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缨世家之嫡长女+番外(247)

作者:白鹭夜麒麟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谢千羽擦了擦额头的雨水,站在那雕刻精美的栏杆处,看着山坡下春雨绵绵,烟雾缭绕的园子,笑着道:“倒是有了些仙气。”

宇文信拿着丝帕擦了擦谢千羽头发上的雨珠子,对身后的子冬道:“命人送茶来,我和世子妃在这里赏会儿雨。”

宇文信看着水雾与树影相互映照的园子,道:“看样子一时半会是停不了雨了。”

谢千羽坐在椅子上,挑眉笑着问宇文信道:“这次的雨,不是算计好的吧?”还记得去年去狩猎,宇文信兄弟算计好了要下雨,还提前找好了避雨的山洞,也算是机关算尽了。

宇文信哈哈一笑,也坐了下来,道:“哪有的事?”感情是不承认了。

谢千羽也笑着,看着远处的园子,想着这里本是元家的,那被皇帝拿走的七万万两银子里,也定然有这里的一份。不知道当年外祖父和外祖母是否也和他们二人一样被困在这里被迫赏雨?今时不同往日,这里荒废近十几年,如今的景色定然与当年不同吧?

这边子冬拿来了煮茶的一应工具,与凌寒一起煮起茶来。不过片刻,浓烈的桃花香气就传遍了整个屋子。

子冬端着茶送上来,道:“这园子长久无人,奴才只好摘了些桃花,爷和世子妃尝尝。”后园子无人,老奴们都在前园子,骑马往返有些远了,所以将就一些。

谢千羽抬头看了子冬一眼,笑问:“子冬跟着世子爷多久了?”

子冬想了想,道:“也有十年了。”他从一个十五六岁的小伙子,变成了二十五六岁的单身狗。

谢千羽看着子冬憨笑的样子,尝了一口茶,道:“煮茶的手艺倒是不错。”

子冬挺直了腰杆道:“那是!若不是这煮茶,我也成不了爷身边随侍最多时间的随侍呀。”

宇文信一脚踹过去,训道:“有脸说?你那是蠢得没法子派你出任务!”

子冬龇牙咧嘴,嘟囔着捂着屁股走了,一副敢怒不敢言的样子,惹得谢千羽身边的麒麟卫纷纷低头来掩饰笑意。

隐隐得,在雨幕中隐隐传来一阵咿咿呀呀吊嗓子的声音,宇文信看着迷茫的小妻子,笑道:“这园子旁边是瓦子,住着几个戏班子。”

“我道是千年一梦为红颜,却不知红颜化土作春泥。又道是春泥护花花更艳,哪成想红颜折枝花成枯……”只听那声音远远传来,缥缈得像是那雨中的薄雾一般。

谢千羽笑了,道:“我很少听戏,听过的,也不过是《满床笏》和《花木兰》一类,倒是没听过这样哀怨的戏折子。”

宇文信道:“你生长在世家大族的院子里,自然没有人敢给贵妇千金们唱这样春悲秋痛的戏折子。瓦子里的戏折子大部分都是一些酸秀才写的,大多是些公子才女的故事,世族怕千金小姐们看了,要学那崔莺莺一类,更加不肯让千金们知道有这种戏。”

谢千羽好奇道:“崔莺莺是谁?”

宇文信憋着笑,难得见到谢千羽一副没有见识的样子,便耐心解释道:“是一本《莺莺传》的戏。主要说千金小姐崔莺莺与一位张生的秀才相恋,结果错付终生,那张生抛弃了崔莺莺。只是,到了本朝,这戏本子改了,改成了张生考取功名,娶了崔小姐。”

谢千羽挑眉,这种戏本子倒是真的不能出现在深宅大院里,否则,谢潜璃这类人岂不是越来越多了?只是,这样将女子深深锁在深宅中,更加没有见识,比如,谢潜璃居然用了那样的法子嫁入魏家,若是她稍微用些手段,也不至于这么难堪。即便是嫁入魏家又如何?不过成亲几个月,那之前在谢潜璃及笄礼上献舞的那位舞姬媚娘已然被魏同收了做姨娘了。

宇文信看谢千羽不说话,便道:“改日里,我带你去瓦子逛逛。”

谢千羽挑眉:“瓦子?”

宇文信道:“瓦子里有不少好玩的,比如歌舞、戏曲、套圈、杂耍……哦,对了,还有你最爱吃的路边小吃。”

想起去年七夕那晚吃的不少小吃,谢千羽倒是有些馋了,笑道:“哪天去?”

宇文信算了算,道:“明日回门,回来只怕就晚了,不如,后日我带你去?”

