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裁的传奇天师(16)

因为平时他就接触各种美味佳肴。

只不过没吃过太辣的,所以一过了他能承受的辣度,他就成了香肠嘴。

“问一问大厨应该能知道,是什么牛肉吧?”道淼想了想:“难道是肉牛?”

如今大量养殖的肉牛充诉着牛肉的市场,毕竟养殖的肉牛,第一是肉质细嫩,第二就是供货源有保证。

统一养殖,统一宰杀,统一检疫,统一批发出去。

这一点,道淼进入社会已经两年了,当然知道这一套流程,家里的胖阿姨,偶尔道淼会在厨房找点东西吃,胖阿姨就给他留一些吃的东西,例如牛肉包子牛肉饼什么的,还跟他说,要想买新鲜的牛肉,就得起早去菜市场买,不然好肉牛都让人挑走了。

“问一问就知道了。”独孤浩炎请来了大厨。

大厨高高瘦瘦的,不太像是个大厨,不过这人很干净,本人和身上穿着的衣服都是很干净,一看就是个很讲究卫生的大厨,尽管是在家里做饭,也带着厨师帽。

据说厨师的手艺越好,那厨师帽就越高。

而在家里也戴着厨师的帽子,不一定是为了显摆手艺的高低,更多的是讲究卫生。

“这牛肉是哪儿买来的啊?”邱天旺乐呵呵的道:“味道不错。”

“这道菜是灯影牛肉。”大厨好像经常遇到这种事情,所以他很沉着冷静的介绍了这道菜的来历:“灯影牛肉是由牛后腿腱子肉切片后,经腌、晾、烘、蒸、炸、炒等工序制作而成。”

味道麻辣香甜,深受人们喜爱。

不过因为这道菜里的牛肉片薄而宽、可以透过灯影、有民间皮影戏之效果而得名,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正品的灯影牛肉,做出来的时候,色红亮,味麻辣鲜脆,细嚼之,回味无穷。

据说最好的牛肉,呈现紫红色,每根牛肉丝都能够在灯的照耀下看见灯影。

灯影牛肉自非一般,其选料和做工都非常讲究。

而现代人更是研究出,此菜能养胃健胃、调理肠胃、防癌抗癌、开胃消食。

“我用的是川中黄牛肉,您放心,为了照顾几位的口味,都没多放辣子。”大厨道:“这是老板特意吩咐过的注意事项。”

因为是老板的贵客,他们这些人大过年的一上班,就是双倍工资,高价请他们来照顾这一伙的贵客。

所以他们的食材,也都是新鲜采办的上好食材。

早在这几位来之前,他就开始做准备了,因为灯影牛肉这道菜啊,费时费力不说,好的黄牛肉可不好买,你得碰运气。

平时菜市场卖的都是肉牛,真正的黄牛肉得去乡间的屠宰场购买。

牛肉要黄牛肉不说,还得挑好的才成,不合格的还不行。

“黄牛肉,应该是很地道的原材料了,而且黄牛肉很贵啊!”老陈师傅吃了一口灯影牛肉:“是老乡家里的老黄牛,这味道,可不是肉牛能有的,而且刀工不错,诸位,朝灯看一眼,过去的煤油灯,都能都出影儿来,现在都是电灯了,这别墅里的更是透亮的水晶灯,都能看出亮儿来!”

众人好奇啊,纷纷用筷子夹了一片,透过肉片看灯光:“真的是透明的唉!”

“哇!”独孤非炎看的眼睛都亮了:“竟然是真的啊?这肉切的得多薄啊?”

“切的薄不薄的不说,这手艺如果不过关,切的再薄也无法做到这样的透明度;手艺好,切的再厚,也能做出这个效果。”大厨道:“全看手艺如何,别的不说,我这手艺,是跟我师父练了十年才出师,他老人家做的都没我的好,我这个工作,还是他老人家给介绍的呢。”

手艺人都有心气儿,手艺越高,这心气也就越高,容不得自己的手艺被人质疑,贬低。

“哦哦,好菜,好手艺!”独孤翁老爷子竖起大拇指:“这道菜的做法多吗?”

