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握着老于的手,满脸的痛惜与难过,“当初我考上s大,家里凑不齐学费,您自己都那么艰难,还给了我二百块钱。叔,这份恩情,我一辈子都忘不了啊。”
“二子,说这些干什么?那钱你也没白拿我的,来年你就还给了我,每次回老家,你也会给我送酒送烟。那点子人情,你早就还清了!”
老于灌了肠、洗了胃,整个人都看起来十分虚脱。
他今年五十多岁了,因为生活的困苦,看起来却像七十多岁的模样。
他看着安妮,喃喃道,“二子,我知道你是个厚道的好孩子。当年村子里的人借给你钱,你不但连本带利的偿还,这些年也没少回报乡亲们。不过,我这次的事太大了,你一个农村娃在城里立足不容易,你、你就”别管了。
老于跟韩家是邻居,他心里别提有多羡慕韩父了。
儿子多就不说了,还摊上了韩文博这么一个孝顺的好儿子。
“买房确实是大事,但再大也大不过人命。”
安妮坚定的说道,“再说,我还能跟朋友、同事借点儿,总能有两全的办法。”
姚明丽也和安妮一起来了。她其实是个善良的女人,如果不善良,她早就跟圣父丈夫离婚,而不是拖延至今。
看到老于被高利贷逼成这个样子,她也有些不落忍。
而且,安妮和她算过了,昨天她看中的那套房子,首付需要六十万。
他们手头上的钱,还能剩下五六万。
另外,她和韩文博都有公积金。韩文博单位的福利好,五险一金都是按照最高标准缴纳。
十来年下来,两人的公积金加起来也有二十多万。
如果都取出来,完全够借给老于的钱。
还是那句话,姚明丽并不反对做善事,只是希望在确保自己生活无忧的状况下,力所能及的做一些好事。
老于是个可怜人,虽然一时糊涂做了错事,可也不能眼睁睁看着他寻死啊。
所以,对于安妮想借钱给老于的想法,姚明丽是支持的。
最最重要的是,这件事安妮从头到尾都在诚恳的征求她的意见,大有一副“她不答应、这事儿就作罢”的架势。
姚明丽非常享受这种被尊重的感觉,安妮的举动,更让她觉得,这才是正常的夫妻之道。
自家丈夫都这般尊重她了,姚明丽也准备成全丈夫的“善心”。
“是啊,老于叔,有了困难,咱们一起解决,以后可不敢再这么想不开了。”
姚明丽也温柔的说道,显然,她对于丈夫从买房金里拿出钱来帮助老于,是非常支持的。
电视台的记者,清楚的将这一幕都拍了下来。
心里更是无比感叹,“唉,好人就是好人,嘴上说着先顾小家、再顾大家,可真遇到事儿,还是会一如既往的冲上前。”
“哼,可恨网上那些喷子,居然还说韩文博是‘伪善’。等这个视频传出去,看那些喷子还怎么有脸胡说八道!”
记者暗自琢磨着。
安妮安抚了感激不尽的老于,又装作接电话的模样,拿着手机嗯嗯了好几声。
然后,当着老于、医护人员,以及电视台的摄像机,安妮有些激动的说道,“我爸听说了老于叔的事儿,也急得不行。他更是知道,老于叔为了凑钱,家里都快断粮了。”
“所以,他特意打电话给我,让我把从给他的两千块钱养老金里,分出五百块钱给老于叔。”
“另外,村里还有两个鳏寡老人,生活也不是很好,我爸担心他们也会做糊涂事,就决定再拿出一千块钱,分别补贴给他们……”
第891章 听说我是圣父(二十五)
众人听了安妮的话,真是反应各异。
不熟悉韩父性格的人,都忍不住暗自在心里感叹:啧啧,不愧是好人韩文博的家人啊,觉悟也这么高。自己的养老金说捐出去就捐出去了。
这叫什么来着?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
韩家,不愧是网友们盛赞的慈善之家。
而熟悉韩父的人,比如姚明丽,比如老于,都有些不敢相信。
韩父虽然算不得什么铁公鸡,但对钱绝对十分看重。
这样一个“节俭”道骨子里的人,会轻易把自己的钱“捐”出去?!
