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亩地的菜,就一辆马车,要忙活一个多月才能全卖完。
姐仨儿都心疼坏了。可是这个事儿吧,她们还真帮不上忙。林星负责每天的饭,已经尽了最大的力了。两妹妹真是只能看着。
“你们俩好好学习,回回儿考第一,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心疼了,累死我也乐意。”林大海是这么跟俩小女儿说的。
那行吧。
学习吧!
林月的手工活儿也不忙活了,黛玉练琴的时间压缩了,她的课程已经学到六年级了。
这个学期,黛玉再一次把跳级的事情提上了日程,相比于让刘老师失望,她好像更想看到爸妈的骄傲!
第十九章
“老师,对不起,我还是想跳级。”黛玉自己跟班主任刘老师谈了。
“为什么呢?”刘老师一点儿也没有意外,教了她一年多了,他十几年的教龄的人,见过的孩子多了,早就有心理准备。黛玉的程度他再清楚不过,知道跳级就是早早晚晚的事儿,强留也是耽误人家孩子。
“我想为家里减轻点儿负担。”黛玉表明自己的想法。
“现在上学也不用花什么钱呀!”不得不说,村小里,确实没什么花项,学杂费一年就几十块钱,小学生,又不用买什么学习资料。更没有这个那个的辅导班、特长班的。也不能过年过节给老师送东西,真的是很省钱。换个角度看,村小的老师,也真的是清贫。
“可是我将来要上高中上大学的呀。物价涨得这么快,现在上大学一个月一两百块钱就够生活了,可是再过几年,肯定不够了。我早一点上大学,就是给家里省钱了呀。”黛玉把账算得明明白白。
“这个也是。”刘老师一想,还真是。他都没想那么远。
“那老师您能帮我调班吗?”黛玉就用特别期待的小眼神儿看着老师。
“嗯……”刘老师想了一会儿,“你看这样行不行,你先把这学期念完,下学期转到镇里的中心小学,直接上四年级下学期。我帮你联系,可以吗?”
这就是一下子跳两级了。
“行啊。”黛玉很高兴,一点儿也不觉得跳两级是负担。
“那好。咱们先保密,等办好了再说,行不?”刘老师要求保密。
“好。”一听这话,肯定是有猫腻了,不过黛玉不管,只要让她上学就行了,至于去哪个学校,上谁的班,她都无所谓的。
甚至,她还觉得,有猫腻儿才好呢,要不然,她老觉得欠了刘老师的人情一样。
不过也藏着小心眼儿呢。
别人不告诉,自己爹妈肯定要说的。
林大海两口子对于黛玉跳级的事儿,是无所谓的,孩子自己觉得能跟上,老师也觉得行,那就跳呗。贾敏还特意去了趟镇上,找了她在小学对面开小卖部的表姐打听了一下。
原来,是刘老师的媳妇儿,是中心小学四年三班的班主任。
哦,那就清楚了,这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怪不得答应得那么痛快呢!
