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千羽面无表情点点头,没说话。
元氏便微微摇头苦笑,她的女儿冰雪聪明,却对男女之情上开蒙太晚了些。
谢千羽告辞离去,洗漱过后,换了衣裳,吃过午饭,便去了安嬷嬷处,学习女艺。
下课之后,早就等待的梁妈妈凑上来,对谢千羽道:“四小姐回来了,世子夫人让她住进了迎春院。”
谢千羽喝着自己刚刚煮的茶,问:“家庙那边,可查清楚了?”
梁妈妈点头道:“世子夫人命人查明白了,是秦家人早就派人去了家庙,又是银子又是威胁,那老妮不敢不从。秦家人不知哪里请来的名医,竟然短短半年时间就将四小姐的双腿治好了。”
谢千羽缓缓放下茶杯,微微摇了摇头。谢亦彤的腿并不是治不好,只是白苏与她关系交好,不愿花费大力气帮她诊治罢了。如今她既然已然痊愈,又回到了谢府,只怕今后又不安宁。
梁妈妈又道:“还未回府,就可以让世子爷撇下小姐,带着她这个庶出的去参加中秋夜宴。小姐可要回击?”
谢千羽笑了笑,道:“母亲不是让她住在迎春院了吗?按照她的性子,怎肯再去住跨院?定然是要住在主院主屋里的,那里可是还有秦姨娘的魂魄呢。”
梁妈妈听了这话,眸子一亮,喜笑颜开道:“我这就去办。”
第112章 明升实贬
四小姐在刚刚回府的当夜就被秦姨娘鬼魂吓到魂不附体的事情,第二天就传遍了谢府。
同时吓到的,还有曹姨娘。
谢轻云这段时间跟着穆先生学习,已然长进不少,此刻安慰脸色发白的曹姨娘道:“姨娘别怕,此事只怕是人为的,你若表现出来怕了,只怕会被有心人诟病。”看曹姨娘依旧害怕,只好道:“姨娘,该去给母亲请安了,再晚了,便不好了。”
二人从海棠院出来,谢轻云拍了拍曹姨娘的手背,小声道:“府中本就传言是姨娘害死了秦姨娘,如今一闹鬼,姨娘便是如此,只怕这流言会坐实的。”
听了这话,曹姨娘才强迫自己,装作若无其事。
谢轻云继续道:“今早,我跨院里一小丫头瞧见了有人从迎春院后门带出来个大大的包袱,包袱里露出一角,是假头发。”
曹姨娘转头去看女儿,半信半疑。
谢轻云道:“所以,迎春院所谓的鬼魂,定然是有人装神弄鬼。”其实,并没有什么小丫头发现包袱的事情,如今她这样说,便是来安慰曹姨娘的心罢了。
曹姨娘听了这话,果然神情渐渐柔和,身子也不那么僵硬了。
凌霄园里,元氏缓缓喝茶,在坐的姨娘和小姐们,也在漫不经心喝茶吃点心。她们在等,等待昨日归来的四小姐谢亦彤。
谢亦彤昨日归来,晚上定省的时候,便没有露面,像是给元氏下马威的样子。只是,元氏倒是没有什么,累得她们这些人等到了入更时分,才被元氏放回去吃晚饭,一个个饿得肚子咕咕叫。
没想到今早谢亦彤还是没有来,大伙茶都过了三盏了,元氏依旧没有放人的意思。看来,早饭又没有指望了。
谢亦彤一直到辰时都没有来,元氏这才放人离开。
谢千羽看了元氏一眼,有些不解,道:“不过是个人缘罢了,母亲何苦?”元氏这些天这样做,不过是让谢亦彤失去人缘,只是她们母女自己也陪坐,有些不值当的。这府里府外每日多少事情烦扰着母亲,她又何必劳作筋骨?
元氏站起身来,活动活动坐得有些僵硬的腰肢,道:“你祖父怕是不多久就回来了。”她需要抓紧时间,将自己的威信竖立得更加顽固一些。
谢千羽也站了起来,有些诧异:“那祖母呢?”
元氏叹了口气,道:“只怕是一起回来,十月前后吧。”
谢千羽咬了唇,半晌后,问道:“可否让青山再跑一趟?”
元氏看了谢千羽一眼,苦笑道:“青山随你外祖父去了北境。即便是在京城,也不必再去一趟了。你祖父此次生病,脸上便留下了疤痕,应该会上书皇帝,将爵位传给你父亲。”
谢千羽沉了眸子,问道:“不知老舅爷的禹州知府,做得如何了?”
