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公主今年才五岁,正是可爱的时候。她的母妃是苏氏,位份也高。夺过来养是不可能的。她就是要表个态而已。
这个孩子,此时就是最好的工具。
太后看了乌拉那拉一眼,就笑道:“喜欢小公主,就自己生一个。”
乌拉那拉手藏在袖子里都攥紧了,脸上却有些羞意,“臣妾都多大年纪了?还生什么呀?要是万岁爷恩准,以后接了哪个宗室家的格格来,能放在妾膝下养着,不至于叫膝下空虚,就是臣妾的福气了。”
乾隆不由的多看了乌拉那拉两眼。
钮钴禄太后拍了拍乌拉那拉,“你能想的开,就是再好没有的事了。”说着,就颇有深意的看了儿子一眼。
这些事,林雨桐是不知道的。她最近也是被拜访的人吵的够呛,先是吴扎库氏,几乎是天天来。她住到王府的庄子上来了,就是走着溜达也能过来,于是就见天的往这边跑。主要是躲事的。皇后之位虚悬,多少人家着急呢?别说吴扎库家了,就是跟吴扎库氏有点瓜葛的,都带着她家的姑娘拜访,为的就是给太后引荐。还有耿家,联姻一代一代的,牵扯的多了。
这边还没走呢,十六福晋又来了。本来妯娌之间也不是多熟悉,再加上这种情况,郭络罗氏倒是没那么大大咧咧的,像是吴扎库氏似的不拿自家当外人。到哪话里话外的,还有诸多的打探在里面。
而原身的娘家,已经连着递了几次牌子要见了。
在林雨桐都觉得要受不了的时候,圣旨下来了。什么也没改变,还是册封了皇贵妃乌拉那拉氏为继后。
当然了,在这事上,乾隆表现出的是对太后的退让,反正一切都是太后您的意思,儿子是孝子,这次听您的话。
因此,册立乌拉那拉是皇后,是太后下的懿旨。懿旨中说的非常清楚:
“皇后母仪天下。犹天地之相成。日月之继照。皇帝春秋鼎盛,内治需人。娴贵妃那拉氏、系皇考向日所赐侧室妃。人亦端庄惠下。应效法圣祖成规。即以娴贵妃那拉氏继体坤宁。予心乃慰。即皇帝心有不忍。亦应于皇帝四十岁大庆之先。时已过二十七月之期矣。举行吉礼。佳儿佳妇。行礼慈宁。始惬予怀也。钦此。”
乾隆还给这旨意回应了,是这么说的:
“朕以二十余年伉俪之情,恩深谊挚。遽行册立,于心实所不忍。即过二十七月。于心犹以为速”。这是说因与前妻感情深厚,觉得皇后刚去世不久,尚在大丧期间就想着册立新后,“心有不忍”,即便是过了二十七月可仍然觉得太快。
就选在这么个册立新后的时候,人家特地向前妻告知此事,还颇为认真的解释了一番:人家说他跟先皇后举案齐眉,白头偕老,这一直就是他的夙愿。因着对先后的感情,续弦这事是怎么发生的呢?可是没有办法呀!总得有人孝顺太后,下率九位吧!皇后这个位置啊,这是一个要缺,不容虚置。
这话说出来乌拉那拉氏是个啥感觉呢?这个皇后之位做的高兴的起来不?
林雨桐撇嘴,好像这二十七个月里,你就孤家寡人的过了?还不是美人一个一个添!
