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他只是想求个心里安慰。
“放心了,明天乃是金堂六仪、福德傅星的日子,宜栽种、纳彩、求嗣、上梁、牧养和裁衣,当然,更宜的是竖柱和斋醮。”道淼道:“且明日九点到十一点,必定有个结果,因为那是这一个月以来,唯一的一个吉时,良辰吉时,百无禁忌。”
有了他这话,人们都安心了。
晚上,果然是吃到了好吃的龙抄手,不辣,汤鲜味美。
就寝之后,躺在被窝里,独孤浩炎才问他:“明天能找到线索?”
京中那么大,他们都找了几天,才追查到那个疗养院,结果进不去,那地方也不是他们能硬闯的,加上已经有点打草惊蛇的意思了,所以才无奈放弃。
蜀中这里可是他们最后的希望了。
不过蜀中这边,他们还不如在京中呢,起码京中说的都是普通话,这里说的最好的也只是川普而已啊。
语言不通,很多事情都办不好,还有风俗等等。
“能的,邱春山是个福缘深厚之人。”道淼笑道:“就当我们出来春游了。”
独孤浩炎抱着道淼亲了一口:“嗯。”
蜀中山城的早餐很具有特色,竟然是小面。
小面多数都有些辣,不过是口味轻重而已。
众人都是吃的微微辣,微辣都没敢吃,一大早的吃太辣的东西,胃会难受。
吃过早饭,喝了一些甜豆浆,便上了车子,往西南而去。
“这是要去哪儿啊?”老陈师傅开车,但是只说西南去,可没说去哪儿啊?
“一直往前开,到第一个挂着白色门匾的店,停下就行了。”道淼坐在车子里不太舒服,尽管是自己家的车子,可这山城的公路歪歪扭扭的不说,上下起伏不定,很是颠簸。
所以他很难受,独孤浩炎给他揉了揉胃,然后又给他来了一杯薄荷味的汽水,这个带碳酸的,常温,让他喝一口,舒服一些。
“白色的牌匾?谁家用白色的牌匾啊?”老陈师傅觉得有些莫名其妙,谁家做生意不是红红火火的好?药店用的都是绿色的牌匾,代表着生命和希望嘛,火锅店一般都是红色的牌匾,红红火火的特别喜庆,还有在牌匾下头挂干辣椒串的呢。
白色的牌匾,难道是寿衣店?
虽然知道这些是老板的贵客,不然也不可能大过年的,打越洋电话过来,给他开三倍的工资,让他接待来人。
但是去寿衣店什么的,是不是不太吉利啊?
这里头可有一个上了年岁的老爷子呢。
“就在前面!”本来晕车蔫蔫的道淼,一下子就精神了:“停车!”
老陈师傅赶紧减速,停车,发现果然有个小店,竟然真的是白色的牌匾,上面用金色的字体写着“竹筒饭”三个字,原来这个小店是贩卖竹筒饭的地方。
蜀中因为盛产竹子,这家店铺只贩卖竹筒饭,一个竹筒本钱不多,直接当打包盒用,健康绿色又卫生。
地方不大但是来的人不少,大家都排队购买竹筒饭,用的是麻绳小兜子,一兜能装三五个,也有大兜子,能装七八个那种,一个竹筒饭,足够一个成年人吃饱。
十块钱一份,
竹筒饭的做法很简单,以“香米”配肉类为原料,一种旱稻的名字,学名叫山兰稻,是一种旱田稻子。
放进新鲜的粉竹或山竹锯成的竹筒中,加适量的水,再用香蕉叶将竹筒口堵严,炭火中绿竹烤焦即可。
竹筒饭的煮法颇具有野炊特点,即砍下一节竹筒,装进适量的山兰米和水,放在火堆中烤熟,当竹筒表层烧焦时,饭就熟了。
劈开竹筒,米饭被竹膜所包,香软可口,有香竹之清香和米饭之芬芳。用餐时破开竹筒取出饭,这便是有名的“竹筒香饭”。
如果把猪瘦肉混以香糯米和适量盐巴放进竹筒烤成香糯饭,异香扑鼻,在古代的时候,这是招待贵宾的珍贵美食。
而现在经过了加工改良。
第23章 有了新发现
竹筒饭里不仅有香米,还放了腊肉,泡发的干香菇。
搭配外面五块钱一份的麻婆豆腐,荤素搭配,绝对美味!
