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着,于晚清便示意了一眼魏姼娪注意周围四处流窜打探消息的几方人马,他清和一笑,使人如沐春风,十分舒适。
魏姼娪盈盈一笑讨论起吃食来,道:“我可是听说来京城若是不去月阁楼吃一次,可谓白来京城一遭。”
月阁楼以集天下美食于一楼而闻名,当然,价格也不菲。
说着魏姼娪便做计划,道:“若是有机会,我一定要尝一尝烤鸭、糯米鸡、驴打滚、羊皮花丝、单笼金乳酥、甜雪……”
于晚清只是温和的笑着,静静地听诉魏姼娪的笑语。
多年前,他为父守孝三年后便游学天下,在苏州城巧遇了她,机缘巧合下,他们渐渐相熟。那一段时日,她多有帮助他。如今她来到京城,故而虽然仍未表明原因,但他仍然选择相助她。
魏姼娪随于晚清回到于晚清在京城的租住屋时已经戌时。
历朝来的官员,当数蜀朝当官者最为凄惨,当然这是指那些清正廉洁的为官者。皇帝发的俸禄少的可怜,而物价又不低,每月养活一家人都困难,以至于很多官人死后连棺材本都没有,还要靠亲朋好友相助。
天子脚下,京城的物价更是不菲,于晚清虽然也是名臣后代,但奈何清廉者向来穷,所以他如今也自己的住所也没有,仅靠微薄的收入在崇文门里街偏僻处租了一所房子。
青砖青瓦,倒也清幽。
两人查看了四周,确认无人这才坐下,各自拿起笔墨纸砚将对话一一写在纸上,看完即烧。
于晚清也算是第一个接触到淑太妃尸体的人,他自然立马找了一位亲信仵作验身,结果与魏姼娪白日里所查询到的大致相符,淑太妃身体内虽有中毒痕迹但其量远远不至死亡的地步,而致死原因不全是溺水,因为,他在淑太妃尸身胸口处还发现了一道刀伤。
此前,于晚清也已先一步对安王府的下人们进行了一番审讯,只是于晚清并未使用刑讯,对相关人员审讯一番后,无证据情况下便将人放了,而明玉审讯期间一言不发,便被关押在了刑部大牢,昨日锦衣卫也是从刑部正大光明的带走了明玉。
从下人的证词中可以确定淑太妃虽然在王徵面前十分安分,但每次请完安回府后总是十分狠厉,府中下人对其皆十分畏惧,就连亲生儿子赵铄也常常敬而远之。
贴身服侍淑太妃的几个丫头死的死,疯的疯,这明玉丫头也是一个月前才成为淑太妃的贴身丫鬟。而原因便是淑太妃前任贴身丫鬟嫣儿辞职了。
明玉原本便心善,人缘好,因与嫣儿都是同年入府,年龄又相近且还是同乡,平日里十分交好,若是嫣儿被淑太妃骂哭明玉总是会来安慰她,一个月前,嫣儿到了即将期满出府的日子,明玉便被指去服侍淑太妃,与其交接。
生辰当日淑太妃进宫向王徵请安乃是明玉相陪,可是当日明玉却是独自一人回府了,她声称自己乃是遵淑太妃之命,先行回府。
但如今已是死无对证。
只是不知道明玉进了北镇抚司的诏狱后又说了些什么。如今锦衣卫四处寻找嫣儿,想必也有了进展。
确认嫌疑犯最重要的便是作案动机,而明玉自然也是有杀人动机的,据府中丫鬟所言,淑太妃平日里对她也是随骂随打,常常见明玉身上有淤青。
魏姼娪看着于晚清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的字再看看自己的字暗暗摇了摇头。
于晚清见状却是安慰道:“我初时对着古帖临摹,却发现只能学到字形,收效胜微,之后我便也不愿轻易下笔。有一日,我闲来无事,便静坐于桌前,凝思静神,拟形于心,直到贯通其法,再提笔落纸,便犹如神助。”
魏姼娪烧尽余张,轻笑道:“才子果然出口尽是精华。”
“日后可有何打算?”于晚清温和笑着,闲聊之际便起身为魏姼娪倒茶水。
魏姼娪笑着随意道:“赚钱,发财,过好日子。你现在肯定对我身上发生了什么事充满了好奇!”说着魏姼娪便故意停顿在此,不加解释她成为皇后的原因,娇俏的盈盈笑着。
于晚清也算了解她,不熟时有些清冷、疏远,熟了后便是个疯丫头、小狐狸。
于晚清无奈摇摇头,两人正欲再互相打趣,便听得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于晚清立马警惕起身,见魏姼娪神色略微不安,立马示意其勿担心,一切皆有他处理。
未待于晚清出门查探,屋外人便推门而入,来者一身长衫,白发青丝交杂,面容憨厚,但却双眉上扬,神色严厉。
未曾想到屋内还有他人,来人微微惊讶,随即将身穿常服身材瘦小的魏姼娪当做家仆直接忽视了,直接破口大骂道:“你读圣贤书十余载,竟然读成了一条王狗!”
