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好。”说着伊姀凝眉,这俩日初到此地,不知是否是水土不服总是有些腹胀,正想叹息却瞧见一旁的魏无畏也捂着肚子,面色泛白。
“这几日总觉得不舒服,今日更甚,恨不得住到茅房里!”说罢魏无畏便嚷嚷忍不住了要先去如厕解决问题,让其再在这附近转转等等他,临了还不忘叮嘱伊姀勿要惹上温有仪那个麻烦。
伊姀看着魏无畏的急切摇摇头只觉好笑,转身之际瞥见远处温有仪似有若无看了这边一眼,她收了目光神色安然轻声离开。
待魏无畏事情解决后,伊姀与其汇合后便回到城中,只是在回临时租住的小院前伊姀带着魏无畏找了一家药铺抓了几味药,她则又看了大夫。
“为什么我不用看大夫?”魏无畏手提俩包草药,不解。
伊姀揉着胃部,昂首:“你那是泄泻,虚寒,主以甘草、人参、黄芪与白芍药便可。”
“那你呢?”
“没听过‘能医不自医’吗?我当然要看大夫了!”
“你也能称作‘医’?”
伊姀白了对方一眼表示不想理魏无畏。
走在路上,魏无畏小心翼翼看了看四周:“我总觉得打我们出苏州城以来便有人跟踪着我们。”
伊姀回了个“你才发现吗”的眼神,轻声道:“一路上,他们也没动手。我们无财,手中也没有什么秘密,目前无法弄清楚他们的目的。只需留个心眼儿,无须过于担心。”
其实伊姀心中有一个猜想,虽然他们是因宁王赵浩而来,但这些人应该不会是赵浩的暗探,京城那边的暗探的可能性反而大一些儿。
魏无畏思虑一番,若是真动起手来,他们人生地不熟的,吃苦的肯定是他们,于是点点头表示同意。
回到才城西的租住的小院,伊姀便立马将各自的汤药煮了起来,喝完药看着天色,算了算日子,与魏无畏商量一番,便决定她前往驿站,魏无畏则出去打听那位吴同知小妾温有仪娘子的资料。
闻言魏无畏便要推脱:“打听她干什么?”
伊姀道:“既然她与宁王妃相识,而我们目前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接触宁王妃,倒不如换个角度从这位温娘子着手,看看有没有什么机会。”
想起魏无畏早间提及的此人十分难搞,伊姀思绪一转:“你是不是遇见她时顺了对方的钱袋?”
平白无故,伊姀一时间还真想不出第二个原由令二人结下梁子。
眼见事由被拆穿,魏无畏嘿嘿挤出一个笑。
作者有话要说:求收藏,求安利!
☆、第 26 章
(二十五)
于晚清一行人确实是按原路返回了,不过他路过南昌后便停了下来。
抵达南昌城,于晚清便命两小厮先行将行礼带着前往驿站,而他则直奔巡抚衙门。
在巡抚衙门外,他遇到了老熟人——江西巡抚林东明。
林东明看到这位知己来陪自己,激动不已,可谓之老泪纵横。连忙喊道:“子昂啊……”
而于晚清之所以来找林巡抚不仅因为他是老同学,还因为他仅仅是江西南部的巡抚,而林东明是整个江西的巡抚。对方比他高一阶。
两人正欲入内进一步交流时,一阵铁蹄声由远及近传来。
为首者骑于汗血宝马之上,身着大红色蟒袍,身披黑色锦袍,腰佩长剑,居高临下傲视着两位朝中高级官员却不下马,拥有这般嚣张跋扈的俊脸除了顾爽还能有谁。
顾爽身后另有十位持刀侍卫,个个英挺粗壮。
于晚清对顾爽的突然到访自然惊讶不已,林东明更是不用说了,目瞪口呆,一时间沉默不已。
“老子赶了这么久的路,你们就一句话都没有?”顾爽挑眉,随即跳下了马。
其余下属见状齐刷刷下马行礼。
于晚清虽然是难得的一脸懵,但清秀的面目依旧淡定,上前微微一笑拱手道:“顾大人一路辛苦。”
顾爽:“……”
一脸蔑视的顾爽命人将汗血宝马牵走,于晚清与林东明互相示意,尚不明顾爽的来意,只有客客气气请顾公公入衙门喝口茶解解乏。
顾爽与于晚清原本便是有些渊源的。
于晚清父亲于雍当年在广西的一次远征中带回了一批俘虏,后来这批俘虏大多入了皇亲贵族府中做了奴才。而顾爽便是这群俘虏中的一员,只是他入了宫成了小宦官。
