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以少胜多的骄人战绩令荆州仕子无不嗟叹,慢慢的刘备在荆州的人望越来越高,这引起了刘表的警觉,对刘备自然更加戒备,不再委以重任。
直到曹操起兵攻打黎阳时,刘备再度建议刘表不要错失良机,声称自己愿意为先锋直取许都将天子迎往襄阳,虽然刘备的出兵计划令刘表折服,但是刘表却以刘备可能会立下更大军功危及自己地位为顾虑予以婉拒。
而为刘备出谋划策的徐庶对刘备的处境十分担忧,他看出了刘备外表宽和实则猜测的心态,深怕日后刘备会为他所害,于是他特地前往中庐去求教司马徽。
此时的司马徽拒绝了荆州刘表和东吴孙权的仕官拉拢,与庞德公、黄承彦等人寄居山水畅论天下,徐庶来访之时恰逢司马徽、庞德公与黄承彦三人正在黄承彦家里的庭院之中举行茶会,见徐庶恰好前来便邀他一起入座。
“上次你为了‘八门金锁阵’一事前来问破敌之计,距今也有一段时间了。”
司马徽端起茶盅看着徐庶:“不知元直此番此来可有要事?”
徐庶也不多兜圈子,开门见山问道:
“此刻曹操的重心放在河北,我主玄德公想要劝刘表出兵北上一鼓作气攻陷许都夺回天子,但是刘表他表面上对主公客客气气、推崇备至,实则只将其放在新野小城内驻守,实则以冷遇相待,身为一州之主却以无端猜忌断送鸿鹄之志,真乃庸主也……”
说罢徐庶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对面坐着刘表的连襟黄承彦,察觉到自己失言:
“元直一向心直口快,黄公请勿见怪。”
对于徐庶关于刘表的言论黄承彦一笑置之:
“元直所言非虚,无需介怀,只是你看透了刘表,却未必能够看透刘备啊。”
还未等徐庶予以详加询问黄承彦话中何意,自屋内传来了这样的声音:
“刘景升有驱虎之心,刘玄德又怎么会没有吞狼之意呢?”
徐庶听着这个人的声音分外耳熟,听音年纪与自己相仿,自己上次前来问计破阵之时,正是此人坐在正厅内以草帘遮挡身影不肯以真面目示人,却说出了“八门金锁阵”的要害,如今他又口出惊世之言,彻底引起了徐庶对他的好奇心,他看着门帘所遮挡的模糊身影问道:
“阁下之语乃惊世骇俗之论,不知怎么不以真面目示人?”
黄承彦见状解释说:“此乃小胥,他腿脚不便很少外出,还请元直莫怪。”
“原来是这样……”
徐庶本想亲自进屋揭开这个人的真面目,但是考虑到这是黄承彦的家所以未敢造次,他抬起手向屋内的男子作揖问道:“既如此不知阁下有何高论?”
屋内男子回答说:“徐元直名列‘颍川八士’之一,且享有‘六剑’之盛名,你所沉思良久的莫过于敦促刘表依照刘备的建议出兵闪电奇袭许都罢了,连你想不到的事情可以不用再白费心机了,刘表对刘备的猜忌之心已经深入骨髓,根本不可能听从刘备的建议贸贸然与曹操开战。”
正当徐庶想要予以反驳之时,屋内男子补充说道:“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现在曹操与袁氏对峙于黄河两岸,你可以让刘备建议刘表调和袁谭与袁尚之间的矛盾,如果袁氏兄弟同心协力的话想必曹操必定会元气大伤,官渡之战后曹操的可怕已经让刘表不得不去重视,这样一来刘表就算是再胸无大志也不会错过这个机会,必定会与袁氏兄弟结盟。”
徐庶听着男子的话频频点头,心中已有三分敬佩之意:
“多谢阁下指教,元直日后必定会亲自登门求教。”
等到徐庶走后,庞德公看向了屋内笑道:“此法真的可行?”
男子端起了席案上的茶盅轻轻抵在唇下:“如果袁氏兄弟真的肯听从刘表的调和才可行,可惜的是他们并不能同心协力,河北为曹操所得是迟早的事。”
庞德公复问道:“既然如此你又何必向元直出此策略呢?”
