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相亲,那我能帮你啥忙?”
乔冬梅一咬牙,“我儿子的媳妇可是您给相看的,当时您说顾家这姑娘不错,长得有福气,家务活也做得好,吃苦耐劳。”
“是啊,这姑娘确实不错,下地干活是一把好手,你们两家不都快要结亲了吗?这是闹出矛盾了?你听我说,结亲前女方多少都得要点钱,你家也别太舍不得,毕竟你们家是娶进一个大活人,以后她在你家干活生娃,这未来几十年都是给你家赚钱,人不能光看眼前。”
“是,我们该接媳妇了,花钱不能小气,但顾家要一万块彩礼,您说谁家拿得出来?”
“多少?”
“一万。”
“卖闺女也没这么高价啊?她家想干啥?我帮你去问,真是我干了几十年媒婆,也没听到过要一万彩礼的,她屋里姑娘是金子做的。”
乔冬梅连忙拦住起身要走的王婆,“你听我说,事情是有原因的,他家要这多钱,也是为了给儿子接媳妇,说是好容易找了个条件不错的姑娘,愿意嫁给他家的残疾儿子。
但姑娘家条件不好,丢下一对有病的父母,自然想多要点钱,不然谁嫁个残疾。”
“哦。”
王婆点点头,“这样说那是了,顾家那儿子打小得过小儿麻痹,能活下一条命算不错了,瘦的想跟柴火棍,生活自理都费劲,谁嫁到他家,那摆明就是给他家当保姆的,以后例外啥事都是儿媳妇做,给他家当儿媳妇,确实不好当,要还是个年轻姑娘,一万块说起来也值得。”
“可我家拿不出一万块啊,顾家还提出三间新盖的大瓦房,把我跟家国两个人拿出去卖了也掏不出这么多钱,现在婚事要黄了,我儿子都在屋里闹相思病了,这事你得负责。”
“咳咳,这事我咋负责?我就是个介绍人,那谈不拢我能帮忙说说,要不我再给你家大儿子介绍几个别家姑娘,我这最近有个特别不错的姑娘,长得好看不说,性格也好……”
“不用了,都说了定坤在屋里闹相思病,就看上顾红霞,已经搁屋里躺三天了,不吃不喝跟我闹绝食,再这样下去身体肯定要出事,王婆这事你一定要帮我。”
“这、这我不是不帮,我帮不了啊。”
“不,你帮得了。”
王婆见乔冬梅一脸肯定,也颇为奇怪,但接下来听完乔冬梅一番话,她忍不住变了脸。
这个女人太狠毒了,为了儿子就算计她外甥女,好歹那姑娘也是在他们跟前从小长大的。
见王婆沉默不语,眼神纠结,乔冬梅怎么会猜不到她的心思,换做任何一个人都会觉得自己狠毒,但换做任何一个人,都会做跟自己一样的选择。
“你说我能咋办?儿子总归是最重要的,人家看不上安文,安慧从小就憨,啥都不会做,嫁过去还不被他们顾家使唤死。
安夏就不一样了,人聪明不吃亏,啥都会做,她嫁过去肯定能过的好,王婆你就帮帮忙吧,我求求你了。”
王婆依旧不做声,这就是个火坑,她看出来了,乔冬梅舍不得自己女儿,打算推安夏入火坑呢!