这话听着极为难听,要换成一般人自然要动粗直接拼命,而于晚清仅神色微变,倒也不生气,依旧面色温和,微微躬身行礼,对其尊敬有加。
面前这位老者不是他人,正是当朝吏部尚书冯言,这人十分有名,且以“骂”出名。
由于他骂的太狠,大多数和他掐过架的人白日里见到他都绕道而行,连向来脸皮厚的内阁首辅王弼见到他都扶额头疼。
但他的官职又十分厉害,吏部向来掌管人事任免,是六部中权力最大的部门,本朝皇帝基本都会避免使一人同时担任内阁大学士与吏部尚书。但他向来清正廉洁,王弼一时半会儿又找不到他的疏漏,两方便这么僵持着,王弼不给冯言入内阁,冯言不断地上疏骂王弼,王弼便直接扣留奏折垫桌子。
于晚清无奈道:“老师……”
冯言为人正直,向来对一般人看不上眼,但他却对于晚清父亲多有欣赏,故而对于晚清也多有赞赏,于晚清的刑部主事一职也有他从中相助。加上当初于晚清考中会元那一届的考试也是他主管的,有提携之恩,而于晚清对冯言的才学多有敬佩,故而于晚清向来称其一声“老师”以示尊敬。
谁知于晚清还未喊完,道出解释便被对方直接打断。
冯言斥道:“老夫可没有你这样的学生,你好自为之!”
说罢,冯言甩袖愤愤而去。
可谓之来得快去得也快。
魏姼娪还未反应过来,对方便已走了,只剩下于晚清面带自嘲的摇头轻叹。
看来这冯言是以为于晚清已经投向王党一派,毕竟于晚清的能力他自然有数,若是不信他的能力他当初也不会直接提携他为刑部主事,但既然有能力却又“不做事”,冯言自然往投靠王党上想。
魏姼娪对此却是十分愧疚,毕竟这主意有一半是她想出来的。
魏姼娪道:“这事倒是我当初考虑不周,只怕明日朝中弹劾你的奏折要满天飞了。”
于晚清笑笑,道:“我为官,本是为了能替国家做些事,只要心安,能做事便可。官阶高低也不过是能做的事多与少之区别而已。”
随后于晚清出去将大门合上,眼见时辰已不早正欲向魏姼娪提出今夜她暂且在此将就睡一晚,他去厨房打个地铺,不料屋外又传来一阵踹门声,随即面前的木门吱呀一声也被踢开了。
看来今夜注定是个多事之夜。
魏姼娪在心中默默感叹。
作者有话要说:如果喜欢就收藏一下吧~
☆、第 8 章
(七)
屋内,顾爽身披长袍,腰佩长剑,不羁的俊脸在昏暗的烛光下剑眉拧着,目光四下一扫随即落在魏姼娪身上,直接忽视于晚清对魏姼娪抱拳行礼。
顾爽道:“殿下万安。宫中传来消息,太后娘娘听说您在坤宁宫中反思,怀疑您已经出宫,故下旨命您抄写《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三十遍,于明日傍晚前差宫女送去慈宁宫。陛下有旨,命奴才护送您回宫。”
这王徵倒是想着法子整她。
魏姼娪听说被罚抄就头疼,凝眉道:“你找些人抄三十份交给太后不就好了吗?”
顾爽闻言嘴角噙着一丝笑意,依旧躬身故作认真道:“奴才本也尝试这般做,只是殿下您的字迹奴才们都不大能模仿来。”
魏姼娪:“……”
于晚清:“……”
魏姼娪干咳两声,颇为尴尬。
先前她给了他一包去□□材,如今他也在话语中不动声色回报了她,魏姼娪内心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