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氏微微摇头道:“费氏是定远侯的嫡女,来自京外,在京城只有如今的费嫔娘娘一个妹妹互为依仗,说白了,也是无权无势的。她死的时候,费嫔娘娘只是低调地送去了一些悼物,都没有求得皇帝出得宫来。她活着的时候,与康王也是绢蝶情深的,可她去世之后不到一个月,康王爷就娶了现如今的云氏,这其中的蹊跷,谁也不知是怎么回事。”顿了顿,她又道:“康家二爷一个未满周岁的孩子能在康王府那样的后院存活到现在,不是云氏心软就是康王爷有心保护。你去了康王府,可要提着些小心,种种迹象看,这位云氏可不是什么好相与的。她虽然是齐国公府二房出来的,可到底也是贵族嫡女,与你那二妹妹可不一样的。”齐国公府百年世家,教导女儿的法子,与谢家一个刚刚崛起三十年的新贵是完全不同的。
谢千羽随手折了一支秋海棠插在许氏发髻上,道:“外祖母放心,康王府不比谢府简单,此事我是知道的。”随后她笑着道:“若是我敌不过,便去护国公府求助祖母。”一句话引来许氏哈哈大笑。这个外孙女,时而狠辣,时而深沉,时而鬼灵精怪,叫人哭笑不得。怪不得康二爷喜欢她,这样的女孩子,谁不喜欢?
二人正聊着,却听白灵来报,说是云馨儿来了。谢明晟和云馨儿大婚之后,曾经专门去护国公府拜见过的,今日来,不过是宴会上遇到了,再次见一见,聊一聊罢了。
云馨儿过来的时候,二人正在湖边的小亭子里一边喝茶一边赏景。
云馨儿行礼之后坐下,许氏问:“可见过你舅舅了?”上次她去护国公府的时候,元子杰有事外出,没有见到。
云馨儿忙点头道:“外祖父和舅舅都见过了。”顿了顿,她笑道:“连杜小姐都遇到了,还聊了几句。”这位杜小姐的父亲杜志文出身寒门,曾经是北境的一个八品小官,因为一直仰护国公府守卫边疆的高洁,所以在元齐夫妇被贬去北境之后,颇有照顾。如今元家回来,自然是要将其调回京城的,杜家也是上个月刚刚回京的。元子杰在北境的时候就十分钦慕这位杜小姐,所以这个月刚刚与之定了亲。云馨儿继续道:“杜小姐十分爽直。”
许氏点头道:“杜家小姐北境长大,与这繁华京城的小姐是有些不同。”杜小姐今年已然二十一了,一直没有订婚,如今也算是有了着落。许氏继续道:“婚期已然定了,十月初八的婚礼,你们两个,可要准备好喜礼了。”
谢千羽笑道:“外祖母真是奇怪,舅舅成亲,我们准备什么喜礼?当是舅舅给我们准备红包才是。”
许氏直说谢千羽财迷,顿时三人都笑成一团,丫鬟嬷嬷们也纷纷掩嘴而笑。
正说笑着,白灵又来了,行礼后,道:“小姐,谢府收了宫里发出来的绿头签子,九月初一草原秋猎,依旧是虎神关外十里处的虎神滩扎营。绿头牌点名了伯爷、夫人、携带晚辈一起伴驾出行。”
许氏点头道:“只怕你母亲又要与你父亲争议是带你去还是带四小姐去了。”
白灵摇头道:“此次绿头牌并未说带几位晚辈,只怕是可以阖家出行的。”
云馨儿皱眉道:“二妹妹的婚礼就在九月,婚期本就很近,如今秋猎,只怕是永安侯府也要伴驾的,如何操办婚事?”
