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为本(穿越)(202)

作者:经年未醒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行了,你退下吧。”皇帝挥挥手,并不想听解释,直接说:“朕已让皇后将太子妃接到坤德殿小住一些时日。”

“父皇,我……”

秦峥还欲再说,常云生走到他面前,引手:“太子殿下,请吧。”

秦峥看向皇帝,皇帝闭着眼靠在凭几上,摆明了不想再说第二遍,他虽心慌也无法,只能狠狠乜常云生一眼,走出紫宸殿。

送走了太子,常云生折回来,边煮茶边劝道:“大家切莫伤心,太子他……”脑子有疾,拎不清。

“行了,你也甭宽慰朕。”皇帝摆摆手,低叹一声:“朕有时在想,朕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朕的孩子没一个如愿的。”

到底还是有些伤心的。

常云生道:“大家,天下皆是您的子民,您能给您的子民富足安定的日子。”

皇帝笑着摇摇头,外头小内侍报:“陛下,魏王求见。”

常云生眉头一松,声音都轻快不少,对皇帝道:“大家,也不知魏王此时是为了什么。”

“只要他不囔着要去扬州,其他随便吧。”皇帝没好气儿地说,声音中已经没有刚才的沉郁。

秦崧得了准许进来,先行礼:“儿请父皇安,父皇极寿无疆。”

然后开门见山:“父皇,儿请旨前往益州征发役力。”

皇帝:“……”

不囔着去扬州了,却要去益州,这儿子怕是不能要了吧!

“说说看,你为什么要去益州。”皇帝道。

“父皇,你懂的。”秦崧一脸“咱们心照不宣,说出来就没意思了”的表情。

皇帝:“……”

皇帝:“朕不懂。”

秦崧:……好吧。

“天下都说扬一益二,儿不能去扬州,就退而求其次,去益州也行。”

一看就是胡说八道,皇帝虚点了儿子两下,说回了正事:“适才太子向朕举荐了几个去益州的人。”

常云生很机智地帮皇帝转达人名官职。

秦崧听完“嗤”地一笑:“一些从五品官去征发役力,益州那头能放人?”恐怕征发役力是假,趁机与燕王联络是真。

秦崧能想到的事情,皇帝当然也能想到,而太子也不可能想不到。

皇帝暗暗摇头,对秦峥更失望了一分。

“那父皇,儿去益州……”

“不行!”皇帝话都不让秦崧说完,断然否决。

“为什么不行?”秦崧表示不服。

“你懂的。”皇帝把儿子的话还给他。

去扬州,被父皇否决。现在转而去益州,也被父皇否决。秦崧甭提有多郁闷,于是他决定让大家都郁闷。

秦崧说:“益州征发役力总要有人话事,儿不能去的话,三弟最合适。”

皇帝无语,提醒:“你三弟才大婚。”

秦崧正气凛然道:“为父皇办事,为朝廷办事,为天下办事,岂能拘泥于小家小情。三弟定是理解并万分愿意的。”

皇帝:“……”

秦崧又道:“去幽州征木料,儿认为四弟最合适。”

皇帝更无语了,提醒:“你四弟就快大婚了。”

秦崧:“离四弟大婚尚有三月,且婚礼一应事物皆有礼部、殿中省、宗正寺操办,四弟只需要在吉时成亲就行。”

皇帝:“……”

秦崧:“父皇意下如何?”

皇帝:“……甚好。”

秦崧笑得一派光风霁月。

皇帝瞧了,摇头失笑。

过得几日,早朝下发诏令,吴王去益州征发役力,楚王去幽州征木料,顺带还稍了一个六皇子去莱州征石料。

秦峥猛地看向秦峻,后者诧异了一瞬,旋即志得意满地笑了。

去益州啊,甚好。

他朝秦崧看去,照理说他才大婚,出京办差的事情应该不会轮到他,定然是大兄想了办法。

秦峥顺着秦峻的目光也看向秦崧,几日前他浑浑噩噩从紫宸殿出来,老远看见一人进宫,似乎就是秦崧。

定然是他跟父皇说了什么!

秦峥咬牙切齿。

还有一个咬牙切齿的人是秦峰,出京办差没什么,去幽州征木料他就不乐意了,凭什么老三能去益州,他就只能去幽州,就是老六去莱州都比他好。

自从老三拉拢了老大,他是处处顺风顺水,自己始终差了一等,想想就很不甘心。

想不明白老三究竟许了老大什么好处,能让他处处相帮,可我也不老三差,更不会亏待老大!

