媚色天香(79)

哪知话还未说完,便见他道,“孤在此陪你,待你伤好,我们一同回汴京。”

好不容易熬了这么久,眼看大业已成,却险些要失去她,独孤珩可不敢再冒一丝风险,他要时时将她放在视线内才是。

安若却有些迟疑,“可汴京还有许多大事……”

眼下汴京已然改天换地,他接下来自然是该筹备登基之事了,这其中有多繁琐,安若经历过上辈子,当然十分清楚。

可独孤珩却道,“无妨,叫他们来鹿州见孤便是,再说,眼下什么都不及你的身体要紧,待你复原,孤才有心情做其他。”

安若怔了怔,心间竟抑制不住的涌上一片暖意。

~~

就这般,独孤珩就此留了下来,日日守在安若身边。

汴京那里的紧急要务,皆被侍卫们快马加鞭的送到这鹿州的驿站中来,一时间,此处俨然成了一座简陋的“行宫”一般。

安若每日虔诚吃药,有时他得了闲,还会亲自喂她,如此日复一日,她的伤口终于渐渐愈合了。

眼看着时间就进了腊月。

登基仪式几乎已准备完毕,为了能叫天下在新年伊始有全新气象,大队人马终于启程,入了汴京。

作者有话要说:来了来了,接下来我们安安该封后了哈。

宝贝们节日快乐呀~~

第64章

在鹿州耽搁这么久的时日, 宫中早已是安排妥当。

大局已定,独孤珩住进了历代帝王的居所乾明宫, 而安若为他正妻,自然是该入主中宫。

中宫乃从前的凤仪宫, 同为历代皇后居所,尤其经过高氏之手,其富丽华贵, 自不必多说。

经过近两个月的沉淀,宫中已经没了从前高氏王朝的影子,处处焕然一新, 宫人们也都改了称呼, 遵即将登基的新君为陛下,遵安若为皇后,慈宁宫的李太妃也成了李太后。

安顿下来后, 安若的身体更是一日好过一日, 白天阳光好的时候, 她也会出去走走。

那一日走着走着, 就走到了上辈子她曾住过半年的居所, 熏兰殿。

这熏兰殿位于后宫较为偏僻的地方, 从前住的乃是景帝不受宠的妃子,因着时下宫中没有主子要住, 所以此时紧逼着门扇,冷风吹过,有些凄凉的意味。

回想上辈子回汴京时, 独孤珩本想将她安置在离自己的乾明宫近些的宫室,但李太后竭力阻止,加之她弃妾的身份,最终只能将她安置在了这里。

……

红菱见她对着这地方发呆,不禁奇怪道,“娘娘怎么了?是想进去看看吗?奴婢去跟总管要钥匙?”

安若回神摇头,只道,“不必了,咱们似乎走的有些远了,还是回去吧。”

——不管上辈子是遗憾还是无奈,都如同一场梦,已经过去了,所幸这辈子全然不同,她不在是那个不受人待见的哑女,而是独孤珩的正妻。

尤其李太后现在也彻底对她改了态度,堪称宽厚备至,在鹿州时便隔三差五派徐嬷嬷来探望她,到了汴京宫中,更是赏了不少药材给她,还特意允她在伤好之前不必过去请安。

连红菱都忍不住悄悄对她道,“经这么一回,太后对您跟从前真不同了。”

安若也笑了笑道,“看来我这一刀没有白挨呢。”

……

主仆俩在后宫中走了一遭,回到凤仪宫时,恰逢尚衣处的宫女们来送衣裳,过几日新帝登基,安若便是母仪天下的皇后,礼服吉服常服等都有要求,比起在王府中的更为复杂严格。

宫女们此次一气儿送了十二套,礼服两套,吉服两套,日常所穿的常服八套,当然这些并不够,只是目前赶制出来的,后续还会再去做。

尺寸是她进京后才量过的,宫中的绣女们这些年被高氏逼迫出无比精良的手艺,针工自然是没有话说,安若试过后便叫红菱放好,预备五日之后独孤珩登基大典时穿。

尚衣处宫女走后,又有司珍处的人来送首饰,有凤冠钗笄,手镯项链,丁香耳裆等二十余套,皆是精美无比。

红菱还是头一次近距离得见后冠真颜,见其上宝石与东珠交错点缀,点翠花丝穿系其间,金龙升腾,翠凤展翅,庄重精美,无与伦比,一时间被惊艳的久久合不上嘴巴。

说实话,安若也是从一次见识后冠。

想上辈子时,她是这宫中唯一女眷,独孤珩迟迟不立后,她自是无从见识这后冠究竟有多华贵。

何曾想过如今,这后位会落在自己的头上?

