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为本(穿越)(181)

作者:经年未醒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小淮河原本叫小秦淮河,与金陵城的那条秦淮河呼应,但为避国姓,小秦淮河变成了小淮河,金陵城的改成了清淮河。

名字虽然变了,但没变的是河上的花船,与船中多情的名妓娘子。

小淮河里最大的几艘花船就是暖玉楼的,上船有门槛,一般人就是花了银钱也不一定能上得去花船。

不过作为须永寿的小舅子,冉旭在扬州城里算是横着走,自然是想要花船就要花船,想让多少个名妓娘子来作陪就让多少个来。

以须永寿为首的一行人到了暖玉楼,假母诚惶诚恐地带路,将他们请到花船岸边,已经能听到船上的弹琴笑闹声了。

“须刺史先请吧。”林福道。

候在一旁的假母偷偷瞟林福,新任扬州长史林福如今整个扬州谁能不知谁能不晓,假母还是第一次得见林长史真颜,看她身处青楼依然自在,比那些风月老手的郎君更洒脱,不免觉得意料之外,又觉得情理之中。

不愧是国朝第一女官。

一行人上到花船里,登上二层,推开舱房门,调笑声放肆的从里面扑出来。

须永寿黑着脸走进去,喝道:“冉旭,给我滚过来。”

正让一个名妓娘子喂酒的冉旭一愣,看清了来着何人,把怀中的名妓娘子猛地推开,哆嗦着连滚带爬:“姐、姐夫,你怎么来了?”

然后就看到站在须永寿侧后方一步的林福。

“是你!”冉旭指着林福。

“不是冉参军请本官来暖玉楼的?”林福重重拍开怼到自己面前的手指。

冉旭“嘶”地一声叫痛,愤恨瞪着林福。

林福都忍不住要同情须永寿了,阵营里有这么个草包美人,他也是心大,不怕坏事。

“朝廷明令禁止官员狎.妓,你身为朝廷命官竟然知法犯法,我看是上次板子打得轻了!”须永寿低吼,让跟在了家丁上前来把冉旭带走。

“且慢。”林福让护卫拦住了须府家丁,她笑眯眯对须永寿说:“来都来了,须刺史要不喝一杯再走?也让下官见识见识冉参军念念不忘的暖玉楼名妓娘子的风采。”

“念念不忘的名妓娘子?”须永寿淡声说。

冉旭一脸惊恐,对须永寿喊:“姐夫,她胡说的,我哪有念念不忘的名妓娘子,我来暖玉楼只是想看她出丑。”

冉旭指着林福。

林福:“哦……”

班阴痛心疾首:“冉参军,大家同朝为官,你居然花样百出陷害同僚,没想到你是这样的小人!”

胡尤启转开脸,看冉旭这蠢人一眼都觉得多余。

须永寿对家丁道:“把他给我带回去。”

“须刺史,别急着走,让本官见识见识将要让本官出丑的大场面。”林福目光在舱房里扫过一圈,在其中两人脸上停了一瞬,然后抬腿,一脚把冉旭踹了进去,再迤迤然迈步进去。

适才林福目光停留的两人一看冉旭摔进来,赶紧去扶他,一人一边看似正在安抚被踹的冉旭,实际上了压着他不让他跳起来对林福动手。

两人看向进来的林福,与她短暂地交换了一个眼神,继续安抚冉旭——

“冉贤弟,咱们不跟女人一般见识。”

“对对对,圣人云,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咱们放宽心啊,放宽心。”

林福冷哂:“现在是女人要跟你们一般见识。哪里来的刁民,胆敢对本官胡言乱语,来人,把他们给本官带走。”

俩“刁民”瑟瑟发抖。

“林福,尔敢!”冉旭见友人被针对,气疯了,爬起来就朝林福冲。

俩“刁民”立刻上手拉住冉旭的衣裳,劝他。

一人要冲,两人在拉,拉扯间只听一道裂帛声,冉旭的外裳竟然被撕下半幅,三人顿时犹如按下暂停键一般,静止了。

场面实在有些滑稽,太惹人发笑了。

林福和班阴也就不客气了:“哈哈哈哈哈……”

林福的护卫们:“哈哈哈哈哈……”

舱房里的名妓娘子们小声:“嘻嘻……”