秦峰如今迫切地需要一个盟友。

太子不可能,他要将太子拉下马,他们怎么可能结盟。

老大,他数次示好,老大却视而不见,只能老三来往得火热,气死。

那就只有老六了……

秦峰把主意打在了六皇子秦峤身上。

老九也可以拉拢一下,毕竟是贞顺皇后之子,也是个嫡子呢。

各路人马派遣出京,征发打量人力财力物力,龙首原东的宫殿拔地而起指日可待。

在扬州,须永寿正派户曹与来征银粮的林昉虚与委蛇,各种哭穷。

法曹就战战兢兢跟来差林福遇刺案的牧良玉东拉西扯,各种干扰。

林福在一旁瞧着,转头去折腾冉旭。

晏陈和应凤岐也充分发挥了三寸不烂之舌,让冉旭与林福对着干,堪称怂恿小能手。

冉旭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水深火热,就跟须永寿哭,哭得后者头大,看到他就躲。

其实须永寿也觉得日子过得水深火热,冉旭这个蠢货让人去刺杀林福,现在搞得朝廷有了借口,竟把个御史大夫都派来了。

这日子,什么时候到头啊!

第155章

益州, 燕王府。

益州刺史一早就火急火燎登门,“王爷, 京城那边派了吴王过来, 咱们怎么办啊?”

坐在主位上的燕王兀自沉思。

燕王不惑之年,气质精悍,常年思虑过多,眉心中间有一道深深的褶痕, 让他看起来很不好相与,益州刺史就有些怵他,这不,胆战心惊地望着燕王, 话都不太敢说。

“太子那边的人有没有说什么?”燕王问。

益州刺史用力摇头:“没有没有, 本来说好要让吏部郎中万飞来, 但邸报送来, 是吴王带队,门下给事中彭阳正为辅, 要征发剑南道五万役力前去修宫殿。”

“五万役力?!”燕王虎目圆睁。

益州刺史缩了缩脖子,不敢说这只是第一次征发,后面还不知要征多少人。

燕王怒道:“五万!秦渊真是想得美!我剑南道的人岂是他想征就征的!”

益州刺史更加不敢说话了,他心里急得要死,这眼瞅着吴王不日就要到益州, 难道他真要将五万壮丁交与吴王?

不,交人是不可能交人,还是五万壮丁, 这简直就是割他们的肉。

“王爷,咱们要怎么办?”

“益州大都督怎么说?”燕王问。

益州刺史张了张嘴,不敢说。

“嗯?”燕王不耐皱眉,眉间的竖褶更深更严厉。

“下官派人去了,大都督府上的管家说大都督生了重病,都起不来床了。”益州刺史飞快说完,偷瞄燕王的反应,就怕他发飙连累了自己。

燕王的脸色的确是黑沉沉很难看,但发飙迁怒倒还不至于。

他经营益州二十年,益州大小官员几乎都以他马首是瞻,各大族豪商土著也是对他俯首帖耳,要说这二十年里最让他烦心不爽的,就是益州大都督不和他一起愉快的玩耍。

周朝吸取前朝教训,军权与政权分治,都督掌军权,刺史掌政权,另外还有录事参军事、监察御史、观察使掌监察事务,确保军、政、监三权相互制约。

益州为大都督府,益州大都督统领剑南道巂、雅、黎、茂、戎、松、遂、龙、昌、泸十都督府兵权,御西南景南国这个恶邻。

因为益州大都督始终不愿意与燕王同流合污,燕王掌控不了剑南道兵权,只能从其他的地方想办法,这就添了不少麻烦。

“蒙戟老匹夫,终有一日本王要让你追悔莫及。”燕王恨声道。

益州刺史假装自己不在。

燕王气归气,正事还是更重要,骂了益州大都督一句发泄一下就罢了,对益州刺史说:“你让人去联系荆山,把我们找到的那个方士送去京城,让她好生安排。”

“诶,是,是。”益州刺史连连点头。

“太子那头……”燕王皱了皱眉,眼中闪过一丝嫌弃,“让荆山去办。另外我会安排人过去扬州,你盯着各都督府的军队调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