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北宋之小人物(395)

作者:小小小唯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果然,晏殊道:“听闻四为楼掌柜是江宁府之人,我来京城这些天,倒是第一次听见江宁话。”

既然是晏殊,楚玉就直接将他请到楼上雅间,晏殊摇头道:“我本是想着来四为楼看看每旬一次的论理,可惜来迟了没赶上,便不用上去了。”

楚玉想了想,问:“晏大人可能对得上门口那副上联?”

千古绝对不愧是千古绝对,这么多年了,底纸都换了不知道多少次,还是没人能对上来,反而让这上联的名声更甚。

晏殊是文人,更是有名的词人宰相,也对这句上联想了许久,只是没有个很满意的下联,听楚玉这么一提,便来了兴致,“哦?可是有人能对上下联?”

楚玉卖了个关子:“对没对上来倒是不知道,不过晏大人可能去楼上雅间一叙?”

晏殊略一沉吟,便点头应允。

待跑堂的将茶水点心上了,雅间的门一关,楚玉便对着坐在上方的晏殊行礼。

好在为了避嫌,楚玉将邹子文一起拉了过来。

晏殊抚摸着胡须问道:“小娘子有些面善,可是在哪里见过?”

楚玉声音清脆地道:“当年在江宁,楚玉有幸与晏大人见过一面。”

“那小娘子这是……?”

楚玉歉意道:“闰四月时,我便往府上递了门状,只是这许久未见音讯,今日恰巧在这里遇着,还请晏大人宽恕。”

说完先给自己做了个自我介绍,只说是女校尉,并没有提及与陆府之间的关系。

就算是女校尉,那也与晏殊八竿子打不着关系,晏殊不知楚玉为何故弄玄虚,直接问:“那门上的下联可对上了?”

楚玉没想到果然是好学的文人,到现在还在想着对联,她想了想,“原有一副下联,虽然差了些意境,到底是这些年来最好的,晏大人可要听?”

桃燃锦江堤或者炮填镇海楼,反正可以选一个!

晏殊却有些迟疑,文人相轻,就算到了他这个年岁也避免不了,又担心听了下联会扰乱自己的思路,若是填不上来可如何是好?

楚玉对这些文人的想法是不太懂的,见晏殊这般模样,便直接道:“既然晏大人还没想明白,那我有些事情想与晏大人商议。”

语气还不容他拒绝。

晏殊尤自在咀嚼那上联,听了楚玉的话分了些心神给她,“小娘子但讲无妨。”

楚玉也不落座,只站着对晏殊道:“晏大人身为三司使,对西北边境可有什么想法?”

听了楚玉的话,晏殊才将所有注意力转移到楚玉身上,皱着眉头严厉喝道:“这些事情便不是你一个小娘子能知道的!”

楚玉也知道,机密啊什么的,三司使总领财政,一举一动都得小心翼翼不得有半点差错。

“我对这些东西并没有兴趣,以晏大人身居高位来看,纵观全局的大局观应该有的,我只想问问晏大人,对于党项李元昊的行动,可有什么想法?”

晏殊不说话,一双犀利的眼睛上下打量着楚玉,楚玉也不怵,任由他打量。

“党项的目标显然不仅仅是河西走廊那一块地方,现下他还没有抽出空来对付大宋,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只要将这些地方连接起来,他脱离大宋自立为王,那是迟早的事!”

“你是什么人?!”晏殊也顾不得什么仪态,直接从位置上站起来,鼓睛暴眼地瞪着楚玉。

楚玉还没被吓着,旁边邹子文已经一个健步挡在了楚玉面前。

楚玉伸手拍拍他的肩膀,示意他不用紧张,又将他半抱在怀里,才对晏殊道:“我说了,我就是普通的一个大宋子民,都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破山河在,我只是不想当一个亡国奴而已。”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晏殊嚼着这几个字,先还只是轻轻地说着,到最后竟是抚掌大笑:“好一个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小娘子能有如此志气,倒是让我汗颜!”

楚玉剽窃后人的诗句已经不要脸了,厚颜道,“那晏大人,我可以与你说一说我的一些想法了吗?”

