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马(27)

作者:夜雪行寒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田丰瞥了许攸一眼后也站了出来表达出不同的意见:“主公万万不可,此刻河北之地未平,曹操又占据了兖州、豫州及司州三地绝大数的领土,近期又杀吕布夺徐州,如若我们大举南下,则很有可能会招致周边各诸侯的讨伐而自取灭亡啊!”

听着那十分扎耳朵的“自取灭亡”四个字,袁绍心里觉得很不舒服,可又觉得田丰说的不无道理,便看向了一直站在边上没有发言的荀谌,笑问:

“友若,你有何高见呐?”

荀谌知道袁绍要问自己,沉思少许后拱手道:“主公,现河北之地除了公孙瓒之外,还有支人马由一将统帅,此人名曰张燕,人称‘常山飞燕’,名列‘河北七龙枪’之一,骁勇善战,统帅兵马虽看似散兵游勇,不值一提,然势力遍布常山、赵郡、中山、上党、河内等地,若聚之一地则不可小觑……”

听到这里,沮授接过话:“荀大人此言甚是,此人与公孙瓒、赵云、刘备等人关系紧密,若是主公与公孙瓒交战,张燕必定会援救与他,难道主公忘记了昔日的常山之战了么?”

袁绍想起了初平四年自己率军与黑山军激战于常山的场景,那是他还联合了吕布一起夹击张燕,本以为凭借自己手下猛将高览以及新到的鞠义,再加上万中无一的骁勇战将吕布,可以轻松将其歼灭。

然而吕布、张辽的人马被公孙瓒所派的刘备、赵云阻挡于石邑,高览、鞠义的人马也被张燕挡在井陉,几轮激战后却始终无法消灭其众,最终双方各自撤兵。

这件事对于袁绍来说一直是个不小的冲击,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雄厚的实力居然消灭不了区区流寇,之后虽然也出兵几次进剿,也颇有收获,但是并未伤及张燕的根本。

想到这里,他被许攸说动的情绪慢慢平稳了下来,出兵伐曹的事也就暂时搁置了。

散帐后,荀谌和崔琰并道而走,崔琰将刺客临死前的举动告知了荀谌,荀谌也表示很奇怪,正说的时候,许攸也跟了上来说道:“二位大人这是往何处去啊?”

崔琰略微扬起眉尖打量了一下许攸,似笑非笑道:

“人言许子远深谙臣子之道,今日一见,此言果然不虚啊。”

许攸是个明白人,他听得出崔琰这是在挖苦他,虽然心有怒气,但是还是没有让其表现出来,他赔笑说:“崔大人看扁我许攸了,我之所以劝主公伐曹,刺客之事仅仅是借口罢了。”

荀谌朝崔琰使了个颜色示意他要收敛一些,转而看向许攸:

“哦?愿闻其详。”

许攸继续说道:“那曹操并非池中之物,昔日我与主公和他三人一起遍玩洛阳城的时候,就看出他胸怀大志,绝不甘居于臣子之位,今日正好以刺客之事为出师之名,各诸侯必不敢过多干预,趁其羽翼未丰之际将他铲除不是上策么?”

虽然许攸的话从战略上来讲并没有什么可以挑毛病的地方,但是恰逢刺客招供是曹操指使刺杀袁绍这件事暴露后,他就立马提出这个建议,动机所在还是不免让人有些怀疑。

荀谌看透了许攸的心思,只是边听边笑边点头,并没有评价些什么,可崔琰是个极具个人行事风格的人,他也看出了许攸在为自己和曹操撇清关系找借口,实为两面三刀的小人,转身即对身旁的荀谌说道:“在下还有公务要忙,荀谌兄,告辞了……”

说罢便不理睬许攸扬长而去,荀谌解释道:“崔琰就是这样一个人,还请见谅。”

许攸看在眼里,虽满脸挂笑表示自己并不在意,而内心里却对崔琰恨得咬牙切齿,因为就是他,在家人于冀州城外占地敛财之际告发于袁绍,要不是自己嘴巧哄了过去早就脑袋搬家了,只是崔琰一直很少直接干预政事,许攸也就无暇去对付他了。

在池塘边喂鱼的袁绍让人唤袁熙前来,不久袁熙便到了,他看着袁绍站在扶手边丢着手中的鱼食,似乎是在发着呆,有像是在聚精会神的想着什么事情。

“父亲,您唤孩儿何事?”

