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敬亭山(23)

作者:俗名君滢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很快,王慎真便回了话说在万鹤楼等她。

她换了常服,出门赴约。

京城繁荣,比起西北那寸草不生的地儿,这儿可算是人间仙境了。

林安不由得四处打量。

卖糖葫芦的人穿街走巷,身后带起了一阵甜腻腻的微风;两边街既有成衣铺又有饭馆儿,偶尔传出一阵吆喝声伴随着饭菜的香风。

行人比肩接踵,身上衣袍许多华丽不已,跟粗衣粗布的百姓一齐穿过这长长的一条街;树下小童唱着“今日明,地上亮,娘亲把我好打扮”的歌谣,旁边还有小童蹲在地上斗着蛐蛐,比上一回林安进京不知繁荣了几倍。

这便是俗称盛世了吧。她这样想着。

即便熙正帝对吴端不公,但不可否认他是个好皇帝。

行至一处拐弯,林安便听到一阵响亮的说话声,

“说时迟那时快,吴端大将军一刀将贼人劈于马下,鲜血飞溅到大将军脸上,让匈奴一阵心惊胆跳……”

林安一看,原来是说书人摆着一桌子,上头放一盏茶,手中握一柄扇子,正大刀阔斧地说着吴端打战的事情,仿若亲身经历了一般。旁人听的一阵入迷,看着说书人的眼睛瞪得大大的,连手中的馒头掉在地上也不知晓。

林安笑了,这时有人拍了一下她的肩膀,她回头一看,便看到了王慎真。

他解释道:“我方才在酒楼中便看到了你踌躇在街上,许久不上,便下来接你了。”

林安笑,指了指那说书人:“听到将军的名字,便停下来听了两句。”

王慎真闻言,也停听了两耳,脸上却稍稍僵硬了一下。林安看到了就有些疑惑,这时他身边的小厮捂着嘴笑着小声道:“林副将不知道,话本是公子写的。”

“???”

林安惊了:“不是吧?”他写这玩意儿王从景会乐意?

那小厮察言观色,又解了她的疑惑:“副将您不知道,丞相一无所知。”

王慎真立即打了一下他的脑袋,骂他:“把我老底都揭了,本公子让你说话了吗?”

林安忍俊不禁,眼神上下扫描着他,感叹道:“不得了啊,都会写书了。”

王慎真挠着脑袋,一边咽口水道:“这不是缺钱花嘛。”

林安笑了:“你不是丞相府公子,怎么缺钱了?”

他吞吞吐吐,最后才说出来:“在府外养了个小娘子,花钱就快了嘛……”

林安听着,眼里的笑意少了许多,不过一瞬,又重新笑了,拍着他的肩膀道:“那便恭喜你了。”她转移话锋:“时辰不早了,快些吃饭吧。”

王慎真连忙点头,狗腿样有了三分,连忙拉了她往万鹤楼进。

万鹤楼横梁乌黑,数不清的字画挂在上头,鱼虫鸟兽、梅兰竹菊,应有尽有,虽然繁乱,却散发着浓浓书墨味。连酒楼也作此打扮,里头有许多贵人也不必多说,亦有些书生戴着冠带,斜斜坐在琉璃窗旁,看着护城河摇头晃脑,打算作诗写词。小二穿着青色短衣,端着饭菜七弯八拐,到了客人的桌后又连忙说福气话,惹得贵人眉开眼笑,给他赏银。

王慎真看着她四处打量的模样,言语中颇为得意:“怎样,这万鹤楼宴请林兄也算尽心了吧。”

林安闻言,笑看着他,他身后仿佛有条尾巴高高翘起,仿佛等着被夸的狗儿。

林安不由得在他脑袋上秃噜了一把,手感仿若年少时养的狗儿。

王慎真让她摸得一震,跳开三步远不可置信道:“男儿脑袋怎能被随便摸!”