“我就说他怎么这么痛快就能舍得每年的奖金呢!”林星听说之后,酸了一句。
“哎,这话自己心里明白就行,可不能往外说,多得罪人呀。”贾敏就教闺女,不能啥话都往外说。
“那下学期小妹上中心小学,咋去呀?十来里地呢。”林月不愧是家里智商第二高的人,很快就想到了现实问题。
“没事儿,我能走。”十里路,步行的话,要一个小时。
“要不买辆自行车?我看林波骑的那个小车挺方便的。”贾敏就看向黛玉问。
“我不要,一点儿也不想骑车,还是走着吧。”三伯家的林波那才是娇娇女,是林三伯两口子的心尖子,啥都给最好的,今年十五了,在镇里的中学上初三,早在刚一上中学的时候,家里就给买了女士自行车,又好看又袖珍,正适合小姑娘骑。
黛玉一点儿都不羡慕,她最讨厌骑车了。老觉得骑个自行车,从后面看着,臀型太明显,一点儿都不好看,她只想坐车,骑的话,完全没兴趣。
这是她自己认为的不喜欢骑自行车的原因,在林星跟林月看来,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家里的大二八自行车,姐俩六七岁都会骑了,只有黛玉,第一次学车的时候,摔了好几下还上不去车,就再不肯学了。在她们看来,什么嫌丑啊?分明就是她自己笨学不会骑车,还嘴硬给自己找理由罢了。
第二十章
“那可不行,这么老远。冬天两头看不见太阳,夏天庄稼这么老高,又没人给你做伴,不行,不行。”贾敏一听黛玉要自己走,立马不干了。
“那不然这样吧,你再等半年再跳级呗?等我上初中的,我也去镇里上,到时候给我买自行车,我天天用车带着你,行吧?”林星想了想,她这又笨又懒还死倔的妹子,学骑车是不可能学的了,只好她这个当姐的受累了。
“我看也行。”贾敏马上认可,这是最好的办法了,到时候姐俩还是个伴儿。
“可是我都跟老师说了……”黛玉也有点儿后悔,自己还是冲动了。
“没事儿,等明儿跟林庆说一声儿,让他带小玉一学期。别跟老师来回来去的磨叽了。”林大海一锤定音。
林庆是林五伯家的儿子,刚上初一,也在镇中学上学。
村里也是有中学的,离家也近,八几年的时候划到镇里了,改名叫二中。但是吧,师资的力量都很有限,一般家里孩子成绩好的,都是宁可远一点儿也去镇上上中学的。只有孩子成绩不怎么样,考上高中的可能性不大的,才在二中混个初中毕业证儿就完事儿了。也有林波那样儿的,家里条件好,又娇宠着,虽然成绩一般,父母也要给孩子创造最好的条件的,也会去镇里上学。
林庆是属于第一种,他是学习好。到镇中学去,努努力,考上高中的希望还是很大的。
林家七兄弟的关系虽然并不亲密,特别是在林老爹老娘走了以后,关系就更疏远了。但是总还是一个娘胎里出来的,比别人还是强些。兄弟七个,大的两个跟他们年岁差得大,从小就不带着小的玩儿,向来是不亲近。老四住老丈人家,跟入赘没分别。老六不是个正经人,老无赖,好吃懒做,跟贾敏两哥哥打一壶酒喝的,本份种地的兄弟几个都看不上他。林大海跟他三哥关系最好,其次就是跟他五哥了。所以,支使起他侄儿来,也气壮,连招呼都不用打。
这也正常,亲侄子嘛!林三伯家就一个闺女林波儿,关系最好的哥仨六个孩子就林庆一个男孩,林大海又喜欢小子,向来对林庆也是偏宠些的,有啥好吃好喝的,老想着他大侄儿。林庆跟他也亲。
“那也行。”贾敏也没把林庆当外人,一听林大海的提议,也觉得可以。
跳级的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一家五口也是心里有数,对外都当什么事儿没有一样的过日子。
卖完冬菜之后,就该家里腌酸菜腌咸菜了,自家就是种菜的,菜都是挑好的早都留出来的。林家哥几个,还有高家二表哥家的菜,也都是一并给留出来的。就林大海一家种经济作物的,自家的亲兄弟,总不能还让他们出去买吧?
本来一家按一百棵白菜二十个大萝卜给留的。高家跟林三伯家人口少,用不完,就没要那么多,都只淹了大半缸酸菜,六十颗菜就够了。再一家留了十个萝卜,咸菜和萝卜干就都够了。
只林大伯与林二伯家的大伯娘与二伯娘,哎哟,两人比着赛似的腌酸菜、咸菜,晒萝卜干。还不要特意给留出来的,非要自己去地里挑。贾敏都跟她们置不起那个气,活儿一点儿不帮着干,要东西的时候最会挑捡。只好由着她们了。
不就是点儿萝卜白菜嘛,自家地里产的,为这个生气,掉价儿!
第二十一章
九八年可不只是有大洪水,还有一件黛玉觉得特别重要,日后她回忆起来,觉得在自己生命里特别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放寒假的时候,电视上开始播《还珠格格》了。
家里的电视收不到湖南台的,但是地方台会播啊。开始是省台播,后来市台,县台,二十来集的电视剧,循环的播。
林家母女四个再次霸占了电视机,林大海辛苦了一年,冬闲了,也没抢过娘几个获得家里电视的主导权,又被赶出去打麻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