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精小地主的致富路(236)

作者:壹木之南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这个柜台都是宁弯弯自己设计的,跟别家的不一样,都是两层的,上一层比下一层小,且是倾斜的,这样两层都能让客人看的清楚。

最下面还可以放存货。

高档的点心就做成了多层的架子,摆放那些点心匣子。

还做了些装饰,不过就是搞了一些这些点心的原材料,干麦穗,干红枣,之类的东西放在一边,用心摆放就显得很有味道。

还做了吊牌,也是木头的,挂在每一个柜台上前面,都协商了名称和价格。

上了货摆放好就可以开张了。

开张这天还请了锣鼓队和舞龙舞狮。

万响的鞭炮放起来,噼里啪啦的气氛顿时就热闹起来。

新店开业自然是要让利大促销,宁弯弯又在宁氏糕点的匾额下扯起了横幅,还是老套的新店开张买一送一。

老百姓就是吃这一套,生意到着实火爆了几天,整天都挤满了人。

开张这天自然也有很多来贺喜的,周庆呀,霍老板,钱东来等人都来了,就连宁匪月的老师,还有庞九思的媳妇,那位曹姑娘都赶来道贺,或是差人送了贺礼。

可见这曹姑娘可比她婆婆会做人,而且不拘小节。

就是听她那口风,她也就在县城里头待两天就要回去侍奉公婆了,眉宇间满是忧愁,想来日子也不好过。

衙门里吴清也让人送来了贺礼,过来送礼品的是他身边的常随。

客客气气的,还跟宁怀运说以后要是遇到什么摆不平的事尽管上衙门里去找大老爷。

示好之意不要太明显。

宁怀运终于回过味来来了。

到了晚上虽说白天席面上又喝了不少的酒,神志却是清醒的。

“闺女呀,你说你府里那一头的人为啥对咱这态度都变了呢?我这想来想去也没什么是他们可图的呀!我想不明白这心里就不踏实,总怕着了他们的道!”

宁弯弯:“放心吧,人家能图你啥?人家给你笑脸你就回人家个笑脸,人家不搭理你你就别上赶着的就行了!”

宁怀运可没有被安慰的了。

自顾自的思索了一会,又道:“难不成是因为小世子?这倒也说得通,可他们是啥时候知道小世子在咱们家的?咱可都没对外人说过这事呀,你周叔那也不能往外说的吧?”

宁弯弯无奈的瞟了眼自己老爹:“他那么一个大活人,哪里瞒得住有心人。”

“怪不得那天寿宴你祖母总是打听咱家孩子的事呢,我还当她问的是你们姐弟呢。”

人家没明说,他也没转过这个弯来。

谁能想得到自己的嫡母关心的是别人家的孩子。

宁弯弯就道:“谁在问你这个你也别直说,就含糊过去就行。”

越是含糊这人就越是爱脑补。

“我知道,我知道。”

宁怀运还琢磨着这里头的道道。

宁弯弯也不管她,自己去收拾东西准备回家了。

一晃眼她在县城里都待了快俩月了,都想家了。

这边铺子也开了,家里还有一堆的事要做。

而且也要开始春耕了。

宁弯弯也很郁闷,她本来准备过完年多多买地呢,这下子还买个球球。

第271章 一个人干活全家吃饭

宁弯弯这一回家那是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庄户们都惦记着自家娃上私塾读书的事呢。

原本是说好了过完年就说这事的,结果因为一直忙活铺子就给耽搁了。

庄户们都知道在主家老爷太太说话他们得听,但真正拿主意的那是自家姑娘。

这一见宁弯弯回来都上赶着让自家孩子来刷好感度,刷存在感。

宁弯弯也明白他们的意思回到家的第二天就把人召集起来开了个会。

“我说说读书这事啊,第一,那些都能娶媳妇的大小子就别老搁我眼前晃了,学习这事得从娃娃抓起,娃娃一是没定型,就跟那小树苗似的,就算是长歪了也能掰回来,二是小孩子记性好,接受东西快,就你们几个,也是不老小的人了,回去让你们爹娘说一房媳妇,过两年生个娃,媳妇孩子热炕头的小日子不也挺好!”

