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征看着元氏嘴角的冷笑,知道一旦谢亦彤住进了凌霄园,只怕也就活不了几天了,忙道:“这就不必了。谢府里空置的院子还有不少,便叫羽姐儿选一处,择日搬进去也就是了。”
谢千羽站起身来,谢过。
谢征摆手,转头看向谢明迁道:“你也这样大了,好好约束下人才是。”
谢明迁看到众人不牵扯他主使的事情,已经不敢多说,感受到若愚投来的求救目光,也不敢开口求情,只怕元氏母女追究到他身上去。此刻听到谢征的话,忙不迭应下。
于是,若愚便在这个阳光明媚的八月下午,就在凌霄园外的空地上,被活活打死了,即便是他的爹娘兄弟求情,也并没有救下。
元氏当日就发配若愚一家子去了庄子上,远远打发了。
谢明迁坐在书房里,心里又气又怕,今日的事情兜兜转转,莫名其妙。他损失了一个小厮,这是这件事当中最好的后果,可他为何就是心绪不宁?总觉得元氏此次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太便宜他了。
他年纪不大,自小又得姨娘教育,自然不知道,今日这一战他看起来只是损失了一个小厮,却是失去了人心。可这人心,才是最难得到,却最容易失去的东西。只是,当他知道的时候,已然晚矣。
迎春院里,谢亦彤听玛瑙说了今日凌霄园的事情,气得直骂:“蠢货!害人不成终害己。”她看向玛瑙,问:“这么说,谢千羽也要独立居住一个院落了?”
玛瑙道:“是世子爷亲自同意的。”
谢亦彤愤恨道:“她也配!”
一旁珊瑚道:“如今府里空着的院子里,数墨菊院大了,其余的,只怕大小姐看不上。”
玛瑙沉吟片刻,道:“不,还有一处大院子,牡丹园。牡丹园是个三进的院落,自姑奶奶出嫁之后就一直空置着。”
谢亦彤不可置信道:“她敢住我姑姑的房子?”
昌宜伯只生了一个女儿,曾经是谢家的掌上明珠,秦氏心肝宝贝着长大,最后嫁给了当今皇帝的亲哥哥恭亲王的世子,如今也是世子妃了。虽说与恭亲王一家在山西,可指不定哪一天就回来了。
玛瑙不说话了,片刻后,珊瑚道:“四小姐,大小姐最近胆大的很,还真说不准敢住进姑奶奶的牡丹园呢。”
谢亦彤气得胸口起伏,却红着眼睛毫无办法。凭什么那个病秧子抢了她的嫡女之位,还能住三进的院落?而自己,只能住在这闹鬼的房子里。她今日请安的时候提起想换院落,元氏便叫她先住凌霄园的跨院去,她哪里敢住进那龙潭虎穴去?那不是请君入瓮,羊入虎口吗?
且说这边谢征和谢明迁都走了之后,元氏便问谢千羽:“羽姐儿可有看得上的院子?”
谢千羽无奈笑道:“我如今也不错,母亲却非要赶我出凌霄园。”
元氏却是正色道:“你如今都十三了,也该自己处理事情,锻炼一下。有了自己的院子,我便不管你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去。”
谢千羽笑了,道:“好。”她想了片刻,道:“既然要选院子,父亲又叫随意选,我自然是去牡丹园住着。”
元氏立马就笑了,转头看向周嬷嬷,道:“我说什么来着?她定然要住牡丹园的。”她的女儿胆子大,自然不怕那位十分不好相处的小姑子的。
事情既然定下来,元氏便命人开始收拾牡丹园。
牡丹园是个三进的院子,院子门口有一汪池水,种着睡莲,夏日里也是凉爽的。一进院子带了两个跨院,无一例外种满了各色牡丹,到了四五月开花时节,便是一副富贵荣华的景象,牡丹园便是由此得名。二进院子是主院,也带了两个跨院,干干净净。种了几棵十分高大的梧桐树,取凤栖梧桐之意。夏日里,梧桐树将院子里大部分都遮盖住,也是很凉爽的。三进院子种了一些梅树,当中有一座假山,种着稀有的爬藤,一年四季都开花的,花香四溢,十分惬意。
谢亦彤在牡丹园里转悠了一圈,指点着添减东西。梁妈妈笑得见牙不见眼,那不符合年纪的,苍老的脸庞仿佛也年轻了些,直道:“这可好了,姐儿有了自己的院子了。”
众人也跟着笑,短短一年,谢千羽从之前的人人欺凌,变成了谢家当之无愧的嫡长女。这变化之快,让人始料未及。
日子一日日过去,到了八月下旬,谢府便收到了宫里的绿头牌,伴驾狩猎。
元氏看着绿头牌上的随行人员名单,嘴角微微勾起。
昌宜伯世子谢征携世子夫人元青黛、谢大公子谢明晟、谢二公子谢明轩、谢三公子谢明池、谢四公子谢明迁、谢大小姐谢千羽、谢二小姐谢潜璃、谢三小姐谢香巧、谢四小姐谢亦彤。
谢家现在并无显著功勋,皇帝却要谢家几乎所有主人相陪,这是沾了元家北境战绩的光啊。
元氏握紧了手中的绿头牌,元家落难之时,谢家丝毫没有过任何帮助,甚至还巴不得她死了,好彻底与倒霉的元家撇清关系。如今元家得宠,谢家却沾光,世道如此,简直可笑。
谢千羽一身淡蓝色的纱裙从外面进来,脸被晒得红彤彤的,总算有了些少女气息。
元氏忙招呼红枫等给上茶,笑着问她:“又骑马去了?”