“不多,本身牛身上,能做成灯影牛肉的部位就不多,而且一般人手艺不过关,就做成了灯影牛肉丝,不是大片的牛肉,切成丝之后,水晶般透明,看着好看呐,不能吃辣的人,一次就吃那么一丝丝,慢慢的当成了零嘴儿咀嚼。”大厨笑着道:“而且百客尝百味,厨师这一行也是如此,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味道,不可能做的一样。哪怕是一样的食材,做出来的味道都不同。”

“好,谢谢您,费心了。”邱天旺一听说,这不是独门手艺,就气馁了。

这不像是在京中那次,炸灌肠的那个小店,就是独门手艺。

但是这里……儿子不敢肯定味道,又不是独门手艺。

等吃过了晚饭,道淼又算了一卦:“明天我们就去那个格萨县,肯定会有所收获。”

“那就好,去洗个澡,再把脏衣服都洗了,烘干之后,叠好了,一晚上就够干透的了,明天我们就启程。”独孤浩炎像是个操心的老妈子一般,不仅要收拾道淼,还有祖父跟弟弟,幸好这洗衣机都是自动的,另外,邱夫人也帮他们准备了一些东西,换洗的衣服,以及晕车药等等,因为去的地方偏僻,邱夫人还买了很多水果放在车里,水,饮料都添了不少。

就跟要远行一样,甚至还有睡袋,也买了几个备用。

忙到了很晚才睡,第二天起的也晚了些,幸好不用起早赶车什么的,他们是自驾游,时间充足。

早饭是龙抄手,放的是用菜籽油炸的辣椒末,里头还放了花生碎跟黑白芝麻。

吃饱喝足休息好,吃过了晕车药,众人这才上了车子。

一共两辆车子,一辆是大型越野车,一辆是那豪华的房式客车。

客车独孤浩炎开着,越野车老陈师傅开着,一行人风风火火的奔赴小县城格萨。

第25章 牛肉的味道

在蜀中跟西番,有一个县城,原来叫格萨镇,那里据说是格萨尔王的故乡。

那里的人家不多,但是成分很复杂,有汉族、藏族、蒙古族、尼泊尔族、维吾尔族等等,是一个多民族的小镇。

镇上清净的很,基本上都是本地人,各族有各族的生活习惯,在一起过了这么长时间,也都融合的不错。

后来解放了,这里因为地理位置特殊,又是多民族混居,便划分为了格萨县,然后将各个民族自然形成的村落,都叫了村子。

比如藏族人居住的那一块,就叫藏族村。

维吾尔族居住的那一块呢,就叫维吾尔族村。

以民族命名,汉人居住的那个村子,就叫汉姓村,意思就是汉人百姓的村落。

不过很多人都管这里叫长征村,因为这些人的祖先,有一半人都是当年长征的时候,落下来的伤员和一些老弱的后代,他们在此落地生根,当年这里能被上头划分为县,更是将各个民族的自然村落分得清楚,多亏了这些人的帮忙,另外就是这些人多数都是县城里上班的公务人员。

当然,最近几年,兴起了爬山热,这里是入藏的最后一站,县城里自从开通了公路和铁路之后,便开设了好几家登山装备专卖店,有不少极限运动爱好者来这里集中,培训,采购装备,而县城里还有两家非常大的宾馆,接待来人。

独孤浩炎他们一行人来到这里,当晚就入住了一个酒店,当地的美食也不少,而且因为当地因为人口少,环境好,来着雪山脚下麦田里的青稞,做成的糍粑;青稞面包;雪山羊肉……。

倒是让众人大饱了一次口福。

尤其是邱春山,吃了一口红烧牦牛肉:“这个味道……?”

“熟悉?”道淼问他:“是吃过吗?”

“味道是很熟悉,但是……又有些重了,这个牛肉味又有些重了。”邱春山自己还有些迷惑呢:“这,感觉也不对。”

“味道不对吗?”道淼吃了一口:“很好吃啊?”

“是很好吃,但是味道重了些。”邱春山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他的味觉没问题,这点自信还是有的,但是,就是不一样啊。

俩人挠头,这个时候,没有什么线索,只好记下这件事情。

吃过晚饭之后,他们还去了外面走了走,此地气温倒是比东北那边温暖,可同时,因为靠近雪山地带,一到晚上气温就降低的厉害,所以这里的人一天一般要换两身衣服。

一身薄的,一身厚的。

晚上很冷,白天倒是气温正好。

初吻江湖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