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蜜桃(75)

恒王与岑嘉树交谈结束后,粗通音律的泰王叔忽然发问:“你昨日奏琴,是有备而来,还是临时起意?”

“回王爷话,是临时起意,”岑嘉树大大方方地坦诚,“前头的正定伯府小公子侯允亮相后,场面有些乱,我便想着取个巧。”

有那侯允在前莽撞地大放厥词,引发全场哗然,若再循规蹈矩上来吟诗或激昂陈词,说什么都没人会认真听的。

泰王叔笑道:“你这小子倒是个刁滑机变的。那你所奏的曲名是?”

岑嘉树执礼对答:“《雅言抒怀》。”

“这曲子耳生,却是好曲。雅韵疏阔,恢宏激荡,竟有几分古朴庙音的气象……”

泰王说话间,岑嘉树略掀眼帘,正好与李凤鸣兴味挑眉的目光不期而遇。

*****

因为正北锦棚有太子在,护卫周全、安防缜密,所以辛茴今日并无机会就近同赏岑嘉树。

于是等到集望正式结束,李凤鸣退出辩理场后,沿途就忍不住与辛茴说起了小话。

“……不骗你,是当真好看。画像上没看出来,竟是瓷白瓷白的。他一进来,我觉得整个棚子都亮了许多!”

辛茴被她这描述逗得心痒痒:“莫非就是大家常说的,一白遮百丑?”

“什么遮百丑,半点都不丑!他五官生得极好,更难得的是还有几分外润内方的心性。诸多优点聚拢于一身,该说是相得益彰吧。”

为了证明自己的眼光,李凤鸣诗兴大发,摇头晃脑地随口笑吟,“那可真是‘瞳如玄玉落星光,眉飞入鬓挑朝阳。霜糖散入春晖里,揉化清风解愁肠’啊!”

她虽颇激动,但还不至于彻底忘形,声音并不大。

不过她又忘了,以萧明彻那过人的耳力,只这么几步的距离,音量大小对他而言没太大区别。

萧明彻正走在前头低声与战开阳说事。

李凤鸣话音刚落他就猛回头,目光锐利如隼,横眉冷笑。

“王妃好文采,失敬。”

李凤鸣被他那冷笑冻得头皮发麻,莫名心虚:“东拼瞎凑,信口胡诌罢了。别误会啊,我可是个正经人。都是辛茴,哭着求着非要我讲!”

无辜背上沉重大黑锅,差点被萧明彻满眼飞来的冰刀剁成冻肉泥,辛茴扭头对空翻了个冤屈的白眼——

淮王殿下,您可千万不要偏听偏信!

明明是李凤鸣殿下见色起意、言为心声。

她辛某人可以向天发誓,绝对没哭没求,绝对没有。

*****

入夜,李凤鸣躺在帐中睡不着,左思右想,还是觉得应该提醒萧明彻一件事。

“诶,你想不想听我说说岑嘉树的……”

枕边人毫不犹豫地截断她的话:“听你再为他赋诗一首?恕我直言,不想。”

说完,还极其幼稚地翻身背对她,好像这样就能将她的声音挡在耳朵外。

李凤鸣挨挨蹭蹭地靠过去,以指尖轻戳他的背心:“我保证不作诗了,真的。跟你说个正经事。”

萧明彻僵了僵,浑身上下写满拒绝:“深更半夜,我并不想听什么正经事。”

“那你是想听点不正经的事?”李凤鸣闷声笑着逗他,“若不然,我也为你赋诗一首?”

