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谋生记(348)

父子二人的目光又紧张地落在了安婆子身上。

安婆子摇头,“是药三分毒,林家下毒的手法高,可能是混在平时的点心之中的。谁会注意到。两位无需自责,你们没有发现大公子中毒,其他的郎中同样也没有发现呀。只能说,那些东西根本不是人,手段太阴狠了。”

李世海和李仲明闻言,都拿不定主意,不知安婆子说的话中,到底有多少真话,又有多少假话。

有一点儿可以肯定--------林清浅不但发现林渊中毒,而且发现了秦妈妈一家是内奸的事。

至于林清浅有没有怀疑他们,还真不好说。

安婆子目的达到,并没有在李家多坐一会儿,将礼物放下以后,就急着回去了。

李世海父子客气几句后,看着她上了马车。

父子二人回到屋子里,看着一堆的礼物,面面向觎,“我儿,你觉得此事如何?”

李仲明摇摇头,他的心狠乱。

“既然王妃和二公子没有怀疑我们,那对我们下手的人又会是谁?”李世海叹气。一把刀悬在自家头上,让他惶惶不可终日,心里难受极了。

李仲明长叹一声,他想得更多,他凭直觉,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但是福是祸,李家都躲不开了。

想到这儿,他心里更加惆怅了。

安婆子离开李家以后,一张脸彻底冷下来。

回到府中,她如实对几位主子说了李仲明父子的试探。

“年前不会碰面,如果他们上门来,找个借口将人直接打发走。”林清浅轻笑。

“平白让他们又过了一个新年。”林景行愤恨不平地说。

“未必。”赵景云轻笑。

林清浅也笑起来,“他们被迫回到京城,哪能称心如意。”

赵景云慢悠悠提点一句,“你们或许还不知,李仲明表面上一直没有娶亲,实际上,他至少有四个儿子,一个闺女。”

“什么?”轮到林景行吃惊,他瞪圆了双眼疑惑地问,“李仲明不是一直喜欢林楚云吗?”

“不过是外室养的孩子。”赵景云轻笑,“明知不可为,只能惦记着罢了。再说,害人总得找个借口才是,亲事如果出了意外能成,那是李家的大造化,几个外室孩子就当不存在。如果不成,东窗事发,李家趁着多年经营,积攒下大量财富,几个孩子藏在暗处,李家也不至于断了香火。”

第334章 所图甚大

林景行原本是三房的主事者,他自幼就和李仲明相识。林渊身体弱,时常生病,一开始是李世海过去看诊。李世海去林家,每一趟身边都带着李仲明,李仲明也只比林景行大四五岁,一来二往彼此熟悉之后,林景行和他自然而然就成了朋友。

后来李仲明长大后,给林渊看诊的人就从李世海变成了李仲明,即便如此,李仲明私下里和他们兄弟相处得也非常好。

这些年来,林渊和林景行其实私下里是将李仲明当成知己在看。谁又会想到,三房所承受的痛苦,根源就在于李仲明呢?

林景行不是不知道李仲明心中喜欢的是林楚云,只是李仲明从没有表露过心迹,也从不提林楚云一个字。林景行作为朋友,也就不好提醒他和林楚云之间不合适了。

林景行自认为,他对李仲明了解颇多。如今看来,完全是他一厢情愿的想法。想到这么多年来,他竟然是将一头恶狼当成朋友,林景行的心怦怦直跳。

“看来,他对林楚云也是在做戏。”林景行苦笑。

林清浅不以为然摇头,男人的嘴,骗人的鬼。李家算计三房,无非求的是财。济世堂本来就是李家的产业,所以李仲明父子日子过得好,完全能说得过去。

但李家在父子出了京城,在各处买了庄子,养着一大批人,那就说不过去了。

以前,兄妹三人觉得李仲明父子都没有娶妻,父子二人相依为命,家里连个当家的主母都没有,都觉得是为了自家考虑,是为了给三兄妹挤出银子。李仲明父子,言语之中,透露的也是这个意思。

想到对林家父子的愧疚之情,林景行更是恨的咬牙切齿。天下怎么会有如此厚脸皮、狼心狗肺的东西?

