俘虏了于禁之后,关羽带着关平亲自前去探望。
面对故友重逢令关羽不禁感触良多,他命关平松开了绑缚在于禁身上的绳索:
“这么多年过去了,没想到我们居然会以这样的形式再见面……”
身为阶下囚的于禁并没有失去作为三军统帅的气节,他拒绝了甲士的要求向关羽下跪,关平一怒之下拔出了剑:“大胆!”
然而关羽却伸手挡在了他的面前,转而训斥关平说:
“于文则当年和为父一同为王上效力之时,你小子还不知道在哪儿呢,焉敢在此放肆!”
看着关羽说话的口吻和态度,于禁看得出来他是想要招降自己,因此他在关羽还没有开口之前便断然拒绝了他:
“云长请勿多言,我既然已经沦为了败军之将,是杀是剐听凭君意。”
见他并没有重归刘备麾下之意,念及旧情的关羽仍旧打算再劝他重新考虑:
“文则,你我自黄巾起义之时便相识,我不理解为什么你会中途变节,不过当初你意欲转投曹操麾下之时,王上没有杀你是因为念旧情,现在我不杀你也是念旧情,难道你就真的一点也不在乎我们当年的情谊吗?”
让关羽如此低声下气说话的除了刘备之外没有几个人,因此站在他身后的关平十分惊讶和不解。然而更加令他不解的是于禁却仍旧没有丝毫改变主意的意思:
“该说的我都已经说了,多说无益……”
关羽转而威逼于禁道:“文则可知,我方才对外宣称你向我屈膝投降,现在的你已经回不去了,何必如此执迷不悟呢?”
一听关羽已经败坏了自己的名声,于禁愤然起身指着关羽大骂道:
“关羽!你……你好卑鄙啊!”
说罢于禁想要夺走旁边甲士的长剑自刎,却被关羽所阻止:
“我给你足够的时间去想,等我拿下樊城夺取荆州之时,或许你就会改变主意了……”
之后为了防止于禁寻短见,关羽特地派遣两名甲士贴身看管他。
说服于禁失败之后,赵累押解庞德、董衡、董超等俘虏来到了中军大帐前听候关羽发落。
关羽扫视他们这些败军之将后看向了庞德,他想要通过招降庞德来进而让剩下的人一齐投降,然而没想到庞德却态度极为坚决且激烈的拒绝投降,并且高声辱骂刘备和关羽。
原本因说服于禁受挫的关羽心里憋了一肚子气,他见庞德居然如此猖狂,脸上的青筋逐渐绽起,他大声拍案而起:
“难道我还要受你一个无名鼠辈的鸟气吗!来人呐!给我拉下去砍了!”
斩杀了庞德之后,剩下的曹军将领们因惧怕关羽而纷纷投降。
关云长水淹曹军之后,将包括于禁在内的降卒三万人一齐押回了自己的大本营江陵,声名威震华夏,其气势也达到了鼎盛。
围歼了于禁所部之后,决堤之后的洪水仍旧没有退去,樊城之中很多处都有洪流灌入,更有多处城墙坍塌,在听闻了于禁全军覆没之后城中守军的士气大受打击,很多人都认为这座城是很难继续守下去的,因此纷纷建议守城的曹仁,应当趁着关羽还没有将兵马重新集中在樊城周边之际乘船撤出樊城。
但是曹仁和满宠认为山洪虽然来势汹汹却也退得很快,而关羽之所以不敢绕过樊城继续北上,正是惧怕自己会在后方切断他的退路,而曹仁若是退走的话黄河以南之地将会彻底为关羽所侵占,甚至会威胁许都的安全,所以曹仁下定决心与樊城共存亡。
很快关羽降于禁、斩庞德消息就传到了洛阳,曹操听到时候颇为失落的说:“于禁跟随我多年,遇到的险境何止一二,没想到在这种关键的时候反而比不过一个降将庞德啊。”
玄戈:釜底抽薪,孤身密使建业
眼见樊城的局势已经万分危机,曹操紧急召见了荆州刺史胡修以及南乡太守傅方,命令他们务必要守住荆州之地,切不可让关羽北上的计划进一步得逞。
召见他们二人的同时,虽然胡修和傅方二人对曹操的命令满口答应,但司马懿从他们的身上一眼就看出了其抵抗意志并不可靠,他劝曹操说应该将他们迅速抽调出荆州前线,改派他人驻防。但曹操想到胡修和傅方必定留在荆州多年,倘若贸然将他们调走的话恐怕会对荆州数万军队的士气造成影响,故而没有采纳司马懿的建议。
