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军队一点点后撤,一直撤到金县一线,蜀地也默契的同时往后撤,在金县和扬县之间,留出一两百里的一道空白,两家各自派兵巡逻,这条巡逻的线,贴着谢泽那座庄子,往两边延伸。

众人出城,纵马而行,很快就进了庄子地界。

李苒勒缓了马速,一边缓步往前,一边仔细打量四周。

这里刚刚收割完,地里还跑动着拎着篮子拾麦穗的小孩和老人,看到李苒一群人过来,老人扶着腰直起身打量着,小孩子拎着篮子跑过来些,就不敢再近前。

苗忠赶上前,略落后小半个马身,和李苒笑道:“这庄子买下来那年,小的就过来看过,当时这一带,还有那边,都抛荒好几年了,也就是南边那一处水田,黄庄头一家,和十几户佃户守着,还在耕种。

后来几年,小的年年都过来,黄庄头很能干,再加上王爷的威望。”

苗忠笑起来。

“头一年来看过庄子,从这里回去,一路上,小的碰到流民,就让他们到这里来,一听说是谢将军的庄子,心急的,当时就开始往这边赶。

黄庄头又能干,不过两三年,小的再过来,这里就没有荒地了。

咱们府上这些庄子,若论打理得好,头一个是沈庄头那里,其二,就是黄庄头这里了。”

“你上次跟我说,有几家的帐不怎么清爽,我记得就有黄庄头。”

那些帐本太多太厚,李苒还没看到黄庄头的那几本帐。

“是,也不能算不清爽,帐上的收成收益,跟小的看到的,对得上,支出也不算多,就是有一笔支应散兵流勇敲诈勒索的银子,实在没法查。

头四五年里,要应付散兵游勇,还要安置投奔而来的流民,开荒买种等等,不光半分富余没有,还借了不少银子,是从金县陈家老号借的,年年借新还旧。

借据,还有还银子的收据,一张张一件件,都十分齐全,一张不缺。

前儿到金县,我就到陈家老号对过了,张张都对得上。

之后四五年,少了安置流民和开荒这两样支出,勉强能打平支出。

也就是去年,庄子里才交了些银子上来,一共两千三百两。”

苗忠听李苒这么问,想到了她应该是还没看过帐本,解释的极其仔细。

“你觉得哪儿不对?”李苒微微蹙眉问道。

“安置流民和开荒的支出,都在常理之中。散兵游勇这一件,实在不好查对。

咱们这边,都知道这是咱们王爷的庄子,哪有敢上门敲诈勒索的?

黄庄头那个人,王妃应该有印象,精明能干,可不是个能随便欺负的。

至于那边,从扬县到金县的商队,天天来来往往,可热闹得很呢,极少听说哪家商队被那边敲诈勒索,或是劫货什么的。

不过,这个也说不准,也许那边知道这是王爷的庄子,特意过来勒索。”

“嗯。”好一会儿,李苒嗯了一声。

前面,远远的,两匹马冲着众人疾驰而来。

第155章 黄庄

周娥催马往前,眯眼看着疾冲而来的两匹马。

李苒勒停了马,落在周娥后面,看着两匹马很快就冲到了能看清楚人的距离。

马上两个男子都是二十岁左右的样子,看长相象是兄弟两个,都是一件熟罗长衫。

两人转眼间冲到离周娥几丈外,勒停了马。

看起来年青些的男子不怎么友善的从周娥看到李苒,年长些的男子带着笑,一只手倒提着马鞭,拱了拱手,“诸位是走错路了吧?”

“是走错了路,看到有庄子,就找过来了,喝口水,歇一歇,再问个路。

这是两位的庄子?”周娥也拱了拱手,大大咧咧道。

“算是吧。”年长的男子挨个打量着众人。

“我们从曹县过来的,要往金县去,本来想抄个近道,没想到迷了路,这儿离金县还远不远?”

周娥一边再次拱手,一边说个不停。

“再有一百来里路就到了。”年长男子挥着鞭子,往金县方向指了指。

“那就好!歇一歇,喝上两杯茶,一气儿就能到了。

你这两匹马养的不错!我们的马也饿了,要是有大麦、黑豆,最好再加几个鸡子儿,两位贵姓?”

