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马(20)

作者:夜雪行寒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这里空旷宁静,令人身心舒畅,竹节上的露水珠看上去晶莹剔透。

往前走去,站在篱笆围栏外就可音乐看见里面种植着各种花草树木,一看便知是有人精心培栽的。推开篱笆小门后,郭嘉沿着黑石子铺就的道路走到了竹屋门前,还未等他敲门,里面便有壮年男子浑厚有而富有底蕴的声音子门缝内传出:

“你是来还我钱的吧?”

郭嘉听后咧咧嘴,心想他这个人还是之前的个性,十分古怪,心里边放轻松了不少:

“老友重逢,见面就谈钱未必太过见外了吧?”

说罢郭嘉推开了门,在门刚刚敞开的那一瞬间,他只觉眼前有一大团黑色朝自己扑面而来,他下意识的侧身快速闪过了后,那团黑色便落在了黑石子小径上,迸溅出无数黑色的墨点,郭嘉虽然没有被正面泼到但是长衫上还是沾上了些许。

“许久不见,你欢迎人的方式可是越来越奇怪了……”

郭嘉摇摇头推开门走了进去,穿过竹帘屏风后,方看见正厅内的书案后那个正在挥笔的故人。他年约三十有余,面长如白面而须黑,满头黑丝由一字纶巾束于顶,之中夹杂着几缕银发,耳边鬓发垂落于肩,随徐徐而来的清风微微拂动着,身着印满铜钱纹饰的白色麻质外衫,敞襟处可见黑线领青衣,手指纤细而苍劲有力,下笔有神。

“许久不见,你躲闪的方式却是越发进步了……”

白衫男子也不抬头看郭嘉,自顾自的专注于眼前书案上的字体上。

“那还真是谢谢夸奖了,都几十岁的人了,还玩这种小孩子的把戏……”

郭嘉也不和他多兜圈子,他放下了自己一贯懒散、玩世不恭般的行事作风,少有的用十分严肃且真诚的口气说道:“孔明兄,小弟这次前来是有要事相求,还请务必答应。”

听郭嘉用这样的口吻和自己说话,胡昭倒是有些不太相信自己的耳朵了,他挥动着毛笔的手因而停顿了下来,终于抬头看着神色有些紧张的郭嘉。

“看你的表情也不像是要问我借钱。那就说说看吧……”

“你跟我来看看就知道了。”

郭嘉并没有说什么,而是拉着胡昭的手快步走出了竹屋来到了他所驾来的马车旁,掀开布帘让其观看躺在里面奄奄一息的司马懿,起初胡昭看到司马懿后觉得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稍微察看了一番他的伤势后拍了拍手说道:

“这是中了剧毒,你把个要死的人拉到我这里来想要干什么?”

“他本是要死了,但是有你老兄在他就有活下去的可能性。”

胡昭瞥了一眼郭嘉后挥袖道:“你可拉倒吧,我可没那个本事起死回生,要么你去找华佗,要么去找张仲景那个老鬼,来我这你是跑错地方了。”

他脾气古怪郭嘉是知道的,虽然他和张仲景有深交,但是主动开口求人这种事让胡昭来做的确是十分困难,那些什么“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之类积德的话是无法说动他的,对于这样的山野怪人只能够投其所好,对症下药才行。

“哎,你不肯带我们去就算了。”郭嘉假意唉声叹气,而后坐上了马车准备驾车离去,临行前对着背手离去的胡昭阴阳怪气的说:“看样子钟元常的字帖你是不想要了,也罢,我还是送给邯郸淳他们几个看看吧。”

一听到钟繇的名字胡昭瞬间来了精神,他急忙转身快步走了回去,拉住了郭嘉的手急切的问道:“方才你说什么?你见过元常了?”

郭嘉却假装失忆了似的装傻充愣道:“恩?我刚才说了什么吗?”