见晏殊没有回答,楚玉又急忙道:“不过是听听,并不碍事的,我又不要什么边境布防图,而且你也没有啊——你应该没有吧?”最后一句话说得有些心虚。

晏殊已经恢复了往日的样子,坐定后又让楚玉坐下说话。

楚玉谢过后坐下,准备将邹子文一起拉下去时被邹子文摇头阻止了。

若是有什么异动,坐着反而不如站着动作迅速。

楚玉也不再劝,坐定后直接对晏殊道:“晏大人,我相信国家大事你应当比我更清楚,西北情况如何你也应当有些底,毕竟若是大宋与党项开战,最要紧的是粮草补给,若要调动这些东西,就需得晏大人同意,而国库财政什么情况,晏大人更是再熟悉不过了!”

第494章 自己作的。

“其它不论,我倒是想知道,为何小娘子笃定党项与大宋会有一战?”

“党项以游牧为主,可现下它所属之地有不少沙漠,从‘风吹草低现牛羊’到后来的‘浅草才能没马蹄’,生存环境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他们自来少有耕种,如果想要更好很快的发展,对外作战必不可少,大宋以农耕方式为主,环境气候都比较适合,‘逐鹿中原’不是说说而已的。”

感谢曾经学过的知识,虽然楚玉记不得西北那边具体沙漠的名字,可她还能记得那边沙漠化非常严重。

“听小娘子言语,似乎对西北党项很熟悉?”

楚玉摇头,“不过是纸上谈兵,大宋在党项应当也有探子,这些事情只要多加注意再稍作分析便能得出来。”

她喜欢看地理之类的书籍,应当是人尽皆知,连赵祯也略有耳闻,那些铁矿煤矿还是楚玉假借看书的理由推荐给他的。

“能有这样的见识,小娘子可不是个普通人。”

所说比楚玉聪明的,随便拉个学子出来,那记忆力都能把楚玉按在地上摩擦摩擦,可若是说见多识广,楚玉相信整个大宋应当也没有几个很能与她相提并论。

在后世,哪怕足不出户,只要有条件,就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

楚玉很坦率:“不管我是什么人,我对大宋绝对没有敌意,晏大人若是怀疑我的身份,自可以派人调查。”

晏殊权知应天府时,曾大力扶持应天府书院,培养了大批学子,也曾邀请范仲淹到书院讲学,与范仲淹是至交好友。

晏殊对教育非常重视,因此初到汴梁新上任,就算挤出时间也要到四为楼来,毕竟四为楼虽然比不上樊楼等,在一众学子之间却是声名显赫。

只是晏殊也没有想到,楚玉会在这里等着他,还说出这些让他惊讶又有些忌惮的话语。

想了想,他决定先套套楚玉的话,“那依小娘子所言,应当如何应对?”

楚玉耸耸肩,“我不知道。”

晏殊也不知心里是该失望还是该庆幸。

智多近妖,怕不是一件好事。

却听楚玉道:“或者说,我能知道,我能说的,只能说到这里,为了保命,也为了晏大人着想,有些话,便只能吞进嘴里。”

她不是傻子,就算晏殊在历史上赫赫有名,可他凭什么相信一个见面不到一个时辰的人?就算他相信,楚玉也害怕自己将所知说出来,要么被他当成怪物架上火烧了,要么就是觉得她是个疯子。

慢慢来,楚玉在心里安慰自己,罗马不是一天就建成的。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就算党项与大宋开战,大宋未尝没有一战之力,小娘子寻我,可是因为我三司使的身份?”

“是。”

楚玉先是与李姨娘闲话不短,又与晏殊说了这么久,便觉着有些口渴,端了茶盏一饮而尽。

将茶盏放下后才一边给自己倒水,一边悠悠地道,“我也有个庄子,这些年下来,庄子上收成如何大致也了解,就那样让我很不满意的收成,却已经算得上是穰穰满家。”

晏殊并不识得楚玉,对楚玉所谓的庄子也知之不详,闻言道:“原只以为小娘子对西北党项有所了解,却不知小娘子对庄稼都能如数家珍,倒是越发让我觉得小娘子不简单。”

楚玉苦笑一声,“我倒是愿意自己不知道这些事情。”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若是楚玉不知道以后发生的一切事情,若是她没有瞟过一眼福金公主的下场,那她大可以闲云野鹤,在庄子上轻松悠哉地过她的一辈子。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