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缸照+番外(239)

作者:知我情衷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等她到了今上近前,才发现赵五娘已经候在一边了。

沛柔给今上和白昭仪行完礼,也如赵五娘一般眼观鼻鼻观心地站在一旁。

就听见今上笑对周围陪坐的大臣笑道:“今京城中流传什么‘京城双姝’的名号,的一位是定国公府的五娘子,另一位是恒国公府的五娘子。”

“是容色倾城,堪为燕京群花之冠。这两位的容色,却又在伯仲之间难分高下。”

“定国公家的五娘,也是朕亲封的淮邑乡君,是朕之女贞静公主的伴读,寻常也曾见过。惊鸿一瞥间,总有人之叹。”

“没想到今一见,赵家五娘,居然也有此倾城艳色。”

“赵家五娘今一红衣,秾艳若三桃李;淮邑乡君喜素雅,皎皎如九秋之月,实在是令人见之难忘。‘京城双姝’,所言非虚。”

“只怕冠以‘燕梁双姝’,也并不算是夸大。”

沛柔和赵五娘就跪下来,叩谢皇恩。

赵五娘却忽然开了口,“方才陛下淮邑乡君乃是贞静公主伴读,陛下有时能够遇见。其实臣女也是贞惠长公主的伴读,自在宫闱出入的。”

贞惠公主过世之后,今上就追封了她长公主的名分。

如今赵五娘乍然在此盛会之时,提起贞惠长公主的名字,气氛就陡然间有些冷淡起来。

沛柔只在心中嗤笑。

这些士大夫,当初要贞惠长公主牺牲的时候,的千好万好,几乎将她捧到了上。仿佛只要她去和亲,燕梁和敕勒两族就能保千年万年的和平。

可不过短短三年,贞惠长公主香消玉殒,边境硝烟再起,皇城中歌舞升平,连她的名字都成了忌,粉饰太平,仿佛她从来不曾存在过一般。

他们以公主被敕勒人杀害于两军阵前为耻,却从没想过,真正该羞耻的其实是满口礼仪道德,家国下的他们自己。

今上也沉默了几息,才重又开口,“贞惠长公主为国为民,牺牲良多。”

“她从前在宫中时,朕对她的关也颇少,甚至连她边与她朝夕相处的伴读都不识得,是朕之过。”

“今朕便如当年赏赐淮邑乡君一般,也同样赏赐你一个乡君的封诰。往后几十年,你也要记得贞惠长公主当年与你的谊。”

赵五娘却再拜,“贞惠长公主大义,只远嫁敕勒,也如我燕梁大好男儿一般埋骨于草原之上。臣女无德无能,不敢以此为自己讨要封诰。”

“不过臣女确有一事,想要求今上成全。”

“哦?”今上便现出了疑惑之色,“你且来听听。”

赵五娘抬起头,姿笔直,“臣女与定国公府的五公子徐沛声两相悦,想求今上成全。”

此言一出,周围人俱变色。

沛柔是知道她与沛声的意的,可那时候赵五娘她会让沛声和她在一起,她以为也只是她会服她的父母祖父母,而后再想办法与沛声成婚。

却没想到,她居然有这样大的胆子。

可是也没有错,胆大包,高傲自信,这才是她认识的赵五娘。

今上还没有话,坐在今上边的恒国公却先变了脸色。离席跪到中,“臣的孙女年纪,礼数不周,话也不知道轻重,还请陛下恕罪。”

今上还是没有话,他边的白昭仪轻轻推了他一把,望着今上的目光中,有动饶意流转。

他这才如梦初醒,对恒国公道:“你这个孙女,自受的是宫中教养,和朕的公主一样。恒国公,看来该好好话的人恐怕是你。”

他又问定国公,“不知道方才赵家五娘的这位五公子,是你们家哪一房所出的?”