谢千羽噗嗤笑了,道:“那我也该换身行头,女扮男装去瞧瞧。”她还没有去瓦子里玩过呢。

雨一直缠绵到了傍晚才淅淅沥沥小了些,二人打着伞骑马回去王府时候,王府已然各个院子里都掌灯了。

白泽园里虽然有小厨房,可一直没有开过火,也是今日青楠才安排陪嫁的厨娘开始忙碌收拾停当,晚上刚刚开始可以做饭。

宇文信吃着小厨房做出来的简单饭菜,笑道:“嗯,还是小厨房的好吃。”大厨房里管着王府上下几百人的饭菜,自然味道上就欠些火候。他们这些男孩子的院子里也大多不养厨娘,王爷的意思是,免得惯坏了。只是每个少爷都有生母处可吃些可口的,宇文智和宇文信却是没有生母的,所以,总去望江楼吃喝。如今,在家里吃饭,才算是舒服,惬意。

第285章 宇文信的童年

谢千羽看着大快朵颐,嘴边流油的丈夫,微微有些心疼他,也不知自小就没有了娘的孩子,是不是与自己小时候的生活异曲同工?想着,便问了出来:“先王妃早逝,你和大爷是谁带大的?”

宇文信努力咽下嘴里的鸭脯,不在意道:“我娘死的时候,我大概是一岁吧,那时候大哥也才六岁,都是不懂事的年纪。刚开始,是奶娘们带着,后来,云氏嫁进来,便着意添置了些奶娘,又对我们极好。娘子,你不知,小时候我们真的以为元氏对我们这些继子是真心好的。直到大哥十二岁那年偷偷听到了云氏和她陪嫁的的花嬷嬷说话,才知道,这招在后院里叫做捧杀。她惯着我们发脾气打骂奴才,惯着我们嚣张跋扈,惯着我们不遵守王府的规矩,就是为了将我们培养成为真正的纨绔子弟。你瞧瞧如今的四弟和五弟,不也是被她养成了废物吗?”

谢千羽深深吸了一口气,若是当初秦姨娘也对自己和大哥捧杀的话,如今他们兄妹二人还不知是什么德性。

宇文信继续道:“也算是运气吧,大哥是长子,我又是嫡出,所以父王格外看重些,打小就请了十分严格的老师来教授启蒙,否则,我就是真正的京城第一纨绔了。我记得小时候,大哥有一位每日里不会笑,只会打大哥手板子的古板老头丁夫子。丁夫子不但是位学识渊博的大儒,更是师承姑苏蓝家,是个懂得纵横之术的奇才。经过他和众位师父教导,大哥才被太行山的甘醇夫子看中,收了做关门弟子。也正是靠着这些,他才能代替康王府掌管江湖势力,成为江湖上一言九鼎的人物。”

谢千羽点头道:“丁夫子和甘夫子的名字我倒是听蓝七爷说过,都是了不起的学者。”

宇文信笑着道:“他若不是甘夫子的关门弟子,只怕娶媳妇还得有些难度,要知道,王郡马可是个文家,能点头将宝贝贵女嫁给他,就是仰慕甘夫子的缘故。”随后又往自己嘴里塞了一块青菜,继续道:“后来,我长大了些,父王便给我请了一大帮的师父。启蒙师父、诗词师父、武艺师父、兵法师父,每天每人两个时辰地操练我,不过五岁的孩子,每日里只有三个时辰可以睡觉,你说可怜不可怜?刚开始,我日日喊苦喊累,也不知被师父和父王打了多少板子藤条。待我长大了些,知道云氏是个心机很深的毒妇,才开始用心学本事。”

他用筷子指了指后背,道:“你不是问我后背的伤疤怎么来的吗?父王在我十二岁那年就将我丢去军营,十二岁的孩子懂什么?偷偷跑出军营去偷鸟窝,结果人家军营里忽然集合,我就缺席了。待我回去,带兵的将军就打了我四十军棍。那行刑的人,是云氏的人,下了黑手,打得太狠。若不是我自小练武,只怕那年就没有命了。”

他风轻云淡地说着惊心动魄的过往,仿佛这一切,是别人的故事。“后来,我便回了王府养伤,可好几个月了伤口就是不好。原来,府医也是云氏的人,他给我开的药方子没问题,可抓药的时候,每一样都少抓一点点,伤口便愈合很慢。若不是大哥忽然回府,发现了这药渣子有问题,只怕我凶多吉少。我好了之后,就琢磨怎么报仇的事情,只是,这后院我实在是插不进去,军营的人也有血性,只怕不好审问。于是就设了个圈套,先请了父王来我白泽园,之后让我的奶娘郭嬷嬷放风出去,说我已然查出此事时有人陷害,好引得元氏来看我。父王当时被我支着在净房里取东西,我审问那府医和与云氏对峙的过程,他便都听到了。如此才算是揭开了云氏在父王面前伪善的假面具。也是从那之后,父王开始琢磨怎么给我和大哥更多的权利。”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