然而在胡修和傅方回到荆州之后,见关羽大军势不可挡便相继投降,傅方举南乡一郡之地与关羽遥相呼应,企图南北夹击曹仁。
曹操得知后十分后悔当初没听司马懿的话,此时的荆州局势已经彻底被打乱,曹操意识到关羽已经拥有了襄阳郡绝大多数的领土以及南乡全境,樊城必定势危,倘若曹仁撑不下去的话,那么关羽接下来肯定会继续攻打南阳进而直插许都,到那时就真的是非常被动了。
想到这里,曹操不禁向司马懿和蒋济流露出意欲迁都黄河以北的打算,司马懿和蒋济听后当即表示反对,蒋济阻止曹操说:
“于禁的大军虽然全数覆没,但实际上来说并不是战略上的失误,而是输在了天时,王上仍旧坐拥河北这块坚强的后盾,又有徐州和兖州、豫州三地为基础,就算是眼前的战况不利但仍旧没有对您有根本上的影响,但是倘若您决意迁都的话无异于向关羽、刘备示弱,更加会造成淮河汉水一代的人心动荡,这样会让王上您更加被动。”
蒋济的话让曹操觉得很有道理,然而司马懿接下来所说更加令曹操侧目:
“下臣仔细想过,如今关羽率军北上深陷樊城或许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
不解其意的曹操追问说:“仲达所言何意?”
对此司马懿解释说:“王上先前曾经南征濡须逼迫孙权请降,并与之签订了秘密盟约,现在正是要求孙权履行盟约的时候了。”
听了司马懿的话后,曹操很快就明白了他想要秘密联合孙权夹击关羽的计划,可是曹操却对这份盟约的可靠新深表怀疑:“孙权这个小子也不是个省油的灯,眼下关羽如日中天,他又怎么会冒着和刘备撕破脸的风险和我们联盟呢?”
司马懿对此却不以为然:“孙刘之间虽然长时间保持着名义上的合纵联盟,实则却因争夺以南郡为中心的荆州而相互暗算、各怀鬼胎。现在刘备占益州、夺汉中,关羽又在军事上连连取胜、所向披靡,那胸怀大志的孙权又怎能就这么坐视刘备独自壮大呢?王上可立即遣使前往建业会见孙权,告知其中的厉害,唆使其设法在关羽全军集中于襄阳之时袭其项背,并承诺如果樊城之围一解,可默许孙权夺取襄阳以南所有的荆州领土,王上绝不干涉。”
这个观点得到了蒋济的赞同:
“仲达之计真可谓是釜底抽薪,陷关羽于绝境啊。”
曹操又问司马懿:“仲达觉得,何人堪当此行出使之重任?”
司马懿拱手答道:“下臣不才,愿亲自前往建业。”
对于司马懿这个想法蒋济却并不同意,他认为虽然孙权接受这个协议的可能性很大,不过并不代表有十成的把握,因为孙权也有可能会趁着曹操的重心全都放在荆州之际,北上再度攻打合肥,与关羽遥相呼应。万一司马懿此行不能成功说服孙权的话,反而会成为孙权向刘备表示同盟决心的诚意筹码。
但司马懿却笑道:“我既然提出了这个想法就必然有十足的把握,况且现在掌握江东军事重权的吕蒙,多年来一直想要重新夺回南郡进而占据荆州,子通兄勿虑。”
沉思再三后,曹操起身走到了司马懿的面前,伸手按在了他的肩膀上说道:
“那就有劳仲达辛苦这一趟了,你去可告知孙权,倘若他拒绝寡人的合兵提议并且有胆敢再进攻合肥的话,那么寡人将会不惜所有代价,举全国之力以灭其孙氏满门!”
对于司马懿来说,曹操的话无疑是道贴身的救命符,深领其意的他再度拱手谢恩:
“多谢王上……”
就这样,执有曹操亲笔盟约的司马懿跋山涉水来到了邺城。
起初,孙权心里十分清楚司马懿此行的来意,他并没有急于接见身为魏王密使的司马懿,而是暂时将他秘密安排住进了驿馆之中,并暗中派人秘密保护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