还有五块钱一碟的炝拌菜,一顿饭最多花二十块钱。
也有人单独买竹筒饭回去,家里有菜,对付一顿就管饱。
要不怎么说,山城人民的生活很是悠闲,慢节奏呢。
“这家……是个老店了。”因为是只卖一样吃食的关系,这里的生意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线。
老店也有老店的传统,例如这种买卖竹筒饭的店面,为了显示干净卫生,门匾是白色的,据说每日都要有人用干净的抹布擦一遍,越是老店,这门匾越是锃亮,像是古董一样,是有包浆的。
而且小店内另有乾坤。
门面上看,只有五米大小,里头热气腾腾。
但是你进去,就会发现,里头守着门那里有燃烧的竹炭,正在制作竹筒饭,而里头是一个很大的空间,像是瓶子一样,口小肚子大。
里头起码摆了五十张桌子。
主食就是竹筒饭,没有别的了,但是菜有十八道凉拌菜,泡菜免费,但是不允许浪费,以及几道快炒的小菜,例如麻婆豆腐,树椒土豆丝等等。
其次就是这里的价格,非常的亲民,号称“二十块吃饱,三十块吃好,五十块吃的极好”的程度。
店里的服务人员也不是什么年轻的小姑娘,小伙子们,而是上了年纪的大妈大娘们,一口川音,非常地道……也非常让北方过来的一行人有听没有懂。
幸好老陈师傅是个厉害的本地通,翻译了一下之后,带着他们坐在了一个大圆桌,是个隔出来的四个雅座之一。
外面基本上都是二或者四个人的小桌子,唯有靠里头东墙那边是隔出来的四个雅座,专门给来吃饭的多人顾客准备的。
他们几个坐下之后,自然是独孤浩炎去点菜了,但是他为了锻炼弟弟,很是生硬的将弟弟推了出去:“去干活儿!”
然后自己心安理得的坐在道淼身边,等待吃饭。
“我非要花光你的零花钱不可。”这是独孤非炎作为一个弟弟,所能发出来的最严厉的诅咒了。
然后去点菜了。
他看什么都好吃,眼睛大肚子小,点了好多回来,几乎泡菜一样一小碟子,看什么都觉得能吃下去。
回来之后,一吃泡菜就完蛋了!
“好辣的泡菜!”道淼吃了一节泡菜豇豆角,酸辣酸辣的超级开胃,就是有些太辣了,道淼是一边吃一边吐舌头,小舌头粉红粉红的。
独孤浩炎吃了一小点:“配饭正好。”
其他人多少都是抱着“品尝一把”的心态,吃了一点点,味道果然十足。
邱春山吃不了太辣的东西,每一样只用舌头舔了舔,放在自己的餐碟里,一会儿准备就饭吃。
幸好东西也不多,不会太辣着他的胃。
不一会儿,竹筒饭就上来了,其实众人刚吃过早饭,虽然消化过了,也坐了车子,可现在也才十点多点,要说饿吗?还不饿。
但是刚才吃了泡菜,这会儿急需吃点米饭。
一伙人稀里哗啦的开吃,但是下一刻,邱春山就爆发了:“是这个味儿!是这个味儿!”
老陈师傅莫名其妙的看着这个年轻人,其实他不是很理解有钱人的脑袋瓜子都在想啥子,一个个明明是很有钱的大款,不去吃什么山珍海味,反而跑来这个小店跟他一起吃竹筒饭,吃五元一盘的小菜,吃免费赠送的泡菜。
更何况,这个年轻人一看就是个好孩子,但是貌似脑袋不太灵光啊……。
但是在下一秒,这年轻人的父亲就站了起来,拎着钱包去找老板了。
这里的老板川普说的也不太好,索性老板的儿子倒是个大学生,会说普通话,慢一点的话,俩人还是交流上了,不一会儿,就回来了,并且邱总是红光满面的样子:“问到了,问到了!”
大概是有什么事情要说?
老陈师傅立刻就站了起来:“我去那边,让他们上一大壶甜豆浆,诸位好像是吃不得辣,甜豆浆解辣。”
“老陈师傅,不急,你坐,你坐!”独孤浩炎是个生意人,不靠家族,自己白手起家,什么看不明白啊?知道这是他们的导游兼司机,什么事情不跟他说清楚,他肯定也跟你藏心眼儿,所以他干脆的直接就编了一个理由出来,还是个合理的理由:“我们是想找一家以前老人吃过的川味儿,您是知道的,我们这样的家庭,要什么没有?可就是喜欢以前那一口老味道,所以我们这回来,是为了寻找美食之旅,当然,也有寻找一些老人的过去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