谢千羽渴得很,喝了一杯茶,才道:“和杨师傅去了西郊马场。”
第120章 秋猎启程
白灵也被晒红了脸,此刻擦了擦额角的汗水,笑着插嘴道:“小姐马术是越来越娴熟了,今日还猎了一只兔子,已然给了小厨房。特意吩咐了,一半做辣子兔肉,一半做八珍兔肉汤。”
周嬷嬷笑道:“夫人瞧瞧,羽姐儿想着你呢。”
元氏点着头,心里被女儿的爱装得满满的,正要说什么,谢千羽却是看到了绿头牌,问道:“可是秋猎的名单下来了?”
元氏便将手里的绿头牌给了身边的玉兰,玉兰又将牌子递给谢千羽。看了上面的名单,她抬眸看元氏,有些不解,为何皇帝几乎叫了谢家能出席的所有人去伴驾。
元氏知道她的疑惑,便道:“你外祖父今日战报传来,已然收复北境,请旨是否追击北凉残军。”
谢千羽眉梢不易察觉地微微挑了起来,“如此,谢家真是沾了光,却不知父亲是否知道此事。”
元氏道:“你父亲还未散班,待他回来,我自会将绿头牌给他送去。”
虽然元氏醒了,可谢征依旧从未在凌霄园过夜,仿佛忘记了,大成的规矩是夫妻月初、月半、月末必正床。而元氏,也不愿去争这份正妻本应该有的权利,更不愿去提醒丈夫,每月的这三日,是必须留在正妻处过夜的。
谢千羽瞧着元氏说起这个也丝毫没有什么难过,便也放了心。平心而论,她也不希望母亲对父亲再抱有什么希望,否则,得到的定然是失望和伤心。
既然得到了绿头牌,元氏便开始准备下月出行之事,足足忙了几日,临行前的两日,才妥善备好一应事物。
九月初十这日,众臣携带家眷在神武门处等待。刚刚过了卯时,禁卫军大统领许令,一身铠甲当先而行,随后的禁卫军骑在高头大马上,扛着明黄色的龙旗,缓缓从开启的皇宫正门而出。众人便在太监高呼下,呼啦啦跪了一地。皇帝并没有露面,而是一直坐在马车里。众位皇子各个意气奋发地护卫在龙撵之侧。龙撵之后,是慕容皇后的凤撵和几位伴驾嫔妃的马车。
直到队伍接近尾声,太监才叫起。众臣和家眷们便赶忙上马和上马车,紧跟着队伍前行。
元氏与谢千羽同乘坐一辆马车,此时掀起马车帘子来,瞧着外面骑在马上,英姿勃发的儿子微微带了笑意。今日,皇帝点名的谢家人都跟着皇帝去秋猎,这是自从老伯爷死后就从来没有过的殊荣。今日出行的谢家人,出了她以外,都是头一次参加秋猎。
谢千羽顺着元氏掀起的帘子,看了看哥哥,也带了笑意。前段时间,蓝七爷去了白泽书院之后,便做了谢明晟的幕僚。后二人畅谈今日天下事,蓝七爷的见解使得谢明晟大大佩服,竟然行了半师礼。也就是说,蓝七爷不只是谢明晟的谋士,更是他半个师傅。有了蓝七爷不遗余力的谋划,今后大哥的前程当是不可限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