元氏回眸看她,随即笑了,道:“我倒是忘了这条路。”她的婆婆嚣张跋扈,在府里作威作福的原因,还不是因为有一个做禹州知府的兄弟?若这兄弟的前程不是把握在伯爷手里,而是捏在元家人手里呢?那么,即便秦氏回来,她也绝不怕她能重新掌握谢府。
谢千羽陪着元氏吃了早饭,便匆匆去上穆先生的课。
元氏看着谢千羽走远,回头看向周嬷嬷,感叹道:“这孩子的玲珑心,可叫我说什么好?”她既欣慰女儿的聪慧和手段,却又心疼,她是历经挫折才能在这样的年纪拥有这些她本不应该拥有的东西。
周嬷嬷也叹了口气,一边给她拿了一把小剪子来,一边扶着她起身,去院子里剪花枝,嘴上也感叹道:“好在苦日子都过去了,前路虽然凶险,可也比命捏在别人手里好些。世家大族的女儿,有几个不是这样长大的?”
元氏看了看周嬷嬷,顺着丫鬟打起的帘子,出了门来,一路往凌霄园外面走,一边嘴角带着从容之意,道:“羽姐儿比我多了太多磋磨,但愿将来的人能疼惜她才好。”
周嬷嬷却是笑了,道:“大成女子成婚怎么也得二十来岁了,早一些的也得十七八。羽姐儿不过十三岁,且早着呢。”
元氏转头看她,便也笑了,道:“倒是我着急了。”
二人正在后院子里剪花枝,却听红枫来报,说是齐国公世子夫人苏氏来了。元氏忙命人将苏氏请来后花园旁鲤鱼池边的赏鲤亭里。
苏氏到的时候,正看到元氏站在亭子里,将手中的鱼食丢入鲤鱼池里。看着池子中百余条一尺多长,各色鲤鱼争相抢食鱼身翻滚的场面,苏氏便笑了,道:“你倒是清闲,害得我白白跑这一趟。”
元氏回眸看到她,二人笑着互相见了礼,元氏知道苏氏是听说了她不去中秋宴会,担心她真的病了,才来瞧她,便笑着道:“不过是有些不顺心,便不想去参加中秋宴会了。”
苏氏也收回了看那热闹翻滚如同开锅了一样的鲤鱼池,而是拉着她坐在亭子边,道:“我今日进宫去拜见云贵妃,得知你递了告罪的折子,还以为你真的病了。如今看来,竟然只是说辞?”
云氏笑着摇头,道:“此话如何说的?不是说辞,是偶感不适。”
苏氏忙捂了嘴,道:“对对对,瞧我这嘴,是偶感不适。”她又道:“你若不去,岂不是整个谢府的女眷都去不成了?”
元氏点头道:“东府便不说了,罢官免职的府邸,况且也没有当家做主的夫人。西府里连个嫡女都不曾有,更是不准入宫了。”
苏氏点点头,压低声音道:“你这里的事情,坊间已然有了传闻,说是谢家世子爷非要舍弃嫡长女,而带着一个不敬嫡母的庶出女儿入宫,闹得你头疼,所以病了。”
元氏点了头,道:“纸包不住火,想必总有一日,世子爷是能知道这其中的道理。”她顿了顿,又道:“我本是想送张帖子去请你的,如今你自己来了,倒是更好些。”
苏氏便知道她是有事求自己,便问道:“什么事情,你说吧。”
元氏命亭子里的下人都退出去,这才压低声音,对苏氏道:“你可知道禹州知府秦伯明?”
苏氏点头道:“那不是你婆婆的娘家哥哥吗?听说也是受了昌宜伯的扶持,才做到了五品的知府。”
元氏道:“如今的四姓之家,鲁国公府出身的朝臣在朝中占十之二三,可有法子将这位秦伯明调任?”
苏氏点头道:“禹州乃江北布政使温大人管辖,他若是向户部提交的年底考核中,不论好坏,这位禹州知府都可被户部调动。你也知道,我娘家的嫂子,便是户部尚书姚大人的妻妹,此事不大,定能成。”
元氏笑道:“我便知道,找你定然没错的。”
苏氏疑惑道:“黛娘,你是想将他升任还是贬官?”
元氏笑道:“只需要这位江北布政使温大人在年底考评折子上将这位秦知府夸赞一番,再由户部调任其至密州参政使便可。”
苏氏沉吟道:“知府为五品,参政使为从四品,这是升官了。只是知府掌管一州行政事务,是实打实的实权,这参政使却上有参政道压着,下有知府掌权,是个不掌权的虚职。黛娘,你这是明升实贬啊。你想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