而顾爽自然一直对此耿耿于怀,看于晚清不顺眼也能理解了。而于晚清也清楚各种缘故,故而对于对方一直的敌视与找茬儿并不曾计较。
如今俩人关系稍有缓和也是有原因的。
伊姀失踪后,于晚清曾找到他,顾爽虽然被赵铎警告过,但他西厂也有密探特务,查询他人黑料时顺带偷偷找个人当然不算啥事,而且赵铎也没那么容易知道,不过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一年前,顾爽回京后官职权势达到了人生巅峰,然而有句话叫高处不胜寒。很快东厂冯科等人便趁他被派往辽东镇守之际联合朝中重臣把他的西厂撤了,紧接着失宠的他被困在辽东,而他的奏折也被冯科从中做了手脚,根本到达不了赵铎眼前。
其实在顾爽因即将前往辽东为自己终于要实现梦想大展拳脚之前,于晚清曾再次找过他,他倒是没有劝他,点明伊姀之前同样想到的皇权从不允许他人掌控的真理。他仅仅只是告诉他,如果今后遇到被困辽东无法返京的困境时,可以从伊姀这方面向赵铎突破。
两个月前,他写了最后一封奏折,表明自己身患疾病请求去守陵。这封奏折一上,果真见效了。
冯科那帮人看见奏折的内容不免都开始幸灾乐祸嘿嘿笑了,被贬守陵就等于终结官场,到时候他们随便动动手脚,顾公公便可以说是彻底完了。故而冯科看完这封奏折便原封不动呈了上去。而赵铎看完这封奏折倒是沉默片刻,几日后便召回了顾公公。
冯科等人顿时傻眼了,至今怕是未想明白其中玄机。
经过这两件事,顾爽对于晚清的态度自然没那么敌视了,毕竟人家也算是自己的救命恩人了。
回京后,顾爽自然没有去守陵,赵铎不知为何直接将他派到这儿来,说是相助于巡抚解决土匪一事。
正当他悠闲上路之际,他收到一封信,以于晚清的名义,嘱托他快马加鞭直接赶到南昌巡抚衙门,一路上他们一行不知换了多少匹马,才于今日赶到。
三人进了办公衙门,于晚清了解一番后自然心中惊疑。
他肯定没有给顾爽写过这么一封信。而显然,写这封信的已经了解了这里的局势。并且,对方比他还提前知悉这里的内幕。
既然顾爽是前来相助他们的,加上于晚清本就了解顾爽为人,由他出面向林东明说明后,林东明便也放心与之坦陈相告。
多日前,于晚清审讯完那帮土匪之后,发现他们不约而同都与宁王府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宁王,赵浩,□□皇帝的十七皇子赵栎的第四代继承人。封地便在这荒凉贫瘠的江西,宁王府便坐落在这南昌府。
商人拉拢官员想要事业顺,官员拉拢皇亲贵族是想要高升,而藩王拉拢当地土匪想干什么呢?除了要造反,他无法说服自己。
而林东明在此为官数年,自然早已察觉到赵浩想要造反的意图,只是苦无证据,无法上报。俩人这下正好相互证实,赵浩确实有造反的意图。
顾爽听闻后不禁暗骂那个送信的人,真是“一肚子坏水”,他刚刚回京还没过一天奢华的日子就到了这荒凉的南昌,即将陷入战乱反叛的日子,说不定还会因此挂了。
即便确定赵浩有造反的意图,他们如今也不能怎么样,因为还是没有任何实证可以说明宁王要造反。
三人商讨一番,最终得出了静观其变的结论。
顾公公闻此不禁想骂人,静观其变不就等于啥事目前也做不了,只能等到对方反了拔刀相向时他们才能想办法反击?于晚清见状只有微微笑笑安抚他回了驿站他出银子请他下馆子!
出了府衙,于晚清这才提起是否能够将不日前送达顾公公手中的那封信送予他看看,顾爽凝眉不解,但也没有拒绝。
打开信封,最寻常的信纸上字迹娟秀而不失豪爽,内容简明无任何特别之处,只是语气急切。于晚清凝眉看完后仔细折叠物归原主,随即俩人前往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