定国公便起回话,“回陛下的话。臣家中的五郎,乃是臣三弟次子。”

“朕没记错的话,卿的三弟,上也有举人功名,乃是勋贵子弟中的翘楚。”

定国公又道:“燕梁人才辈出,臣三弟也不敢称是其中翘楚。”

今上便道:“有这样的一个父亲,又是赵家五娘亲自看中,想来人才也应当不错。”

“燕梁不似前朝,青年男女之间若是门当户对,两相悦也并不是什么不足为壤的丑事。朕最成人之美——”

他对着赵五娘道:“你今甘愿用一个乡君的封诰,换与徐家五郎的一旨婚约,朕今就准了你。”

“来年三月,光正好时,正适宜成婚。将来举案齐眉,千万不要忘了朕也有一份功劳。”

今上最听两相悦的故事,当时海柔和万长风如是,今赵五娘和沛声也如是。没想到居然会这样的顺利。

赵五娘显然也很是激动,一连给今上磕了三个头。

燕京城最辣的辣椒,今辣到了今上跟前。

如今她与沛声之间的事,今上金口玉言,也算是尘埃落地了。

她如愿以偿,沛柔也为她高兴。

斗了这么多年的定国公府与恒国公府居然也结了一门亲,实在是奇也,怪哉。

赵家显然是无心朝事了,不然今上也不会许他们家与自己的忠臣结亲,攀上哪怕一点的关系。

两生加起来,她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和赵五娘别苗头,有朝一,她居然成了自己的五嫂,这也实在是人生中奇妙的体验。

不过她还是觉得有些古怪,方才白昭仪虽然没有话,却分明用眼神令今上起了成人之美的心思。

白昭仪又是为什么要帮赵五娘?

旨意既下,今上无事,居然又问起沛柔的婚事来,“淮邑乡君也已经年满十六,徐卿,你们家里对于她的婚事又是如何安排的?”

前生今上也问过这个问题,那时候两位皇子还没有定下皇子妃,还曾想把她指给皇子。

定国公便恭敬答道:“女自养在臣母亲膝下,她的婚事自然是由臣的母亲做主。”

“且臣的母亲年事已高,无力再抚养一个儿,自然是希望多将她在家中留几年的。更何况长幼有序,如今她也还有兄长没有成婚。”

以德高望重的太夫人为借口,就是今上有意要给她赐婚,当然也是不能了。

今上便只是笑了笑:“父母长辈,自然是希望女儿能在家中多留几年的,可也要心,不要留来留去,最后留成了仇。”

不过这件事也为她敲响了警钟,很快她就十七岁了,即便再不舍,她也应该把自己的亲事定下来了。

第214章 雪天

九九消寒图上的梅花还有许多瓣没有点完,明日已是除夕。

今上给沛声和赵五娘赐婚的旨意送到定国公府里的时候,沛声尚还在松石书院读书。

等他回来的时候,见府里气氛奇怪,见三叔母怒气冲冲地盯着他,身上直冒冷汗。还傻乎乎地跑来翠萼楼找沛柔,问她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等沛柔告诉他经过以后,他立刻就跑下了楼,脚步声很大,把翠萼楼的楼梯都要踩坏了。

沛柔想,他大概是不想被他看见他哭的样子吧。

前生浑不吝,今生也是吊儿郎当的沛声,居然也会有这样的时候。

不过她也知道,沛声心地纯良,感情从来都是很真挚的。

杨氏接到旨意之后的怒气,也并不是不满意这桩婚事。她只是不高兴沛声瞒她瞒了这样久,害她以为他是喜欢上了什么风尘女子,气的心肝都疼。

她知道沛柔与赵五娘有来往,也曾来翠萼楼打听过赵五娘的脾气品性。

“我听说赵家的五娘,向来和你有些合不来。我们家沛姐儿脾气这样好,她与你合不来,是不是很是刁蛮?”

今生她和赵五娘都没有骄纵的名声在外,倒不知道杨氏是哪里听来的闲话。

“没有的事,三叔母。赵五娘很好,从前在宫里常见,她也是公主伴读,又出身恒国公府,教养、品性、样貌都是一等一的。”

可这样一说,杨氏不免又要担心刘氏身为长媳,怕压不住出身太好的次媳。

沛柔也没法与她说那么多,她正急着出门去香山见李嬷嬷。

今日是雪天,路本就难行。原来一个时辰的路,骑马也不敢骑快了,硬生生多花了半个时辰。

等她推开香山小院的院门的时候,院中白茫茫一片。紫藤花架和李嬷嬷的菜园尽数被雪覆盖,居然找不出一丝别的颜色。

她身上肩上自然也落了雪,她轻轻地走至廊下,怕李嬷嬷听见声音,天寒地冻地会迎出来。

解了斗篷,想先拂去衣上的雪花,却听见房中人说话。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