被个女子品头论足,并以不着调的诗词歌赋夸赞外貌,这对堂堂大齐淮王殿下来说,其实是很轻浮的冒犯。

按照齐国的习俗与规制,哪怕那个女子是他的妻子,也断不能如此。

因为这多少有点“上对下”的审视意味,是高位者看见可喜小玩物时的消遣心态。

萧明彻被她堵得进退两难,顿时恼了,倏地翻身压制,忿忿咬上了她的唇。

在热火朝天的嘤嘤嗯嗯中,李凤鸣咬住被角,在无边的愉悦中浮浮沉沉,泪流满面。

这位淮王殿下可真是个严以待人,宽裕律己的两面派。

不许她说“不正经的话”,自己却肆无忌惮做起“不正经的事”。

真的过于肆无忌惮,她怀疑自己腰快折了,嘤。

*****

集望结束后,得到“望”字牌的两百位士子就进入比文。

有些落选士子立刻收拾行囊,原路归乡;有些则继续留在雍京,开始设法谋求别的出路。

齐国无科考,读书人寒窗十数年,若不能入朝为官,又不甘心余生平凡劳苦,仅剩的出路无非就是投效高门,成为幕僚谋士。

谋士择主,若真想有所作为,成年开府的各位皇子自是首选。

齐帝膝下目前已成年的皇嗣女多男少,受封开府的皇子总共就五个。

除太子外,只恒王萧明思和淮王萧明彻是亲王爵,余下两位仅是郡王。

齐国的郡王爵几乎是摆设,所谓议政权,也仅仅是向齐帝单独上奏折而已。

一般情况下,郡王不出席任何朝会,连在百官面前表达观点的机会都很少。

进郡王府做幕僚显然没什么施展余地,东宫又不好进,于是恒王府与淮王府便门庭若市。

自集望结束的次日起,萧明彻最主要的事务,就是耐着性子在前厅接见一茬茬的落选士子。

他不擅也不喜应酬场面,可府中难得有机会挑选幕僚,不喜欢也只能忍着。

本就不太畅意了,偏生李凤鸣还执着,一连两天都见缝插针追着他,非要与他谈岑嘉树。

若是夜里,想要堵李凤鸣的嘴,萧明彻还是有点优势的。

可白日宣……那什么,总归不合适。

被烦了两天,他最终还是生无可恋地投降了。

“你到底想说什么?”

有风吹过莲池,将池畔两人的衣摆轻轻扬起。

李凤鸣的鬓边有一缕发丝被风撩落垂坠,这使她的笑容多了点神秘的温柔。

“你这几日不是在挑选幕僚谋士吗?岑嘉树于你是可用之才,尽早出手,切勿错过。”

她的语气神色都很认真,且很笃定。

萧明彻却摇摇头:“你那日也听过他的师承来历了。若无意外,父皇最终会点他入朝。”

他伸出手,将李凤鸣鬓边那缕落发拢到耳后。

“只要岑嘉树在比文、策论两轮不落下乘,殿前对答无非就走个过场。”

“他到不了殿前。他也没想到殿前。”

得知岑嘉树的显赫师承后,李凤鸣非但没有改变看法,反而更笃定了。

她笑着拍拍萧明彻的肩,“听我一句劝,早些下手将他收入囊中,你将如虎添翼。”

萧明彻端详着她的笑容,蹙眉:“他为何到不了殿前?又为何没想到殿前?”

“他为何,这我不好说。但他集望亮相时弹了那首曲子,就注定到不了殿前。”

李凤鸣转身面向莲池,负手而笑,沉着又自行。

“那天在锦棚里,泰王叔问过他那首曲名,你还记得他答是什么吗?”

“《雅言抒怀》,”不过才两三天,萧明彻的记性没那么差,“这曲名,有玄机?”

*****

照惯例,士子在集望亮相时,要么吟诵自己的得意之作,要么洋洋洒洒大谈时局。

可岑嘉树却未发一言,只抱琴奏了首不被人熟知的曲子,这本身就很耐人寻味了。

当他说出弹的是《雅言抒怀》时,李凤鸣总算明白太子为何对他冷淡,而恒王又为何对他异样热切。

当世各国储君所受的教育,与寻常皇嗣多少都会有点区别。

所以恒王大概不知道,《雅言抒怀》这曲子,是夏国首任女帝姬雅言亲谱,在她登基祭祖时用做太庙八侑舞的伴音。

泰王叔当日所言半点没错,那就是古朴的庙堂之音。

李凤鸣放眼遥望池中花叶婀娜摇曳,笑音里有几分感慨。

“《雅言抒怀》那曲子,是夏国首任女帝姬雅言对天地、先祖及臣民庄严宣告:自姬雅言起,夏国将进入一个男女等同的全新时代。”

而岑嘉树,一个会弹《雅言抒怀》的齐国士子,比当众妄言“该让公主也参与议政”的侯允还需严防——

至少对太子来说是这样的。

“他既连四百多年前的《雅言抒怀》都烂熟于心,显然对夏国史下过很深的功夫,绝非一两年之功。”李凤鸣觉得,齐国这局面越来越有意思了。

岑嘉树出身于即将没落的赐爵之家,想要接触并深度研习别国国史,绝没有一国储君那样便利的条件。

若不是有心推动齐国也仿效夏制行“男女等同”的国策,怎么会费时费力钻研到姬雅言那么古远的时代去?

许乘月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