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江望低着头,并不看璃秋,回到道“前几次送去的药皇上都没有吃。”
“皇上,果然对她念念不忘。”
夏江望只管低着头,并不说话。
“劳烦夏太医好好照顾皇上。”
“微臣遵命。”
“不要再出别的事情才好。”看着夏江望离开,璃秋念叨着。
“额娘在说什么?”端敏好奇的看着璃秋,说道“额娘在为阿玛担心吗?”
“是啊,为他担心呢。”
“阿玛,生病了吗?”
璃秋点点头。“大约是生病了。”
“阿玛生了什么病?”
“你阿玛他,心里生了病。”
“那我们要去看阿玛吗?”
“阿玛现在需要静养,不能去打扰他。”
“那,阿玛什么时候才能好?”
璃秋摇摇头“额娘也不知道。不知道他还愿不愿意好。”
端敏奇怪的看着陷入沉思的璃秋,不再说话。
当天夜里,太后再次去了乾清宫,看到的便是一个空荡荡的乾清宫,里面没有任何装饰,那些证明满族人是骑射民族的武器,那些前朝的古董,那些皇上喜欢的字画,统统都已经不见了,唯独皇上还坐在地上,他的手边放着一碗药,那碗药已经没有了热气,看起来已经放了很久了。
太后上前,坐在皇上身边,又从苏麻手里接过一碗热气腾腾的药,对皇上轻声说“逝者已逝,别让她再担心了。”
皇上终于转动了一下自己的头,看一眼太后,又看看太后手里的药,摇摇头,用低沉的,略有些沙哑的声音说“朕,知道了。”
第二天,休憩了两天的早朝照常举行,看着站在大殿之上密密麻麻的人,皇上用仍有些虚弱的声音说“董鄂氏皇贵妃去世,朕心甚痛,今决定以皇后之礼为董鄂氏发丧。”
“这个太不合适了。”众人纷纷来到太后面前,表达着自己的不满。
“皇后娘娘尚在,若让皇贵妃以皇后之礼发丧,对皇后娘娘实在不敬。况且与皇贵妃娘娘的身份也有所不符。”
太后看一眼皇上,皇上此刻仍然是无精打采的模样,面对众人的反对也没有说话。
太后有些无奈的摇摇头,又看一眼皇后。
皇后一直都是怯弱的模样,低着头,不说话,也不理会任何人。
“按照规矩,皇后尚在,皇贵妃以皇后之礼发丧,实在不妥。”
“臣妾……”皇后突然发出了声音。所有人听到这个声音一时间竟然都愣在了原地,接着便听到皇后说“臣妾,同意以皇后之礼发丧。”
“这……”
“臣妾不在意妥当与不妥当。”
“只是这样于理不合。”
“皇贵妃侍奉皇上五年,贤孝和顺,臣妾对她实在感激,不想她竟如此早便远离人世。臣妾实在不知该如何表达臣妾的感激之情,如今以皇后之礼为她发丧,实在与臣妾初衷相合。若朝中诸臣仍有异议,可以以臣妾意晓谕众人,这样,就是后世史臣,也不能将此举议为皇帝之过失了。”
太后看一眼一向唯唯诺诺的皇后,问道“你果然是如此想的。”
皇后点点头,“这边是臣妾的本意。”
“既然如此,下旨吧。”
当晚天,皇后懿旨便发布了出去。“奉皇太后懿旨:‘皇贵妃董鄂氏孝敬性成,淑仪素著,才德兼备,足毗内政。今忽尔薨逝,余心甚为轸惜,应追封为皇后,以示宠褒。’朕谨遵慈命,追封皇贵妃董鄂氏为皇后,应行典礼尔部即议以闻。”
“以皇上待先皇后的心,这谥号决不可太潦草。”礼部尚书当晚将所有的书都搬了出来,只为了给乌灵珠选一个适合的谥号。
“臣以为,孝献端敬皇后为妥。”
皇上摇摇头,“太过潦草。”
“不如孝献庄和温惠端敬皇后,可好。”
“不行不行,太过简单。”
“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可好。”
皇上仍然摇摇头,“还是不甚好。”
“皇后娘娘乃是谥号,不能用天、圣等字。况且皇后娘娘尚未抚育嫡子,也不能用承天、辅圣等字,此谥号便是最合适的。”索尼此刻站了出来,对皇上说道。
