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为本(穿越)(83)

作者:经年未醒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谢凌雪瞪了她一眼,却没有像往日那样来闹。

“怎么了吗?”林福收起了玩闹的心思,想到前日忽然取消的聚餐和府中侍女说的陈国公府有事,问道:“是不是你家有什么事?……如果你不方便说,就当我没问。”

谢凌雪笑笑:“没什么不方便,是喜事。我嫂子有孕了。”

林福惊喜道:“那的确是喜事呀,恭喜你家添丁。”

陈国公府嫡长媳多年未有身孕,无论是陈国公府还是信国公府都非常着急,信国公府的老太太三天两头去礼佛,逢年过节设粥棚施粥,就是想为孙女儿多积福报,诞下男丁。

谢凌雪点点头,笑了几声,片刻后,笑容隐没,盯着水波发呆。

那天她气得从荐福寺跑掉,忿忿回到家里,把自己关在房里。

下晌时,阿娘把她叫去正房,她还什么都不知道,阿娘就把她骂了一顿,而且还是当着信国公夫人和徐彦环的面。

不仅被骂,还被罚抄《孝经》,谢凌雪都懵了。

等她回过神,已经回到自己的小院,面前摆了一本《孝经》。

她捋清了阿娘骂她的话,却原来那日她跑掉,嫂子要去追她,急火攻心之下竟昏了过去,请了大夫看了是喜脉,只是胎象不太好,那一气一晕险些就动了胎气。

这一胎是陈国公府和信国公府盼了许久的,半点儿闪失都不能有,陈国公夫人为安儿媳和信国公府的心,就把女儿叫去骂了一顿并罚抄书。

随即,父亲与兄长也训了她。

这件事在陈国公府和信国公府就算是揭过去了。

可是谢凌雪感到非常委屈。

她又不知道嫂子有了身孕,明明她没有错,为什么所有人都责怪她、说她不懂事?

所以,谢家的男丁,陈国公府的姻亲,所有的东西都比她重要,都比是非对错重要,是吗?

“阿福,你是为了什么一定要考科举呀?”谢凌雪轻声问。

林福转头看看谢凌雪,接着也看向碧波荡漾的曲江池,慢慢道:“我呀,若我说,我想让国家之内的人都能吃饱穿暖,你会不会觉得我在说大话?”

谢凌雪吃惊地看着林福。

林福歪过头一笑:“你看京城膏粱锦绣,可在我们广袤的土地上,还是有许多人吃不饱饭、穿不暖衣。我不知道以我的力量能做到多少,可咱们有明君、有贤臣,我一人之力渺小不要紧,天下有识之士不知凡几,君臣百姓齐契同心,何愁盛世不来。”

“阿福……”谢凌雪握住林福的手,眼眶湿了。

林福哈哈一笑:“我说大话呢。其实我最开始的想法,是不想只在后宅里打转。你看咱们这么广袤的土地,何处去不得,没必要只在一个四方天地里天天算计‘哪个院子的小狐狸精又得宠多一些’,‘妯娌都生了男孩儿我还没生肿么办急’。”

“……你讨厌!”谢凌雪推了林福一下,把林福推了一个踉跄。

林福站稳,不满道:“我说大话吧,你就哭。我说实话吧,你又气。这位小娘子,你真是好难伺候。”

谢凌雪叉腰:“那你就不能好好说话么?!”

“瞧把你能的,还叉腰呢。”林福把她叉腰的手扒拉下来,“你问那么多干嘛,你又不考科举。”

谢凌雪嗫嚅几下,无言垂头,整个人都丧了。

“哈哈哈……”

一阵大笑声从凌波桥另一侧传来,林福和谢凌雪转过去一瞧,好么,一、三、四、六、九皇子皆在,只除了太子。

“林小娘子,你这大话说得,我差点儿就信了。”秦峻大笑道。

林福深呼吸,假笑:“能得三皇子一笑,是下官荣幸。”堂堂皇子偷听小娘子说话,好不要脸。

秦崧听出了言下之意,解释了一句:“我等兄弟前来向母后请安,正巧路过。”

林福继续假笑:“诸位殿下请。”

秦崧看她假笑看得有趣,顺便道:“林员外曾答应本王中了状元要请喝酒,此话算数?”