宁弯弯站在桌子上,手指头再人群里一划拉,顿时好几个大小伙子都不好意思的脸红了。

这些庄户如今的日子好过了,打过完年倒是一下子有两三个小伙子都娶了媳妇。

那些适龄的没娶的,也时不时的都有媒婆往家里跑。

有那外向的就扯着嗓子喊了一句。

“姑娘说的是,俺也是这么想的,都是俺爹非让俺来!”

顿时就惹的一众人哈哈大笑。

这小伙子的爹就照着他屁股踢了一脚,笑骂了句:“老子还不是想让你有点出息!”

立刻又惹来一阵的大笑。

二蛋就板着脸吆喝:“都安静点!接着听姑娘说!”

人群里这才安静下来了。

宁弯弯就接着道:“所以呢,这个年龄的上限就定在……八岁到十三岁之间。”

这年头启蒙是比较早的,一般三四岁就开始上私塾了。

就像清晨,今年秋天就准备去镇上念私塾了,那还是因为他打会说话就跟着哥哥读书,如今能背下来的文章都比在私塾念了一两年的书生还要多。

常氏心疼他年纪小,才拖到了四岁。

所以八岁在上私塾其实就有些晚了。

但宁弯弯也不是要这些人去考功名的,她要的是速成,尽快的认字,学会算数,所以年纪大一点最好,学个几年就能干活了。

当然,真有那有天赋能考功名的她也乐得给他改户籍供他考取功名。

这以后可都是她家的人脉。

下面人顿时是一阵窃窃私语。

二蛋就啪啪拍了几下桌子。

“就你们话多,要不你们上来说!”

场面顿时又安静了。

宁弯弯才又道:“当然,凡事也都有例外,真有那天资聪颖的,年龄也不是大问题,不过要是那滥竽充数的,想糊弄过去的就别来找骂了,今天都先回去,让自家孩子都想想自个儿都认得几个字,识得几个数,明儿一大早的来考试,本姑娘亲自监考,凡是考过了的都送到私塾去!”

接着宁弯弯又说了春耕的事。

“咱地里有种的胡萝卜,等种子长好还得一个俩月,都精心伺候着,该除草的除草,该施肥的施肥,可把种子给我养好了,以后都是钱!剩下的地倒是不多,先耕出来,别堆一起慌里慌张的收拾不透!”

下面的庄户就忙不迭的道:“姑娘你不用操这心,俺们都明白着呢!就是俺们不明白,刘管事也都安排妥当了!”

这个刘管事自然就是二蛋。

宁弯弯就夸了一句:“这倒是,我是放心你们刘管事的!”

二蛋顿时就不好意思的挠挠头。

“这还有最重要的一桩。”宁弯弯的神色一正,又接着道:“这几天把地窖里的红薯盘点一下,把坏的挑出来,在寻摸些地方,今年咱这红薯苗可要育老多呢,要不少的地方,这可是今年的重中之重。”

絮絮叨叨的把自己能想到的事都交代了,才散了会。

“姑娘,村里那个老王头来了。”

宁弯弯正收拾自己从县城里带回来的东西呢,绿青就进来了。

“老王头?”宁弯弯疑惑的道:“他跟咱们家又没有什么交情,来干嘛?”

要说宁家村的人宁弯弯也不是各个都熟,好些住得远的都只是面熟,知道人家姓啥而已。

但这老王头宁弯弯还是挺熟的,不光她熟,基本上村里谁都熟。

名人嘛,打眼巴前一过后面就有人念叨两句闲话。

小孩子更是会追着人家大叫憨巴王的外号。

想不熟都难。

憨巴就是傻的意思,这老王头并不傻,但他媳妇是个傻子,先天的那种,只能够勉强自理,什么活都不会干,全靠人伺候。

生了三个儿子各个还都遗传了她的傻。

一个人带十个拖油瓶,可想而知那日子过的有多艰难吧。

尤其是他爹娘相继去世以后,那更是就差没饿死了。

绿青就道:“头前来找过老爷一回,恰好赶上老爷没在家,这不今儿又来了,好像是想投到咱家做庄户,还不是看着咱家的庄户日子好了,就贴上来了,他那算盘打的倒是好,他那家里就他一个劳动力,却还有四张嘴等着吃食,到分粮食分福利,那是稳赚不赔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