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魏晋(284)

而这时,战场也分出了胜负。

兵力上的劣势没法依靠强大的指挥弥补,毕竟两人都是身经百战,指挥水平差不了多少。

拓跋六修为此干脆带着兵马直接冲杀拓跋普根所在,两方王旗相交,在乱军之中,生生杀到了拓跋普根面前。

两位堂兄弟以前也战过,但那是好久以前的事情,那时的六修甚至还没有成年。

然而,这一次,拓跋普根与他短兵相接时,还是为其强大的武力所惊,交手数回合后,拓跋普根在武力值上还是差了拓跋六修一截,双方交战中,被后者一枪扎到右肩,要不是马儿与他心意相通,怕是要当场被捅下马去,被乱蹄踩死。

但上天终是眷顾了拓跋普根,就在他危机时刻,亲卫奋勇杀来,一刀砍上了拓跋六修持枪的手臂。

拓跋普根也抓紧机会,退向远方,避免被对方直推掉大龙。

一番大战,终于,拓跋六修还是不敌堂兄拓跋普根,被对方打散部族,只能鸣金收兵,带着残余兵力向南方奔逃。

而拓跋普根也只是草草包扎了一下伤口,便继续亲自带兵追击。

……

面对敌人追杀,拓跋六修只能沿着黄河奔逃,他在洛县留下死士断后之后,带着剩下的数千精骑向东逃回马邑城,然后头也不回往雁门关去了。

他将部众驻在关外,亲自入城,向雁门关的守将投降,请求借过。

雁门关是并州治下,守备是刘琨派出的人马,这位守备不敢大意,草原上最近纷争他听说了,但并不想卷入其中,于是拒绝了拓跋六修的要求。

拓跋六修无奈,花钱在这里买了些粮草,便又沿着长城东奔代郡,那边是幽州之地,全数投了魏瑾手下——他想明白了,自己在草原的人望与势力并不足够继承单于之位,不如退一步,先在渤海公手下求活,等待时机。

如果渤海公一统了天下,自己在她手下谋求前程,未必就会比草原的单于的权势弱了,若是拓跋普根不丛渤海公,自己再请缨平定,或许还有夺回一切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

他安慰自己,拓跋普根若是敢强娶阿晓,未必就能活得到新婚的次日。

另外一边,没想到堂弟逃跑起来那么熟练,拓跋普根的大军终是慢了一步,他知道如今拓跋部族内忧外患,实在不宜再惹上渤海公的麻烦,于是便带兵退回驻地。

至于说拓跋六修会不会再杀出来——别开玩笑了,北方可不是来去自如的地方,拓跋六修投奔,便得如南匈奴依附大汉一般,人、户、粮皆受辖制,而以他对渤海公的了解,对方正全力吞灭中原之地,根本的抽不出手来。

……

花费了近一个月的大战追杀往返,拓跋普根带着大军回到王帐时,已经是五月底了。

-

另外一边,王城之中,肖妃遇到了刺杀。

有三名死士,夜袭了她的帐篷。

惊动了她最近无聊留下的一些小小陷阱,也就是一些踩了便会自动触发的捕兽夹、抹了氰化钾的小图钉、一进门就会触发的乙醚之类的玩意。

以及她让号睡觉,本体在下线吃饭时,通常是悄悄出门,睡在安全的密室里以防万一的——她现在睡的是拓跋猗卢的王帐,说是王帐,但修得和普通民居没什么两样,密室之类的玩意,当然也顺便修筑了几间。

于是肖妃上线时,收获了几个快死掉的人。

她也懒得计较是谁要杀她,毕竟白天才和贺兰氏起了冲突,依然在王帐里过自己的日子,其它的部民和头人们对她的尊敬一如往昔,毕竟她还管着鲜卑部族的钱袋,眼看入关是不可能了,那么今年日子怎么过,便全在她和她身后的渤海公身上了。

她也重新审视了如今手下的势力,常常邀请了拓跋家的其它王族子弟,商议如何度过这次草原大灾。

做为渤海公手下大山之一,她可以调动的权限极大,尤其是如今在荆州劝农垦荒,成果不菲,只需要度过这几个月,便能以荆州之粮度过危机。

为此,她给诸人分析了如今手上可以调动的粮食草,在渤海公治下今年虽然有些旱,但依靠各处水利,五月已经丰收,她手上的财物可以调动十万人的吃数月的粮食,这需要各部合理分配。

