”

孙权听后一拍席案笑道:“好计!如此以来便能将诛杀关羽一事全都推到了曹操的身上,虽然我暂时受一时之屈辱,然而却能将刘备丢城失将的怒火全都转移到曹操那里,既可以自保又能坐山观虎斗,正可谓是一石二鸟啊!”

很快孙权就将关羽的首级派人送往洛阳。

这时的曹操彻底消除了长达一年多的征战烦扰,就在他全心对付关羽的时候,后方的邺城又突然掀起了波澜:

魏讽勾结长乐卫尉陈祎企图趁着关羽全力攻打樊城之时,与其里应外合夺取邺城,最终因陈祎怕事主动向太子曹丕举报,所以政变尚未开始便遭到了曹丕的铁腕镇压。

虽然邺城政变没有在实质上掀起太大的波澜,但却成了压在曹操那风烛残年之身体上最后的一根稻草,在下令株连所有一干人等之后,本想返回邺城的曹操一病不起,只能呆在洛阳行宫修养,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身体撑不过来年,于是便召集众臣子赶往洛阳。

然而他却独独将太子曹丕留在了邺城。

不久孙权便将意在甘为臣属的表文和关羽的首级一同送到了洛阳,之前在场的司马懿、陈群、程昱等人,包括曹操在内都不知道这盒子之内到底装的是什么,当内侍将盒子盖打开之后吓得瘫坐于地上,连声疾呼:

“关……关羽的人头!”

所有的人都面露震惊之色,曹操却表情十分平静,之后程昱接过了孙权的表文后读给了在场所有人听,程昱读后冷笑道:

“孙权这一手可谓是绵里藏针,居心叵测。”

沉默许久的曹操突然间乐了起来,哈哈大笑说:

“这个竖子居然想要将寡人架在火上烤啊……”

说罢他看向了一旁的陈群问道:“长文,依你之见如何?”

陈群冷静思考之后回答说:

“孙权此举就是想向刘备及天下人证明,杀死关羽是王上您的授意,至于所谓的称臣、纳供不过是权益之举,等到他的危机解除之后随时会再度与您为敌。”

曹操听后点了点头,这时司马懿站出来对他进言说:

“王上,依在下之见眼下唯有善待关羽的首级,并以诸侯之礼将其风光大葬,以此来破孙权恶意栽赃之举。”

随即曹操同意了司马懿的这个建议,命人将关羽的首级葬在了洛阳近郊,并且亲自为其选择墓穴方位,下葬之时曹操还携文武百官亲自前去吊唁。

之后曹魏方面大肆渲染这件事,使得陆逊祸水北引的计划落空。

等到曹真和曹休等曹氏宗族首领接诏赶到洛阳之时,已是深夜。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