周娥说着话儿,仿佛刚想起来,随口问了句。

“免贵姓黄。”年长男子还是迎着周娥勒马而立,并没有转身带她们进庄子的意思。

“黄庄头是你什么人?”周娥喔了一声,突然问道。

“你们到底是什么人?”年青男子一声呵问。

年长男子抬手示意年青男子,再次打量着周娥和李苒,“是家父。几位是从京城来的?”

“京城王府。”周娥答的极其爽快。

年青男子脸色微变,年长男子脸色微僵,一瞬间后,拱手欠身笑道:“是周将军?还请见谅,这一带散兵游勇极多,就是妇人,也不容大意,这位是?”

年长男子看着李苒。

“我姓李。”李苒微笑答道。

“我们王妃。”周娥紧接着李苒的李字,笑道。

“快下马!”

年长男子用马鞭点了下年青男子,两人一前一后下了马,年青男子长揖下去,直起身,看向李苒,迎上李苒的目光,立刻避开,往后两步,站到了年长男子身后。

“在下是黄庄头次子,名泊元,这是在下幼弟,泊君,不知是王妃到了,刚才失礼。

老三,快去请阿爹出来,迎接王妃!”

黄泊元长揖起来,笑着陪着礼,吩咐了黄泊君一句。

黄泊君一声没响,转身上马,往来的方向疾驰而去。

“在这里,大家是怎么称呼您父亲的?”李苒没看疾驰而去的黄泊君,只看着黄泊元笑问道。

“阿爹上了年纪,又有几分人望。”

顿了顿,黄泊元补了句。

“加之,领的又是王府的差使,乡下人多数会尊称一句。”

“很应该。”李苒微笑。

“就到前面吧,歇歇脚,喝杯茶,赶紧就得走。”

周娥转着马鞭,一幅浑不在意、大而化之的模样,看着李苒说话。

“你骑术不行,跑不了马,到金县还有一百多里呢,再不赶紧,天黑前进不了城就麻烦了,咱们可连顶帐蓬都没带。

这里可不比京城,象曹县金县这些地方,晚上到了点,城门一关,我跟你说啊,就是王爷到了,也叫不开门!

不过王爷肯定比咱们早到金县,王爷要是在城里,这城门,倒是你一叫就得开了。”

“王妃是从曹县过来的?”黄泊元牵着马走在李苒侧前,仰头笑问道。

“咦,我刚才不是说了,从曹县往金县去,抄近道抄到你们这儿来了。”

周娥瞪着黄泊元,一脸的你怎么还问。

“我以为是周将军掩饰的话。”黄泊元一脸笑。

“掩饰?掩饰什么?你这话说的,被散兵游勇吓傻了吧?

这一带,再往西……得有几十里吧?才是那边能巡逻到的界线呢,这儿正正经经是朝廷的地界儿。

在朝廷的地界儿,王妃这身份,要掩饰什么?显摆还来不及呢!

再说了,这会儿,从曹县到金县,再往那儿,往那儿。”

周娥手里的马鞭东一划拉西一划拉。

“密密麻麻,都是朝廷的大军,李侯爷是先锋,王爷是主帅,王妃这身份,在朝廷地界,自家庄子,还要掩饰?

你这孩子,不是长大的,是吓大的吧?”

“确实是受多了惊吓。”黄泊元笑着,爽快的承认他确实是吓大的。

李苒微笑着,听着周娥的胡扯。

周娥警惕紧张,她也觉得,这个庄子,至少黄泊元兄弟两个,不同寻常,她的到来,他们极其不欢迎,甚至是仇视。

黄泊元牵着马在最前引路,一边走一边说着话,走的很慢,众人跟着他,也就很慢。

走出去不过半里地,黄庄头就带着几个长工打扮的汉子,连走带跑迎上来。

苗忠跳下马,迎着黄庄头上前。“老黄。”

“苗管事也来了,我先给王妃见礼,咱们再说话。”黄庄头脚步不停,和苗忠交待了句,接着往前,迎着李苒往地上扑跪。

“快扶起来,不必多礼。”李苒忙示意苗忠。

周娥没看黄庄头,只斜瞥着黄泊元。

黄泊元将缰绳丢给一个长工,在苗忠之前,捞起了黄庄头。

上一篇:孤人不孤下一篇:女奸臣杠上假太监

闲听落花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