男子的嘴角泛起了淡淡的笑意:“对于执着的人来说,这是唯一的办法了……”
巽为风:心向处,单骑千里行巽壹回:安东弃北,辛毗
退守平原的袁谭得到了原东莱太守管统的支持,暂时得到了喘息之机。
然而此时的情势对于袁谭来说却是极为不利的,被袁尚一直驱赶的他已经失去了多数原本明里暗里支持他的人,加上他现在手中的兵力也难以抵挡袁尚大军进攻。
困守孤城危若累卵之下,袁谭已是走投无路。
在他驻兵平原后不久刘表遣使分别送给袁谭和袁尚劝和信,意图调停二袁之争,本来这是个很好的息兵止战的方法,但是袁谭对袁尚的憎恨已经深入骨髓,他将刘表的信置于炉火之中,对来使叫嚣道:“想要罢兵言和可以,袁尚必须让位于我,离开邺城!”
占尽优势的袁尚也不愿意错过这个可以一举消灭袁谭的机会,也拒绝了刘表的调停。
使者回到襄阳后将袁谭的话转述刘表,恰好此时刘备也在一旁。
听到袁谭已经被愤怒冲昏了理智,刘备闭上了双眼默不作声,脸上满是失望之情。
刘表挥手让使者离去,转过脸对刘备说:
“玄德老弟,看样子你这‘袁氏一心、共拒曹操’,以达到消耗曹操实力的策略失效了。”
听从徐庶之策向刘表进言的刘备,此时知道刘表暗地里在挖苦自己,他拱手向刘表道歉说:“可惜的是袁尚、袁尚非虎狼之辈,而是豺犬之徒,只顾眼前的蝇头小利、想着不切实际的回报,没有意识到自己将来的险境,刘备看人失察还请景升兄赎罪。”
见刘备如此谦恭倒让刘表觉得自己的话说的有些过分了,于是他笑道:
“诶,玄德无须自责,一切皆是二袁不停我等劝告,非你之过。”
本来刘备向趁此机会再度向刘表劝说让其借由鲁阳绕过襄城闪击许都,但是还未等他开口门外便传来了士兵的急报:“启禀主公!程普、吕蒙率领水军攻我沙羡!”
刘表听后对士卒说道:“知道了,命黄祖将军迎敌。”
自孙坚死于黄祖乱箭之下后,孙策就一直想要杀死黄祖一报父仇,然而黄祖非等闲之辈,孙策在公元199年出兵攻打沙羡没有得手,其后孙策死于暗杀,孙权整顿好江东内务后再度誓师出征,黄祖这个杀父仇人所镇守的沙羡就成了首当其冲的目标了。
而对于刘备来说孙权此举无异于打乱了自己的计划,黄祖是刘表麾下坚定反曹的领军人物,现在他要对付孙权来袭根本不可能有闲暇来北上攻打曹操,因此刘备暂时只好作罢。
对水战极为擅长的周瑜亲自率领着大小战船艨艟数百艘朝着武昌行进,由于周瑜本人少年成名、极富异禀,沿途黄祖布设的三条江上放线都被起击溃,黄祖被迫退往燮口。
占领武昌城后,周瑜深思熟虑之下本想暂时休整等待机会,然而自会稽孙权处传来催促出兵斩杀黄祖的军令,无奈之下周瑜只好小心翼翼的出兵包围燮口,将手边不足百艘艨艟的黄祖逼至夏口,原本以为胜券在握的周瑜派遣凌操率军船队绕道后方包抄黄祖,不成想中了黄祖之计,凌操所率领的船队中了黄祖的埋伏全军覆没,凌操本人被黄祖帐下武将甘宁射杀。
不久蔡瑁率领荆州水师前来增援,周瑜见寡不敌众只好退军。
经由此败孙权吸取了自己贪功冒进的缺点,再也没有干涉周瑜治理水军,对其更加仰仗。
周瑜还营时方知这次献计伪退设伏的人,并不是黄祖,而是他身边年纪轻轻的功曹。
不仅如此,先前孙策之所以大军征讨而徒劳无功,也是因为此人在黄祖身边献策。
周瑜对这个人很感兴趣,于是派吕蒙四处打探这个人的相关消息,最终吕蒙探得此人正是襄阳名士庞德公的从子,被水镜先生司马徽称为“凤雏”的庞统庞士元。
“庞统名列‘五瑞’之一,是与司马徽齐名的人物,有这个人在,恐怕我们想要征讨黄祖并非易事。”
安全返回柴桑的周瑜坐在营帐之中,对身旁的吕蒙说:“若是此人能够为我所用的话,那么别说擒杀黄祖占据江夏,就算是夺取整个荆州也并不是痴人说梦。”
话分两头,袁谭自知自己的粮草补给已经严重缺乏,孤立无援的他已是走投无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