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弯弯嗤之以鼻:“她做梦呢吧?还是白日梦呢!想得美!咱掏力,钱都进她手里了!”
常氏把给宁弯弯做好的衣裳给她换上,左右端详,又把她转了个圈,甚是满意。
“小孩子家家的还是穿的粉嫩嫩的好看!”
然后才道:“那可不咋滴,就你二姑那心眼,分给咱个一两成就不错了!”
“那这事你咋知道的?”宁弯弯好奇。
这事她二姑不把自己娘的工作做通,得了支持,那肯定是不会让他们这几口人知道的。
常氏就笑:“那不是你奶跟你爹说的,你爹又说给我听!”
白氏这操作宁弯弯看不懂,这是跟宁怀运示好呢?
她就问常氏:“那我奶的意思呢?”
“没意思!”常氏耸肩:“你奶就是把这事跟你爹说了一嘴,啥态都没表!”
宁弯弯更不明白了。
“我当我奶要冲着我二姑在这要逼着我爹去给她买丫鬟呢,这咋没动静呢?”
她就防着这个呢,结果啥事都没有,她反而是心里不踏实了。
“你当你奶傻!”常氏点了点她的额头,又把她那身衣服给脱下来了。
这衣服也就是有个什么事的时候穿着出去撑撑场面,平时在家可舍不得穿。
常氏又道:“你一天挣多少钱,花多少钱你奶那都是心里有数的,她可知道逼你爹也没法子,没有就是没有,他又变不出来!你可等着吧,等她觉着你挣够了,立马就得提这事!”
……
桑椹也没摘几天就完了,全堆在了前院一个空房子里。
坛子,冰糖,工钱加上收桑椹的钱把宁弯弯这一个月卖馒头挣都几乎全搭里头了。
这要是回头卖不出去她可是要气死的。
红薯苗到底是有限的,苗越出越弱,后面就不能用了。
总共下来种了三四十亩,当然,这一次她在没忘了给余九斤送,还豪爽的送去了够好几亩地种的。
又把那七十斤的棉种种下去,又种了将近三十亩地。
剩下的一百多亩都是麦地了。
地比较肥,能支撑的了一年两收,保水性比较强,麦子虽被视为最低等的粮食但却比较娇养,只有这样的地里才能活。
这一通忙活下来就到了端午节,端午节,照惯例,宁怀运是要发福利的。
往年就是每家发几个鸡蛋就成了。
今年在这样自然是说不过去的。
庄户们也都把春耕春播忙活完了,麦子已经黄了,节后立刻就要开始抢收,这个时候自然是需要打一针强心剂的。
前一天宁弯弯就亲自去镇上采买了。
猪肉,买了半扇,足有一百多斤,又买了些糯米,红枣,和鸡蛋。
她手里余钱不多,不过买到这些也是很丰厚了。
就算是在那些富裕的庄子上,这待遇也就过年才能赶上。
到端午节这天宁弯弯家又是挤满了人。
这一次是大人小孩齐上阵,一百来号人,挤在院子里,那真是满满当当。
有那路过的村民都不由的停下脚步张望,看看这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情了。
猪肉在桌子上搁着,糯米红枣也都敞开了口袋,盆里装着拿艾草煮好了的鸡蛋,热乎乎的,散发着艾草的味道。
这是清平县的习俗,艾草驱虫防蚊,还辟邪,山间地头,长的到处都是。
端午节要把艾草插门上,煮鸡蛋吃。
宁弯弯和宁怀运一出来那看见的就是一堆的笑脸。
人就是这么个现实的物种,有利益立刻就会对你露出善意。
宁怀运也是春风满面的跟大家拱手打着招呼。
不一会刘二蛋就来请宁怀运跟大家说两句,宁怀运也没犹豫,就站到了房门口的台阶上。
要说什么他闺女可是都跟她一一罗列过了。
第96章 发福利
“这段日子呀,辛苦大家伙了,当然,都是为自己干活,也不用我在这里瞎客套!现在咱们出的每一份力,都是为了秋收的时候能多收些粮食,这个冬天在家猫冬的时候有口饱饭吃!想想咱以前过的那日子,苦啊,粮食吃不到冬天就没了,一家人都是勒紧了裤腰带……”
吧啦吧啦,一堆的忆苦思甜,说到动情处还洒下两滴眼泪。
说的那些年长的也都跟着抹眼角。
“不过呢,咱现在也是有了奔头了,那红薯一亩地的收成可是能有几千斤的!再不是那一亩地只有产一百多斤黄米的时候了,咱以后有吃不完的粮食,咱这日子过的比城里那些人家都要好……”
吧啦吧啦又是一阵的鸡血,说的年轻人跟着热血沸腾。
最后总结:“这节后马上就要收麦子,大家伙可得是加把劲!抢收,抢收,那不是干巴巴的说说就成的!大家伙都得把全部的力气使出来,一定要做到颗粒归仓!不能浪费掉一粒粮食!大家也都知道,这麦子不是以前的恶食了,它能做出白生生的馒头,比什么都好吃!将来还能做出啊什么包子,饺子,面条,反正是吃的法子多着呢!这金贵东西要落一粒在地里你说心疼不心疼!”