皇后有些不满的看了一眼索尼,终究点点头“那便这样吧。”
接着,皇上下旨,辍朝五日,请高僧来宫中为董鄂皇后礼忏营斋,征天下巧匠,为董鄂皇后构设冥宅。
而接下来的几日,皇上几乎都待在为乌灵珠设置的灵堂里,不吃不喝,为乌灵珠守灵。
却说另一边,费扬古打退了台湾人,正准备班师回京,路上便听说了乌灵珠薨逝的消息。费扬古心头一紧,下令道“你们慢慢赶路,我要先行一步。”
“是。”众副将应答一声。
连续赶了三天三夜的路,终于在这一天即将关城门前赶了回来,来不及回家便先进了宫,此时皇上正在乌灵珠的灵堂里,众位高僧为乌灵珠诵经超度。
费扬古站在灵堂前,却不敢再往前走一步。
“去看看她吧。”皇上对费扬古说。
费扬古看一眼布置的极其奢华的灵堂,终于往前走了一步。
“姐姐,我平安回来了。”
早已没有人会回应费扬古。
“姐姐。”费扬古呼唤一声,便再也说不出话来了。
第九十七章 再次得宠
这几日的皇宫变得格外的冷清……似乎一切都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一般,没有声音,甚至没有活着的迹象。
承乾宫的宫中依然停着乌灵珠的尸身,被仔细保存的很好。皇上坐在一旁,已经七天不吃不喝了。
慈宁宫中,太后正在喝参茶,苏麻为太后捶了捶腿,有些担忧的说“太后最近又瘦了,这样对身子不好。”
太后将参茶喝下,说道“皇帝,还好吗?”
“仍是那样。”苏麻回答道。整日守在乌灵珠身边,两耳不闻窗外事。
“帝王太多情了,不好。”
“太后是想起先皇了吗?”
“他们父子,真是一模一样。”
苏麻看着太后叹一口气。近日,别说皇上,太后也消瘦了不少,这几天夜里总是睡不好,好像一下子老了许多,连鬓角都有了白发。
“贞妃,做什么?”太后突然问道。
“贞妃娘娘,大约是在自己宫里吧。”
“叫她来。”
“是。”苏麻答应着,转身离开。不一会,璃秋穿着一身素白的衣服来到了慈宁宫,先给太后请安。
“太后娘娘金安。”
璃秋低头,再抬头,一瞬间,太后以为自己看到了乌灵珠,可是马上,太后便发现,他们仍旧是不一样的,璃秋看起来要健康的多,个子似乎也比乌灵珠高一些。
璃秋有些疑惑的看着太后,并不说话,却在心中不断地盘算太后叫她来的目的。
太后伸手,将璃秋拉起来,拉到自己身边坐下。
“你已经许久不来哀家这里了。”
璃秋低头,有些伤心的说“先皇后刚刚薨逝,臣妾,实在不愿意出门。”
太后温柔的抚摸一下璃秋的手,说道“若你们一个个都这个样子,逝去之人如何安心。”
“太后娘娘教训的是。”
“想来,这些天,你也没去见见皇上。”
“皇上……”
“这些天,他总是留在承乾宫。”
“是啊。”
“去看看他,好吗?”
“臣妾去又能有什么用。”
太后仍旧紧紧握着璃秋的手,说道“哀家知道你有法子的。”
璃秋低着头,并不说话。
“就当,是一个额娘在求你。”
璃秋一下子跪倒在地,说道“臣妾,尽力而为。”
九月末的皇宫仍旧是花团锦簇,到处洋溢着美好与幸福。只是宫中的气氛却冷清的可怕,尤其是承乾宫,简直像冷宫一般,让人不敢踏入。
璃秋站在承乾宫门前,看一眼还很熟悉的宫门。似乎不久前才刚来过这里,此次再来却已经物是人非。
璃秋轻轻推门走了进去,发现里面早已空无一人。贴身伺候乌灵珠的沁墨前几日被皇上放出了宫,此刻的承乾宫里空荡荡的没有一个人。
再往前走,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白色的灵幡随风飘扬,再往里面走便是正殿,放着乌灵珠的棺椁,旁边是守灵的蒲团,皇上坐着,闭着眼睛。
璃秋来到乌灵珠棺椁前,跪下,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