林安也才想起来,直道:“手误手误。”

王慎真本想继续发火,但看着他林兄道歉诚恳的模样,努了努嘴,偏头“哼”了声,道:“我岂非那种小气之人,念你是手误,那便算了。”

林安连忙说两声是。

闹了这半会儿,王慎真才重新带着她上二楼,随即跟上来的是小二。

王慎真扬着下巴道:“先上一壶六安瓜片。菜就来一道京酱肉丝,一道抓炒鱼片,黄焖鱼翅、白菜豆腐也来一道。”说到这儿,扔给小二一两银子:“快去,爷在这儿等着。”

小二连忙接住赏钱,“欸”一声,高声说:“多谢王公子!”便关上雅间,出门去了。

六安瓜片上得很快,茶叶翠绿有光在白瓷壶上头转悠着,王慎真给她斟了一碗,香气清高,入口滋味鲜醇,直让人天灵清明,神台安稳。

林安喝了茶便想着忽悠着他的话:“你此番出来,银钱可够?”

王慎真神色稍窘,大声道:“我刚拿了月钱,又有家中长辈补贴,宴请林兄必是绰绰有余了!”

林安正是等他这话,语气中颇带着烦扰的意味:“如此说来,你家中长辈岂不是知晓你宴请我?我不过区区中郎将,他们不生气?”

王慎真听不出她话语中的打探,只是道:“我爷爷知晓我昨日找你,今日你让人带话给我,便知晓了我要在万鹤楼宴请你。这补贴……”他有些羞赧地挠了挠头,“还是他给的。”

林安心下重重一跳,脸上却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

但问到这里,她也不好再继续,只是笑着说:“丞相大度,这顿饭看来还得感谢他了。”

王慎真挥挥手,不甚在意,这时正好小二进门,将菜端了进来,两人便揭过不提了。

……

第四十一章

吃完这顿饭,直到申正才回去。进门之后她给吴端行了礼报备,以免吴端寻她不及。但吴端看到她回来也没多说什么,只是让她早些回去歇息。

次日,宫里圣旨便下来了。

朝前公公捏着细细的嗓音朝着跪在他面前的众人高声念着“吴端忠君爱国,西北匈奴肆虐,岭南安稳,岭南军拨十万给玉林军”云云,但林安这下心底明白了,此行进京,怕就是这件事情。但贸贸然又给十五万将士给吴端,心里又没底,只得将人召回进京好好说一番,只怕是吴端也承诺了什么。

这次回西北,怕是要找着天时地利人和将西域一举攻下来了。

而途中刺杀,怕是有人听到了风声,那些人宁愿西北年年遭受匈奴的攻打,也不愿意让吴端军中再多十五万将士。

但这些事情只是林安心中所想,也没什么依据,只得憋在心里。

圣旨一下,便是拍板定案。岭南来的将士能不能适应西北还另说,但他们是必得回西北了。而十五万将士,自会随后到西北。

于是这一日吴端放了所有人一日假,让没在京城逛过的下属好好看看京城。得知此消息,众人不由得高呼一声,连忙对着吴端行礼道谢。

凑着热闹就去看那所谓的盛会,看着人家比武就一阵热血沸腾,恨不得自己也上去比划一番;还在下面对着擂台指指点点,惹得旁人都想将他们赶走。

这一闹便是大半日,更别说晚上还被这些人抓了一同喝酒。这人啊,胆子一上来就不管不顾了,连吴端也被拉着加入喝酒的行列。

但平日里吴端也算是豪气,也不呵斥这些人,甚至是所有人中喝的最多的一个。

众人连忙叫好,直至大半夜才散。

次日清晨,众人又披着寒露起身准备回西北,一个个神采奕奕没有半分宿醉的影子。

毕竟西北呆久了,烈酒诸如烧刀子之类也不过是暖胃罢了,更别说京城这性温的酒,只是刚好喝到起兴罢了.

但其他莫多说,赶着天好,看着吴端跟太子道别,一行人便启程了。

回去时的路与来时的路并无不同,只是到了原来那茶肆之处,茶肆孤零零地留在那儿,只是那善谈的小二早已不见踪影。

众人赶路赶得累,即便没有热腾腾的面片汤喝,也停留在那儿歇脚。

只是过去一看,那里早已落了一层灰,仿若那日林安一行人走了之后便再也没有营业。

林安见此,便低声提醒吴端:“将军,此处怕是有异,将军要小心才好。”

吴端毕竟经历了大大小小战争的人,即便听了林安的话,心里依旧有些小小的不以为意。特别是他的作风,本就是无所恃。

其余将士瞧见了林安谨慎的模样,心下有数,也细细注意着周围的动静。

林中凉风阵阵,寂静无比,连鸟叫声也无,这寂静仿若一张大口将这小小茶肆包围住,只待这茶肆的人成为瓮中之鳖。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