胡昭很快就发现郭嘉是打算拿钟繇的事情来和自己做交易,一向不喜欢被人威胁的他忍痛放弃了钟繇行踪的讯息,他松开了紧紧抓住郭嘉的手转过身打算再次离去之时,无奈的郭嘉却叫住了他:“这个少年是绝对不能死的……”

望着郭嘉那锐利的眼神,胡昭瞬间知道了问题的严重性,回到竹屋后听郭嘉将事情的原委全部讲清楚,并且将司马防事先交给他的书信递给了胡昭。

胡昭拆开后神色大变,他不再推诿,迅速挥笔疾书写下了请张仲景为司马懿治疗的信。

“张仲景此刻正在平顶山上为一个逃难的太守治病,你可以照此信找他医治少年。”

递给郭嘉时他严肃的说道:“奉孝,这件事你可要想好了,搞不好的话……”

他刻意顿了顿:“可是会要你命的……”

收起信后,郭嘉依旧从容笑答:

“有的时候每个人不能决定自己什么时候死,但却可以选择自己再死之前能做的事。”

等到他上车离去后,胡昭意味深长的对郭嘉说:“别忘了你还欠我的钱。”

郭嘉心领神会的笑了笑后,也没有回答他便扬鞭向张仲景暂时落脚的平顶山而去。

胡昭望着他们远去的身影,越来越感觉到自己不问政事、逍遥世间是个十分明智的选择。

乙亥回:终归故都止流离(辅)

依靠司马懿、郭嘉及钟繇等人的献策,刘协终于逃出了李傕和郭汜的包围和追击,安全过了箕关,随即南下准备渡河进入洛阳。

在此时陆续赶来的白波军余部也继续护卫王师,看样子刘协的安全是得到更强的保障。

然而,就是在这即将到达洛阳的关键时候,每个人的内心有产生了别样的思绪:

等到了洛阳之后,谁是第一功臣?谁又是应该得到封赏最多的人?

昔日危难之际建立的合作同盟正在不知不觉间悄然出现裂痕……

大军扎营后,董承和杨奉等人正在商议进入洛阳宫后的相关重建事宜,而并没有通知白波军的韩暹及李乐等将领,恰恰他们帐内会议之事传到了韩暹的口中,他顿时怒火中烧:

“我们在在陛下孤立无援之时挺身相护,出生入死,士卒死伤甚多,今日眼看大功即将告成,有些人就迫不及待的想要独揽大功,将我们这些人排除在外!”

李乐虽然对董承略显霸道的行径也颇有微词,但却不似韩暹这边丧失理智的咆哮,他冷静的分析了形势,劝韩暹说:“我们白波军原是叛军,此次听从了郭奉孝的建议护卫皇帝,从而轻而易举的把‘叛贼’的帽子摘掉了,但是朝中大臣对我们这些人始终还是不放心,对我们加以防范也是正常的,现在还是应该以隐忍为主,切不可贸然和董承起正面冲突。”

事实上远远不止是白波军,连张杨想要护卫刘协回洛阳的建议也被董承驳回了,但张杨却并不恼怒,而是率军回到了野王驻守。恰逢此时军中粮食短缺,同时张杨出于忠心带来了大量河内郡的粮食等候在回洛阳的路上,刘协感念其恩,统一交给董承来发放,董承为了针对白波军的将领士兵刻意逐渐少量发放,白波军士气颇受影响。

董承对白波军暗地里的打压很快就让韩暹无法忍受,终于他愤而派兵擒杀董承,董承求助刘协未果之下仓惶逃到了野王寻求帮助,张杨收留了他并且居中进行调停,局势稍微有些缓解。经过此次之后韩暹和地位明显压过了董承,加上杨奉原本就是白波军的旧将,对此也并没有过多的进行干涉,伏完和司马防手中无兵权,一时间韩暹的名望到达了新的高度。

兴平三年七月,落魄的刘协终于在大臣们的簇拥之下回到了洛阳皇宫,望着满目疮痍、几乎已经找不到昔日巍峨壮丽身姿的皇宫,刘协的心中不禁十分感伤。

与此同时,平复失去戏志才悲伤后,依靠一名经世奇才弥补了戏志才空缺,基本整顿兖州内务的曹操采纳毛玠的建议快速行动,击溃了盘踞在汝南和颍川的刘辟、黄劭等黄巾旧党,收降了何仪。因此得到了司州的大部领土,扩充了自己的实力以便接近天子,从而离毛玠为其规划的“奉天子已令不臣”的宏伟蓝图又进了一步。

一时间曹操成了献帝身边最近的诸侯,也成了唯一有足够的决心去拥护汉献帝的诸侯。

起初曹操想要趁势进入洛阳,便令曹洪引军西进,但是董承和杨奉忌惮曹操的势力,派兵把守官道要隘,虽然不与曹操军发生冲突,对曹洪的到来也算礼待,但是却以京城尚未恢复元气、陛下政务繁忙无暇接见、且贸然让诸侯军进入会引起混乱为由拒绝曹军进入洛阳。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