第一八三章 开场
“此事我保证牵连不到你,你只要找个一表人才的男孩子,带到安家业家就行,相看完你们就走,接下来发生的任何事情就跟你们没关系,你怕啥?我给安夏相看对象,这事就是说出去,别人也不会说我做的不对。
至于其他的不用你操心,其实这事说不难也不难,就是正常的相亲,有啥不妥?只是这亲事是走个过场,辛苦你了。”
乔冬梅掏出两百块钱,握住王婆的手,塞进去,看到两百块钱,王婆突然呼吸加快,嘴巴发干。
两百块,她做一个大媒,就是男女双方都特别满意,男方家里还条件好的那种,人家给一百块谢礼,普通介绍也就给二三十块,最多不过五十块,乔冬梅给两百,可这两百块钱不好赚,万一安夏察觉了,万一程家替安夏出头,自己都别想在山坡村待。
乔冬梅没想到这个王婆胃口这么大,两百块她都不同意,但事情必须要办成,没办法她又拿出三百块放在王婆手里,五百块钱,足够王婆一个人过一年了。
这一刻,王婆突然瞳孔放大,心里被五百块钱塞满,满到连良心都盖住了,“行!我找个小伙,但是丑话说前头,你要是事情没办成,安夏闹起来,我是不会认的,到时候你别想把我牵连进去。”
“你放心,我不是这样的人。再说了,这事情本就与你无关,你就是带人相亲,完后就走了,后面出啥事咋样都扯不到你身上,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王婆仔细想想,确实如此,她走了后面安家闹成啥样,跟她有啥关系,确实扯不到自己头上。
搞定王婆后,乔冬梅又匆匆给顾家去了个电话,说想谈谈自家儿子和顾家儿子两家的婚事,顾家一听关系到自家儿子亲事,立刻同意见一面。
自然是乔冬梅去亲自上门去女方家,低头娶媳妇是武市乃至全国的传统,这时候男方通常都会非常礼貌周到,在门口小卖部买了点东西,乔冬梅匆匆带着儿子去了大湾村,这是个大村,住了四五百户人家,村里出了不少大学生,所以不山坡村这种穷村子强太多。
一听要去看女友,安定坤跑都跑不赢,母子二人坐了近两个小时的小巴,转了一趟车,这才来到位于江桥区另一头的大湾村。
大村子就是不一样,山坡村还是坑坑洼洼地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大湾村人家村里全是水泥路,而且不是其他村那种窄路,大湾村的水泥路跟马路似的那么宽,二人走在路上,看到来往的村民不少人骑着摩托车,安定坤眼里露出羡慕目光。
买个摩托车得几千块,村里一共也就两台,一台是程家,一台是另一个做生意的村民买的,他每次看到程文联戴着头盔骑着摩托车进城,心里别提多羡慕了。
但到了大湾村,这么多人有摩托车,这种东西反而变普通了,再看村里有多了不少小洋楼,两层三层的都有,外面贴着白瓷砖,在阳光下反射耀眼光芒,小楼看着熠熠生辉,漂亮极了,旁边儿还有不少再建的楼房,一排热闹景象。
这下安定坤明白了,为啥红霞总说她要不是真心喜欢自己,才不来自家这种穷位置,跟大湾村比起来,山坡村就像过去八十年代的破烂村子,确实没法比,而且这时候他也觉得,红霞要求的三间大瓦房一点不过分,人家村里都盖小洋楼了,大瓦房算啥。
乔冬梅也四处张望,上次来她觉得村里还没这么多小洋楼,这次来真的是不一样,这才过了多久,也就年把时间,这变化也太快了。
二人越看心情越沮丧,别个村里日子过的这好,都是农村,咋区别这么大,两人啥话都不想说,匆匆找到顾家。
顾家也大变样,乔冬梅敲了敲门,看到亲家母后,突然觉得自己今天出门,好歹把那根金项链带上,跟亲家母比,自己太寒酸了。
“亲家来了,快进屋里,有时间没来了,上次来还是去年的事。”
“是啊,过年本来想来看看的,家里老太太又生了病,对不住了。”乔冬梅打着哈哈,跟了进去,眼睛也四处瞄着。
脸上还是没绷住,带着些震惊,顾红霞的妈看了,忍不住露出得意神色,家里今年刚盖好的房子,院子围墙也翻新了,院子里都是水泥地,比那安家不知道强多少倍。
要不是女儿认准安定坤,她早都想给女儿重新找户人家,但也只能想想,他家有个残疾儿子,拿不出啥嫁妆,条件好的也看不中他家。
“亲家,你们村这是咋了,大变样啊,家家户户都是小洋楼。”
乔冬梅不想让顾家太得意,故意说别人家都是小洋楼,其实是嘲讽顾家也不过只能盖得起大瓦房罢了。
“村里几个当年上大学的娃学成回村了,带头搞水产养殖,正好村里有大水库,去年见了效益,家家户户都分了钱了,可惜我家当时投的少,不然也能多赚些。”
“这么好,真是。”
乔冬梅已经掩盖不住脸上的嫉妒了,人家村里位置好,娃们争气,学成回来还要建设家乡,山坡村怎么比,唯一一个程家出了个公家人,村里啥香音都没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