媚色天香(34)

临安之大,并不亚于汴京,一家人又是坐了半天的马车,才终于到了阮家老宅。

阮家世代经商,攒下了不小的基业,因此这老宅也修的富丽大气,比汴京的阮家不知要大多少。

阮青岚这辈只有两兄弟,现如今宅子里居住的只有他长兄阮青江一家,此时众人下了车,终于瞧见阮青江派出来的人。

管家领着三两小厮给他们搬行李,又装模作样道,“二爷可算来了,小的们恭候多时了。”

阮青岚点头应了一声,并未多说,径直领着妻儿进了门。

他在这府中长大,从前居住的院落还保留着,管家将他们引到此处,又笑道,“屋子一直有下人打扫,请二爷二夫人放心住着,倘有需要什么,只管打发人来跟小的说一声便是。”

左右每回回来都住这处,秦氏在旁点了点头,并未说什么,那管家便又道,“听闻小公子出生,大爷和老夫人盼了许久,可总算把二爷一家给盼回来了。”

阮青岚淡淡一笑,“晓得了,等换了衣裳我们便去拜见。”

管家这才放了心,指挥小厮们将行李给他们放好,便离开了。

没了外人,秦氏开始张罗着安置一家子,阮府虽大,但阮青岚的院子并不大,东南西北加在一起统共不过五间房,夫妻二人孩子四个,还加上红菱小竹王妈乳母等下人,住起来着实紧张了些。

只能叫姐妹俩一间,明瑜一间,阿皓随乳母睡一间,夫妻二人住主屋,余下的一间小小的,叫红菱小竹王妈去挤了。

有的杂物甚至只能堆到主屋里。

芳若随姐姐进屋更衣,眼见四周无人,又忍不住同姐姐道,“今年多了阿皓,他们还不肯给我们换个大院子,幸亏当年爹去了汴京,若是留在这里,我们不知过的什么日子。”

安若也是赞同,又安慰道,“左右用不了几日就回去了,忍一忍吧。”

今年爹是为了护送独孤珩才回来,待一并给皓哥儿上了族谱,往后再回来还不知是哪一年。

换好了衣裳,一家人终于来到阮府老太太张氏的院里。

此时房中除过张氏,还有阮青江两口子,以及阮青江的孩子,儿子阮明德,女儿阮兰。

阮青江还有一个长女阮华,已经出嫁两年,是以并不在场。

两方人见了面,阮青岚先领妻儿向老太太行礼,“晚辈们向老太太请安,母亲这些日子可还安好?”

尽管心中彼此都不喜,但这是规矩,不得不做。

而眼见他一家子人丁兴旺,尤其才出生的那个小子也是白白胖胖,然亲儿子却人丁单薄,张老太太本就没什么笑意的脸上更是寡淡,勉强点了点头,“我还好。你们不是乘船来的吗,怎的走了这么久?再晚来几日,我的寿辰都过了。”

这是责怪他们来晚的意思了,秦氏听在耳中,不由得一顿,心道每回回来这老太太都要难为,今次更是有了借口。

阮青岚面色如常的解释,“来时路上出了些意外,我们停下修船用了几日时间。”

老太太却又道,“开船的也太大意了些,一家老小都在船上,怎的还不好好开?若一个不小心出大事可怎么好?”

这话表面上是在关心,但秦氏等人心里都不太舒服,这老太太,是在诅咒他们吗?

未料想没等阮青岚说什么,阮青江却开口道,“长路行船,小擦小碰总是在所难免,人无事便是万幸。”

这叫几人都有些意外,咦,他居然帮着阮青岚一家说话?

从前可不是这样的。

但不管如何,这话一出,张老太太也不好再说什么,阮青岚便顺势问候阮青江,“兄嫂侄子侄女可一向都好?”

