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怒从心头起,但也知晓此时并不能贸贸然杀死这些草芥人命的匈奴,只得按下怒火,探头将外头情形一一细看清楚,记在心中。
因宋敬亭在前,朱巡随后,再到林安,能探出头看得只能是前面三人,后面两人便时时注意着周遭。林安刚一探头看,便瞧到了两个俘虏拉着一车物什。黑褐色的物什堆在上头,那便是一车的生铁。
林安皱眉,再看四周,周围匈奴莫约有几百人。地势如此险峻,救人极为不易。
这探头三人细细将地势与守卫记于脑中。
辰时三刻,便立即回去。
几人回到山洞中,朱巡便立即吩咐骑马回关,此事不得有半分延误。
将士们领命,立即翻身上马,随着号令,□□马儿急速奔跑回城,带起身后滚滚沙尘。
……
一回到军中,朱巡立即向吴端禀报此事,俘虏为真,铁矿亦是为真。
若是真如那两个逃出来的百姓所述,被掳了半年,那西域怕是已经造了不少铁器。
吴端立即将此事快马报给熙正帝,望得到朝廷重视。
反看林安与宋敬亭,二人回营后,便有些默不作声,对着一同来往其余将士的招呼,也是草草说了两句便敷衍过去了。
关上帘帐,才说起此事。
“铁矿一事,怕是很难出兵。”林安手上捏着水壶,皱着眉说道。她想到那些瘦骨嶙峋的百姓,眉头就不禁紧紧皱着。
宋敬亭声如水击石般令人舒缓:“若不是因为被掳走的百姓,按着谁发现谁占有的规矩,此事本就不占理。若是大梁紧紧因为铁矿一事便出兵西域,怕是要被天下人指断脊梁骨。”
“按着就俘虏的理儿,也有出兵的由头。”他们心底都知晓,这铁矿本就稀少,更不能让西域掌握在手中,否则,这对打战来说,胜算便大大降小了。
但话是如此讲,按着那地势,再看那风沙满天,马儿骑了好几日才能到那铁矿之处。
“那铁矿在西域与关中之间,要养活那些被掳走的百姓和匈奴,便要粮食,若是能找到放置粮食的地儿便好了。”
林安此话一出,同宋敬亭两人便眼前立即一亮,心里立刻有了想法。随即,他们大步往朱巡营帐而去。
朱巡此时正从吴端那儿回来,刚回到门口,便看到了这两人速速而来。
“何事?”朱巡看着这两人的神色如此问道。
林安抱拳行礼:“此事不为外人所知。”
朱巡闻言,上下打量了他二人一眼,便道:“随我进来吧。”语毕,他将自己营帐帘子拉开,将二人迎进来。
一进去林安便立即禀报:“朱副将,属下关于俘虏一事,有话要说。”
“说吧。”
林安开门见山:“那俘虏之处离西域并不近,想来,因是在那处放置了粮食。若我们将粮食据为己有或烧了,匈奴定会大乱阵脚,如此,与我军正是好事。”
朱巡闻言,沉吟半刻,点头:“你说的不无道理,只是,将军已将此事上报陛下,是否出兵,还得看陛下旨意。”
“那并非出兵呢?”宋敬亭上前一步开口。
“此话怎讲?”朱巡将眼神放到他的身上。
宋敬亭不卑不亢,眉眼中似有千山万水,缓缓道:“那处地势不利于出兵,但我们并非出兵,而是神不知鬼不觉将人救出来,又将挖出的铁占为己有……”
他这话一出便戛然而止,朱巡定定看了他二人两息,才沉声道:“我便知晓你猜出了车中所运之物,没料到竟憋到了有计谋才说。”
其实后头的话一出口宋敬亭便悔了,连林安也没想到他居然快言快语,快到让他面上都带着一丝懊恼。
朱巡边说话边往外头走:“既是你二人的计谋,便随我去禀报给将军吧。”
宋敬亭抬头,面上又恢复了先前的波澜不惊,而林安眼角带了笑意,两人一同说了声“是”,就跟着朱巡前去了。
……
……
第二十四章
几日后,吴端正与军师商量着计策时,终于收到了熙正帝的旨意。
不出所料,铁矿一事一出,便在朝廷中掀起了风雨。这回,终于没人再唇齿交锋,只一致让熙正帝下旨命玉林军将那铁矿拿到手。