袁绍好像没有听到,依旧在重复着喂鱼的动作,因此袁熙再次行礼:

“父亲……”

这时袁绍才缓过神来,他转身走进了亭子中坐了下来,也伸手让袁熙坐在了自己的对面,袁熙点头后盘膝而坐,他看着袁绍愁眉不展,似有心事,便试问:

“父亲有和忧虑,不妨对儿直言。”

袁绍沉思一会儿,端起茶盅饮了一口后又将茶盅放了回去,他轻咳了两声:

“熙儿,兄弟四人之中只有你对权势毫无兴趣,所以有些事情我不方便对谭儿和尚儿说,你对此次的行刺之事有何看法?”

袁熙答道:“父亲,孩儿曾找到崔大人问及此事,虽然结论看起来很明显,但是崔大人却说这件事看起来好像并不是那么简单。”

“哦?”袁绍笑着看向袁熙:“怎么说?”

袁熙复言:“高干之前审讯时用尽了各种手段,那刺客不嚎不叫也不闹,酷刑加身亦面不改色,精神之坚定、毅力之顽、头脑之冷静强可见一斑。然而崔大人一审他就轻易的上当供出了曹操,岂不是太奇怪了么?”

袁绍听后端起了茶盅,又重重的放了回去,脸色铁青地站了起来,背手走向了栏杆边上,冷声冷气的说道:“没事了,你退下吧。”

听着袁绍的口气和反应,袁熙知道了父亲内心真正的想法,就连许攸也不过是……

丙申回:雨打落梅心途疏

自从刺客之事后,甄宓很喜欢她率真、开朗的性格,袁熙事务繁忙之际多是张凝陪同春华一起前往甄宓家中玩耍。

今日也是如此,袁绍召集了其子及谋士武将商议关于攻打公孙瓒的时机和方式,因此陈琳授课完后,便由张凝来接春华出袁府。

两人一路有说有笑,谈天说地。

恰好此时迎面走来了个身着锦服、腰系玉带,满脸俊秀之气的青年男子,差点与她们撞个满怀,张凝见到他拉着春华的手连忙后退几步站到桥边让开了道路。

他看了看低着头的张凝,嘴角扬起了一道优美的弧线笑着:

“怎么?你对二哥四弟可以说笑如常,丝毫没有主臣之分,对我就要如此疏远么?”

张凝听后这才稍稍抬起头,也不正眼看他:

“张凝不敢……”

对她说话的人正是袁绍的三子袁尚,也是袁绍十分喜爱的儿子,他所得到的恩宠,远远超过了袁熙和袁谭,刘夫人也为了让袁尚继承世子大位多次向袁绍吹枕边风。

袁尚再次笑了笑,对着身旁的随从说道:“我们走吧,父亲还在等我们。”

等到袁尚走了之后,张凝才稍微松了一口气,春华不解的问道:

“凝儿姐姐,你为什么看到三公子会这么紧张呢?”

张凝边拉着春华的手朝前走边向她说自己与袁尚的事,事实上张凝之所以躲避袁尚,是因为早在刺客行刺袁绍被她们三人撞破之时起,坐于席间的袁尚就对张凝的美貌和迷人的魅力念念不忘,好几次专程来张家以拜访张郃为由寻找自己,张郃在时还好,有两次张郃忙于军务不再府中,袁尚便直接找自己聊天,久而久之张凝看的出袁尚心中所想,便刻意躲避。

袁尚察觉了张凝的心思后,既不穷追猛打,也逐渐减少了去张府的次数。

尽管如此,张凝每次见到他时心里总觉得很不自在。

“可是凝儿姐姐,三公子长的很英俊啊,你为什么不喜欢他呢?”

“你个小鬼头,你还知道什么叫英俊呐?”

张凝蹲下身刮了一下春华的鼻子:“等你长大了,你就会明白我的心思了。”

显然从春华的脸上看的出她并不明白张凝所说的心思,以她现在的年龄来说也属正常。

本来很高兴的两人蹦蹦跳跳的来到了甄宓的家中,可是甄宓看到张凝后却面露难色,但是很快就掩饰过去了,邀春华和张凝坐下后便让侍女沏茶。

“甄姐姐,你有什么心事么?”耳聪目明的张凝很快就看出了甄宓的心不在焉。

双手一直紧握着茶盅的甄宓抿了抿嘴唇,她本不想将这件事说出来,但是为了让张凝有思想准备,她还是开口将之前袁熙告诉她的事说了出来:

“昨日二公子来我这儿的时候,说三公子已向刘夫人及袁绍说了想向张家提亲的想法,”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