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为本(穿越)(247)

作者:经年未醒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秦峻轻蔑道:“就凭他?”

虽然幕僚也并不怎么瞧得上楚王的手段,但不得不说,楚王传出的那个“贤王”名头真的很好用。

“大王,不管怎么说,益州之事可以先放一放,魏王这一出还不知其目的,楚王这里却已是迫在眉睫了,还有六皇子,也不得不防。”

“老六?”秦峻眉毛挑老高。

幕僚放低了声音说:“在下查出,先前万年县庄子藏匿逃户一案,并非是废太子所做,而是楚王的外家崔氏所为。将这藏匿逃户一事捅出来的真是六皇子。”

秦峻这才正色起来,问:“确定是老六?”

幕僚点头:“千真万确。”

“呵……”秦峻讽笑:“我倒是小瞧了这个老六,他竟还有这本事。怎么,他也想争上一争?既无实力,又无帝宠,他凭什么来与我争!”

幕僚劝道:“总之,还是要小心六皇子。至于楚王往淮南安插人手,咱们可以借力打力。”

秦峻默了一瞬,了然:“你是说借林德辉之手。”

“正是。”幕僚说:“借她之手断了楚王的路,若是能让他们两败俱伤就更好了。那位的存在始终是对咱们巨大的威胁。可惜当初大王求娶她没成。”

“不必说了。”秦峻止了幕僚的话,事已至此多说无益。

“在下失言。”幕僚立刻请罪,又叹:“那位回扬州的水路上,几拨水匪竟无一成功,哎……”

秦峻摆了摆手,心中矛盾得很,不想再多言。

第190章

扬州。

距离叛乱已经过去近一年, 富庶天下的扬州业已回到正轨。战争的破坏力是巨大的,好在当初平乱及时,没有对农田、百姓等造成更大的伤害, 有那等趁火打劫之人后来也惩处了。

经过一年的休整, 今秋粮食丰收,税粮只需交二成,再没有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盘踞的漕帮在平乱时也一网打尽, 过往的行商船只也不用交巨额的“保护费”, 这个年关终于是好过了。

“使君。”

“林使君。”

“使君,您吃甜瓜。”

“林使君,这是某在山里打的野鸡,给您尝尝鲜。”

“林使君, 这是河里刚捕的鲜鱼, 比野鸡好吃多了,那野鸡一看就老了柴了。”

“王二牛,你敢说我的鸡老!”

“袁大力,你的鸡就是老,老鸡!”

两个庄户汉子吵了起来,非要让林使君给评判一下, 林福很无语, 赶紧找了个借口走了, 那什么山鸡或鱼她都不要。

因为林福是“检校扬州刺史”所以不能被称呼为“林刺史”,百姓们就都叫她“林使君”。

“林使君来喽——”庄户上的小孩儿远远瞧见了林福, 嗷了一嗓子,然后向林福跑了过来,拍着手围着她转圈圈, 喊着:“使君,使君,使君……”

朱槿和含笑赶紧把随身带着的麦芽糖散给小孩儿们,才把小孩儿给打发走。

林福故作抱怨:“这个小鬼究竟是喜欢我,还是喜欢我的麦芽糖?”

朱槿笑嘻嘻说:“这麦芽糖是姑娘的,喜欢麦芽糖不就是喜欢姑娘了。”

林福哦了一声:“那要这么说的话,你喜欢吃解菩送的桂花糕……”

含笑立刻接上:“那就是喜欢解菩了。”

解菩是魏王秦崧的亲兵之一,在京城时就被派到林福身边护卫,一来二去同朱槿熟悉了,也不知什么时候就看对眼了,三不五时找借口给朱槿送东西。

“没有没有没有……”朱槿红着脸否认,心说:那个木头就只会送东西,也没说过心悦我,我才不喜欢呢。

“你脸都大红色的了,还说不喜欢,口是心非要不得,好在解菩今个儿不在,要是他误会了看你怎么办。”林福逗朱槿。

朱槿气呼呼瞪了林福一眼,努力转移话题:“姑娘你说邱晞姐姐今年考流内铨能取中吗?”