拓跋郁律、拓跋贺傉等堂兄弟们对于这个消息自然欣喜无比,他们各自手下的部族这次都遇到大灾,有了这些支持,会将他们的威望提得更高。

至于说肖妃要求他们出一些儿郎南下荆州做为渤海公的下属这点小事,当然是没问题的。

而中途的粮食分配,肖妃也展现出了自己平衡诸家的水平,至少,这些拓跋家嫡系们都是认可她的操作的。

肖妃手上的筹码足够,虽然不至于让他们帮着反抗如今王者拓跋普根,但在一些不损害利益的情况下,诸部都愿意听她指挥。

这种形为却触怒了拓跋普根的母亲——她觉得这女人还没嫁入部族,就已经在擅权了。

好在这时,拓跋普根回来了。

但他的状态却不是太好,竖着出去,却是横着回来。

先前的与拓跋六修对战时,他伤口包扎的不太好,如今又正是盛夏,伤口感染严重,化脓红肿,高热不退,整个人都是昏沉的,根本没法娶她。

上党的神药磺胺他们已经用了,同时服用和做撒剂,但却引起了过敏反应——无法加大剂量,否则以磺胺毒性,他就要像前任大单于一样凉了。

拓跋普根这消息根本掩盖不住。

一时间,剩下的拓跋家子弟们开始蠢蠢欲动,先前视她如仇寇的“准婆婆”、“准大房”们,立刻哭着喊着,求着让她救救拓跋普根。

她思考了一下,换了一位专家来检查对方伤势。

得到的结果是,这得上青霉素,否则,等死吧。

肖妃于是立刻打消了救他的打算——上党产的青霉素经过这几年已经好了很多,但由于环境的限制,杂质过高,致死率依然在20%左右徘徊。

再说远水救不了近火,这或许就是他没这个当大单于的命吧。

……

现在的问题的,她得找谁嫁了,才能顺理成章的控制草原呢?

她翻看了历史书,嗯,下一个继位的是拓跋郁律……

“肖姑娘!”对面的拓跋王族们疑惑地看着她,“你的看法呢?”

他们正在讨论若是拓跋普根死了,谁来接替王位,拓跋普根的妻子和母亲,都想拥立他刚刚出生的孩子。

“我不赞同,”肖妃正色道,“如今草原正是多事之秋,应有一位英雄来总揽大局,岂可落于小儿之子,郁律素有功劳,谋略出众,我推举他继任首领,以安人心。”

被她赞为英雄的拓跋郁律微微错愕,但看着对方柔情信任的眸光,一时间又升起雄心万丈。

第227章 维持生活

按后世的魏书记载,草原上每一次权力动荡,影响范围都很长。

这次六修投敌,普根重病,而拓跋普根的妻族和母族,都是草原上势力不弱大部落。

若按草原的寻常办法,通常都是兄死弟继,因为草原人寿命都比较短,单于死时,后人还年少,威望不足,由兄弟来继承,是最稳妥利于大局的办法。

但这次肖妃的意见还是遇到一点小小的阻碍。

因为先前大单于拓跋猗卢在时,投奔他的汉人甚多,受汉人影响,拓跋猗卢学习晋朝建立了文武百官,形成了类似于朝廷的雏形,而这些投奔他的汉人以卫雄为首,要求按照嫡长继承的规矩,立拓跋猗卢的小儿子为帝。

多说一句,拓跋猗卢想立小儿子比延为继承人,就是六修弑父的最直接原因。

而肖妃的人望在鲜卑族中甚高,她支持郁律后,很多还在观望的中小势力便纷纷投奔了后者的怀抱。

让肖妃感到好笑的是,普根的母亲惟氏甚至想让普根那刚刚出生的儿子娶她???

惟氏甚至振振有词地说:“鲜卑部族之中,父死子继其妻,本是惯例,你虽然未巡嫁普根,但如今普根还未死呢!”

甚至张罗着,让普根的舅家代替他本人来娶她。

这消息一出,云玩家们在网上笑倒一大片,搞不懂这些人的想法,难道那么久了,他们就没有发现,不管是女神还是大山们,她们的意志都不是嫁人可以扭转的吗?

九州月下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