她忍不住伸手,轻触那冠上珠翠,正在这时,门外响起了通传声,“陛下驾到!”

独孤珩大步流星,转眼就进到了房中,安若欲向他行礼,却被他伸手扶住,温声道,“伤还未好全,不必多礼。”

安若应是,便伸手为他解锦袍,如今外头虽天冷,殿中却温暖如春。

除了外袍,独孤珩正瞧见桌上才送来的凤冠,问她道,“可喜欢?”

如此华贵的东西,天下间哪有女人会不喜欢?安若实话实说道,“喜欢。”

独孤珩笑了,又道,“戴上给孤瞧瞧?”

安若却有些迟疑,戴这个可麻烦了,得要重新梳发髻,眼下都该吃晚膳了……

不过没等她说什么,他自己又改了口,道,“算了,这个重,你伤才好,过几日再戴吧。”

安若应是,吩咐红菱传膳。

红菱快步去了,又嘱咐小宫女叫御膳房多做些,自打主子受伤以来,陛下不管多忙,每日的晚膳一定都会陪她吃,叫这凤仪宫中众人皆不敢怠慢。

待晚膳上了桌,安若与独孤珩净手坐了下来,正要动筷,却听独孤珩提起一桩事,“关于岳父岳母的宅邸,孤今日问过岳父的意见,他们还是想住原来的旧宅。”

——阮家旧宅依然完好,进京之后,阮青岚便同秦氏及三个孩子原住了进去。

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在外头漂泊了那么久,从南到北,由东到西的,就算后来在庆州的宅院十分宽敞,却也比不上他们住了十余年的老房子,这段时日以来,一家人住的不知有多安心。

但那处毕竟还是有些小了,身为新后的母家,一旦独孤珩登基,他们再住这样的小宅,只怕会引起无谓的闲话,所以独孤珩打算另赐大宅给他们。

可他今日一提,才得知岳父岳母他们还是想住在老宅子里。

他不想强人所难,何况那还是娇妻的娘家,是以思虑一番,又改了主意,此时便同安若道,“孤打算将周遭的几家民宅买下,为岳父岳母扩建宅院,你觉得如何?”

这办法当然好,可安若还有些许顾虑,道,“陛下才要登基,此时为妾身的娘家大兴土木,不知会不会招人非议?”

独孤珩正是要与她解释这个,“如今天寒,又到了年底,暂不适合开工,不若明年开春再动工的好。”

历经一番战乱,汴京城中好不容易安稳下来,又到了年底,怕是工部的人手也有些不足,所以不若明年春天再动工的好,但独孤珩又怕娇妻与岳父岳母会有什么意见,所以先来同她商量一下。

安若却立刻点头道好,“陛下说的是,妾身爹娘都是明理之人,定会明白陛下苦心。”

其实家中虽是行商出身,但爹娘何曾利欲熏心过?他们最大的心愿,不过一家安稳,子女都能平平安安长大,各自觅得好归宿罢了。

有他这样万事肯商量的女婿,想必爹娘该是欣慰的。

听她此言,独孤珩便也放下了心来,两人便开始用膳。

待用完膳,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已经升任御医的楚大夫来为安若请脉,独孤珩在旁关问,“皇后恢复如何?”

楚御医道,“娘娘凤体已无大碍,只是饮食还是需注意,尽量清淡,戒辛辣油腻,至于汤药,以微臣之见,还是再喝个三五日再停吧。”

安若颔首,她一向也不爱吃辛辣油腻的,苦药也已经喝了这么久,再喝几日倒也无妨。

独孤珩却似乎还有话说,先妆模作样咳了咳,才问道,“那……皇后现在可能活动?”

楚御医初时并未反应过来,只答说,“当然,娘娘已经可以自由活动了,如若天气不冷,多出去呼吸新鲜空气最好不过。”

哪知这答案却并不是陛下想要的,独孤珩又咳了咳,道,“孤是说……床榻之间……”

上一篇:女尊之小乞丐下一篇:农家有娇娇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