须永寿脸黑如锅底,用了生平最大的自制力才没有让人把整艘花船拆了,把在场所有人都扔河里去喂鱼。

“你们还等着干什么,把冉旭给我带回去。”须永寿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来。

冉旭摆脱友人,着急忙慌地跑到须永寿身旁,声音弱却急:“姐夫,你听我解释。”

“回去再说。”须永寿横了他一眼,旋即阴恻恻盯着林福看了几息,转身下船。

冉旭惶惶然跟在后头,再后面是胡尤启,此人倒是礼数周全,对林福拱了拱手,说:“让林长史见笑了。”

“仅仅只是一句见笑须刺史就准备将此事揭过去?”林福呵一声:“冉旭身为监察官,明目张胆狎.妓,罪加一等。侮辱同僚这个,本官就大度一点儿,不跟他算了。”

胡尤启说:“在下定会督促刺史,重罚冉旭。”

林福说:“那本官等着。”

胡尤启再一礼,然后在须府家丁的簇拥下离开了花船。

须永寿的人都走光了,林福虚点两个“刁民”,说:“你们两个,侮辱朝廷命官,随本官去领罚吧。”

俩“刁民”喊着冤枉,被护卫架着下了花船,然后不知打哪儿找来了绳子,把这两人困得严严实实,扔马背上带走。

一路到了东平侯府别院,俩“刁民”被颠得七荤八素,再被放地上时,站都站不住了。

“林长史,用不着这么狠吧!你运米袋呢,差点儿没把我颠吐。”

“就是,还拿绳子捆我们,我们难道是穷凶极恶的江洋大盗?”

林福让护卫给自己搬来一张圈椅,往上一坐,说:“说说吧,你们怎么跟冉旭混在一起了。晏陈。应凤岐。”

第140章

“哦呀, 林长史认识这二位?”班阴围着晏陈和应凤岐转了一圈,很有磨刀霍霍的样子。

林福指着晏陈:“御史台监察御史,前工部屯田司主事, 你的前任, 晏陈。”再指着应凤岐:“大理寺评事,本官同榜第二名,应凤岐。”

班阴恍然, 道:“就是去岁与淮南道观察使一同出京的?不对呀, 淮南道观察使宋景不是被圣人召回朝了么,听说是外放了莫州司马。你们二人怎么没有跟着宋景一同还朝?”

晏陈和应凤岐对视了一眼,后者道:“我们出京刚到滁州不久, 就跟宋景分道扬镳了。”

晏陈道:“道不同不相为谋。”

班阴说:“所以就是宋景回朝然后被放为莫州司马,你们二人继续在淮南察访?”

应凤岐点头。

“那你们都察访到什么?怎么混到冉旭身边去了?”班阴问。

晏陈和应凤岐又对视一眼,不语。

林福说:“跟着你们的察事听子呢?”

应凤岐惊讶看向林福。

林福叹气, 对护卫队长说:“麻烦帮我把寇公公请来。”

晏陈和应凤岐听到“寇公公”三字, 再度对视一眼, 晏陈问:“可是寇朝恩寇公公?”

班阴呵呵笑了一声:“不然这满朝上下还有哪位寇姓能被尊称一声‘公公’?!”

没过多久,寇朝恩来了,虽然适才就听护卫队长说了晏陈和应凤岐, 但实际看到人时,他还是惊讶了一瞬。

“二位为何如此狼狈?”寇朝恩问。

晏陈和应凤岐就瞪着林福,全是她让人捆着他们还运米袋一样把他们扔马背上运来。

林福慢条斯理喝茶,半点儿不愧疚。

班阴把今日在暖玉楼花船上发生的事情详详细细跟寇朝恩说了一遍。

寇朝恩无语,默了片刻才说:“察事听子回报说找不到您二位, 所以您二位这是隐姓埋名潜到冉旭身边?”

面对这位察事监未来的掌监,晏应二人也就不瞒着了。

晏陈说:“我们二人到滁州不久,暗查到全焦县县令之死不简单,与宋景商量却产生了分歧,随后我们与宋景分道扬镳,没过多久我们被一群黑衣人追杀,落入河中,命大没死,但是与跟着我们的察事听子和家丁们都失去了联系,我们也害怕那群黑衣人发现我们没死再度痛下杀手,就隐姓埋名离开滁州来了扬州。”

应凤岐接着说:“我们查到的线索都指向扬州,所以才决定来扬州。认识录事参军事冉旭纯属机缘巧合,后来在几次交往中我们探听到冉旭与扬州刺史须永寿关系亲密,就想办法攀上了他。”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