在圣旨下了的当天,乾隆就带着乌拉那拉氏过来了,带来拜见林雨桐。
四爷就没见,在学堂对面那个庄子里新设的玻璃作坊呢,乾隆溜溜达达的过去瞧去了。只留下乌拉那拉面对林雨桐,只剩下尴尬。
她看起来还不如林雨桐年轻。
林雨桐笑了笑,指了指边上,“坐吧。”以前也应该见过才是。
新上任的皇后就坐过去了,身上的喜意几乎是没有,很是沉稳内敛。
林雨桐看她,直言不讳,“有句俗话,叫做后娘难当。面对皇子皇女,你不是后娘,但之前有原配比着,过的不会轻松。”
这般直接的说出来,皇后的鼻子就一酸,“皇额娘说的是。儿媳也不知道是该喜还是该忧。”
“喜还是要喜的。”林雨桐就道,“至少是妻,至少在百年后,同穴的人里有你。至少你现在在宫里的日子能好过一些。”
皇后勉强的笑了笑,这话却不知道该怎么接……
第364章 故国神游(25)三合一
“皇额娘……”皇后克服了很大的心理障碍,这才张口叫出了这个称呼。眼前的母后皇太后真的太年轻了。
林雨桐倒是没有什么尴尬不尴尬的,抬头疑惑得看她,示意她有话就只管说。
皇后看向林雨桐,“皇额娘,不瞒您说,等真的坐在这个位置上了,儿臣……突然不知道这个皇后该怎么做了?”她起身,缓缓的跪下去,“请皇额娘教我。”
林雨桐一把将人给扶住了,“第一,你得学会一条,别轻易下跪。你不用怕对我礼仪不周,你是大清国的皇后,皇后立起来只要大的品性上没问题,只要不干蠢事,连皇帝都不能轻易将你如何,不要如此的战战兢兢。”
皇后被扶起来坐在边上,眼里带着几分祈求,“儿臣以为,皇后如何做,得看换上对皇后的爱重有几分,信重有几分?”
这话也不能算是错的。就像是四爷,对自己大撒把,那自己的自由度就很高。反之,你做什么都可能引起对方的不满,如何能不战战兢兢?
林雨桐叹了一声,“如何做一个皇后,这个没有成例。对于你来说,你首先想的不应该是如何去做一个好皇后,而是你得先保证你永远是皇后。这个位子坐稳才是顶顶重要的。这一点,我帮不了你。不过,你回去可以翻翻史书,看看之前那么多皇后都是怎么做的。不要过高的看待皇后这个身份,但也不用太低估了它。不管是成了贤后的皇后还是被废的皇后,多看看……成有它相似的理由,废也有其相似的地方。等你把这些都看懂看透了,皇后怎么做,你自然就明白了。”
这话已是指点!皇后的心思被林雨桐的这句话带走了心神:你得先保证你永远是皇后。
这话如何能不叫人害怕!这代表的意思,岂不是连这位母后皇太后也不看好自己?
林雨桐见她神色黯然,便也肯定她几句:“你之前说的,也有道理。人皆偏私,皇帝的心向着你,你错的也是对的。反之,若是心不向着你,你对的也是错的。这个度怎么去调停,得你慢慢的自己摸索着……”
皇后这才恍惚找到了自己的声音:“谢皇额娘提点。”
除了这句干巴巴的话之外,突然不知道还能说啥。
林雨桐张了张嘴,还是算了,暂时啥也别说了,交浅不能言深。她起身往厨房去,“要跟我来看看吗?”
总也不能枯坐着呀?
皇后就跟去了,伺候的人都留在院子外面。
厨房不大,就在小院里。大锅灶小炉子,应有尽有。她站在你厨房里也不知道能干什么。
林雨桐给她指了个差事,炉子上炖着汤,“边上有凳子,你坐那看着汤,别叫溢出来。”
那玩意慢火炖了半天了,也没溢出来。
皇后觉得母后皇太后很亲和,如此也缓解了她的尴尬。
林雨桐忙着做饭,今儿有两人来,必然是要留下吃饭的。冷热荤素,搭配八个菜外加一个汤就足够了。
皇后就看着林雨桐是真的不借他人之后的择菜洗菜炒菜,腰上围着围裙,袖子微微卷起,手脚麻利,显然一直是亲自动手的。她做的很熟练。
只闻着那飘出来的香味,就知道手艺很好。比御厨丝毫也不差。
她讷讷的道:“皇额娘,儿媳不会做。”
林雨桐就笑,“会不会做有什么关系?不用逼自己学些不擅长的东西,你是什么样儿的,就是什么样的,不用为谁刻意的去做什么,把你擅长的做好了,做到极致了,那便是好的。”
皇后便不由的去想,我到底擅长什么呢?
想完了又不由的苦笑,其实也没什么擅长的。抄佛经?写的一笔还算看的过的字这算不算?不算吧!宫里的才女不是没有。更何况,朝中有的是书法名家,皇上看不上一个小女子的书作。刺绣?宫里哪个女人一点针线活也不会干的?做的再好,好的过精挑细选的绣娘不?
她两手的手指不由的搅在了一起,越发的觉得屁股下面的那把椅子虚了。
饭菜上了桌,四爷带着弘历也回来了。
林雨桐没见弘晖,才要问,四爷就道:“跟弘曕在作坊,弘昼也过来了。饭菜叫人送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