林福一愣,道:“自然算数。”

“那本王等着你的酒。”秦崧说罢,带着弟弟们朝皇后行幛走去。

林福和谢凌雪等那群人走远了,才面面相觑。

“你要请魏王喝酒?”谢凌雪诧异问。

“就考试那天随口一说,我自己都忘记了。谁知道这位王爷记得这么清楚。”林福叹气。

“那你真要请魏王喝酒?”

“给魏王府送几坛状元红,不就是我请了。”

“……厉害。”

“过奖。”

第63章

重阳过后, 九名朝廷新贵正式入职, 在吏部的花名册里添上自己的名字。

林福是工部屯田司员外郎,属于常参官, 除了放假之外, 每日都得上朝。

于是东平侯府五更出门赶去宫城的人又多了一个。

林福第一次上朝,林昉在前头看到自家妹妹时都愣了,一下子没转过弯儿来,问:“阿福你这大清早在这里干嘛?”

林福给了兄长一个白眼就翻身上马, 让他自己去体会。

一旁身着男装的秋夕笑着说:“大郎君忘了?我家姑娘今日始, 就得每日上朝了。”

林昉一拍脑门:“哦,糊涂了,还真忘了咱们家的状元郎被授官员外郎了。”

林福瞅他一眼:“林员外该多吃些核桃。”

林昉道:“多谢林员外指点。”

林福:“林员外客气。”

林昉:“林员外好说。”

林尊过来,看兄妹俩跟唱戏似的, 哈哈一笑:“你们不说, 为父都没发现,咱家两个员外郎。”

林昉林福对视一眼,一齐说:“林公, 可以出发了吗?”

林尊:“……”

父子三人骑马, 由护卫们打着火把提着灯笼, 直奔宫城。

卯时, 朝会开始。

林福手执笏板,与工部另外三司员外郎并排跽坐于队尾,坐席还算柔软。在路上林昉就给她科普过,坐得腿麻了, 可以趁监察御史不注意,偷偷活动一下腿,但动作不能太大。

殿上,侍中版奏:“请中严。”

宣政殿里倏然一静。

然后道:“何事需议?”

“臣有奏。”中书令黄起道:“太子弱冠之龄,需聘贤德女为妻,以固国本。”

皇帝问道:“黄卿所言极是,众卿家可有合适人选?”

接着朝臣们就开始各抒己见,这个说谁谁谁家的女儿素有贤名,那个说谁谁谁家的女儿端庄大方。

说到激情之处,各种文雅詈词齐飞。

宣政殿一时热闹得犹如让人置身西市。

林福眨眨眼,偷瞄了一下左右同僚,大家都是见怪不怪的样子。

群臣激情吵完,皇帝总结发言:“一时半会儿没有结果,此事容后再议。”

接着,户部尚书卢虎道:“臣有奏。今秋税粮入库,扬州等地与往年比,税粮少了一成有余,臣请查其中缘由。”

皇帝问:“卿以为该如何彻查。”

卢虎道:“臣以为,该御史台派监察御史前往扬州。”

礼部尚书陶九思道:“陛下,臣听闻今岁江南少雨,粮食减产,税粮难收也是在情理之中。”

卢虎道:“陶尚书人在京城,倒是知道千里之外的江南少雨,耳目清明啊。”

陶九思道:“本官心系朝廷,江南乃国朝粮库,本官关心一二难道不是情理之中?至于江南少雨之事,找几个江南来的人问上几句不就知道了。卢公连这么大的事都不知,也不知天天都在做些什么。”

户部之人立刻出来怼陶尚书,礼部不甘示弱回怼,两部激情争吵,连带双方交好的大臣也一起下场。

宣政殿又一次变成“热闹的西市”。

林福一脸懵逼,这怎么又吵起来了?

“嘿,嘿,请问,”她趁乱用笏板戳了戳旁边的工部员外郎,“这上朝就是这么吵着吵着议事?”

那位老神在在说:“习惯就好。”

林福又问:“这瞧着大家都下场了,咱们工部不参与吗?”

那位道:“咱们鲁尚书不好与人做无谓的争执。”

林福:“……”工部这么佛的?难怪听说常常连经费都难申请,要一万贯通常只给五千。

然后下一刻,这俩人就看到他们胖胖的尚书跳起来与户部尚书激情对骂。

那位:“……”脸好疼。

林福:“……”看到了,都肿了。

工部尚书下场了,工部侍郎也下场了,工部四司郎中也下场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