赵景云派人既然能查到李仲明父子私下里置办的产业,那么李仲明私下和什么人走得近,他当然也一清二楚。他笑着摇头,“李家父子不光求财,而且求得比你们想象得要多。”

林景行一愣,什么意思?难不成李家父子还想做官?

可是本朝有规定,商户不得做官。李家经营的是药铺,郎中开铺子赚银子,也属于商户的范畴。

李家只要不能脱离商户,那么李仲明就不能走上科考之路。

“你们以为单凭一个林家,李仲明父子就敢对你们下手?”赵景云笑眯眯一点点点拨他,“商户不能为官,但有一种情况下却可以只步青云。”

石破天惊!林景行和林清浅顿时想到其中的曲直,如果真的如赵景云所言,那么,李家还真能狠下心来算计三房。

只是,林如是,他们的老爹,当年到底惹上什么人,居然让对方连他们兄妹都不放过。

而且,大乾要出大事了。

林景行脸色发白。

林清浅也惊得半天没有说话。是的,商户不能为官,但商户如果有了从龙之功,那就是天子的恩人,只要事成,新皇必然会论功行赏。

李仲明父子来了一场豪赌呀!

这样算来,李家背后站的人图谋得就更大了。

林清浅的芯子是现代人,她对朝中形势一无所知,原身也只是闺中姑娘,脑子那点儿记忆全都是三房平日里的鸡毛蒜皮事情,京城的格局和各府情况,原主可以说一无所知。

所以林清浅并不知到底是谁下了一盘大棋。难道当年林如是无意中发现了宫中某个皇子想要造反而被灭口?

林清浅越想,越觉得自己好像接近真相了。

林景行也想到这个可能性,他惊得半天都说不出话来。如果当年林如是发现有皇子想要谋反,被灭口,一切就说通了。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哪位皇子或者王爷想要谋反呢?

先皇是明君,当今皇上虽然做了不少糊涂事,不过也算不上暴君。当今贪图享受,他上位以后,大肆建立行宫,广招美人充实后宫,导致百姓赋税加重,如今国库空虚。如果有人谋反……

后果简直不能想象。

只要国内动荡不安,和大乾相邻的国家必然会沉浸入侵抢夺,扩充领土。北面有鞑子,南又南诏,两方夹击,最后真正受苦的还是普通的百姓。

林景行沉默不已,他似乎能体会到当年父亲的无奈。

一切都是猜想,他们手里根本没有任何证据,甚至他们都不知道暗处那个谋算的人到底是谁。就算他们良心不安,想要提醒圣上都不成,他们是白身!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良久,林清浅轻轻感叹。

林景行点头赞同。

“平阳的赋税,王爷要上折子提一提吗?”林清浅问。

“离开京城之际再说。”赵景云微笑回答。

“王爷知道背后那个人是谁,对不对?”林景行再也忍不住,他目光炯炯地盯着赵景云,眼中的渴求显而易见。三房被算计多年,父亲枉死,他想知道真相,不过分吧?

赵景云没有满足他的愿望,“事关重大,本王也没有证据,只能是猜测。不相干的事情,最好不要理会。即使心里再怎么想知道真相,也得憋着。你们活到现在,正是因为你们什么都不知道,否则的话,他们不会留你们的性命。”

林景行神色有些激动,哪怕是死,他也想知道真相后去死。憋屈这么多年,被人算计这么多年,明知道真相就在眼前,还要装成无所谓,他受不了。

“年关在即,是不是该准备年礼呢?”林清浅硬生生转移了话题。

赵景云轻笑回答,“本王人缘不好,在京城之中并无要好的亲朋好友。往年都没有送年礼的习惯,今年在京城之中,如果有人上门来送礼,让下面人看着礼单回一些就是。如果是不相干的人,不必回礼。这种小事烦心而琐碎,最是烦人了。”

林清浅闻言,笑着点点头。八成,赵景云的人缘真不好,他们夫妻回到京城之中,愣是没有人主动上门来做客都没有,就连宫中皇子或者皇室中其他留在京城中的王爷都没有人过来。可见,自家的人缘差到了何种地步。

上一篇:科举发家下一篇:起点文男主是我爸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