而旨意下到吴端手中时,他早已做好决定。
林安与宋敬亭更是首次进入吴端营中同几位上司讨论着该如何神不知鬼不觉的事情。
仔细说来,吴端甚是开明,知晓了二人的想法,认为可行,便让二人一同商量着这法子。
“可让一行人先行打探那粮草放置在何处,把粮草解决了。趁着深夜,派五百人将那些匈奴全部杀死,再让后头蛰伏的将士将生铁运回去。”吴正如此说道。
吴端闻言,撸了下胡子:“善。”
即刻便下命令:“宋敬亭与林安二人再带着一人寻粮草之处,探探敌军虚实。朱巡带人将匈奴解决,李勇随后带兵将黑铁运回来并断后,莫要让匈奴打草惊蛇。”
“正儿。”他拍着儿子的肩膀,“你便跟着朱副将,将匈奴杀个片甲不留。”
吴正行礼:“儿子领命。”
吴端又道:“若是被发现了,便立即发信号,让后头的将士一举进攻,速战速决。”他顿了顿,“此行不成功便成仁,必要斩草除根,莫要留下祸害。
“是。”
吴端再次问了那两个逃回来百姓,确认了那儿守矿的匈奴约是有五百余人,才下令。出到外头,李勇与朱巡便立即去点兵马。
林安同宋敬亭想了想,报给副将说要贾五方一同前行,很快便同意。
贾五方一头雾水跟着两个都伯,待林安说明了是何事,他才一脸红光回去领干粮。
午时一到,三人立即驾马而去,马蹄高高扬起,尘土飞扬又归于平静,很快不见了人影。
夜晚,三人再次歇在了先前停留的山洞,林安瞧了眼熟睡的贾五方,又远远看着站在洞口的宋敬亭,走到他身边。
宋敬亭此时正在思索那日口无遮拦的事,便听到了她微小的话语声:“我原先以为你对俘虏并不在意,但那日听到了你脱口而出的话,才发觉你心里是担忧的。”
“宋敬亭,你心里有百姓。”这话,是她那一日就想说的了。
而听到这话的那个人,眼神居然闪烁了起来,仔细一看,竟有一分羞赧。
林安不由得无声笑了,又紧紧抿着嘴,怕被他发现。咳了一声,拍了拍他的肩头,说道:“我休息了,该我守夜你再唤我。”
宋敬亭也不理睬他,只定定看着原处荒凉,但她知晓他听到了,便抬步往里头而去,不再看他。
……
这回的前进,不再同先前一样摸摸索索,而是让座下烈马快速前进,不足两日,便到了目的地。
宋敬亭拿出地图放在火光下,对两个人说:“我们需得在今夜便前去打探,由此处进。”他指着中间的甬道,如此说道。
又指着出口的两边:“此处便有匈奴守卫,需得引开他们,才能进入里面。”
林安与贾五方点头。语罢,他们便带着火折子出发了。
今夜无月,唯有三个探子对着在微风中摇晃不定的火光前行。
……
第二十五章
“瞧着那处了吗?”宋敬亭在凸石后头对着两个抬头查探的人说道,手遥遥指着矿洞正前方一处堆着木头的地方,那一处只有一个守卫把守,极易偷天换日。
林安点头:“那我往左方造出动静,你便立即往右方而去。”
那铁矿的入口,正好在他们躲着的左手方两百米处,而白敬亭指的那处,又是铁矿入口处左边,离着洞口还有距离,不怕被发现。
此时深夜,铁矿口有动静,必会让匈奴提心吊胆前去查看。
宋敬亭点头,林安立即将手中石子掷到一处黑暗处,那儿有凹陷,才能让匈奴注意。
果不其然,有好几个匈奴举着武器谨慎前进。
“贾五方,你立即往右边跑出去,引走那些匈奴。记住,别让他们追上你,只能让他们以为是错觉。”林安说道。
“是。”话语一落,他立即往右边跑去,立即引起了右边几个守卫的注意,幸而此时无月,黑不溜秋,她又知晓贾五方在营中以脚程快速而闻名。
几名匈奴被引走,宋敬亭身影如豹,不过瞬息便到了那守卫身后,一击将守卫击倒,拖到后头。再次出现时便是匈奴的装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