可又看安妮说得言之凿凿,他们不得不信那可是好人韩文博啊,整天以做好事、做好人为人生目标,这样一个道德上金光闪闪的人,怎么会说谎?!
采访的记者,却有些激动,嘿,这又是个很不错的新闻素材啊。
似韩文博这样,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眼界开阔、素质高,会舍己为人的做好人好事,其实还是比较好理解。
可像韩父这般的老农,没读过什么书,见识也浅薄,他的眼中只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以及自己的小家庭。
韩父,绝对是个小人物。
如果这样的小人物能那般无私的做好事,才会更有冲击力,对这个社会起到的正能量也更加巨大。
“不、不,这不合适。不合适啊。”
老于心里嘀咕着,却不敢轻易答应下来。
他虽然此刻对韩父捐钱给自己的事半信半疑,可他跟韩家做了多年的邻居,出于直觉,他还是下意识的想要拒绝。
别为了这些钱,弄得邻里之间不和睦,人家韩家家大业大、儿女众多,他老于头就是个孤寡老人,一旦有了矛盾、冲突,吃亏的肯定是他!
说实话,韩文博借给他钱,他敢收。
因为韩文博是个厚道的孩子,借给他钱,也绝对没有任何目的,只是单纯的想帮他。
而韩父……啧啧,他的钱,老于就不敢轻易伸手了,怕惹麻烦。
“老于叔,不要推辞了,都是乡里乡亲的,相互帮忙也是应该的。”
安妮笑着说道,“过去,我们家困难,多亏大家帮衬。如今我们家宽裕了,也理当回馈众乡亲。”
“可、可”老于还在犹豫。
安妮却似有所指的说道,“而且吧,这钱不过我爸的手。每个月的一号,我会直接把钱打到你们的银行卡上。”
老于眼睛一亮,这、似乎很不错啊。
安妮又有些感慨的说,“我现在能力有限,只能帮助你们三位。等我手头宽裕了,我会帮助更多的人。不只是鳏寡孤独,还有上不起学的孩子,或是看不起病的人,我都会想办法帮助他们!”
听了这话,老于终于放下心来。
是啊,又不是他一个,再说了,也不是他主动要的。
老于躺在病床上,偷偷瞥了眼还在录制的摄像机,更加觉得有底气。
韩文博说的这些话,都被摄像机录了下来,估计晚上就会放到电视台播放。
到那时,全省的百姓都会看到。
这么多人帮他作见证,也不怕老韩头耍赖!
“那、那我就谢谢你了,文博,我果然没有看错,你真是个好人。”老于无比感慨的说道。
“老于叔,咱们之间还用这么客气?再说了,这钱是我爸让我给你们的,要谢,您也要谢谢我爸!”安妮笑得坦然,唯有眼眸中有着一闪而逝的坏笑。
呵呵,安妮真是期待,如果韩父听说了这件事,会有怎样的反应。
圣父韩文博,为了自己的好名声,不惜委屈妻子和儿子。
既然他喜欢用至亲至近之人成就自己的善名,那么没道理只让姚明丽母子受委屈。
韩父以及韩家上下,更该尝一尝这种做好人家属的滋味儿。
只有亲身感受到了,他们才会知道什么叫有苦说不出。而不是像过去一样,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指责姚明丽不够懂事,配不上圣人一般的韩文博。
韩父,韩父都直接傻眼了,好不好?!
当记者又风尘仆仆的赶到韩家村,来到韩家那栋三层的小洋楼前,韩父恰巧走了出来。
看到扛着摄像机的记者,韩父眼睛一亮,心里还有些高兴。
哎哟,真是想什么来什么啊,他正准备给电视台打电话,好好扒一扒好人韩文博的画皮,没想到人家记者自己找上门来了。
只是不等韩父开口告状,记者先十分敬佩的说了一句,“韩大爷,您可真是个好人!”
韩父:……
什么情况,他、他怎么就成了好人?
别看自家儿子是个众人称赞的好人,其实韩父心里,对韩文博的种种做法,是很不赞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