许氏转头看云馨儿,在场人都没有想到此事,她反应居然这样快。
云馨儿继续道:“按理说,若是府中有婚丧嫁娶的大事,便可以上奏,不去伴驾。”
许氏道:“魏家不会放弃这个表现的机会,是一定会去的,这二小姐的婚事,只怕是要提前或者推迟了。”
第211章 兄妹为财反目,元氏收回嫁妆
谢千羽沉默片刻,道:“或许会留下几人操办婚事,其余人继续伴驾。”许氏和云馨儿不知道谢潜璃婚事的缘由,可她却是知道的。魏家此时应该早已回过神来,是中了谢潜璃的圈套,可奈何婚事已然定下,贸然毁约名声实在是不好。再加上谢家好歹是与护国公府联姻的,也不可太过得罪,婚事还是要举办的,只不过会不那么隆重罢了。
魏家选择的办法与许氏料想的一样。下午,魏家二夫人又来了一次,与谢征夫妇和谢绍夫妇再次商议,将婚事提前至八月底办理,然后九月伴驾出行。
当谢千羽听说谢潜璃婚事提前,帐设司开始加班加点赶制婚服和盖头之后,摇头无奈道:“婚期如此仓促,只怕是意外不断了。”
陆氏身为小家女,有元氏暗中帮助,打理东府平日里的事物还算得心应手。如今前面刚刚张罗了一个及笄礼,还没有回过神,就继续操办婚礼,即使是使出了浑身解数,也有些忙得脚不沾地。八月二十八的婚期,可只有一个月了,准备时间整整缩短了一半,有些复杂的东西,便来不及准备了。
曼娘站在谢千羽一旁伺候她茶水,道:“我听说东府开始准备嫁妆了,二小姐拿出来不少名贵东西呢。”
谢千羽目光并没有从手中的书本上移开,嘴上道:“先二夫人朱氏死后,她打理了一年多的东府,定然往自己腰包搜罗了不少好东西。”
曼娘道:“先二夫人留下了些嫁妆,她竟然搜罗了大半,只留下些不值钱的给二少爷,此时二少爷已然听说了此事,正往碧云轩赶呢。”
谢千羽嘴角轻轻笑着,道:“为利而聚,自然也为利而散。”当初她们二人联合起来对付凌霄园,如今涉及各自利益,自然反目成仇。
曼娘不解道:“可先二夫人出身十分低贫,她嫁过谢府的时候也不过是十二抬嫁妆,朱大人也是因为她才升了工部郎中,且早已致仕……”她哪里来的银子?还至于兄妹两个为了这个翻脸?
谢千羽看了一眼满脸八卦的曼娘,笑道:“祖父当年在外做官,祖母跟随而去,临走的时候,曾经将谢家交给朱氏管理过大半年。后来有一次过年回来,祖母见账面不干净,却又不会查,便出了个主意,二叔四叔分住东西两府,各自管理自家院落,而大房中馈便交给了秦姨娘。”
曼娘恍然大悟道:“哦!怪不得。”只怕那大半年朱氏贪污了不少银子和东西。“那……会不会夫人的嫁妆……”当年夫人昏迷不醒,嫁妆被谢府那些不要脸的分赃干净,这些年虽然找回来大半,可保不准真的有遗失在东府的。
谢千羽点头道:“自然是有的,一套十二尊的琉璃元宝弥勒佛、两个金项圈、一套六杯的金酒器、一对金葫芦盘蛇的桌子摆、一顶金镶蓝宝的牡丹花冠、一对儿金镶红蓝宝玉如意,哦,对了,还有一套鎏金的首饰盒。”
曼娘张大嘴,皱眉道:“怎么大都是金的?”
谢千羽轻笑道:“朱家本就是小门小户,后来朱大人在战乱的时候买了个八品小官做,新朝建立之后,才因为女儿嫁得好,爬上了五品的工部侍郎。”
曼娘点头,原来如此。怪不得只贪污这金子做的东西,殊不知那些玉类才是真正的价值连城。“那小姐不去将夫人的嫁妆拿回来吗?那可是咱们大房的东西。”
谢千羽道:“傻丫头,我都知道得这样详尽,母亲会不知道吗?母亲刚刚已然叫周嬷嬷拿着嫁妆单子去了,二婶是明白人,自然会将东西归还的。”
曼娘拿着茶壶,掩嘴笑道:“感情周嬷嬷去东府是要东西了,我说怎么带着十几个丫鬟呢。”
周嬷嬷要嫁妆之路虽然有些曲折,可到底是要回来了。谢潜璃和谢明迁没有想到,兄妹二人争执半天,差点大打出手,最后却一个都没有落好,好东西全被继母物归原主了,不论他们如何胡搅蛮缠都没有用。
周嬷嬷抱着东西喜滋滋走了的时候,谢潜璃差点哭得断了气去,那可是她处心积虑好几年积攒的东西。瞧瞧,这剩下的嫁妆还有什么?前朝不知什么私窑里出的花瓶、内铜外金的梳妆匣子、名贵却不时兴的丝绸、时兴却不名贵的首饰……天哪!这叫她在夫家怎么有脸抬头做人呀!那可是四家之一的永安侯府!
压不下这口气的谢潜璃跑去找了谢二爷,好好哭了一顿。谢二爷觉得因为维护谢家的名声,便让女儿嫁给了魏家三少爷,有些亏待这个孩子,便吩咐陆氏好好着意添置了一些好的陪嫁,这才使得哭闹不休的谢潜璃稍微安静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