阮青江依然挺客气,“我们都好,你们这一路辛苦了,接下来安心歇息两日,大后天府中又要热闹。”

阮青岚同秦氏向他道谢,又叫孩子们向阮青江夫妇行礼,阮青江笑得和善,“几年不见,孩子们都这般大了,又尤其安安,都成大姑娘了”。

他妻子赵氏也跟着点头笑了笑,然一双眼睛在安若身上翻来翻去,颇叫人不舒服。

紧接着,便是堂兄妹之间见礼。

几人之中阮明德最大,阮华次之,安若比阮兰小半年,其后便是芳若,明瑜及明皓。

阮青江曾娶一妾室,没诞下子嗣就早早死了,因此大房的三个孩子都是赵氏所生。

虽都是同个祖父,但因着父母的关系,大房孩子们的样貌明显要逊色与二房,尤其阮兰,年纪与安若相仿,但姿容却明显逊色与安若。

此时她正与她娘一样,刻薄又倨傲的打量着安若。

而承受着这样如刀的目光,安若忽然觉得有些不对。

作者有话要说:打脸虐渣即将到来~~

宝贝们下一张更新大约会在明晚了,作者努力憋个肥章,么么哒~~

依然有红包答谢,别忘举起你们的小手~~

第30章

安若还记得, 上辈子带着弟弟妹妹回到临安以后,她就是在大伯一家这样的目光中度日的。

大房一家对她们处处刁难, 尤其阮兰,因嫉妒她的容貌, 行止更加过分,甚至在她的洗脸水里偷偷撒上叫她过敏的花粉,打算叫她毁容。

大伯知道这些事, 也从来不会主持什么公道,然而有一天,却忽然转变了态度, 说要送明瑜去江南有名的白鹿书院读书, 叫她去前院说话。

那时安若一心为着弟弟,并没想太多,等去了前院, 才发现那里有客人。

那人一身云锦袍, 一双桃花眼, 发上束着紫玉冠, 一瞧便知身份矜贵, 却不知礼数, 视线肆无忌惮在她身上打量。

安若莫名心惊,等后来才知, 那人便是武王世子高霁。

大伯还告诉她,高霁对她十分中意,要娶她做妾。

那时父母孝期还未过, 安若根本不可能谈婚论嫁,更何况还是去做妾,她当即否决了大伯的想法。

然大伯并未恼,反而耐下心来与她好言相劝,还给出许多条件,譬如会好好供明瑜念书,将来要为芳若找个好人家等等……

当然,最后见她一直不答应,大伯恼羞成怒使出强硬了手段暂且不说,但方才大伯反常的态度,却与那时颇为类似。

安若心间一顿,难道……

难道高霁已经找到了这里?

虽说上辈子那事是在三年后,但思及这辈子已经发生了改变,连金的忽然出现,河道上的相遇……

她愈发觉得有可能。

基于此,她一时无法安心,待回到自家的院子里,就赶忙去找爹说话。

“爹,我觉得大伯今次有些反常,咱们还是早些回去吧。”

事情紧急,她已经顾不得再同爹绕弯子,只能尽力说得直白些。

她甚至已经想好,若爹再不当回事,她就所幸将上辈子的遭遇说出来。

岂料今次爹竟与她想的一样,点了点头道,“爹明日就去找人商议给阿皓入族谱的事,放心,我们今次待不了多久,最多十日就启程。”

安若总算安心了一些,却又听爹嘱咐道,“你们也尽力待在府里,不要出去。”

“好。”

安若赶忙应下。吃一堑长一智,上辈子那种当她不会轻易再上了。

只是又有些奇怪,爹今次怎么也这么警惕?

~~

老太太的寿宴还有三日,趁这个空档,阮青岚以备货的名义一直在外忙碌。

秦氏带着孩子们留在阮家,他们虽不愿受大房及老太太的冷眼,但又免不得要接触。

这日,秦氏带着孩子们去向张老太太请安,恰巧赵氏与阮兰也在。

双方互相问候过,赵氏又把目光落在了安若身上,还有意问道,“说来安安也及笄了,不知二弟及弟妹可有为她相看人家?”

秦氏早得了夫君叮嘱,便只道,“前几个月汴京那边生意忙,掌柜又不得力,我们哪有空。”

赵氏赶忙道,“那这趟回来正好,过几日母亲寿宴,少不得要来不少亲戚,弟妹可一定要好好留意。”

安若心间一顿,觉得赵氏定不是无端说这样的话,愈发肯定了前晚的猜测。

但这关乎婚事,她自己不好说,所幸娘已经替她摇头,“我们还要回汴京,岂能在临安替她相看?还是回去再说吧。”

说着又顺着问道,“说来兰儿还比安安大半岁呢 ,可定下了人家?”

上一篇:女尊之小乞丐下一篇:农家有娇娇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