“心疼!那当然心疼!”
“这些话老爷你都不用说,咱保准的都尽心着呢!”
下面的人就跟着附和。
宁家村里现在就这些庄户的日子过的好,馒头那是基本上家家都学会了,吃着别提多欢实了,又顶饿口感又好。
谁也不拿麦子当以前的恶食看了。
庄户人家没有不珍惜粮食的,现在就更是看的重。
刘二蛋站下面吆喝。
“现在这日子过得好了别当是应该的,还以为是你们自己有本事呢?那都是姑娘老爷心里有你们,带着你们奔好日子呢!得知道这是恩情!谁要学那赵老三忘恩负义,在后面拖后腿,那就是全庄的仇人!都不用姑娘老爷说什么,我就得带着人把他打一顿赶出去!”
刘二蛋现在可风光了,整日里在地里管着这些人种地,庄户们个个都敬着他,姑娘也开始正式提拔他做了管事,一个月好几百文的月钱。
整日里起早贪黑尽心尽力,干劲十足。
“知道!知道!俺们那心里都感激着呢!快点发东西吧!俺这肚子里的馋虫都快挠破肚皮飞出来了!”
有人在下面玩笑。
庄户手里到都是有些余钱,但却是少有人舍得买肉的。
实在是穷怕了,想想以前那恨不能就饿死了的日子,那是得了一个铜钱都得攒着,舍不得花,恨不能挖个洞藏起来才放心。
这一见这么些的肉,那真是扑上去生啃的心都有。
刘二蛋一脚踹过去,笑骂:“就你馋!多大的人了!”
那人就傻笑。
宁弯弯也不耽误,就开始发东西。
“这肉呢,一人一斤,按人头算,不管是老人还是孩子,只要是还有口气的,或者是才出了娘胎的,都算一口人,这糯米也是一人一斤,红枣就一家分一斤,你们自己拿回去,乐意吃甜的就包红枣的,乐意吃咸的,就包肉的,鸡蛋就只有小孩子有份了,十三岁以下的娃,一人来领两个,这就是过节了图个热闹,娃多的你就占了便宜了,娃少的就吃点亏,谁也别在这上面说嘴!”
“那俺们可吃了大亏了,这搁肚子在揣一个来月就能出来凑人头了!”
有那大着肚子的媳妇就满脸的失望。
惹的众人齐齐的哄笑:“你瞧你,姑娘刚才都说了谁也别在这上面说嘴,话音都没落你就开始了,这可不行!”
那媳妇羡慕别的媳妇在住在里做工挣钱,羡慕的眼珠子都疼,哪里敢得罪宁弯弯。
就道:“俺就是说说,姑娘说啥就是啥,俺都听,等这娃生下来俺还要教育他,让他好好给姑娘干活!”
众人又是一通哄笑。
肉一家一家的按人头割下来拿草绳绑了,糯米红枣现称,在刘二蛋的维持秩序下尽然有序的就分发了下去,总共就那么几户,谁都认识谁,谁也扯不了谎。
倒是分鸡蛋这里最热闹。
一大帮子孩子围着,都伸着手讨要。
一个个的脸上都是笑开了花。
围在门口的村民咋舌不已。
“啧啧,老四这是大手笔的!我的乖乖,半扇的猪肉,这得多少斤?就周财主家的小儿子成亲的时候都没用这老些肉吧?”
“老四还是厚道呀!对他这些庄户那真是没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