林福说:“邱晞聪明又勤奋,今年不过,明年也能过的。”

邱晞流外铨取中后,在秘书省做了一年小吏后,正好有个机会,调去了太原府任经学助教。太原府的经学博士是个饱学之士,因有脚疾而无法入流,这位博士对朝廷允女子科举入朝持支持的态度,邱晞跟着他学习想必能大有所获。

父权社会里,女性的地位一降再降,礼教对女性的束缚也越来越多,邱晞从考流外铨时就经受了许多非议与轻蔑,好在她挺过来了,这次若能考过吏部试,最差也能是一县县尉。

谢凌雪也是这一次考吏部试,吏部那边早已打过招呼,只要没有大的纰漏,她是一定能铨选授官,照往年明经科状元的授官情形来看,她大概也是授弘文馆校书郎一职。

朝廷里,随着弘农馆优秀的学生授官去各县任主簿或县尉,其中就有几名女学生。还有扬州,今年的流外铨也考了几个女吏。

如今朝中的女官数量渐渐增多了,虽然无法与男性官员抗衡,虽然还是有许多人对女子为官诸多偏见,但这已经开了一个好头了。

“林使君。”里长听到小孩儿们的呼声飞快从地里上来,连连要将林福往村里让,“林使君您可来了,我那婆娘天天念叨您呢,这扬州有了您,咱们的日子好过多了。”

林福被打断了思绪,笑着对里长摆了摆手:“我还要四处田里瞧瞧,就不进屋了,于大娘的腿还好吧?”

听林福问起自家婆娘不慎摔伤的腿,里长连连说:“好了好了早好了。”

他看林福是真不进村,就叫来一个半大孩子去村里,一盏茶的功夫,村里来了好几个妇人,手里不是拿着竹篓就是箩筐、或者干脆用草绳绑起来的山货。林福正在里长的陪同下在田间地头转悠,心说今天这里长话还挺多,然后就被几个妇人包围了起来,定要把手里的山货土货送与她。

“林使君,村里今年的日子好多过了,不仅都能吃饱饭,时不时还有荤腥。这些都是咱们的一点儿心意,您千万要收下。”里长劝道。

“心意我领了,东西就别拿了,给村里的孤寡们吃吧。”林福笑道:“你们日子好过了,我的日子也就好过了。”

林福坚决推辞了那些山货土货,庄户人家太热情,她还是赶紧走吧。

“对了,”临走时,林福想起一事,对里长说:“本官明年会在州府的府学开女子班,招收女孩儿入学读书,学问好的女孩儿将来也能考科举入朝为官。村里若有人家家中有结余,无妨让女孩儿也开蒙。”

里长迟疑片刻,才点头道:“好,我这就回村里转达林使君之意。”

林福笑了笑,上马,打道回府。

回城路上,朱槿对林福说:“姑娘,刚才于里长听到让女孩儿开蒙,似乎不太愿意的样子。”

“嗯。”林福放慢了马速,说道:“扬州虽说富庶天下,但被须永寿及其党羽祸害了那么多年,扬州百姓的日子并不好过,恐怕许多人家连给男孩儿开蒙的束脩都拿不出,何况是女孩儿。在人们的普遍想法里,男孩儿是延续香火的,女孩儿是得嫁出去的,自然男孩儿重要。”

“那姑娘你开女学,岂不是没有学生去上课?”朱槿忧心道。

“明年没有,不代表后年没有。五年没有,不代表十年没有。”林福抬头仰望湛蓝的天空,笑着说:“只要女学在那里,只要有榜样在前方,总是会有人跟随的。千年传承的观念不可能一朝一夕改变,变革都需要有先驱者,好在咱们有一位伟大的帝王。将来,咱们这个时代定会成为一个伟大的时代,彪炳史册,为后世之人赞颂。”

朱槿含笑一同看着蓝天,后头护卫们沉默且动容。

“啊,对了,我有一个好主意。”朱槿忽然一拍手,目光炯炯看林福,“咱们不怕女学没有学生上课的,姑娘,可以效法京城南山书院呀,那里的第一批学生……”

林福恍然:“你是说强逼官家女去女学上课?”

朱槿说:“姑娘,强逼多不好听,咱们可都是为她们着想,不努力一下,谁知道自己会不会是下一个女状元呢。”

林福点头:“你说得很有道理。以前她们是没有机会,现在机会可是送到面前来了,就看谁敢驳本官的面子。”

含笑也趁机给出主意:“其实扬州那些豪商家里的小娘子也可以去上学,豪商家的小娘子们个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简直就是女状元之才。若是豪商们不愿意,可以让清河公主同他们‘谈谈’。”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